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28959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28959U CN203628959U CN201320584402.1U CN201320584402U CN203628959U CN 203628959 U CN203628959 U CN 203628959U CN 201320584402 U CN201320584402 U CN 201320584402U CN 203628959 U CN203628959 U CN 2036289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ngle
- point
- wind
- stream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30 aluminium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39 deleter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风叶和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设置在风叶周围,还包括风道及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分流机构,导风分流机构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导风分流机构的两侧,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有角度。通过设置导风分流机构使原来的单一出风口变成了两个出风方向不同的两个出风口,增加了送风范围,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房间空调器中常见的贯流风叶排布方式有单贯流风叶横向设置、单贯流风叶竖向设置、双贯流风叶竖向平行设置。这些排布方式各有优点,但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空调器的出风方式单一,送风范围小,使得空调器实用性受限。同时空调在开启和关闭状态下外观不统一,关闭状态下外观整洁,开启状态下外观面被打破,外观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器送风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风叶和蒸发器组件,蒸发器组件设置在风叶周围,还包括风道及出风口,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分流机构,导风分流机构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导风分流机构的两侧,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有角度;风叶设置在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处;导风分流机构设有中空内腔,在所述中空内腔内安装有空调控制板。
进一步地,风道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导风分流机构相对于第一边界设有第一分流面,相对于第二边界设有第二分流面,第一边界与第一分流面及第二边界与第二分流面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25°≤α≤160°。
进一步地,导风分流机构的横截面为楔形。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一扫风板,第二出风口上设置有第二扫风板。
进一步地,蒸发器组件上方设置有蒸发器上挡板,蒸发器上挡板与蒸发器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蒸发器组件下方依次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连接条,蒸发器上挡板和第二接水盘通过连接条相连接。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辅助电加热部件,辅助电加热部件设置在蒸发器组件内侧。
进一步地,风道内部设置有导风叶片。
进一步地,导风分流机构具有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设有发热带,发热带贴设在中空腔体的内壁上,内壁所对应的外壁朝向空调器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分流面与第二分流面相交于导风分流机构的第一端,导风分流机构的第一端朝向风道的上游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分流面朝向风道出风口具有第一边沿,第二分流面朝向风道出风口具有第二边沿,风叶的轴线与第一边沿的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风叶的轴线与第二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三平面,第四平面竖直穿过风叶的轴线并且垂直第三平面,第一平面与第四平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大于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等于第二夹角的四倍。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第二夹角等于第一夹角的三倍。
进一步地,第一分流面与第二分流面在相交于第三边沿,第一边沿与第三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五平面,第二边沿与第三边沿所在平面为第六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五平面与第六平面之间形成第四夹角,第三夹角小于第四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边界与第二边界形成第五夹角,第一分流面与第二分流面形成第六夹角,第五夹角大于第六夹角。
进一步地,第五夹角的范围为90°<α1<180°。
进一步地,第六夹角的范围为10°≦β1≦α1-10°。
进一步地,第一边界与第一分流面之间的最短距离L1,第二边界与第二分流面之间的最短距离L2,两者之和大于等于风道出风口最小宽度L3。
进一步地,第二边界与第二分流面之间的最短距离L2大于第一边界与第一分流面之间的最短距离L1。
进一步地,导风分流机构背向于第一分流面和第二分流面的外侧面上设有控制按键及显示窗口。
进一步地,第一分流面与风道的出风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分流面与风道(4)的出风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并且第二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距离的1.1倍。
进一步地,第一分流面的所在平面与第二分流面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导风分流机构使原来的单一出风口变成了两个出风方向不同的两个出风口,增加了送风范围,同时导风分流机构固定不动,空调器在开启和闭合状态下对其无影响,可在其外表面上做出装饰。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舒适度。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门板闭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门板打开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沿图3中的A-A位置的第一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风分流机构的朝向风叶的分流顶端呈尖状;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沿图3中的A-A位置的第二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风分流机构的朝向风叶的分流顶端呈弧状。