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70609U -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70609U
CN203570609U CN201320760798.0U CN201320760798U CN203570609U CN 203570609 U CN203570609 U CN 203570609U CN 201320760798 U CN201320760798 U CN 201320760798U CN 203570609 U CN203570609 U CN 203570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motor
impeller
pump hous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07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洪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OPTIMUX CONTROL VALVES &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07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70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70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706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包括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泵体,所述泵体中设置有叶轮,泵体顶端安装有油箱,油箱顶端安装有电机,泵体中设置有泵轴,叶轮套合在泵轴的外壁上,泵轴一端穿过油箱后设置在电机内部,电机中设置有漏水检测头,漏水检测头一端设置在油箱内部,且该漏水检测头的底端与油箱内部的底端面接触;叶轮和泵体之间设置有耐磨圈,叶轮设置在耐磨圈的内圈中,耐磨圈的外壁固定在泵体的内壁上,叶轮的外壁距离耐磨圈的内圈壁面距离相等。污水在叶轮的旋转下都是对耐磨圈进行冲击,只需更换耐磨圈即可;通过设置漏水检测头对电机和油箱进行漏水检测,当发现漏水时及时关闭潜水泵,保护潜水泵。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泵作为一种通用机械,其用途广泛。随着水泵的发展演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泵,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衡量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潜水泵有好几种,电机里的线包有油侵式和水侵式还有是干式,长期不用,必须在使用前还得把叶轮弄转,不然会因为长期不用卡死而烧包。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此时,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在城市中使用的排污潜水泵,由于使用的环境非常恶劣,污水中含有多种杂质或者腐蚀性液体,容易对泵体的内壁造成破坏,尤其是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下,对泵体的内壁造成的破坏更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在污水的侵蚀作用下,容易出现漏水的问题,而操作人员却无法得知,最终造成潜水泵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排污潜水泵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下对泵体的内壁造成严重破坏以及潜水泵出现漏水后操作人员却无法得知,最终造成潜水泵的损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该排污潜水泵通过在泵体内壁上设置耐磨圈,将叶轮与泵体内壁隔离开,污水在叶轮的旋转下都是对耐磨圈进行冲击,只需更换耐磨圈即可保证泵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排污潜水泵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下,对泵体的内壁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设置漏水检测头对电机和油箱进行漏水检测,当发现漏水时及时关闭潜水泵,保护潜水泵,解决了现有潜水泵出现漏水后操作人员却无法得知,最终造成潜水泵的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包括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泵体,所述泵体中设置有叶轮,泵体顶端安装有油箱,油箱顶端安装有电机,泵体中设置有泵轴,叶轮套合在泵轴的外壁上,泵轴一端穿过油箱后设置在电机内部,电机中设置有漏水检测头,漏水检测头一端设置在油箱内部,且该漏水检测头的底端与油箱内部的底端面接触;叶轮和泵体之间设置有耐磨圈,叶轮设置在耐磨圈的内圈中,耐磨圈的外壁固定在泵体的内壁上,叶轮的外壁距离耐磨圈的内圈壁面距离相等。
泵体和油箱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的两端分别与泵体和油箱接触固定,密封环的内圈中设置有压盖,压盖固定在泵体上,泵轴穿过压盖。
泵轴的上方设置有接线板,接线板连接有热保护传感器,接线板和热保护传感器均设置在电机内部;所述泵轴的外壁上套合有转子,转子的外壁上套合有定子,转子和定子均设置在电机中,热保护传感器设置在定子中。
泵轴的外壁上套合有轴承,轴承设置在电机中,且轴承设置在转子正下方,泵轴的外壁上套合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油箱的底板中,密封圈设置在轴承下方。
电机包括电机壳和电机盖,电机盖固定在电机壳上,转子、定子、轴承以及漏水检测头均设置在电机壳内部,电机壳的顶端与油箱的顶端固定连接。
电机盖上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护套,护套穿过电机盖与电机壳内部连通,护套中设置有电缆,电缆一端穿过护套后与接线板连接,接线板和热保护传感器之间也通过电缆连接。
电机盖上设置有吊环,吊环的底端与电机盖固定。
进水口的开口端设置有过滤罩,过滤罩与进水口的开口端构成密封连接,且过滤罩设置在泵体外部。
