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98114U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98114U CN203598114U CN201320338022.XU CN201320338022U CN203598114U CN 203598114 U CN203598114 U CN 203598114U CN 201320338022 U CN201320338022 U CN 201320338022U CN 203598114 U CN203598114 U CN 2035981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 square
- square metre
- grammes per
- absorbent
- lo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不破坏块状吸收性芯固有的对于变形的柔软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褶裥的收缩力导致的吸收体的意外变形。吸收性物品10具有从吸收体20的沿长边方向的两侧缘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侧襟翼24。吸收性芯22包括块区域235和位于块区域235的外周的非块区域236。块区域235具有由高克重部和低克重部组成的块构造,各个高克重部的周围遍及其整个区域由低克重部包围并各自独立。在侧襟翼24,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侧襟翼弹性部件163,块区域235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163a、163b延伸到长边方向外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使用设置有在平面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槽状的空间的块状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文献中记载有吸液性芯沿着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与在宽度方向延伸的假想线被分割的状态。在该文献中还记载有:在分割部位芯彼此分离。因吸液性芯采用这种结构,所以,体液除了从芯的顶面被吸收,也从侧面被吸收。
关于使用块状的吸收体(吸收性芯)的吸收性物品,本申请人也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具有多个小吸收部与位于其非肌肤接触面侧的基底片的吸收性芯。相邻的小吸收部之间被分割,其中间形成凹部。根据该吸收性物品,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高的液体扩散性能而吸收保持量提高,另外,在针对反复排泄等的吸收中,也能有效地使用更广更多的小吸收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161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36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块状吸收性芯因其构造对于外力容易灵活地变形,所以,根据复杂起伏的肌肤表面而变形,无缝隙地与肌肤面接触的人体合身性、和根据穿戴者的身体的移动而变形,保持吸收性芯的面与肌肤表面接触的状态的动作追随性好。但是,另一方面,起因于一般在吸收性物品中所使用的褶裥的收缩力,吸收性芯容易意外地弯曲,其结果是,有时产生难以穿戴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该正面片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侧部的位置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防漏壁,还具有从该吸收体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侧缘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侧襟翼,
上述吸收体具有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
上述吸收性芯具有:块区域、和位于该块区域的外周的非块区域,
上述块区域具有由克重相对高的多个高克重部和克重相对低的低克重部组成的块构造,各高克重部各自的周围遍及其整个区域由该低克重部包围且各自独立,
在上述侧襟翼,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侧襟翼弹性部件,
上述块区域超过上述侧襟翼弹性部件所配置的端部延伸到长边方向外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破坏块状吸收性芯固有的对于变形的柔软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因褶裥的收缩力而引起吸收体的意外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片侧所看到的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尿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尿布的吸收性芯中的X-X线截面图。
图4是从正面片侧所看到的图1所示的尿布的吸收性芯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旋转筒的外周面侧的一部分(凹部)的沿着宽度方向的示意截面图。
图7是表示吸收性材料堆积在图5所示的旋转筒的凹部中的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吸收性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比较例1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对应于图1)。
图10是表示比较例2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对应于图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其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图2是图1所示的尿布的分解立体图。这些图所示的一次性尿布是所谓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尿布10具有长边方向Y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X。
在以下的说明中,“非肌肤接触面侧”是指,吸收体20等各部件的正面背面两侧(面)中的、穿戴时配置于与穿戴者的肌肤侧相反侧的侧(面)。“肌肤接触面侧”是指,各部件的正面背面两侧(面)中的、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肌肤侧的侧(面)。另外,对于尿布10的长边方向,腹侧部A侧也称作“前侧”,背侧部B侧也称作“后侧”。
尿布10包括:配置于穿戴者的肌肤接触面侧的正面片21;配置于非肌肤接触面侧的背面片23;和配置于这两个片21、23之间的纵长的吸收体20。正面片21由透液性的片构成,在尿布10的穿戴状态下,与穿戴者的肌肤相对。背面片23由不透液性或者防水性的片构成,在穿戴状态下朝向外方。