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设置位置的其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设置位置的其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设置位置的其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 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的其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的其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的其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多种具体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的其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的其五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导风分流机构的其六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风叶5和蒸发器组件8,蒸发器组件8设置在风叶5周围,还包括电机13,电机13与风叶5驱动连接,出风口,出风口与风叶5之间形成风道4,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分流机构1,导风分流机构1将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分别设置在导风分流机构1的两侧,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方向之间有角度。第一出风口1a的出风方向就是第一出风口整体出风方向的中线所指的方向,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反向第二出风口整体出风方向的中线所指的方向,他们之间的夹角为α。通过设置导风分流机构使原来的单一出风口变成了两个出风方向不同的两个出风口,增加了送风范围,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舒适度。
参见图1、图4和图5,空调器的风叶5为贯流风叶。贯流风叶为一个,设置在风道4的进风口处。
参见图4和图5,风道4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一边界41和第二边界42,导风分流机构1相对于第一边界41设有第一分流面11,相对于第二边界42设有第二分流面12,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及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为两个出风口两端连线的中垂线的夹角,25°≤α≤160°。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为楔形。图5中的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主要是对图4中的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的楔形顶端进行了优化,更改了其分流锥的弧度,从而达到不同的分流效果,以及不同的噪音效果。
参见图2和图3,第一出风口1a上设置有第一扫风板2。第二出风口1b上设置有第二扫风板3。导风分流机构1固定在风道4上,将风道的吹出的气体一分为二,第一扫风板2和第二扫风板3分别位于导风分流机构1的左右两侧,可将分流后的气体进一步改变流向,使气体向空调器正前方或左、右两侧流动。
参见图1、图4和图5,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组件8,蒸发器组件8设置在风叶5周围。蒸发器组件8两侧分别设置有蒸发器第一挡板6和蒸发器第二挡板17。蒸发器组件8环绕布置在风叶5周围,其两侧有蒸发器第一挡板6和蒸发器右挡板17,起到密封作用,使得空气经过蒸发器组件8发生热交后进入风道4。蒸发器组件8上方设置有蒸发器上挡板9,蒸发器上挡板9与蒸发器组件8相连接。蒸发器组件8下方依次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接水盘11和第二接水盘12。蒸发器组件8上下两侧有蒸发器上挡板9和接水盘11、接水盘12,蒸发器上挡板9起密封作用,第一接水盘11起保温排水作用,第二接水盘12起加强和固定作用。
参见图1,空调器还包括连接条16,蒸发器上挡板9和第二接水盘12通过连接条16相连接。辅助电加热部件7位于蒸发器组件8内侧,在空调器制热时,用来增强制热效果,连接条16将蒸发器上挡板9和第二接水盘12连接起来,使得整体强度增加。空调器还包括电机13,电机13与风叶5驱动连接。电机13用来驱动风叶5,电机压板14与第二接水盘12将电机13进行固定。空调器还包括电机压板14,电机13通过电机压板14与第二接水盘12相连接。空调器还包括辅助电加热部件7,辅助电加热部件7设置在蒸发器组件8内侧。
参见图1、图4和图5,空调器还包括风道4,风道4设置在风叶5与出风口之间。风道4内部设置有导风叶片4a。
参见图4,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具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发热带(20),所述发热带(20)贴设在所述中空腔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壁所对应的外壁朝向空调器外侧。楔形的导风分流机构1为中空部件,发热带20设置在朝向外侧的面板背面与第一出风口1a和/或第二出风口1b相接的边缘上。
参见图2和图3,导风分流机构1在闭合、开启状态下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可以其上进行外观装饰,从而保证空调器在闭合、开启状态下外观整洁。空调器开启后,左大门板19和右大门板18向空调器后侧移动,露出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空调器由此进行送风,导风分流机构1在整个过程中,位置不变,可在其上进行灯光,动化或图案显示。
安装座15对整体结构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外罩10主要起装饰作用,当空调器在停止状态下时,出风口闭合,外观整洁;当空调器在运行状态下时,出风口打开,空调器正面外观被破坏,整机效果变差,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出风时也不会破坏空调器的整体外观,右门板18和左门板19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的外侧,主要起装饰作用。
参见图4和图5,图中箭头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空气在风叶5的带动下,空气经过蒸发器组件8后进入风道4,并全其风道出口排出,风道出口处设置有导风分流机构1,对风道出风进行分流,并经第一扫风板2,右扫风板3进一步扩大送风范围,降低噪音。
参见图4,发热带为铝箔加热带,贴在分流部件的内侧面上,以防止产生凝露。发热带的位置靠近出风口,发热带电源线从分流部件的下端穿出,连接到电器盒。
第一分流面11与第二分流面12相交于导风分流机构1的第一端,导风分流的第一端朝向风道4的出风上游设置。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具体参见图6所示的导风分流机构的横截面示意图,第一分流面11朝向风道4出风口具有第一边沿,第二分流面12朝向风道4出风口具有第二边沿,风叶5的轴线与第一边沿的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OM,风叶5的轴线与第二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ON,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三平面MN,第四平面OQ竖直穿过风叶5的轴线并且垂直第三平面MN,第一平面OM与第四平面OQ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第二平面ON与第四平面OQ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图中各平面在横截面上形成的线具体为:OQ表示第四平面,OM表示第一平面,ON表示第二平面。