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0921U -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0921U
CN203600921U CN201320837637.7U CN201320837637U CN203600921U CN 203600921 U CN203600921 U CN 203600921U CN 201320837637 U CN201320837637 U CN 201320837637U CN 203600921 U CN203600921 U CN 203600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ships
boats
water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376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宏鑫
贾富权
王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376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0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0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09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包括:一船舶,位于所述船舶前部的前轮,以及位于所述船舶后部两侧的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均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动的驱动系统,并且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向的转向系统;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均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升降的升降系统;所述船舶的船体内具有一控制系统;所述操作台具有一转向控制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在水中行驶时,轮子上升并脱离水面,有效地使得船舶能在水面上高速行驶,并倾斜式的急速转弯。在靠近岸边时,下降轮子便于船舶在陆地行驶。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路二栖车常有两种结构,一是采用吉普车封闭底部后加装推进螺旋桨实现;二是通过在半封闭的越野车上挂装舷外机来实现。但现有的水路二栖车存在如下问题:1.均通过陆地车辆改装,无法满足水上船舶的基本设计,如流体形船身等。2.由于水中陆地车辆的车轮是不动的,车轮在水中会有较大阻力,无法实现水中高速行驶。3.由于阻力较大车轮的存在,类似船舶倾斜式转弯会导致一侧车轮在水中另一侧车轮脱离水,从而造成倾覆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以解决现有水路二栖车常为陆地车辆改装而成,导致无法实现水中高速行驶以及易倾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包括:一船舶,所述船舶的船体内具有操作台和汽油油箱,所述操作台具有仪表面板以及挡风玻璃,所述汽油油箱安装在所述船舶船体内,所述操作台固设于所述汽油油箱上;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船舶前部的前轮,以及位于所述船舶后部两侧的左后轮和右后轮;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均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动的驱动系统,并且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向的转向系统;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均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升降的升降系统;所述船舶的船体内具有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驱动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和所述升降系统运作;所述操作台具有一转向控制系统,所述转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转向系统转向。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与所述船舶的连接处之间均具有一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船舶的前部和所述船舶的后部两侧铰接。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升降系统为液压油缸,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与所述船舶的前部和所述船舶的后部两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每一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一转向架和一安装在所述转向架上的液压油缸,所述转向架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转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轮的所述支撑架铰接。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驱动系统为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每一所述驱动系统分别安装靠近于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控制系统为内燃机或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升降系统的液压油缸、所述转向系统的液压油缸和所述驱动系统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运作。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船舶的船体内还包括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靠近所述汽油油箱,所述液压油箱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的液压油缸、所述转向系统的液压油缸和所述驱动系统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连接。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船舶后部的中央具有一舷外机支架,所述舷外机支架安装一舷外机,所述转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舷外机转向。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船舶底部的材料为二栖铝合金或玻璃钢。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船舶侧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海普龙充气包。
上述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中,所述船舶安装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船舶具有可升降的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在水中行驶时,轮子上升并脱离水面,有效地使得船舶能在水面上高速行驶,并倾斜式的急速转弯。在靠近岸边时,下降轮子便于船舶在陆地行驶。
(2)通过高强度铝合金或高强度复合玻璃钢材料的使用,确保船舶能够抗击海浪颠簸冲击,有效地抵抗山路行驶时产生的扭曲力和颠簸力的冲击与破坏。
(3)通过操作台的方向盘转向控制系统分别控制舷外机和前轮转向系统的转向,实现船舶水上转向和陆地转向,同时,在水上时能够关闭前轮转向动作,从而提高水上行驶的稳定性。