尿布10相对于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长边方向中心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尿布10包括:位于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的裆下部C;和从裆下部C分别向长边方向前方和后方延伸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腹侧部A在穿戴上尿布10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腹侧。背侧部B在穿戴尿布10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背侧。裆下部C在穿戴尿布10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裆下部。
尿布10的腹侧部A的左右两侧缘和背侧部B的左右两侧缘分别比裆下部C的左右两侧缘延伸到更靠宽度方向外方。裆下部C的左右两侧缘朝着宽度方向内方呈圆弧状弯曲,整体上具有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向内方收窄的形状。正面片21和背面片23分别从吸收体20的左右两侧缘和前后两端缘向外方延伸。正面片21和背面片23分别在从吸收体20的周边向外方延伸的延伸部直接接合或者使其他的部件介于其之间而相互接合,夹持固定吸收体20。
尿布10在背侧部B的左右两侧缘部设置有一对粘扣带F、F。在腹侧部A的外表面(非肌肤接触面)、即背面片23的非肌肤接触面上,如图2所示,设置有使粘扣带F、F贴附的搭扣带L。
在沿着尿布10的长边方向的两侧部,具有在长边方向上以伸长状态被固定的防漏壁弹性部件161的防漏壁形成用片162分别配置并固定于正面片121的侧部。由此,在尿布10的肌肤接触面侧形成有在尿布1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一对防漏壁。防漏壁具有固定端与自由端,防漏壁弹性部件161以伸长状态沿着自由端被固定。防漏壁弹性部件161具有靠腹侧部A的端部161A和靠背侧部B的端部161B。
在比防漏壁的固定端更靠宽度方向外方的位置,防漏壁形成用片162与背面片23被接合。由此形成一对侧襟翼24。侧襟翼24从吸收体20的沿长边方向的两侧缘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且在尿布1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在侧襟翼24,在与裆下部C大致对应的部位,沿着长边方向以伸长状态配置有腿部褶裥形成用的多个侧襟翼弹性部件163。侧襟翼弹性部件163被夹持固定在防漏壁形成用片162与背面片23之间。侧襟翼弹性部件163具有靠腹侧部A的端部163A和靠背侧部B的端部163B。因侧襟翼弹性部件163收缩,在尿布10的裆下部C形成有腿部褶裥。
在尿布10的背侧部B侧的长边方向端部配置有腰围褶裥形成用的弹性片164。弹性片164是通过在两个片部件164a、164b之间,沿着尿布10的宽度方向的多个弹性部件165a、165b以伸长状态被夹持固定而构成。
在弹性片164中,多个弹性部件165a、165b中的、作为位于腰围开口边缘W附近的弹性部件的弹性部件165b,从尿布10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缘部的附近的位置直至另一个侧缘部的附近的位置连续配置。另一方面,作为位于比弹性部件165b更靠吸收体位置的弹性部件的弹性部件165a仅配置于尿布10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在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未配置弹性部件165a。详细来讲,弹性部件165a在尿布10的宽度方向的侧缘部附近具有一端。另一端在到达尿布10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之前终结。
吸收体20在俯视时,呈在与尿布1的长边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纵长的形状,相对于长边方向中心线CL成对称形状。吸收体20配置于尿布10的从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的部分。吸收体20的左右的侧缘在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即与尿布10的与裆下部C对应的部位向宽度方向内方弯曲。吸收体20由包含高吸收聚合物的吸收性芯22和包含该吸收性芯22的包覆材料构成。
图3表示图1所示的吸收体20的包含吸收聚合物的吸收性芯22的X-X线截面图。如该图所示,吸收性芯22具有第1面223A和第2面223B。第1面223A是肌肤接触面,朝向正面片21或者根据所需而使用的中间片(图中未示)侧。第2面223B是非肌肤接触面,朝向背面片23侧。
吸收性芯22具备:克重相对高且具有朝向背面片侧突出的凸形的高克重部234a;和与高克重部234a相邻,且克重相对低、从背面片侧朝向正面片侧凹陷的低克重部234b。高克重部234a与低克重部234b一体地成形。吸收性芯22的非肌肤接触面侧是凹凸构造,且肌肤接触面侧是平坦面。如果吸收性芯22的非肌肤接触面侧采用凹凸构造,则由于从吸收性芯22的宽度方向施加的外力,吸收性芯22容易灵活地变形。其结果是,尿布10的合身性提高。“一体地成形”是指,这些部位并不通过粘接剂和热熔合等接合手段而且以不能相互分离的方式形成一体,且采用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如果这些部位一体地成形,则具有体液能够流畅地移动的连续性。将在后面对这种构造的吸收性芯2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吸收性芯22由吸液性材料构成。作为吸液性材料,能够使用与现有技术的吸收性物品的技术领域中所使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原纤化纸浆、凝胶材料构成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特别是如果在最靠非肌肤相对面侧形成纸浆单体的层,即,如果高克重部234a的顶端区域234a’仅由纸浆构成,则在尿布10的非肌肤接触面,能够降低由高吸水聚合物导致的硬度,所以优选。吸收性芯22也可以被由薄棉纸、无纺布等构成的透液性片覆盖。
图4表示从正面片21侧所看到的吸收性芯22的俯视图。如该图和图1所示,低克重部234b,其多个与吸收性芯22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另外,低克重部234b,其多个也在吸收性芯2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其结果是,低克重部234b呈在吸收性芯22的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正交的格子状的形状。并且,高克重部234a位于由低克重部234b所形成的格子内。因此,各高克重部234a被低克重部234b划分而成,且各自独立。各高克重部234a的形状大体相同,且俯视呈矩形,长边方向的长度比宽度方向的长度长。另一方面,对于低克重部234b,该低克重部234b在吸收性芯22的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且相互连结,成为一个连续体。吸收性芯22的在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低克重部234b的宽度、与吸收性芯22的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低克重部234b的宽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各不相同。
如以上所述,吸收性芯22具备:具有由克重相对高的多个高克重部234a、与克重相对低的低克重部234b组成的块构造,并且各高克重部234a的周围遍及其整个区域被低克重部234b包围并各自独立的块区域235。而且,块构造的最外周被低克重部234b包围。位于块构造的最外周的低克重部234b的角部优选带有朝着外方绘出凸的曲线的圆角。
通过具有由高克重部234a与低克重部234b构成的块区域235,故吸收性芯22在其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两个方向上变得柔软,因此,吸收性芯22容易沿着穿戴者的身体的形状。而且,所排出的体液被引导流向厚度薄的低克重部,由此,能够提高吸收性芯22的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扩散性。