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略大于第二夹角,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大小关系影响着导风分流部相对于贯流风叶的位置,以及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的宽窄,当贯流风叶与贯流风道的位置确定,导风分流部位于图中贯流风道出口的左侧还是右侧取决于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大于第二夹角b。第一分流面11与第二分流面12在相交于第三边沿,第一边沿与第三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五平面MP,第二边沿与 第三边沿所在平面为第六平面NP,第一平面OM与第二平面ON之间形成第三夹角c,第五平面MP与第六平面NP之间形成第四夹角d,第三夹角c小于第四夹角d,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在图6中有示出,并且图中的M、N、P三点均为导风分流部三个边沿在横截面中形成的三个点。第三夹角和第四夹角的大小关系决定导风分流部的形状大小以及位于贯流风道出风口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导风分流机构与上述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导风分流机构1以及风叶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的大小关系,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夹角a等于第二夹角b的四倍。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过流通道比第二过流通道的宽度要小,第一外壁相比于第二外壁更加贴近贯流风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导风分流机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导风分流机构1以及风叶5,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夹角a和第二夹角b的大小关系,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a小于第二夹角b。第二夹角b等于第一夹角a的三倍。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过流通道比第二过流通道的宽度要大,第二外壁相比于第一外壁更加贴近贯流风道的内壁。
如图9所示,风道4在风道出风口处设有第一边界41和第二边界42,导风分流机构1相对于第一边界41设有第一分流面11,相对于第二边界42设有第二分流面12,第一边界41和第一分流面11形成第一气流通道,第二边界42和第二分流面12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一分流面11和第二分流面12都呈平直面设置。第一边界41与第二边界42形成第五夹角α1,第一分流面11与第二分流面12形成第六夹角β1。为防止风道出口风速突变,及尽可能大的保证送风范围,要求90°<α1<180°。导风分流机构1呈楔形,楔形的尖端朝向风道出风口内部, 与尖端相比,较宽的一端朝向气流留出的方向一侧,即朝向出风口外侧。第一分流面11与第二分流面12形成的第六夹角β1,实际即为尖端的夹角,且第六夹角β1小于第五夹角α1,因为当气流流经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之间的通道,以及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通道时,是一个扩压的过程,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之间的间距及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形成扩压的通道。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之间的最短距离L1,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最短距离L2,两者之和大于等于风道出风口最小宽度L3,这样可以使气流更加顺畅的排出,取得更好地出风效果。
如图10、图11所示,可将第五夹角α1设置为150度,第六夹角β1设置为140度,或者将第五夹角α1设置为90度,第六夹角β1设置为80度,在这两种情况下,风道出风口的张开角度以及被导风分流机构1所分割出来的两个排风通道的气流扩压程度较为合理,结合使用空调扫风板(扫风板可使用现有空调器所使用的扫风板,不再详细描述)可以实现较大范围内送风,同时保证气流的柔和度及较低的噪音。同时,在确定第五夹角α1的数值后,经实验证明,第六夹角β1在大于等于10度,小于等于第五夹角α1减10度的范围内,都可实现同样的效果。
如图9、图10、图11所示,风道4的出风口处由于气流流速分布不均,靠近第一边界41的一侧,空气流速较快,靠近第二边界42的一侧,空气流速较慢,为保证经过导风分流机构1分流后,两个出风口的气流均衡,要求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之间的最短距离L1,小于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最短距离L2。
如图12所示,为导风分流机构1的多种具体结构。在图12中,a-h所示的 分流机构大致都呈楔形,即一端稍尖另一端较宽,较尖的一端朝向出风口的内部,较宽的一端背对较尖的一端朝向外侧。在图12a中,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三条边都为直边;图12b中,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由两段弧线和一条直线段构成,弧线向内凹;图12c中,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由两段弧线和一条直线段构成,弧线向外凸;图12d中,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由两段弧线和三条直线段构成;图12a至图12d的共同点是第一分流面11和第二分流面12不管是直平面还是弧面,都直接相交形成一尖端,朝向出风口内部。而图12e至图12h,朝向分到内部的一端,第一分流面11和第二分流面12是通过直平面连接或弧面连接,但相对于朝外的一侧,仍是较尖的一端。
导风分流机构1可以设置成中空的结构,即具有中空的内腔。由于导风分流机构1背向于第一分流面11和第二分流面12的外侧面正对使用者,所以可在中控内腔内安装空调控制板,以接收遥控器的信号并执行操作。另外,也可在外侧面上设置控制按键以及显示窗口,以便使用者操作及获知空调运行状态。
进一步优选地,导风分流机构1固定设置在风道4的出风口处并且保持不动。第一分流面11与风道4的出风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第二分流面12与风道4的出风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距离A与第二距离B相等,这样使图中显示的左右两个过流通道的出风量一致,这种设置为最优设置状态,并且看上去对称美观。由图13可以看出,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呈楔形,第一分流面11与第二分流面12相交于导风分流机构1的第一端,导风分流机构的第一端朝向风道4的出风上游设置。导风分流机构1的最宽位置的距离为第三距离C,第三距离C的宽度大小决定了整机正面的外观,同时考虑第三距离C影响到第一过流通道与第二过流通道的宽度大小,所以A、B、C需满足要求A/5≤C≤5A。
进一步优选地,具体参见图14,本实施例的导风分流机构与上述的导风分流机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一距离A和第二距离B的关系,本实施例中,第二距离B大于第一距离A,并且第二距离B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距离A的1.1倍。由于考虑到A侧的风速靠近风叶,风速较B侧大,所以A侧距离应略小于B侧,二者的关系满足A≤B≤1.1A。