(4)船舶配备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便于在水上或夜间的陆地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陆地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陆地状态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陆地状态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水中状态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水中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水中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陆地状态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陆地状态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陆地状态的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水中状态的后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水中状态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水中状态的俯视图,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包括有一船舶1,在船舶1的船体内具有操作台2和汽油油箱3,操作台2上安装有仪表面板21以及挡风玻璃,汽油油箱3安装在船舶1船体内,操作台2固定安装在汽油油箱3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还包括有前轮4、左后轮5和右后轮6,前轮4安装位于船舶1的前部,左后轮5和右后轮6分别安装位于船舶1的后部两侧。前轮4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动的驱动系统41、左后轮5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动的驱动系统51,右后轮6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动的驱动系统61,通过驱动系统41、驱动系统51和驱动系统61驱动轮子转动,以此为船舶1从水面上岸提供动力。前轮4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升降的升降系统42、左后轮5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升降的升降系统52,右后轮6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升降的升降系统62,通过升降系统42、升降系统52和升降系统62以此为轮子提供升降的动力。前轮4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向的转向系统43。船舶1的船体内具有一控制系统7,该控制系统7分别控制前轮4驱动系统41、左后轮5驱动系统51、右后轮6驱动系统61、前轮4转向系统43、前轮4升降系统42、左后轮5升降系统52和右后轮6升降系统62运作,并提供动力。操作台2包括有一转向控制系统22,该转向控制系统22用于控制前轮4转向系统43的转向。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所示。前轮4与船舶1的连接处之间均具有一支撑架44、左后轮5与船舶1的连接处之间均具有一支撑架53,右后轮6与船舶1的连接处之间均具有一支撑架63。支撑架44的一端与前轮4连接,支撑架44的另一端与船舶1的前部铰接。支撑架53的一端与左后轮5连接,支撑架53的另一端与船舶1的后部左侧铰接。支撑架63的一端与右后轮6连接,支撑架63的另一端与船舶1的后部右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升降系统42、升降系统52和升降系统62均为液压油缸,每一液压油缸的缸体与船舶1的前部和船舶1的后部两侧固定连接,每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分别与支撑架44、支撑架53和支撑架63固定连接。当升降系统42的液压油缸驱动时,前轮4的支撑架44绕着铰接端转动,以此将前轮4向上升;当升降系统52的液压油缸驱动时,左后轮5的支撑架53绕着铰接端转动,以此将左后轮5向上升;当升降系统62的液压油缸驱动时,右后轮6的支撑架63绕着铰接端转动,以此将右后轮6向上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转向系统44包括有一转向架和一安装在该转向架上的液压油缸,转向架的一端与前轮4连接,转向架的另一端与所前轮4的支撑架44铰接。当转向控制系统22发出转向指令,液压油缸驱动转向架旋转,以此使得前轮4相应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驱动系统41、驱动系统51和驱动系统61均为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驱动系统41安装靠近于前轮4、驱动系统51安装靠近于左后轮5,驱动系统61安装靠近于右后轮6。通过采用低速大扭矩力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的使用,以及匹配宽型轮胎,使得船舶1便于在野外水下或是路况较差的陆地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控制系统7为内燃机或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控制系统7分别控制前轮4升降系统42的液压油缸、左后轮5升降系统52的液压油缸、右后轮6升降系统62的液压油缸、前轮4转向系统43的液压油缸,以及前轮4驱动系统41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左后轮5驱动系统51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右后轮6驱动系统61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船舶1的船体内还包括有液压油箱8,液压油箱8安装靠近汽油油箱3,液压油箱8分别为前轮4升降系统42的液压油缸、左后轮5升降系统52的液压油缸、右后轮6升降系统62的液压油缸、前轮4转向系统43的液压油缸、前轮4驱动系统41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左后轮5驱动系统51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右后轮6驱动系统61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提供液压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船舶1的后部中央具有一舷外机支架9,舷外机支架9上安装有舷外机,通过转向控制系统22控制舷外机转向,并且在水上能够关闭前轮4转向动作,从而提高水上行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以一次实际生产为例,船舶1底部的材料为二栖铝合金或玻璃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船舶1侧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海普龙充气包。
通过高强度铝合金或高强度复合玻璃钢材料的使用,确保船舶1能够抗击海浪颠簸冲击,有效地抵抗崎岖不平山路行驶时产生的超大扭曲力和颠簸力的冲击和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船舶1安装有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
通过抗浪性极佳的流体形设计,以舷外机马力105匹为例,水上行驶速度不低于50公里/时。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船舶具有可升降的前轮、左后轮和右后轮。在水中行驶时,轮子上升并脱离水面,有效地使得船舶能在水面上高速行驶,并倾斜式的急速转弯。在靠近岸边时,下降轮子便于船舶在陆地行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包括:
一船舶,所述船舶的船体内具有操作台和汽油油箱,所述操作台具有仪表面板以及挡风玻璃,所述汽油油箱安装在所述船舶船体内,所述操作台固设于所述汽油油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船舶前部的前轮,以及位于所述船舶后部两侧的左后轮和右后轮;