低克重部234b的克重相对高克重部234a的克重之比的下限值优选20%,更优选30%。上限值优选80%,更优选70%。高克重部234a本身的克重其下限值优选300g/m2,更优选350g/m2。上限值优选900g/m2,更优选800g/m2。对于低克重部234b,其克重的下限值优选100g/m2,更优选150g/m2。上限值优选500g/m2,更优选400g/m2。克重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测定。
沿着吸收性芯22中的高克重部234a与低克重部234b的交界线,使用Feather(フェザー)公司制造的单刃刀片将其切断。使用电子天平(A&D公司生产的电子天平GR-300,精度:小数点后4位)分别测定通过切断而得到的高克重部234a的10个小片,求出高克重部234a的1个小片的平均重量。将所求出的平均重量除以高克重部234a的一个小片的平均面积,算出高克重部234a的克重。后述的非块区域236的克重也按照与高克重部234a的克重同样的方法算出。
接下来,沿着在高克重部234a与低克重部234b的长边方向(Y方向)延伸的交界线,按照长度100mm、宽度与低克重部234b的宽度的设计尺寸一致,使用Feather公司制造的单刃刀片,切取细条状的低克重部234b的Y方向的5个小片。使用电子天平(A&D公司制造的电子天平GR-300,精度:小数点后4位)分别测定所得到的5个小片,取其平均值,求出低克重部234b的一个小片的平均重量。将所求出的平均重量除以低克重部234b的Y方向的一个小片的平均面积,算出低克重部234b的Y方向的克重。对于低克重部234b的X方向,也按照与低克重部234b的Y方向同样的方法算出克重。
高克重部234a不仅克重比低克重部234b大,厚度也比低克重部234b厚。低克重部234b的厚度相对高克重部234a的厚度之比,其下限值优选30%,更优选40%。上限值优选90%,更优选80%。高克重部234a本身的厚度其下限值优选2mm,更优选3mm。上限值优选8mm,更优选7mm。对于低克重部234b,其厚度的下限值优选1.5mm,更优选2.5mm。上限值优选4.5mm,更优选4mm。高克重部234a、低克重部234b(X方向、Y方向)和后述的非块区域236的厚度按照以下的方法测定。将样品切成规定的尺寸,在5kPa下对测定部位加压10分钟,除重后立即进行测定。测定位置采用包括每一个的腹侧部、裆下部、背侧部的任意一点以上的三点以上,按照两个尿布样品(测定位置为6点以上)的平均值得出厚度。例如,使用锋利的刀片,沿着图1所示的长边方向(Y方向)、或宽度方向(X方向)将尿布10切断,测定所切断的样品的断面。在肉眼难以测定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用显微镜(KEYENCE公司制造的VHX-1000)在20-50倍的倍率下观察上述切断的样品的断面并进行测定。
块区域235从吸收性芯22的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而配置。并且块区域235具有:设置于与腹侧部A对应的位置的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设置于与背侧部B对应的位置的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和设置于与裆下部C对应的位置的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各高克重部组连结。在各高克重部组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不同。详细来讲,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和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中的高克重部234a的配置数量比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中的高克重部234a的配置数量多。例如,如图4所示,在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和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是5个,而在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是3个。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克重部234a的尺寸在各高克重部组中相同,所以,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和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C中的高克重部234a的配置数量比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B中的高克重部234a的配置数量多,即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中的块区域235的宽度比裆下部C中的块区域235的宽度宽。
在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的长边方向外方和宽度方向外方配置有非块区域236。即,吸收性芯22包括由高克重部234a及低克重部234b组成的块区域235、和非块区域236。非块区域236包围块区域235的外周的整个区域。块区域235与非块区域236通过位于块区域235的最外周的低克重部234b而被划分。在非块区域236中,其任意位置的厚度和克重固定。
缩小吸收性芯22的块区域235与非块区域236的交界处的弯曲刚性(测定法如后所述),由此,在将尿布10穿在由曲面构成的身体上时,尿布10灵活地追随身体的曲面,所以,具有很容易穿戴尿布10这样的优点。基于这一点,吸收性芯22的弯曲刚性优选50g以下。
另外,吸收体20优选在吸收液体后将液体迅速扩散,作为该判断指标,优选大的液扩散面积(测定法如后所述)。具体而言,作为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吸收体20,其液扩散面积优选260cm2以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非块区域236的厚度与块区域235的高克重部234a的厚度大体相同。尤其是,非块区域236的厚度与高克重部234a的厚度的关系并不限于此,即可以是非块区域236的厚度更厚,反之也可以是高克重部234a的厚度更厚。具体而言,非块区域236的厚度其下限值优选2mm,更优选3mm。上限值优选8mm,更优选7mm。厚度的测定方法如上所述。
非块区域236优选位于吸收性芯22的宽度方向端部的部位的宽度(即,宽度方向的长度)比位于吸收性芯22的长边方向端部的部位的宽度(即,长边方向的长度)宽。其原因在于,采用这种方式,不受褶裥应力的影响而能够保持尿布19的保持形状性,并且容易穿戴尿布10。特别是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的任意一方,优选满足上述的关系,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两个部位,优选满足上述关系。
块区域235的高克重部234a和低克重部234b如前所述一体成形。除此之外,由高克重部234a和低克重部234b构成的块区域235、与位于其外周的非块区域236也一体成形。一体成形的意思如前所述。