进一步优选地,具体参见图15,本实施例的导风分流机构与上述的导风分流机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一分流面11的所在平面与第二分流面12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由图15中可以看出,导风分流机构中导风分流部的第一外壁和第二外壁都与截面垂直,并且两者呈相互平行。此种设置的导风分流部的第三距离C的宽度较小,而导风分流机构的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的内径较大,并且形成的两个出风口宽度大,出风效果更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导风分流机构使原来的单一出风口变成了两个出风方向不同的两个出风口,增加了送风范围,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噪音高,外观整体性差的问题。同时导风分流机构固定不动,空调器在开启和闭合状态下对其无影响,可在其外表面上做出装饰。实现新的出风方式,提高了用户体验和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空调器,包括风叶(5)和蒸发器组件(8),所述蒸发器组件(8)设置在所述风叶(5)周围,还包括风道(4)及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分流机构(1),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将所述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口(1a)和第二出风口(1b);
所述第一出风口(1a)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b)分别设置在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的两侧,所述第一出风口(1a)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方向之间有角度;
风叶(5)设置在所述风道(4)的进风口处;
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设有中空内腔,在所述中空内腔内安装有空调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在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第一边界(41)和第二边界(42),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相对于所述第一边界(41)设有第一分流面(11),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界(42)设有第二分流面(12),所述第一边界(41)与所述第一分流面(11)及所述第二边界(42)与所述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间距沿出风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a)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b)的出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25°≤α≤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的横截面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a)上设置有第一扫风板(2),所述第二出风口(1b)上设置有第二扫风板(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8)上方设置有蒸发器上挡板(9),所述蒸发器上挡板(9)与所述蒸发器组件(8)相连 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组件(8)下方依次设置有相连接的第一接水盘(11)和第二接水盘(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条(16),所述蒸发器上挡板(9)和所述第二接水盘(12)通过所述连接条(16)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电加热部件(7),所述辅助电加热部件(7)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组件(8)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4)内部设置有导风叶片(4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具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设有发热带(20),所述发热带(20)贴设在所述中空腔体的内壁上,所述内壁所对应的外壁朝向空调器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11)与所述第二分流面(12)相交于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的第一端,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风道(4)的上游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11)朝向所述风道(4)出风口具有第一边沿,所述第二分流面(12)朝向所述风道(4)出风口具有第二边沿,所述风叶(5)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边沿的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OM),所述风叶(5)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ON),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二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三平面(MN),第四平面(OQ)竖直穿过所述风叶(5)的轴线并且垂直所述第三平面(MN),所述第一平面(OM)与所述第四平面(OQ)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所述第二平面(ON)与所述第 四平面(OQ)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大于所述第二夹角(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风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等于所述第二夹角(b)的四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小于所述第二夹角(b)。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b)等于所述第一夹角(a)的三倍。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11)与所述第二分流面(12)在相交于第三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三边沿所在平面为第五平面(MP),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第三边沿所在平面为第六平面(NP),所述第一平面(OM)与所述第二平面(ON)之间形成第三夹角(c),所述第五平面(MP)与所述第六平面(NP)之间形成第四夹角(d),所述第三夹角(c)小于所述第四夹角(d)。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41)与第二边界(42)形成第五夹角(α1),所述第一分流面(11)与第二分流面(12)形成第六夹角(β1),所述第五夹角(α1)大于所述第六夹角(β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夹角(α1)的范围为90°<α1<180°。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夹角(β1)的范围为10°≦β1≦α1-10°。
2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之间的最短距离L1,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最短距离L2,两者之和大于等于所述风道出风口最小宽度L3。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界(42)与第二分流面(12)之间的最短距离L2大于第一边界(41)与第一分流面(11)之间的最短距离L1。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分流机构(1)背向于第一分流面(11)和第二分流面(12)的外侧面上设有控制按键及显示窗口。
