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4496U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84496U CN203584496U CN201320744397.6U CN201320744397U CN203584496U CN 203584496 U CN203584496 U CN 203584496U CN 201320744397 U CN201320744397 U CN 201320744397U CN 203584496 U CN203584496 U CN 2035844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auxiliary
- circuit
- main
- f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主油泵、辅助油泵和控制阀,所述发动机主油泵中设有第一旁通单向阀,所述控制阀的主进油油路与所述发动机主油泵通过管路连通,当发动机主油泵未启动时,启动辅助油泵,发动机油底壳的油可以经第一旁通单向阀后进入所述控制阀的主进油油路,再依次经过辅助进油油路、辅助油泵、辅助出油油路和主出油油路进入发动机主润滑油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在发动机未启动时将润滑油预先送到指定部位,延长发动机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润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为什么出租车发动机大修期可达50万公里,而私家车大修期25万公里都不到,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是出租车使用的润滑油品质好于私家车吗,非也。最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种:
首先,车辆行驶里程数和发动机启动次数有关系,即汽车每行驶一百公里发动机启动次数。一般情况下出租车为0.5-1次,私家车为2-3次。
其次,与发动机停止运转时间长短有关系,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停止运转2-5分钟时间,重新启动发动机对零部件磨损不大,此时被润滑的部件形成润滑油油膜尚未破坏。发动机停止运转时间越长对发动机再一次启动时磨损越大,因为发动机运转部件的润滑油油膜被破坏,残留的润滑油随着时间推延越长,流失越多,最后消失殆尽。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其运动部件处于干摩擦状态,此时对零部件磨损是严重的。在冬季这种情况就会变为更加严重。
其三,是润滑油品质,全合成油要比矿物油好,粘度低比粘度高的在冷车启动时要好。某世界大牌润滑油厂家打出比其他厂家早5秒钟到达润滑部位的口号。另一家同样大牌润滑油厂家实用新型未启动先保护润滑油品种等等。世界各有关技术人士都为之付出努力,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发动机在启动时,让润滑油尽快到达指定部位。
综上所述,发动机启动次数和启动间隔时间,与使用润滑油的等级同样重要,都会对发动机寿命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在发动机未启动时将润滑油预先送到指定部位,达到延长发动机寿命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包括:发动机主油泵、辅助油泵和控制阀,所述发动机主油泵中设有第一旁通单向阀,所述控制阀中设有主进油油路、与发动机主润滑油道连接的主出油油路以及与所述辅助油泵的进出油口分别连通的辅助进油油路和辅助出油油路,所述辅助进油油路可与主进油油路连通,所述辅助出油油路可与主出油油路连通,所述控制阀的主进油油路与所述发动机主油泵通过管路连通,当发动机主油泵未启动时,启动辅助油泵,发动机油底壳的油可以经第一旁通单向阀后进入所述控制阀的主进油油路,再依次经过辅助进油油路、辅助油泵、辅助出油油路和主出油油路进入发动机主润滑油道。
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可在阀体内滑动的阀芯、以及分别与阀体螺纹连接的下限位螺栓和上限位螺栓,所述下限位螺栓和上限位螺栓分别与阀芯在所述阀体内形成下油腔和上油腔,所述下油腔与主进油油路连通,所述阀芯上开设有辅助进油槽和辅助出油槽,当发动机主油泵未启动时,所述辅助进油槽和辅助出油槽分别与所述辅助进油油路和辅助出油油路对应,并分别使所述辅助进油油路与主进油油路连通,以及所述辅助出油油路与主出油油路连通。
所述控制阀中设有与发动机曲轴箱连接的回油油路,所述回油油路与所述上油腔连通,所述阀芯中开设有回油孔,所述回油油路可通过所述上油腔和回油孔与所述辅助出油油路连通。
所述上油腔中设有复位弹簧。
所述阀体外设有一信号开关,所述阀芯上设有一顶杆,所述顶杆的端部穿过所述上限位螺栓,所述顶杆移动时其端部可打开所述信号开关。
所述主进油油路与主出油油路之间设有第二旁通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在发动机未启动时将润滑油预先送到指定部位,当达到一定压力后,在运转部件中形成油膜,此时再启动发动机就会达到我们预想目的,减轻摩擦,减少磨损,减少排放,降低成本,延长发动机寿命。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是示意性的,未按比例绘制也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在发动机启动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阀芯和顶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是描述性、示例性的。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包括:发动机主油泵10、辅助油泵20和控制阀40,所述发动机主油泵10中设有第一旁通单向阀11,所述控制阀40中设有主进油油路301、与发动机主润滑油道连接的主出油油路302以及与所述辅助油泵20的进出油口分别连通的辅助进油油路201和辅助出油油路202,所述辅助进油油路201可与主进油油路301连通,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可与主出油油路302连通,所述控制阀40的主进油油路301与所述发动机主油泵10通过管路连通,当发动机主油泵10未启动时,启动辅助油泵20,发动机油底壳的油可以经第一旁通单向阀11后进入所述控制阀40的主进油油路301,再依次经过辅助进油油路201、辅助油泵20、辅助出油油路202和主出油油路302进入发动机主润滑油道,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润滑油流动方向。