如图1所示,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在腹侧部A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163A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同样,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在背侧部B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163B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因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位置、与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的配置位置的关系如上所述形成,侧襟翼弹性部件163收缩时,有效地防止吸收体20在意外的位置弯曲。因此,在将尿布10穿在穿戴者的身上时,尿布10不易变形,尿布10容易接触穿戴者的身体。与此相反,例如,如图9所示的比较例1的尿布那样,如果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163A超过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则侧襟翼弹性部件163收缩时,在块区域235与非块区域236的交界部K(该交界部K在尿布的宽度方向延伸),吸收性芯22容易弯曲,难以将尿布穿在穿戴者的身上。
从有效地防止起因于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收缩的吸收性芯22的弯曲的观点来看,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优选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两端部163A、163B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但是,如果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两个端部163A、163B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则充分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在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两个端部163A、163B中的一个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的情况下,从使尿布10的穿戴变得容易这方面来看,优选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作为靠腹侧部A的端部的端部163A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
从更加有效地抑制在块区域235与非块区域236的交界部K的吸收性芯22的弯曲的观点来看,对于作为安装在尿布10中的其他弹性部件的防漏壁弹性部件161也同样,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该防漏壁弹性部件161的端部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的方式是有利的。详细来讲,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在腹侧部A超过防漏壁弹性部件161的端部161A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同样,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在背侧部B超过防漏壁弹性部件161的端部161B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防漏壁弹性部件161的两个端部161A、161B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但也可以取代这种方式,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两个端部163A、163B中的至少一个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在此情况下,从使尿布10的穿戴变得容易这方面来看,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超过作为靠腹侧部A的端部的端部161A延伸至长边方向外方。
下面,说明上述尿布10的吸收体20的优选的制造方法。图5表示吸收体2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和所使用的制造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用符号41表示吸收性芯。吸收体20的制造装置包括:向箭头R1方向旋转驱动的旋转筒50;向旋转筒50的外周面供给包含作为吸收性芯41的原料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材料45的管道60;配置于旋转筒50的下流侧的斜下方,向箭头R2方向被旋转驱动的传输辊70;配置于旋转筒50的圆周方向上的在管道60与传输辊70之间的真空箱65;按照通过真空箱65与旋转筒50之间和传输辊70与旋转筒50之间的方式而配置的作为片状的透气性部件的网状带75;配置于传输辊70的下方的真空传输带80。
旋转筒50如图5所示呈圆筒状,接受来自电机等动力机的动力,形成其外周面的部件围绕水平轴旋转。在旋转筒50的内侧(旋转轴侧)的非旋转部分形成有内部能够减压的空间56。在空间56连接有吸气风扇等众所周知的排气装置(图中未示),通过使该排气装置工作,能够将空间56内维持在负压。另一方面,在旋转筒50的内侧(旋转轴侧)的空间57和58连接有能够获取装置外的空气的配管(图中未示)。
如图5所示,在旋转筒50的外周面,与所制造的吸收性芯41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多个筒凹部51在R1方向上隔开等间隔地形成。在各筒凹部51的底面部,如图6所示配置有形成有多个细孔的网板52;和金属制或树脂制的难透气性部件53。此处,难透气性部件53以在网板52上突出的方式设置,且按照与上述的低克重部234b、234b的形状和位置对应的方式配置。如图6所示,通过以上述这种方式配置的难透气性部件53所划分的仅由网板52构成的区域54成为与高克重部234a、234a对应的部分,通过难透气性部件53所划分的部分的整个外周的仅由网板52构成的区域55成为与非块部236、236对应的部分。另外,未形成筒凹部51的旋转筒50的外周面的部分由采用金属制的刚体形成的旋转筒50的框体组成,是非透气性的。
管道60如图5所示,其一端侧覆盖位于被保持为负压的空间56上的旋转筒50的外周面,在图中未示的另一端侧具有纤维材料导入装置。纤维材料导入装置包括:例如粉碎片状的木浆并将其作为原纤化纸浆,将该原纤化纸浆(纤维材料)送入管道内的粉碎器,在管道60的途中配备导入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导入部。
传输辊70具有圆筒状的外周部,其具有透气性,接受来自电机等动力机的动力,其外周部向R2方向旋转。在传输辊70的内侧(旋转轴侧)的非旋转部分形成有内部能够减压的空间71。在空间71连接有吸气风扇等众所周知的排气装置(图中未示),通过使该排气装置工作,能够将空间71保持为负压。
真空箱65在旋转筒50的旋转方向R1上配置于管道60的下流侧端部61与传输辊70之间。真空箱65具有箱状的形状,在与旋转筒50相对的部位具有朝着旋转筒50方向开口的开口部。真空箱65通过排气管67连接有吸气风扇等众所周知的排气装置(图中未示),通过使该排气装置工作,能够将空间65保持为负压。
网状带75是具有网眼的带状的透气性带呈无端状连结而成,被多个自由辊和传输辊70引导并连续地在规定的路径上移动。网状带75通过传输辊70的旋转而被驱动。网状带75通过真空箱65的上述开口部之前的期间,与旋转筒50的外周面接触,在传输辊70与旋转筒50最接近的最接近部附近,离开旋转筒50的外周面向传输辊70上移动。
真空输送机80包括:被架设在驱动辊81和从动辊82上的无端状的透气性带83;和夹着透气性带83配置于与传输辊70相对的位置的真空箱84。
