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48292U - 一种新型除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除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48292U
CN203648292U CN201320707994.1U CN201320707994U CN203648292U CN 203648292 U CN203648292 U CN 203648292U CN 201320707994 U CN201320707994 U CN 201320707994U CN 203648292 U CN203648292 U CN 203648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demist
fixture
novel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079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保
李淑红
赵予川
张仲利
李春晓
陈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Luoyang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pec 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7079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48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48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482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除雾器。该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和除雾单体组成,或者由固定件、中间固定件和除雾单体,固定件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中间固定件与设备本体相连,中间固定件为两层钢板,固定件和中间固定件之间安装除雾单体,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1°-89°。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气液分离,有效增加除雾面积,结构简单,除雾效果好,设备费用低。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除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领域的气液分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除雾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是石油化工领域常用分离单元,经常在容器、塔器等设备中使用。气液分离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处理,是利用气体中所夹带液体的动能,使大的液滴与入口挡板碰撞,然后利用液滴自重沉降;第二阶段为二次分离,是气体中的有一定直径的液滴利用重力沉降;第三阶段为除雾,是无法利用自身重力得到沉降的较小液滴在除雾器内使气体通过曲折的通道,使液滴之间或液滴与除雾设备间相互碰撞形成较大液滴,然后再通过重力沉降得以分离。除雾器在气液分离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果。传统的除雾器采用丝网除雾器,主要采用平铺式,气体流动方向与平铺丝网垂直。这种除雾器的缺点是气速过低,除雾器直径大,设备投资高,气速过高,易产生二次夹带,使得分离效率降低。
中国专利CN97113349.2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除雾器,其主要由隔板、内骨架、外骨架、上下端板、除雾单体和导液口组成,所提供的TJCW系列除雾器,可用作塔器、气液分离罐、蒸发器、废气处理及压缩机出口除油等方面的除雾器。该技术改变了气体通过除雾器时的流动方向,由轴向流动变为径向流动,可以在气液分离设备直径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改变通过除雾器气体的速度,从而有效调高除雾效率。除雾器的除雾面积是分离设备截面积的40-400%。这种除雾器虽然有效提高了除雾效率,但是由于将流动方向由轴向流动变为径向流动,为保证除雾面积,需要增大除雾器的高度,进一步导致使用除雾器设备高度的增加,最终引起设备费用的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除雾器,以使气体通过除雾器的流动方向既不是轴向流动也不是径向流动,在设备横截面相同的前提下,有效增加除雾面积,结构简单,除雾效果好,最终降低设备费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和除雾单体组成,固定件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固定件中安装除雾单体,除雾单体为一个平面,除雾单体通过固定件与设备本体相连,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1°-89°,优选20°-70°,最好为30°-60°。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中间固定件和除雾单体组成,固定件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中间固定件为一个以上的两层钢板,中间固定件固定在固定件中,固定件和中间固定件之间以及中间固定件之间安装除雾单体,除雾单体为两个以上平行的平面,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1°-89°,优选20°-70°,最好为30°-60°。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固定件上可以开孔安装除雾单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雾单体是金属丝网、非金属丝网或纤维丝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除雾单体的气体流通面积是设备本体横截面积的100%-500%。
本实用新型可用作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塔器、气液分离罐、蒸发器、废气处理及压缩机出口除油等方面的除雾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除雾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新型除雾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新型除雾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除雾单体,2-固定件,3-设备本体,4-中间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2和除雾单体1组成,固定件2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固定件2中用螺栓固定安装除雾单体1,除雾单体1为一个平面,其平面的大小正好与固定件2相吻合,除雾单体1通过固定件2与设备本体3相连,该连接采用焊接方式,除雾单体1与设备本体3轴向的夹角为60°。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新型除雾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2、中间固定件4和除雾单体1组成,固定件2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中间固定件4为两层钢板,中间固定件4固定在固定件2中,固定件2和中间固定件4之间以及中间固定件4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安装除雾单体1,除雾单体1为4个平行的平面,除雾单体1通过固定件2与设备本体3相连。除雾单体1所在平面与设备轴向的夹角为45°。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新型除雾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其与图3的主要区别在于中间固定件4上开有长方形孔,孔内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有除雾单体1。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Claims (9)

1.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和除雾单体组成,固定件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固定件中安装除雾单体,除雾单体为一个平面,除雾单体通过固定件与设备本体相连,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1°-8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2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体的气体流通面积是设备本体横截面积的100%-500%。
5.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除雾器由固定件、中间固定件和除雾单体组成,固定件为一个上下两层钢环,中间固定件为一个以上的两层钢板,中间固定件固定在固定件中,固定件和中间固定件之间以及中间固定件之间安装除雾单体,除雾单体为两个以上平行的平面,除雾单体与设备本体轴向的夹角为1°-8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体与设备轴向的夹角为20°-7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体与设备轴向的夹角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固定件上安装除雾单体时采用开孔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单体的气体流通面积是设备本体横截面积的100%-500%。
CN201320707994.1U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新型除雾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8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07994.1U CN203648292U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新型除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07994.1U CN203648292U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新型除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48292U true CN203648292U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0799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48292U (zh) 2013-11-07 2013-11-07 一种新型除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48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7288B (zh) 一种高效旋流聚结气液分离器
US20160096129A1 (en) Uniflow Centrifugal Gas-Liquid Separator
CN204522523U (zh) 气液分离旋液分离器
CN200981028Y (zh) 双偏心多管旋流高效分离器
CN204121936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CN105148625B (zh) 一种涡流管式气液分离器
CN104474741B (zh) 一种取向并聚液液分离器
CN201380025Y (zh) 多功能气液分离器
CN202355969U (zh) 一种气液分离结构
CN202191734U (zh) 高效气液分离器
CN203648292U (zh) 一种新型除雾器
CN203610009U (zh) 化工行业用机械式气液分离器
CN206652345U (zh) 一种液沫聚结分离器
CN203648293U (zh) 一种除雾器
CN103706211B (zh) 旋风式天然气洗涤罐
CN203648273U (zh) 一种高效除雾器
JP2012170863A (ja) 気液分離器
CN204973336U (zh) 一种双叶气动旋流并联组合除雾装置
CN105999871B (zh) 一种基于流场转换的分离装置
CN201823433U (zh) 多支管气液两相分离器
CN204552725U (zh) 一种油气田用高效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
CN204411781U (zh) 一种三相分离器
CN101972579B (zh) 气液分离系统
CN203852939U (zh) 撬装式页岩气分离器
CN207371294U (zh)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