CN203649834U -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 Google Patents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9834U
CN203649834U CN201320882889.1U CN201320882889U CN203649834U CN 203649834 U CN203649834 U CN 203649834U CN 201320882889 U CN201320882889 U CN 201320882889U CN 203649834 U CN203649834 U CN 203649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hield
baffle plate
plate
side baffle
loa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828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长庆
李红军
秦永军
张春雷
张金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duicheng Molybde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duicheng Molybde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duicheng Molybde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duicheng Molybde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828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9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9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98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连接有多个支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后挡板、对应布设的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以及对应布设的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所述后挡板靠近承载板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靠近承载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均与后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靠近后挡板的一侧均连接有立柱,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之间安装有千斤顶,所述承载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之间开设有缺口。该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完成车钩缓冲装置的压装连接,提高了压装效率,并且操作起来安全、高效。

Description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装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车钩缓冲装置的压装大都采用压力机压装,在压装时人员及设备都非常危险,使用时,压力机容易偏滑伤人,压装时顶销塞孔定位困难,尺寸因反弹易变形,安装不到位,在装配时缓冲器与大钩及尾框不能紧密压装连接,还要使用装配车进行助力顶压,工艺操作非常繁琐,用人多,耗时长,装配技术标准低;装配后由于缓冲器压装有间隙,缓冲器性能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在车辆连接时,通过撞击后,将缓冲器内装配时的卡钉撞掉后才能真正起到缓冲作用,对车辆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装配工艺不到位,严重影响到大钩连接部位各部件的使用寿命,故障较多,加之车辆由于装矿,翻矿频繁增加撞击次数,经常出现大钩变形、下沉、偏磨、钩尾框、冲板等备件严重磨损到限,进库检修频繁,影响生产,也加大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该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的完成车钩缓冲装置的压装连接,提高了压装效率,并且操作起来安全、高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连接有多个支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后挡板、对应布设的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以及对应布设的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所述后挡板靠近承载板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靠近承载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均与后挡板相连接,所述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靠近后挡板的一侧均连接有立柱,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之间安装有千斤顶,所述承载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之间开设有缺口。
上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三侧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二侧挡板和第四侧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引导板,所述千斤顶连接有顶推头,所述顶推头与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呈滑动配合。
上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与后挡板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与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与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三支撑板。
上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为三角形。
上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腿通过连接板相连接。
上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和多个所述支腿构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载板上设计缺口,是为了安装车钩时,从而将车钩的头部放在所述缺口内。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以及与其滑动配合的顶推头,保证了千斤顶在顶推缓冲器时,不会产生侧滑,保证了千斤顶顶推时不会产生侧滑。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增加了后挡板与承载板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增加了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与承载板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板,增加了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与承载板的连接强度。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该压装器使用安全、可靠、性能稳定,装配到位,安装后车辆运行连接撞击较稳定,各部件磨损明显减少,解决了每天车辆连接上千次的撞击,把磨损降到最低程度,并保证了运行稳定,返修率较低,经济效益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转变,也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腿;              2—承载板;          2-1—缺口;
3—第一支撑板;        4—后挡板;          5—第一侧挡板;
6—第二支撑板;        7—千斤顶;          8—第一引导板;
9—第三支撑板;        10—连接板;         11—立柱;
12—第三侧挡板;       13—第二侧挡板;     14—顶推头;
