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2458U -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2458U
CN203602458U CN201320812540.0U CN201320812540U CN203602458U CN 203602458 U CN203602458 U CN 203602458U CN 201320812540 U CN201320812540 U CN 201320812540U CN 203602458 U CN203602458 U CN 203602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pond
advanced oxidation
biological film
bio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125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208125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2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2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24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它包括高级氧化池处理子系统和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其中高级氧化池处理子系统包括高级氧化池、搅拌器和酸度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包括两级生物膜系统、液位计、曝气机和澄清池;生物膜处理子系统中的两级生物膜系统由管道相连接,二级生物膜系统上安装有液位计,两级生物膜系统之间共用一个曝气机,通过管道与两个生物膜系统相连,二级生物膜系统与澄清池通过管道相连接,澄清池的底部有一管道与二级生物膜系统的底部相连接,用以将沉淀下的少量沉淀物返回生物膜系统处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染料废水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能量消耗低,水处理成本低;保护环境,有利于染化企业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涉及环境保护技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染料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染料企业主要生产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媒介染料以及染料中间体等产品。在染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和低BOD5/COD的母液和洗涤水的混合物,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COD为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数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BOD是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微生物分解的需氧量。通常以BOD5/COD大于0.25做为判断废水是否适宜用生物法处理的指标。 
染料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1)以芳烃和杂环化合物为母体且带有显色基团,容易被氧化产生醌式化合物产生较强的发色能力,给染料废水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有机物水溶性好、结构复杂且97%以上含有苯环结构,难以降解;随着染料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染料新品种的出现,废水中的有机物结构更加复杂,给染料废水的处理带来了困难。 
(3)此外,废水中常含有小苏打、乳化油、有机溶剂以及石油类物质,使废水稠度增加,并产生大量泡沫,增加了处理难度。 
(4)染料母液废水中COD高达10000mg/L;色度高达12000倍;盐含量高达9000mg/L;废水可生化性极差(BOD5/COD为0.1);当与洗涤废水混合后其浓度有所降低,但若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对环境危害极大。 
现有技术对于染料废水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絮凝沉淀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由于染料废水为水溶性,絮凝沉淀效果差,且沉淀污泥处理难度大。 
(2)吸附法: 
A、活性炭吸附剂吸附,缺点是再生困难、成本太高。 
B、生物活性炭吸附法,受到微生物浓度限制,微生物浓度低时降解效果差;微生物浓度高时堵塞活性炭孔道,造成吸附效果差。 
C、微孔树脂吸附,吸附容量有限,不能满足染料废水的处理要求,而且吸附剂吸附饱和后,易形成二次污染。 
(3)电化学分析法:如电氧化技术、光氧化技术、微波协同技术、电气浮以及微电解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处理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是其缺点是能耗大,处理高含盐量的染料废水极易结垢堵塞,增加处理成本。 
(4)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成本低,但在高含盐量的情况下,由于菌种驯化效果不理想,影响降解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659500A,介绍了“一种染料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中好氧池接高级氧化处理,尽管处理后出水可以达到指标,但是这种方法能耗大、处理成本高,而且操作麻烦。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955303A,介绍了“一种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由本课题组研发,该方法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去反色”主体工艺,尽管处理后出水可以达标排放,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发现该工艺运行管理复杂、能耗较高。 
迄今为止染料污水处理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处理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低BOD5/COD的染料废水效果好、成本低、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的染料废水处理新系统对于保护环境、降低染料成本、提高染料企业效率是染料工业十分重要的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低BOD5/COD的染料废水效果好、成本低、不会形成二次污染的染料废水处理新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1)系统的构成:它包括高级氧化池处理子系统和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其中高 级氧化池处理子系统包括高级氧化池、搅拌器和酸度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包括两级生物膜系统、液位计、曝气机和澄清池; 
(2)系统内部各部件、装置的连接方式: 
①高级氧化池的搅拌器安装在氧化池的上方,搅拌头插入池内的废水中,酸度计的pH电极插入池中的废水中; 