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均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动的驱动系统,并且所述前轮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转向的转向系统;
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均具有一用于驱动轮子升降的升降系统;
所述船舶的船体内具有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驱动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和所述升降系统运作;
所述操作台具有一转向控制系统,所述转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转向系统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与所述船舶的连接处之间均具有一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船舶的前部和所述船舶的后部两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为液压油缸,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的缸体与所述船舶的前部和所述船舶的后部两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每一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一转向架和一安装在所述转向架上的液压油缸,所述转向架的一端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转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前轮的所述支撑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为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每一所述驱动系统分别安装靠近于所述前轮、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内燃机或电池电机-液压泵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控制所述升降系统的液压油缸、所述转向系统的液压油缸和所述驱动系统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运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的船体内还包括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靠近所述汽油油箱,所述液压油箱分别与所述升降系统的液压油缸、所述转向系统的液压油缸和所述驱动系统的液压马达或轮毂电机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后部的中央具有一舷外机支架,所述舷外机支架安装一舷外机,所述转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舷外机转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底部的材料为二栖铝合金或玻璃钢;所述船舶侧部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海普龙充气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安装前灯、转向灯、刹车灯和航海灯。
CN201320837637.7U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0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7637.7U CN203600921U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37637.7U CN203600921U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0921U true CN203600921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1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3763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0921U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09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3622A (zh) * 2014-06-26 2016-02-10 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搬运机
CN106864189A (zh) * 2017-04-20 2017-06-20 共井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摆尾式鱼形独木舟
CN107856486A (zh) * 2017-10-17 2018-03-30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体式两栖无人船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3622A (zh) * 2014-06-26 2016-02-10 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搬运机
CN106864189A (zh) * 2017-04-20 2017-06-20 共井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摆尾式鱼形独木舟
WO2018192209A1 (zh) * 2017-04-20 2018-10-25 江苏共井集团有限公司 摆尾式鱼形独木舟
CN107856486A (zh) * 2017-10-17 2018-03-30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体式两栖无人船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56486B (zh) * 2017-10-17 2020-07-17 青岛中邦防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体式两栖无人船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5162U (zh) 一种海陆空四轴双体交通工具
CN101918229A (zh) 水陆两用车辆
CN103692873A (zh) 一种水陆飞行汽车
KR101473570B1 (ko) 엔진내장형 수륙양용 에어보트
JP2010509110A (ja) 水陸両用車
CN203600921U (zh) 一种具有可升降车轮的水陆二栖船舶
CN102099208A (zh) 水陆两用车辆
CN110696573A (zh) 双驱动高速水陆两栖车
CN108297636A (zh) 一种具有可摆臂伸缩式轮足结构的多轴全地形轮式车
KR101911056B1 (ko) 수륙 양용차
CN202716683U (zh) 民用水陆两用车
KR101681979B1 (ko) 수상운행이 가능한 날개 내장형 타이어 휠
CN105346344A (zh) 一种全地形车水上推进减阻力装置
CN110696572A (zh) 高速水陆两栖车
CN205131427U (zh) 一种全地形车轮胎升降装置
RU2345916C1 (ru) Самоходная амфибий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н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е
CN204249763U (zh) 一种二栖三轮摩托艇
CN201400058Y (zh) 水陆两用游艇
CN211032069U (zh) 高速水陆两栖车
JP2002211223A (ja) 水陸両用自動車
CN112659829A (zh) 一种全浮式水陆两栖车
CN2458184Y (zh) 水陆两用汽车
RU100959U1 (ru) Амфибий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CN201073913Y (zh) 一种水、陆、冰三栖游乐车船
CN105196813A (zh) 一种水陆两栖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