下面,对使用上述吸收体的制造装置连续地制造吸收体20(吸收性芯41)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于旋转筒50内的空间56、和真空箱65内使分别与它们连接的排气装置工作而形成为负压。这是因为,通过将空间56内变成这样的负压,在管道60内产生将吸液性材料45向旋转筒50的外周面搬送的空气气流。接下来,使旋转筒50和传输辊70旋转,并且使真空输送机80工作。接着使上述纤维材料倒入装置工作,向管道60内供给纤维材料和高吸收性聚合物,则这些吸液性材料45借助流经管道60内的空气气流,变成飞散状态,朝着旋转筒50的外周面被供给。特别是先供给纸浆等纤维材料,在使该纤维材料先堆积在旋转筒50的外周面上后,供给纤维材料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由此,能够仅由纸浆等纤维材料形成所得到的吸收体的最靠近非肌肤相对面侧。
在被管道60所覆盖的部分中进行搬送的期间,吸液性材料(纤维材料与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物)45被吸引到旋转筒50的筒凹部51中。吸液性材料45如图7所示,逐渐堆积在筒凹部51的各区域54和区域55的网板52上。在由此得到的堆积物46中,在吸液性材料45堆积在难透气性部件53上而成的部位(难透气性部件53对应部)46a,吸液性材料45的堆积量相对少,而在其他的部位(区域54对应部)46b和部位(区域55对应部)46c,吸液性材料45的堆积量相对多,堆积物46整体具有凹凸构造。
接着,旋转筒50旋转,筒凹部51来到真空箱65的相对位置时,筒凹部51内的堆积物46因来自真空箱65的吸引,变成被吸附到网状带75上的状态。筒凹部51内的堆积物46在此状态下被搬送至传输辊70与旋转筒50的最接近部的跟前,在该最接近部附近,因来自传输辊70侧的吸引,在保持被吸附在网状带75的状态下从筒凹部51中脱模,并向传输辊70移动。
于是,与网状带75一同移动到传输辊70上的具有凹凸构造的堆积物46保持被吸附在传输辊70上的网状带75上的状态,被搬送至与真空输送机80的交接部(传输辊70的最下端部),在该交接部中,因真空箱84的吸引而向真空输送机80上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如图5所示,在载置堆积物46之前的真空输送机80上,导入薄棉纸和亲水性的无纺布构成的包覆材料42,堆积物46转移到包覆材料42上。然后,进一步,包覆材料42通过折叠板(图中未示)折叠,用包覆材料42包裹堆积物46后,按照规定的间隔切断由包覆材料42包裹的状态的堆积物46,连续地制造被切断成1个吸收体尺寸的吸收体前体49。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吸收体的制造装置中,利用加压单元90压缩由此得到的吸收体前体49,积极减少构成吸收体前体49的堆积物46的厚度,从而得到目标的吸收体20(吸收性芯41)。加压单元90如图5所示,至少一个包括表面平滑的一对辊91、92,从上下面对被导入辊91、92之间的被加压物进行加压,能够将其在厚度方向上压缩。
利用加压单元90压缩吸收体前体49时,与吸液性材料45相对少且厚度小的部位(难透气性部件53对应部)46a相比,吸液性材料相对多且厚度大的部位(区域54对应部)46b和部位(区域55对应部)46c被更强力地压缩。其结果是,在使用上述的制造装置所制造的吸收体中,堆积物46的部位(区域54对应部)46b(凸部)和部位(区域55对应部)46c在吸收体20(吸收性芯41)中变成密度相对高的高克重部234a和非块区域236,堆积物46的部位(难透气性部件53对应部)46a(凹部)在吸收体41中变成密度相对低的低克重部234b。
图8(a)和(b)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所使用的吸收性芯22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图8(a)和(b)所示的吸收性芯22A、22B与图1所示的吸收性芯22同样具有块构造,该块构造由克重相对高且具有朝向非肌肤接触面侧突出的凸形状的高克重部234a;和与高克重部234a相邻,且克重相对低朝向肌肤接触面侧凹陷的低克重部234b组成。高克重部234a与低克重部234b一体成形。吸收性芯22A、22B其非肌肤接触面侧成凹凸构造,且肌肤接触面侧是平坦面。
在吸收性芯22A、22B的块区域的长边方向外方和宽度方向外方配置有非块区域236。即,吸收性芯22A、22B由:包括高克重部234a和低克重部234b的块区域;与非块区域236构成。非块区域236包围块区域的全部周围。
吸收性芯22A、22B的块区域从腹侧部A直至背侧部B而配置。并且块区域具有:设置于与腹侧部A对应的位置的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设置于与背侧部B对应的位置的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和设置于与裆下部C对应的位置的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各高克重部组连结。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和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的高克重部234a的配置数量比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的高克重部234a的配置数量多。在图8(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和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是5个或4个,而在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是3个。在图8(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腹侧部高克重部组237A和背侧部高克重部组237B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是6个或4个,而在裆下部高克重部组237C中,沿着宽度方向配置的高克重部234a的数量是2个。像这样,各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22A、22B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中的块区域的宽度均比裆下部C的块区域的宽度宽。在使用这些吸收性芯22A、22B的情况下,也发挥与使用图1所示的吸收性芯22时同样的有利的效果。
以上,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适用于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的例子,但本发明也能同样适用于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以外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内裤型的吸收性物品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收性芯22中的块区域235其肌肤接触面侧是平面面,且其非肌肤接触面侧是凹凸,但也可以取代这样的方式,而形成非肌肤接触面侧为平坦面,且其肌肤接触面侧为凹凸。
关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展示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该正面片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侧部的位置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防漏壁,还具有从该吸收体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侧缘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侧襟翼,
上述吸收体具有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
上述吸收性芯具有:块区域、和位于该块区域的外周的非块区域,
