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71294U -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 Google Patents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71294U
CN207371294U CN201721393497.3U CN201721393497U CN207371294U CN 207371294 U CN207371294 U CN 207371294U CN 201721393497 U CN201721393497 U CN 201721393497U CN 207371294 U CN207371294 U CN 20737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demisting plate
liquid
demis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349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GTE AIR TREATMENT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NGTE AIR TREATMENT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GTE AIR TREATMENT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NGTE AIR TREATMENT EQUIPMENT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349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7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7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7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液除雾设备,其中,在罐体的内部设有气液分离装置与除雾装置,气液分离装置位于除雾装置的下端;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框体、与若干个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由第一垂直段、以及依次与其相对接的第一倾斜段、第二垂直段、第二倾斜段与第三垂直段构成;除雾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除雾板、第二除雾板、第三除雾板与第四除雾板,第一除雾板与第四除雾板呈平行、叠加的方式排列;第一除雾板、第二除雾板、第三除雾板与第四除雾板均是由从上至下的第一网片、集尘层、活性炭层与第二网片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气液中的气体与液滴进行分离,并且可以对气液分离后的气体进行过滤,去除气体中的杂质,以提高气体纯净度。

Description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除雾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是石油化工领域常用分离单元,经常在容器、塔器等设备中使用。气液分离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预处理,是利用气体中所夹带液体的动能,使大的液滴与入口挡板碰撞,然后利用液滴自重沉降;第二阶段为二次分离,是气体中的有一定直径的液滴利用重力沉降;第三阶段为除雾,是无法利用自身重力得到沉降的较小液滴在除雾器内使气体通过曲折的通道,使液滴之间或液滴与除雾设备间相互碰撞形成较大液滴,然后再通过重力沉降得以分离。除雾器在气液分离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果。传统的除雾器采用丝网除雾器,主要采用平铺式,气体流动方向与平铺丝网垂直。这种除雾器的缺点是气速过低,除雾器直径大,设备投资高,气速过高,易产生二次夹带,使得分离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对气液中的气体与液滴进行气液分离,并且可以对经过气液分离后的气体进行过滤,去除气体中的杂质,以提高气体纯净度的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液除雾设备,包括罐体(1)、位于所述罐体(1)下端的进气管(2)、位于所述罐体(1)上端的出气管(3)、以及位于所述罐体(1)底部的出液管(4),在所述出气管(3)的内部装置有抽气泵(11),在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有位于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出气管(4)之间的气液分离装置(5)与除雾装置(6),所述气液分离装置 (5)位于所述除雾装置(6)的下端;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5)包括框体(56)、与位于其内部的若干个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由第一垂直段(51)、以及依次与其相对接的第一倾斜段(52)、第二垂直段(53)、第二倾斜段(54)与第三垂直段(55)构成;
所述除雾装置(6)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除雾板(61)、第二除雾板(62)、第三除雾板(63)与第四除雾板(64),所述第一除雾板(61)与所述第四除雾板(64)呈平行、叠加的方式排列,所述第二除雾板(62)与所述第三除雾板(63)呈交叉方式排列,所述第二除雾板(62)和所述第三除雾板(63)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除雾板(61)和所述第四除雾板(64)相连接;
所述第一除雾板(61)、所述第二除雾板(62)、所述第三除雾板(63) 与所述第四除雾板(64)均是由从上至下的第一网片(7)、集尘层(8)、活性炭层(9)与第二网片(10)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可以对气液中的气体与液滴进行气液分离;
通过除雾装置可以对经过气液分离后的气体进行过滤,以过滤出气体中的杂质,从而提高气体的纯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除雾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罐体;2-进气管;3-出气管;4-出液管;5-气液分离装置;51-第一垂直段;52-第一倾斜段;53-第二垂直段;54-第二倾斜段;55-第三垂直段;56- 框体;6-除雾装置;61-第一除雾板;62-第二除雾板;63-第三除雾板;64-第四除雾板;7-第一网片;8-集尘层;9-活性炭层;10-第二网片;11-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气液除雾设备,包括罐体1、位于罐体1下端的进气管2、位于罐体1上端的出气管3、以及位于罐体1底部的出液管4,在罐体1的内部固定有位于进气管2与出气管3之间的气液分离装置5与除雾装置6,气液分离装置5位于除雾装置6的下端。
气液分离装置5包括框体56、与位于其内部的若干个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由第一垂直段51、以及依次与其相对接的第一倾斜段52、第二垂直段 53、第二倾斜段54与第三垂直段55构成。
除雾装置6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除雾板61、第二除雾板62、第三除雾板 63与第四除雾板64,第一除雾板61与第四除雾板64呈平行、叠加的方式排列,第二除雾板62与第三除雾板63呈交叉方式排列,第二除雾板62和第三除雾板6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除雾板61和第四除雾板64相连接。
第一除雾板61、第二除雾板62、第三除雾板63与第四除雾板64均是由从上至下的第一网片7、集尘层8、活性炭层9与第二网片10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气液通过进气管被注入罐体的内部,在出气管中抽风机的作用下,使得被注入罐体中的气液向出气管的位置流动。
当气液经过气液分离器中,气液在与气液分离器中的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的内壁面相接触时,气液中的滴液会在撞击力的作用下由气液中分离,并由分离器的底端落下,最终流入出液管中;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继续向上流动,以进入除雾装置的内部,通过除雾装置中的焦炭层和活性炭层对气体进行除雾过滤,以过滤出气体中的杂质,从而提高气体的纯净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新型气液除雾设备,包括罐体(1)、位于所述罐体(1)下端的进气管(2)、位于所述罐体(1)上端的出气管(3)、以及位于所述罐体(1)底部的出液管(4),在所述出气管(3)的内部装置有抽气泵(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定有位于所述进气管(2)与所述出气管(3)之间的气液分离装置(5)与除雾装置(6),所述气液分离装置(5)位于所述除雾装置(6)的下端;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5)包括框体(56)、与位于其内部的若干个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由第一垂直段(51)、以及依次与其相对接的第一倾斜段(52)、第二垂直段(53)、第二倾斜段(54)与第三垂直段(55)构成;
所述除雾装置(6)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除雾板(61)、第二除雾板(62)、第三除雾板(63)与第四除雾板(64),所述第一除雾板(61)与所述第四除雾板(64)呈平行、叠加的方式排列,所述第二除雾板(62)与所述第三除雾板(63)呈交叉方式排列,所述第二除雾板(62)和所述第三除雾板(6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除雾板(61)和所述第四除雾板(64)相连接;
所述第一除雾板(61)、所述第二除雾板(62)、所述第三除雾板(63)与所述第四除雾板(64)均是由从上至下的第一网片(7)、集尘层(8)、活性炭层(9)与第二网片(10)构成。
CN201721393497.3U 2017-10-26 2017-10-26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Active CN20737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3497.3U CN207371294U (zh) 2017-10-26 2017-10-26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3497.3U CN207371294U (zh) 2017-10-26 2017-10-26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71294U true CN207371294U (zh) 2018-05-18