15—第二引导板;       16—第四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包括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底部连接有多个支腿1,所述承载板2上设置有后挡板4、对应布设的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以及对应布设的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所述后挡板4靠近承载板2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靠近承载板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均与后挡板4相连接,所述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靠近后挡板4的一侧均连接有立柱11,所述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之间安装有千斤顶7,所述承载板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之间开设有缺口2-1。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车钩缓冲装置的缓冲器和钩尾框放置在千斤顶7和两个立柱11之间,所述缓冲器的一端与两个立柱11相抵接,所述钩尾框的一端与千斤顶7相抵接,通过千斤顶7的顶推所述钩尾框进而使所述缓冲器产生压缩,同时钩尾框产生位移,且钩尾框远离千斤顶7的一端伸入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之间,然后将车钩与钩尾框连接,进而将钩尾框与缓冲器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以避免缓冲器回复,其能够快速的完成车钩缓冲装置的压装连接,提高了压装效率,并且操作起来安全、高效。其中,通过在承载板2上设计缺口2-1,是为了安装车钩时,从而将车钩的头部放在所述缺口2-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侧挡板5和第三侧挡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引导板8,所述第二侧挡板13和第四侧挡板16之间设置有第二引导板15,所述千斤顶7连接有顶推头14,所述顶推头14与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15呈滑动配合。通过设置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15以及与其滑动配合的顶推头14,保证了千斤顶7在顶推缓冲器时,不会产生侧滑,保证了千斤顶7顶推时不会产生侧滑。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后挡板4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3,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15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三支撑板9。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9均为三角形。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3,增加了后挡板4与承载板2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第二支撑板6,增加了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与承载板2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第三支撑板9,增加了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15与承载板2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9的数量均为两个。
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支腿1通过连接板10相连接。所述连接板10和多个所述支腿1构成一体式结构。通过设置连接板10,将多个所述支腿1相连接,增加了该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底部的整体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底部连接有多个支腿(1),所述承载板(2)上设置有后挡板(4)、对应布设的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以及对应布设的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所述后挡板(4)靠近承载板(2)的一端,所述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靠近承载板(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均与后挡板(4)相连接,所述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靠近后挡板(4)的一侧均连接有立柱(11),所述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之间安装有千斤顶(7),所述承载板(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挡板(12)和第四侧挡板(16)之间开设有缺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板(5)和第三侧挡板(12)之间设置有第一引导板(8),所述第二侧挡板(13)和第四侧挡板(16)之间设置有第二引导板(15),所述千斤顶(7)连接有顶推头(14),所述顶推头(14)与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15)呈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后挡板(4)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板(3),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第一侧挡板(5)和第二侧挡板(13)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板(6),所述承载板(2)上安装有与第一引导板(8)和第二引导板(15)外侧面相连接的第三支撑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9)均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腿(1)通过连接板(1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和多个所述支腿(1)构成一体式结构。
CN201320882889.1U 2013-12-29 2013-12-29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9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2889.1U CN203649834U (zh) 2013-12-29 2013-12-29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82889.1U CN203649834U (zh) 2013-12-29 2013-12-29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9834U true CN203649834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8288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9834U (zh) 2013-12-29 2013-12-29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98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2550A (zh) * 2016-10-28 2017-01-11 浙江大学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 火车重载车钩高分子缓冲器的组装装置及组装工艺
CN107010084A (zh) * 2017-04-18 2017-08-04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落实归位装置及方法
CN107116362A (zh) * 2017-05-02 2017-09-01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2550A (zh) * 2016-10-28 2017-01-11 浙江大学包头工业技术研究院 火车重载车钩高分子缓冲器的组装装置及组装工艺
CN107010084A (zh) * 2017-04-18 2017-08-04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落实归位装置及方法
CN107010084B (zh) * 2017-04-18 2018-10-09 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落实归位装置及方法
CN107116362A (zh) * 2017-05-02 2017-09-01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16362B (zh) * 2017-05-02 2019-01-08 中车北京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49834U (zh) 车钩缓冲装置压装器
CN207582304U (zh) 一种桥梁用防撞护栏
CN203495127U (zh) 锯链铆接设备用连接片送料装置
CN203876884U (zh) 一种摩托车后货架
CN204196633U (zh) 一种重型牵引车前悬架装置
CN101975157B (zh) 一种隔膜泵动力端箱体
CN207857818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延迟顶出结构
CN201836036U (zh) 一种隔膜泵动力端箱体
CN203443791U (zh) 圆锥式破碎机实验台
CN202824623U (zh) 铸造机接料装置
CN202245849U (zh) 履带起重机配重安置结构
CN202846642U (zh) 带有气缸后端支撑装置的刨片机装载部
CN202607956U (zh) 改进的注塑机机架结构
CN201398445Y (zh) 编烟机工作台
CN203214499U (zh) 一种铰链组合机用连接件
CN202862059U (zh) 一种制管机片材压块
CN202567145U (zh) 一种重型密集架底座
CN202378980U (zh) 一种牵引车加高型鞍座底座结构
CN208510924U (zh) 非焊接铝平台
CN106385144B (zh) 转子自动组装设备
CN202180546U (zh) 模具的方铁结构
CN203958363U (zh) 履带式水田机械防陷装置
CN104044297B (zh) 油压机缓冲固定座固定螺栓拉力消除装置
CN204999597U (zh) 一种灌装线上下货物区防止叉车碰撞的限位装置
CN103862575B (zh) 可加强搅拌车机架结构强度的水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