上述块区域具有由克重相对高的多个高克重部和克重相对低的低克重部组成的块构造,各高克重部各自的周围遍及其整个区域由该低克重部包围且各自独立,
在上述侧襟翼,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侧襟翼弹性部件,
上述块区域超过上述侧襟翼弹性部件所配置的端部延伸到长边方向外方。
<2>是<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防漏壁的自由端,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在该防漏壁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防漏壁弹性部件,上述块区域超过该防漏壁弹性部件的端部延伸到长边方向外方。
<3>是<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块区域具备:其肌肤接触面侧是平坦面,且其非肌肤接触面侧具有朝向上述背面片侧突出的凸形状的上述高克重部;从上述背面片侧朝向上述正面片侧凹陷的上述低克重部。
<4>是<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非块区域中,位于宽度方向端部的部位的宽度比位于上述吸收性芯的长边方向端部的部位的宽度宽。
<5>是<3>或<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吸收性芯在最靠非肌肤相对面侧形成有纸浆单体层。
<6>是<1>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具备:位于上述物品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的裆下部;和从该裆下部向长边方向前方和后方分别延伸的腹侧部和背侧部,
上述腹侧部的左右两侧缘和上述背侧部的左右两侧缘分别比上述裆下部的左右两侧缘延伸到更靠宽度方向外方,
上述裆下部的左右两侧缘向上述物品的宽度方向内方呈圆弧状弯曲,上述物品其整体具有上述物品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向内方收窄的形状,
上述正面片和上述背面片分别从上述吸收体的左右两侧缘和前后两端缘向外方延伸。
<7>是<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物品的上述背侧部侧的长边方向端部配置有腰围褶裥形成用的弹性片,
在上述弹性片中,多个弹性部件中的位于靠腰围开口边缘的弹性部件,从上述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缘部的附近位置直至另一个侧缘部的附近位置连续配置。
<8>是<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在上述弹性片中,位于比上述弹性部件更靠上述吸收体的弹性部件仅配置于上述物品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在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未配置该弹性部件。
<9>是<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呈在上述吸收体的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正交的格子状的形状,上述高克重部位于由该低克重部所形成的格子内。
<10>是<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各个高克重部的形状相同,俯视时呈矩形。
<11>是<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下限值为20%。
<12>是<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下限值为30%。
<13>是<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上限值为80%。
<14>是<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上限值为70%。
<15>是<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下限值为30%。
<16>是<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下限值为40%。
<17>是<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上限值为90%。
<18>是<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上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上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上限值是80%。
<19>是<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为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20>是<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其为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
制造图1至图3所示构造的婴儿用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吸收体的克重在高克重部和非块区域中为570g/m2,在低克重部中为292g/m2。吸收体由原纤化纸浆与聚丙烯酸类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构成。原纤化纸浆与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质量比是7:10。对于该尿布,将其在搭扣带L部中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折曲线的位置折曲时的弯曲刚性是下表1所示的值。该弯曲刚性是尿布的柔软性的指标。在该尿布中,按照以下的方法评价尿布的穿戴性,还测定液扩散面积。以下的表1表示它们的结果。
〔尿布的穿戴性〕
在穿戴婴儿尿布的情况下,观察搭扣带部的折曲状态,按照以下的指标来评价穿戴性。
搭扣带部处于平坦的状态:A(良)
搭扣带部向内侧弯曲的情况下:B(合格)
搭扣带部向内侧折曲的情况下:C(差)
〔尿布的弯曲刚性〕
使用柔软度测定仪来对测定样品的弯曲刚性进行测定。柔软度测定仪的测定值越小,表示该测定样品越容易折曲,柔软且容易穿戴而且合身性良好。基于柔软度测定仪的弯曲刚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从作为样品的尿布截取腿部褶裥和立体褶裥,制成与吸收体大体相同宽度的测定样品,按照该测定样品的长边方向与该槽正交的方式,将该测定样品配置在刻有宽40mm的槽的柔软度测定仪的支撑台上。接着用厚度2mm的刀片按压测定样品(吸收体)的搭扣带部中央,测定该测定样品折曲所需的力。取测定样品的中央的三点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作为柔软度测定仪,例如能够使用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制造的触感试验机(柔软度测定仪法)、HOM-3型。
〔液扩散面积〕
将从尿布的吸收体的中央部起向尿布长边方向腹侧30mm的位置作为注入点,用带有注入口的透明丙烯酸酯板(acrylic plate)在注入点施加8.5g/cm2的负荷,同时注入160cc的生理盐水。接着,在注入10分钟后测定液扩散面积。
〔实施例2〕