泵体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泵体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均匀分布在底座上,过滤罩设置在底座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排污潜水泵通过在泵体内壁上设置耐磨圈,将叶轮与泵体内壁隔离开,污水在叶轮的旋转下都是对耐磨圈进行冲击,只需更换耐磨圈即可保证泵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排污潜水泵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下,对泵体的内壁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设置漏水检测头对电机和油箱进行漏水检测,当发现漏水时及时关闭潜水泵,保护潜水泵,解决了现有潜水泵出现漏水后操作人员却无法得知,最终造成潜水泵的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底座;2—耐磨圈;3—密封圈;4—漏水检测头;5—轴承;6—定子;7—泵轴;8—热保护传感器;9—吊环;10—接线板;11—电缆;12—护套;13—电机盖;14—接线端盖;15—转子;16—电机壳;17—油箱;18—泵体;19—叶轮;20—压盖;21—固定孔;22—过滤罩;23—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包括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泵体18,所述泵体18中设置有叶轮19,泵体18顶端安装有油箱17,油箱17顶端安装有电机,泵体18中设置有泵轴7,叶轮19套合在泵轴7的外壁上,泵轴7一端穿过油箱17后设置在电机内部,电机中设置有漏水检测头4,漏水检测头4一端设置在油箱17内部,且该漏水检测头4的底端与油箱17内部的底端面接触;叶轮19和泵体18之间设置有耐磨圈2,叶轮19设置在耐磨圈2的内圈中,耐磨圈2的外壁固定在泵体18的内壁上,叶轮19的外壁距离耐磨圈2的内圈壁面距离相等。独特的叶轮结构,具有很大的流量,能够通过大的物体和纤维,该潜水泵采用外循环冷却系统,能够保证潜水泵在水池的最低水位正常运转,漏水检测头4是一种感应检测装置,在感应到湿度大于设定值的水溶液后,就自动报警发出信号,操作人员接受到信号后,就知道排污泵存在漏水的状况,即可停止排污,将潜水泵从污水中取出进行维修,避免污水进一步渗漏,破坏排污泵,由于水的比重大于油的比重,所以需要将油箱17中的漏水检测头4的底端与油箱17内部的底端面接触,这样才能够对油箱17进行准确的检测,解决了现有潜水泵出现漏水后操作人员却无法得知,最终造成潜水泵的损坏的问题。耐磨圈2采用硬质合金制成,镶嵌在泵体的内壁上,污水中杂质在叶轮19的高速转动时,对泵体18的内壁造成巨大的冲击以及腐蚀,使得内壁的结构受到破坏,安装耐磨圈2后,冲击和腐蚀都集中在耐磨圈2上了,而耐磨圈2是可以更换的,这样就保证了泵体18本身结构的稳定,潜水泵的运行效率更加稳定,使用寿命延长。
泵体18和油箱17之间设置有密封环23,密封环23的两端分别与泵体18和油箱17接触固定,密封环23的内圈中设置有压盖20,压盖20固定在泵体18上,泵轴7穿过压盖20。密封环23是对泵体18和油箱17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油泄漏出来,也避免污水从连接处进行到泵体18或油箱17中,压盖20是压紧泵体18,为轴承5提供定位,使得轴承5安装更加稳定。压盖20设置在密封圈3下方。
所述泵轴7的外壁上套合有转子15,转子15的外壁上套合有定子6,转子15和定子6均设置在电机中,热保护传感器8设置在定子6中。定子6和转子15都是现有的结构,定子6采用B级和F级绝缘,在受到干扰后,定子6容易发热,造成排污泵的烧坏,在定子6中设置热保护传感器8后,当定子6的温度高于热保护传感器8的设定感应温度后,热保护传感器8就会发出信号到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程序切断电源,使得潜水泵停止工作,防止对潜水泵的烧坏。
泵轴7的外壁上套合有轴承5,轴承5设置在电机中,且轴承5设置在转子15正下方,泵轴7的外壁上套合有密封圈3,密封圈3设置在油箱17的底板中,密封圈3设置在轴承5下方。密封圈3是对泵轴7进行密封,避免油箱17和电机之间由于泵轴7的间隙而造成漏水的现象。密封圈3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保证潜水泵的运行可靠。
泵轴7的上方设置有接线板10,接线板10连接有热保护传感器8,接线板10和热保护传感器8均设置在电机内部;电机包括电机壳16和电机盖13,电机盖13固定在电机壳16上,转子15、定子6、轴承5以及漏水检测头4均设置在电机壳16内部,电机壳16的顶端与油箱17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盖13上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护套12,护套12穿过电机盖13与电机壳16内部连通,护套12中设置有电缆11,电缆11一端穿过护套12后与接线板10连接,接线板10和热保护传感器8之间也通过电缆11连接;电机盖13上设置有吊环9,吊环9的底端与电机盖13固定。在电机壳16内设置有接线端盖14,接线端盖14设置在泵轴7上方,接线板10安装在接线端盖14上,使得泵轴7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转动,护套12中的电缆11接通接线板10,使得放置在污水中的潜水泵能够通电,同时热保护传感器8的信号也可以通过电缆中的数据线进行传递出来。吊环9是用于吊装潜水泵,操作人员站在高处,就能够用挂钩钩住吊环将潜水泵拉上来,而不用到水池中搬动,减少了操作人员与污水直接接触的概率。
进水口的开口端设置有过滤罩22,过滤罩22与进水口的开口端构成密封连接,且过滤罩22设置在泵体18外部。过滤罩22是将进入水泵的污水进行粗过滤,防止碎石或者其他丝质物等大型杂质进入到水泵中,造成叶轮19的卡死的现象发生。
泵体18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泵体18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21,固定孔21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过滤罩22设置在底座1中。在泵体18底端设置底座1,用于支撑泵体18。