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11)与所述风道(4)的出风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所述第二分流面(12)与所述风道(4)的出风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A)与所述第二距离(B)相等。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B)大于所述第一距离(A),并且所述第二距离(B)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距离(A)的1.1倍。
2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面(11)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分流面(12)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84402.1U CN203628959U (zh) | 2013-09-22 | 2013-09-22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84402.1U CN203628959U (zh) | 2013-09-22 | 2013-09-22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28959U true CN203628959U (zh) | 2014-06-04 |
Family
ID=5081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8440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28959U (zh) | 2013-09-22 | 2013-09-22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28959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6718A (zh) * | 2013-09-22 | 2015-03-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225067A (zh) * | 2016-08-23 | 2016-12-1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结构 |
CN108151264A (zh) * | 2017-12-28 | 2018-06-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0131871A (zh) * | 2019-06-25 | 2019-08-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
CN114838408A (zh) * | 2022-04-15 | 2022-08-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2013
- 2013-09-22 CN CN201320584402.1U patent/CN20362895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56718A (zh) * | 2013-09-22 | 2015-03-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4456718B (zh) * | 2013-09-22 | 2019-05-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6225067A (zh) * | 2016-08-23 | 2016-12-14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结构 |
CN106225067B (zh) * | 2016-08-23 | 2019-05-3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立式空调及导风结构 |
CN108151264A (zh) * | 2017-12-28 | 2018-06-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10131871A (zh) * | 2019-06-25 | 2019-08-16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
CN110131871B (zh) * | 2019-06-25 | 2024-06-11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
CN114838408A (zh) * | 2022-04-15 | 2022-08-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83028U (zh) | 空调器 | |
CN203628959U (zh) | 空调器 | |
CN104456718A (zh) | 空调器 | |
CN108050593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555782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5878340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EP3078917A1 (en) | Ceiling-mounted air-conditioner indoor-unit system | |
CN107940720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6247479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3968456A (zh) | 空调器 | |
CN105805912B (zh) | 引流部件及空调器 | |
CN203147910U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4183829A (zh) | 出风组件、空调器及应用于其的送风方法 | |
CN107741057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9405078A (zh) |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 |
CN203893380U (zh) | 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空调器 | |
CN203395988U (zh) | 立式空调 | |
CN105822593A (zh) | 无叶风扇和用于无叶风扇的无叶扇头 | |
CN104110724B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107796058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 | |
CN206222464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21120423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006821A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7688259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3893382U (zh) | 扫风叶片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SHIJIAZHUANG) Co.,Ltd. Assignor: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Inc.OF ZHUHAI Contract record no.: 2014130000153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ir condition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1223 |
|
LICC |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0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