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中的两级生物膜系统由管道相连接,第二级生物膜系统上安装有液位计,两级生物膜系统之间共用一个曝气机,通过管道与两个生物膜系统相连,第二级生物膜系统与澄清池通过管道相连接,澄清池的底部有一管道与第二级生物膜系统的底部相连接,用以将沉淀下的少量沉淀物返回生物膜系统处理;澄清池的上部有第一出水口,将净化完毕的清水输出系统;第一级生物膜系统底部有一出口,通过管道将反冲洗出水排放出系统。 
③高级氧化池通过管道接收染料污水,高级氧化池与生物膜系统通过管道相连接,中间加装一个流量计,以控制高级氧化池出水的流量。 
2.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的运行过程包括以下4个步骤: 
(1)高级氧化池处理: 
①染料废水进入高级氧化池; 
②向调节池内加入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3-4,最好为3.5±0.2; 
③加入H2O2和Fe2+; 
④搅拌反应45min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节为7-8,最好为7.5±0.2; 
⑤出水指标COD为430-480mg/L,最好为450mg/L; 
(2)两级生物膜处理: 
①高级氧化池出水(通过流量计控制)进入第一级生物膜反应系统, 
②再自流向第二级生物膜系统; 
③整个过程的液位通过液位计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10-14h,最好为12h; 
(3)澄清池处理: 
①第二级生物膜反应系统出水进入到澄清池; 
②静止20-40min后,最好为30min后;部分排放,部分用于反冲洗; 
③出水为COD为100mg/L以下,最好为80mg/L以下; 
④色度为80以下,最好为60mg/L以下; 
(4)气水联合反冲洗: 
①先关闭进水; 
②气冲2-10min,最好为5min; 
③气水冲6-10min,最好为8min; 
④水冲12-15min,最好为10min; 
⑤反冲洗周期100-150h,最好为120h。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 
针对现有的染料废水处理系统(絮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去反色)进行工艺改造,采用H2O2/Fe2+高级氧化技术和两级生物膜系统组合工艺。H2O2/Fe2+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是利用Fe2+催化H2O2发生链式反应产生的·OH,具有强氧化作用,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对后续的生物反应奠定基础。两级生物膜系统主要基于推流式高效反应器理论,将一个大的生物膜系统分解两个小生物膜系统,并串联起来,这将大大地提高了生物处理效果,确保水质达标排放和再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与国内外现有同类技术相比,其创造性在于以下几点: 
1、将H2O2/Fe2+高级氧化技术与生物膜技术有机地耦合在一起; 
2、利用生物膜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省去了污泥沉淀和回流系统; 
3、将两级生物膜系统串联起来,起到了很好的推流式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的不同点在于: 
1、采用H2O2/Fe2+高级氧化技术,而不采用能耗高的O3/UV和Fe/C微电解高级氧化技术; 
2、采用生物膜技术,而不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 
3、将化工中的推流式高效反应器理论引入到该新工艺中,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染料废水处理效果好。 
2、能量消耗低,水处理成本低。 
3、实际操作与运行管理方便。 
4、保护水环境,利于染化企业发展。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结构图。 
图中:1、高级氧化池;2、搅拌器;3、pH计;4、流量计;5:第一级生物膜系统;6、第二级生物膜系统;7、液位计;8、曝气机;9、澄清池。 
具体实施方式
夲实用新型的构造: 
1.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1)系统的构成:它包括高级氧化池1处理子系统和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其中高级氧化池1处理子系统包括高级氧化池1、搅拌器2和酸度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包括第一级生物膜系统6、第二级生物膜系统7、液位计7、曝气机8和澄清池9; 
(2)系统内部各部件、装置的连接方式: 
①高级氧化池1的搅拌器2安装在氧化池的上方,搅拌头插入池内的废水中,酸度计的pH电极插入池中的废水中; 
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中的两级生物膜系统由管道相连接,第二级生物膜系统6上安装有液位计7,两级生物膜系统之间共用一个曝气机8,通过管道与两个生物膜系统相连,第二级生物膜系统6与澄清池9通过管道相连接,澄清池9的底部有一管道与第二级生物膜系统6的底部相连接,用以将沉淀下的少量沉淀物返回生物膜系统处理;澄清池9的上部有第一出水口,将净化完毕的清水输出系统;第一级生物膜系统5底部有一出口,通过管道将反冲洗出水排放出系统。 
③高级氧化池1通过管道接收染料污水,高级氧化池1与生物膜系统通过管道相连接,中间加装一个流量计4,以控制高级氧化池1出水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措施为: 
高级氧化池11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部分COD和提高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高级氧化池11投加盐酸溶液,调pH值为3.5±0.2,用pH计3指示,为H2O2和Fe2+催化反应创造最优的工况;用搅拌器22搅拌反应45min;再投加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5±0.2,用pH计3指示,为后续的生化反应创造最优的环境。 
通过流量计44控制高级氧化池1内的废水进入两级生物膜系统5,6,其主要作用是降解剩余的COD,确保废水能达标排放和循环再利用;该系统内的液位通过液位计77控制;运行时水力停留时间为12h;系统内的氧气通过曝气 机88进行鼓风曝气。 
澄清池99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脱落的生物膜。生物膜系统出水进入澄清9静止30min后即可排放。 
反冲洗周期120h(突发事故除外),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方法:先关闭进水;然后气冲5min;气水冲8min;水冲10min。 
这种组合工艺对于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低BOD5/COD的染料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和回用标准,实现了废水资源化和节能减排效果,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本实用新型适应于生产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媒介染料以及染料中间体等产品的母液和洗涤水产生的综合污水处理,如生产酸性棕A和酸性蓝25等80个品种染料的污水处理,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例1: 
取生产酸性染料、中性染料、媒介染料以及染料中间体等产品的母液和洗涤水产生的综合污水5L,其COD为4600mg/L进行小试实验。(1)用盐酸调pH为3.46;(2)加6.5mL的30%H2O2,1.9克FeSO4·7H2O,200rpm转速下搅拌45min;(3)用氢氧化钠调pH为7.35;(4)生物膜系统中,充分曝气使出水中溶解氧大于2.0mg/L;(5)生物膜系统出水在澄清池9中静止30min,上清液出水中COD为76mg/L,色度为52;(6)当运行120h后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共23min(先关闭进水;然后气冲5min;气水冲8min;水冲10min),反冲洗时流量空气和水的流量均为0.5L/min。 