辅助油泵20可以由一直流电机驱动,在启动发动机主油泵10之前,先打开直流电机启动辅助油泵20,这样就可以通过辅助油泵20向主润滑油道供油,起到预先润滑作用。
所述控制阀40包括阀体41、可在阀体41内滑动的阀芯42、以及分别与阀体41螺纹连接的下限位螺栓43和上限位螺栓44,所述下限位螺栓43和上限位螺栓44分别与阀芯42在所述阀体41内形成下油腔401和上油腔402,所述下油腔401与主进油油路301连通,所述阀芯42上开设有辅助进油槽421和辅助出油槽422,当发动机主油泵10未启动时,所述辅助进油槽421和辅助出油槽422分别与所述辅助进油油路201和辅助出油油路202对应,并分别使所述辅助进油油路201与主进油油路301连通,以及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与主出油油路302连通。
所述上油腔402中设有复位弹簧47,在发动机主油泵10未启动或者在启动后停下来时,阀芯42在复位弹簧47的作用下停留在初始位置,由下限位螺栓43限位。
当发动机主油泵10启动时,停止辅助油泵20,第一旁通单向阀11自动关闭,润滑油从发动机油底壳经主油泵10由主进油油路301进入下油腔401,在下油腔401内迅速形成压力,使阀芯42克服复位弹簧47的作用力向上移动,并有上限位螺栓44限位,如图2所示。这时主出油油路302与下油腔401连通,进入到下油腔401的油从主出油油路302进入发动机主润滑油道,开始正常润滑,润滑油的流动方向如图2中实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正常润滑时关闭辅助油泵20。
这时,辅助油泵20的辅助进油油路201和辅助出油油路202因阀芯42移动被切断。为防止辅助油泵20中的油发生漏油,所述控制阀40中设有与发动机曲轴箱连接的回油油路303,所述回油油路303与所述上油腔402连通,所述阀芯42中开设有回油孔423,所述回油油路303可通过所述上油腔402和回油孔423与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连通,辅助进油油路201和辅助出油油路202因阀芯42移动被切断的同时所述回油油路303与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之间的通路开启。由于发动机曲轴箱内为负压状态,辅助油泵20中的余油可以经过阀芯42中的回油孔423进入上油腔402,再从回油油路303进入发动机曲轴箱,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在发动机主油泵10停止工作后,阀芯42在复位弹簧47的作用下复位,残留在上油腔402中的油依然可以经回油油路303流回到发动机曲轴箱,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因此本系统在任何状态下也不会发生漏油现象。
所述阀体40外设有一信号开关46,所述阀芯42上设有一顶杆45,所述顶杆45的端部穿过所述上限位螺栓44,所述顶杆45移动时其端部可打开所述信号开关46。通过信号开关46,可以向外部传达该系统的工作信号。所述顶杆45可以与所述阀芯42为一体结构,但为方便加工回油孔423,可以制成单独的部件,然后与阀芯42固定连接。
发动机的安全运行相当重要,万一当阀芯42发生被卡时,无法上升到规定位置,将会发生无法供应润滑油的现象,因此,在所述主进油油路301与主出油油路302之间设有第二旁通单向阀48。当阀芯42发生被卡时,管道内的油压会迅速升高,导致第二旁通单向阀48被打开,润滑油通过第二旁通单向阀48进入主出油油路302流向主润滑油道,使发动机得到正常润滑。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主油泵(10)、辅助油泵(20)和控制阀(40),
所述发动机主油泵(10)中设有第一旁通单向阀(11),
所述控制阀(40)中设有主进油油路(301)、与发动机主润滑油道连接的主出油油路(302)以及与所述辅助油泵(20)的进出油口分别连通的辅助进油油路(201)和辅助出油油路(202),所述辅助进油油路(201)可与主进油油路(301)连通,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可与主出油油路(302)连通,
所述控制阀(40)的主进油油路(301)与所述发动机主油泵(10)通过管路连通,
当发动机主油泵(10)未启动时,启动辅助油泵(20),发动机油底壳的油可以经第一旁通单向阀(11)后进入所述控制阀(40)的主进油油路(301),再依次经过辅助进油油路(201)、辅助油泵(20)、辅助出油油路(202)和主出油油路(302)进入发动机主润滑油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0)包括阀体(41)、可在阀体(41)内滑动的阀芯(42)、以及分别与阀体(41)螺纹连接的下限位螺栓(43)和上限位螺栓(44),
所述下限位螺栓(43)和上限位螺栓(44)分别与阀芯(42)在所述阀体(41)内形成下油腔(401)和上油腔(402),所述下油腔(401)与主进油油路(301)连通,