底座1上设置的固定孔21,是作为将潜水泵的位置进行固定,减少潜水泵在水池中的水力推动下产生移动,影响泵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包括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泵体(18),所述泵体(18)中设置有叶轮(19),泵体(18)顶端安装有油箱(17),油箱(17)顶端安装有电机,泵体(18)中设置有泵轴(7),叶轮(19)套合在泵轴(7)的外壁上,泵轴(7)一端穿过油箱(17)后设置在电机内部,其特征在于:电机中设置有漏水检测头(4),漏水检测头(4)一端设置在油箱(17)内部,且该漏水检测头(4)的底端与油箱(17)内部的底端面接触;叶轮(19)和泵体(18)之间设置有耐磨圈(2),叶轮(19)设置在耐磨圈(2)的内圈中,耐磨圈(2)的外壁固定在泵体(18)的内壁上,叶轮(19)的外壁距离耐磨圈(2)的内圈壁面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8)和油箱(17)之间设置有密封环(23),密封环(23)的两端分别与泵体(18)和油箱(17)接触固定,密封环(23)的内圈中设置有压盖(20),压盖(20)固定在泵体(18)上,泵轴(7)穿过压盖(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7)的上方设置有接线板(10),接线板(10)连接有热保护传感器(8),接线板(10)和热保护传感器(8)均设置在电机内部;所述泵轴(7)的外壁上套合有转子(15),转子(15)的外壁上套合有定子(6),转子(15)和定子(6)均设置在电机中,热保护传感器(8)设置在定子(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7)的外壁上套合有轴承(5),轴承(5)设置在电机中,且轴承(5)设置在转子(15)正下方,泵轴(7)的外壁上套合有密封圈(3),密封圈(3)设置在油箱(17)的底板中,密封圈(3)设置在轴承(5)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16)和电机盖(13),电机盖(13)固定在电机壳(16)上,转子(15)、定子(6)、轴承(5)以及漏水检测头(4)均设置在电机壳(16)内部,电机壳(16)的顶端与油箱(17)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13)上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护套(12),护套(12)穿过电机盖(13)与电机壳(16)内部连通,护套(12)中设置有电缆(11),电缆(11)一端穿过护套(12)后与接线板(10)连接,接线板(10)和热保护传感器(8)之间也通过电缆(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盖(13)上设置有吊环(9),吊环(9)的底端与电机盖(13)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的开口端设置有过滤罩(22),过滤罩(22)与进水口的开口端构成密封连接,且过滤罩(22)设置在泵体(18)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8)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泵体(18)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21),固定孔(21)均匀分布在底座(1)上,过滤罩(22)设置在底座(1)中。
CN201320760798.0U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70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0798.0U CN203570609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0798.0U CN203570609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70609U true CN203570609U (zh) 2014-04-30

Family

ID=5053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079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70609U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706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1134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成都欧浦特控制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CN111648969A (zh) * 2020-06-10 2020-09-11 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堵塞固定式潜水排污泵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1134A (zh) * 2013-11-28 2014-03-26 成都欧浦特控制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CN111648969A (zh) * 2020-06-10 2020-09-11 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堵塞固定式潜水排污泵
CN111648969B (zh) * 2020-06-10 2021-10-08 湖北众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堵塞固定式潜水排污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2426A (zh) 一种基于对密封状态进行检测的排污潜水泵
CN103671134A (zh) 一种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CN202468350U (zh) 一种污水污物潜水电泵
CN204530731U (zh) 超级压吸联合抽水系统
CN204082577U (zh) 潜水排污泵
CN203570611U (zh) 一种能够检测密封状态的排污潜水泵
CN203570609U (zh) 一种新型高效率无堵塞固定式排污潜水泵
CN201443516U (zh) 一种磁力泵
CN106593894B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智能控制潜水电泵
CN204164051U (zh) 一种离心清水泵
CN203570608U (zh) 能够提高机械耐磨性的排污潜水泵
CN103742423A (zh) 基于对机械耐磨性进行提高的排污潜水泵
CN201687726U (zh) 同步自吸泵
CN208057402U (zh) 环保污油水回收装置
CN106593896B (zh) 一种智能控制潜水电泵
CN205876730U (zh) 一种可检测式智能农用灌溉机
CN201650783U (zh) 高效潜水泵
CN205047450U (zh) 切割式无堵塞潜水排污泵
CN204941988U (zh) 一种直动三角接法污水泵
CN203616174U (zh) 小口径高扬程深井水质采样器
CN208073786U (zh) 集装浮筒式自吸泵
CN206571698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智能控制潜水电泵
CN201546971U (zh) 一种高效吸排泵
CN204942003U (zh) 一种新型无堵塞特效潜水排污泵
CN204692113U (zh) 一种新型液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