实例2: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的中试试验在安徽某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日处理水量为100L。综合染料废水水质为:pH值5.2,COD4660mg/L,盐度5100mg/L,色度4120倍(棕褐色)。自2012年6月中试以来,取得了稳定的处理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用盐酸调pH为3.5±0.2; 
(2)加130mL的30%H2O2,38克FeSO4·7H2O,200rpm转速下搅拌45min; 
(3)用氢氧化钠调pH为7.35±0.2; 
(4)生物膜系统中,充分曝气(空气流量1.5L/min)使出水中溶解氧大于2.0mg/L; 
(5)生物膜系统出水在澄清池9中静止30min,上清液出水中COD为65±8mg/L,色度为46±5; 
(6)当运行120h后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共23min(先关闭进水;然后气冲5min;气水冲8min;水冲10min),反冲洗时流量空气和水的流量均为10L/min。 
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小试实验还是中试试验,本实用新型对于染料废水,尤其是对高COD、高色度、高含盐量、低BOD5/COD“三高一低”染料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等同替代、修改和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1)系统的构成:它包括高级氧化池处理子系统和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其中高级氧化池处理子系统包括高级氧化池、搅拌器和酸度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包括两级生物膜系统、液位计、曝气机和澄清池; 
(2)系统内部各部件、装置的连接方式: 
①高级氧化池的搅拌器安装在氧化池的上方,搅拌头插入池内的废水中,酸度计的pH电极插入池中的废水中; 
②生物膜处理子系统中的两级生物膜系统由管道相连接,第二级生物膜系统上安装有液位计,两级生物膜系统之间共用一个曝气机,通过管道与两个生物膜系统相连,第二级生物膜系统与澄清池通过管道相连接,澄清池的底部有一管道与第二级生物膜系统的底部相连接,用以将沉淀下的少量沉淀物返回生物膜系统处理;澄清池的上部有一出水口,将净化完毕的清水输出系统;第一级生物膜系统底部有一出口,通过管道将反冲洗出水排放出系统; 
③高级氧化池通过管道接收染料污水,高级氧化池与生物膜系统通过管道相连接,中间加装一个流量计,以控制高级氧化池出水的流量。 
CN201320812540.0U 2013-12-12 2013-12-12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2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12540.0U CN203602458U (zh) 2013-12-12 2013-12-12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12540.0U CN203602458U (zh) 2013-12-12 2013-12-12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2458U true CN203602458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1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125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2458U (zh) 2013-12-12 2013-12-12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24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116A (zh) * 2019-09-09 2019-12-13 安徽科技学院 铝合金酸洗废液催化过硫酸盐降解偶氮染料金橙ii溶液的方法
CN110642463A (zh) * 2019-09-26 2020-01-03 安徽天辉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3116A (zh) * 2019-09-09 2019-12-13 安徽科技学院 铝合金酸洗废液催化过硫酸盐降解偶氮染料金橙ii溶液的方法
CN110642463A (zh) * 2019-09-26 2020-01-03 安徽天辉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7510B (zh) 一种生物发酵法生产青霉素及中间体6-apa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1767914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CN103755097B (zh) 难生物降解废水的高级氧化-生物法处理装置
CN101955303B (zh) 一种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3641274B (zh) 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膜法组合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
CN104671613B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CN204702628U (zh) 水性油墨废液处理系统
CN103539314A (zh)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4265526U (zh) 一种厌氧-微氧-好氧处理城市污水的装置
CN201932982U (zh) 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
CN105417765B (zh) 一种城市污水有机碳富集回收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98224U (zh) 一种脱氮除磷生物处理与过滤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3112948B (zh) 低基质浓度高上升流速快速培养自养脱氮颗粒污泥的方法
CN201439505U (zh) 城市污水厌氧去除有机物与自养生物脱氮的装置
CN203602458U (zh) 一种染料废水的复合处理系统
CN204138504U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06587349B (zh) 高氨氮高有机物玉米深加工废水的处理装置
CN111825216A (zh) 处理高cod高氨氮废水的系统及工艺
CN204779239U (zh) 一种焦化废水的高效处理系统
CN101659497A (zh) 一种制药工业园区混合尾水的处理方法
CN109485151B (zh) 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废水处理的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201292299Y (zh) 一种具有后置脱氮过程的水处理系统
CN108569817A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生化系统处理装置
CN203307147U (zh) 一种用Fenton 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流化床反应器
CN212050998U (zh) 一种木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