制造图1至图3所示构造的婴儿用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吸收体的克重在高克重部和非块区域中是460g/m2,在低克重部中是170g/m2。吸收体由原纤化纸浆与聚丙烯酸类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构成。原纤化纸浆与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质量比是10.8∶10。其余与实施例相同。对于该尿布,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测定和评价。下表1表示其结果。
〔比较例1〕
制造图9所示的尿布。在该尿布中,在腹侧部A中,与吸收性芯22的块区域235相比,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163A更向长边方向外方延伸。其余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尿布相同。在该尿布中,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测定和评价。下表1表示其结果。
〔比较例2〕
制造图10所示的尿布。在该尿布中,在吸收性芯22中不存在块区域,着眼于吸收性芯22的任何部位,其厚度和克重都相同。其余的构造与实施例1的尿布相同。在该尿布中,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测定和评价。下表1表示其结果。
〔比较例3〕
制造图9所示的尿布。在该尿布中,在腹侧部A中,与吸收性芯22的块区域235相比,侧襟翼弹性部件163的端部163A更向长边方向外方延伸。其余的构造与实施例2的尿布相同。对于该尿布,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测定和评价。下表1表示其结果。
【表1】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和2的尿布(本发明产品)表现出不损害穿戴性,柔软且液扩散面积大这样的块区域的优点。相反,在比较例1和3的尿布中,虽然柔软且液扩散面积大,但是吸收性芯在块区域与非块区域的交界部弯曲,因此,穿戴性下降。对于比较例2的尿布,在吸收性芯中未形成块区域,所以,不产生吸收体的弯曲和因此而导致的穿戴性的下降,但因未形成块区域,因此吸收体的弯曲力矩增大。另外,无法扩大液扩散面积。
符号说明
10 一次性尿布
20 吸收体
21 正面片
22 吸收性芯
23 背面片
234a 高克重部
234b 低克重部
235 块区域
236 非块区域
237A 腹侧部高克重部组
237B 背侧部高克重部组
237C 裆下部高克重部组
24 侧襟翼
161 防漏壁弹性部件
161A、161B 端部
163 侧襟翼弹性部件
163A、163B 端部
L 搭扣带
Claims (20)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于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在该正面片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侧部的位置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防漏壁,还具有从该吸收体的沿着长边方向的两侧缘向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侧襟翼,
所述吸收体具有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性芯,
所述吸收性芯具有:块区域、和位于该块区域的外周的非块区域,
所述块区域具有由克重相对高的多个高克重部和克重相对低的低克重部组成的块构造,各高克重部各自的周围遍及其整个区域由该低克重部包围且各自独立,
在所述侧襟翼,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在长边方向延伸的侧襟翼弹性部件,
所述块区域超过所述侧襟翼弹性部件所配置的端部延伸到长边方向外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漏壁的自由端,以伸长状态配置有在该防漏壁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防漏壁弹性部件,所述块区域超过该防漏壁弹性部件的端部延伸到长边方向外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块区域具备:其肌肤接触面侧是平坦面,且其非肌肤接触面侧具有朝向所述背面片侧突出的凸形状的所述高克重部;从所述背面片侧朝向所述正面片侧凹陷的所述低克重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块区域中,位于宽度方向端部的部位的宽度比位于所述吸收性芯的长边方向端部的部位的宽度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芯在最靠非肌肤相对面侧形成有纸浆单体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备:位于所述物品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的裆下部;和从该裆下部向长边方向前方和后方分别延伸的腹侧部和背侧部,
所述腹侧部的左右两侧缘和所述背侧部的左右两侧缘分别比所述裆下部的左右两侧缘延伸到更靠宽度方向外方,
所述裆下部的左右两侧缘向所述物品的宽度方向内方呈圆弧状弯曲,所述物品其整体具有所述物品的长边方向的中央区域向内方收窄的形状,
所述正面片和所述背面片分别从所述吸收体的左右两侧缘和前后两端缘向外方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物品的所述背侧部侧的长边方向端部配置有腰围褶裥形成用的弹性片,
在所述弹性片中,多个弹性部件中的位于靠腰围开口边缘的弹性部件,从所述物品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缘部的附近位置直至另一个侧缘部的附近位置连续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性片中,位于比所述弹性部件更靠所述吸收体的弹性部件仅配置于所述物品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部,在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未配置该弹性部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呈在所述吸收体的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正交的格子状的形状,所述高克重部位于由该低克重部所形成的格子内。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各高克重部的形状相同,俯视时呈矩形。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下限值为2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下限值为30%。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上限值为8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克重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克重之比的上限值为70%。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下限值为3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下限值为40%。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上限值为90%。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部的厚度相对所述高克重部的厚度之比的上限值是 80%。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其为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其为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31884A JP6012269B2 (ja) | 2012-06-11 | 2012-06-11 | 吸収性物品 |