Family

ID=6233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3497.3U Active CN207371294U (zh) 2017-10-26 2017-10-26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7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0025Y (zh) 多功能气液分离器
CN209696478U (zh) 气液分离装置
CN203639438U (zh) 净化天然气装置
CN201164765Y (zh) 波浪式气液分离罐
CN104531248B (zh) 一种用于油气分离净化的卧式分离器
CN102921259A (zh) 一种自循环旋液复合式气体过滤器及其过滤方法
CN207371294U (zh) 新型气液除雾设备
CN201361490Y (zh) 复合过滤分离装置
CN104548760B (zh) 一种气溶胶捕集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02427263U (zh) 油汽分离器
CN111111941A (zh) 一种多工位冷镦机的油雾处理装置
CN108607300A (zh) 烟草专用降温除湿箱
CN202478765U (zh) 一种滤芯式过滤分离器
CN201959660U (zh) 氨气高效除油过滤器
CN202538524U (zh) 新型油汽分离器
CN201823433U (zh) 多支管气液两相分离器
CN103721480A (zh) 一种双钩波形板除雾装置
CN203598609U (zh) 一种双钩波形板除雾装置
CN105251304B (zh) 一种静电聚团旋流除雾装置及应用
CN204134433U (zh) 一种高效除油器
CN202921124U (zh) 一种自循环旋液复合式气体过滤器
CN206597422U (zh) 一种pp气液分离器
CN202044875U (zh) 硝酸、两钠装置尾气高效分离器
CN201823342U (zh) 多支管油气液三相分离器
CN208949216U (zh) 一种气液两相卧式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