所述阀芯(42)上开设有辅助进油槽(421)和辅助出油槽(422),当发动机主油泵(10)未启动时,所述辅助进油槽(421)和辅助出油槽(422)分别与所述辅助进油油路(201)和辅助出油油路(202)对应,并分别使所述辅助进油油路(201)与主进油油路(301)连通,以及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与主出油油路(302)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0)中设有与发动机曲轴箱连接的回油油路(303),所述回油油路(303)与所述上油腔(402)连通,所述阀芯(42)中开设有回油孔(423),所述回油油路(303)可通过所述上油腔(402)和回油孔(423)与所述辅助出油油路(202)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腔(402)中设有复位弹簧(4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0)外设有一信号开关(46),所述阀芯(42)上设有一顶杆(45),所述顶杆(45)的端部穿过所述上限位螺栓(44),所述顶杆(45)移动时其端部可打开所述信号开关(46)。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油油路(301)与主出油油路(302)之间设有第二旁通单向阀(4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44397.6U CN203584496U (zh) | 2013-11-21 | 2013-11-21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44397.6U CN203584496U (zh) | 2013-11-21 | 2013-11-21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84496U true CN203584496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8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44397.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4496U (zh) | 2013-11-21 | 2013-11-21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8449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3326A (zh) * | 2013-11-21 | 2014-02-12 | 夏成川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CN110905625A (zh) * | 2019-12-10 | 2020-03-24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机油冲击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11-21 CN CN201320744397.6U patent/CN20358449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3326A (zh) * | 2013-11-21 | 2014-02-12 | 夏成川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CN103573326B (zh) * | 2013-11-21 | 2016-04-06 | 夏成川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CN110905625A (zh) * | 2019-12-10 | 2020-03-24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机油冲击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73326B (zh)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
CN105443193B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保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057908B (zh) | 一种润滑系统及润滑方法 | |
CN202810990U (zh) | 发动机预润滑装置 | |
US2747564A (en) | Oiling apparatus | |
CN203584496U (zh) | 发动机预先润滑系统 | |
CN201162554Y (zh) | 发动机配气机构提前润滑系统 | |
CN101881213A (zh) | 发动机中的油压控制 | |
CN201437736U (zh) | 增压器延迟润滑保护装置 | |
CN206722892U (zh) | 预润滑发动机 | |
DE102013214758A1 (de) | Anordnung zur Ölversorgung eines Automatgetriebes | |
CN204003000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保证装置 | |
CN106907209A (zh) | 发动机预润滑控制系统、预润滑发动机及预润滑控制方法 | |
CN105350127A (zh) | 带背压保持、迷宫挂花滤油、多逻辑控制无绳锭子清洗加油机 | |
CN204344191U (zh) | 发动机润滑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6158851U (zh) | 混合动力发动机增压器润滑油路 | |
CN202883315U (zh) | 一种隔膜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 |
US1799271A (en) |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
CN208918736U (zh) | 发动机启动减磨装置 | |
CN204002998U (zh) | 柴油机启动预润滑装置 | |
CN203404047U (zh) | 压缩机用控制润滑油压力的增压供油润滑机构 | |
CN203979063U (zh) | 方便润滑的螺钉 | |
CN205062294U (zh) | 带背压保持、迷宫挂花滤油、多逻辑控制无绳锭子清洗加油机 | |
CN207485492U (zh) | 一种一体化的润滑及低压燃油装置 | |
CN201679531U (zh) | 发动机起动减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406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