JP2012-131884 | 2012-06-1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98114U true CN203598114U (zh) | 2014-05-21 |
Family
ID=4994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3802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8114U (zh) | 2012-06-11 | 2013-06-13 | 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12269B2 (zh) |
CN (1) | CN203598114U (zh) |
RU (1) | RU136710U1 (zh) |
TW (1) | TWM46829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53953A (zh) * | 2018-09-04 | 2020-12-29 | 花王株式会社 | 垫片型吸收性物品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8102613A (ja) * | 2016-12-27 | 2018-07-05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7272862B2 (ja) * | 2019-05-23 | 2023-05-12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7391617B2 (ja) * | 2019-11-06 | 2023-12-05 | 花王株式会社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JP7356873B2 (ja) * | 2019-11-15 | 2023-10-05 | 花王株式会社 | エンボスパターン及び吸収性物品の検査方法、並びに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2021083682A (ja) * | 2019-11-27 | 2021-06-03 | 花王株式会社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99385A (ja) * | 1995-04-28 | 1996-11-19 | New Oji Paper Co Ltd | 吸収性シート材料 |
JP2004065716A (ja) * | 2002-08-08 | 2004-03-04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性物品 |
JP4008868B2 (ja) * | 2003-08-29 | 2007-11-14 |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5199646B2 (ja) * | 2007-11-16 | 2013-05-15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5566682B2 (ja) * | 2009-12-25 | 2014-08-0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
2012
- 2012-06-11 JP JP2012131884A patent/JP6012269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6-10 TW TW102210880U patent/TWM46829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6-10 RU RU2013126651/12U patent/RU136710U1/ru active
- 2013-06-13 CN CN201320338022.XU patent/CN2035981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53953A (zh) * | 2018-09-04 | 2020-12-29 | 花王株式会社 | 垫片型吸收性物品 |
CN112153953B (zh) * | 2018-09-04 | 2022-03-15 | 花王株式会社 | 垫片型吸收性物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012269B2 (ja) | 2016-10-25 |
RU136710U1 (ru) | 2014-01-20 |
JP2013255567A (ja) | 2013-12-26 |
TWM468299U (zh) | 2013-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98114U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204671400U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2740818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203777165U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567096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4768508B (zh) | 吸收性物品 | |
US8546642B2 (en) | Absorbent article with slitted absorbent core | |
US8343123B2 (en) | Absorbent article | |
TWI40665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203447435U (zh) | 吸收性物品 | |
EP2173298A1 (en) | Absorbent article with a slit absorbent core | |
JP6099239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5828761A (zh) | 具有隆起的吸收性物品 | |
JP2015097715A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4379105A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8348374A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2844003A (zh) | 吸收产品以及制造吸收产品的方法 | |
CN205626288U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3260564B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3957858B (zh) | 吸收构造体和采用该吸收构造体的吸收性穿着物品 | |
TWI73773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EP3435945A1 (en) | Absorbent article with fastening system | |
CN103987352A (zh) | 一次性尿布 | |
JP2018102897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63234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