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1728U -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1728U
CN203521728U CN201320723426.0U CN201320723426U CN203521728U CN 203521728 U CN203521728 U CN 203521728U CN 201320723426 U CN201320723426 U CN 201320723426U CN 203521728 U CN203521728 U CN 203521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lug boss
electric connector
hard dis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234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愉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Ant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xinjie Dongguan Precision Mold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234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1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1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17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两列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两相对的端子容置壁、两相对的侧壁与一底壁,两端子容置壁、两侧壁及底壁共同界定出一插槽,且插槽远离底壁的一端形成有一插槽口,两端子容置壁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插槽且排成两列的数个端子槽道,端子槽道从底壁贯穿并延伸至相应的端子容置壁中,两侧壁的其中之一侧壁的外侧部位定义为卡扣区块,卡扣区块突伸地设有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两列导电端子分别穿设于绝缘本体的两列端子槽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能够藉由第二凸起部的设置与硬盘装置形成紧密配合,不会发生转动而影响接触性能。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电连接器的硬盘组合。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硬盘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薄型硬盘连接器在插设于硬盘装置后,硬盘连接器与其所相邻的硬盘装置部位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当与硬盘连接器连接的线缆受到拉扯时,硬盘连接器也会被带动,且其末端将会朝相邻的硬盘装置的方向旋转,进而使硬盘连接器与硬盘装置两者相互插接的部位松脱而出现接触不良,且硬盘装置的舌板容易因硬盘连接器的旋转而产生损伤。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相对转动,并增强连接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电连接器及相应的硬盘组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强与硬盘装置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及稳定性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连接器与硬盘装置相对转动的硬盘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两列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两相对的端子容置壁、两相对的侧壁与一底壁,两所述端子容置壁、两所述侧壁及所述底壁共同界定出一插槽,且所述插槽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形成有一插槽口,两所述端子容置壁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插槽且排成两列的数个端子槽道,所述端子槽道从所述底壁贯穿并延伸至相应的所述端子容置壁中,两所述侧壁的其中之一侧壁的外侧部位定义为卡扣区块,所述卡扣区块突伸地设有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两列所述导电端子分别穿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列所述端子槽道。
较佳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体成形于所述卡扣区块。
较佳地,两列所述导电端子的其中一个导电端子嵌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
较佳地,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抵顶块与长条状的抵顶条,所述抵顶块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插槽口的一侧,所述抵顶条从所述卡扣区块邻近所述插槽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卡扣区块的另一端。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硬盘组合,所述硬盘组合包括所述电连接器及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包含硬盘本体及舌板。所述硬盘本体在角落处形成有相连的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包围界定出一缺角,且所述第二端壁邻近所述第一端壁的部位凹陷形成有一扣合部;所述舌板从所述第一端壁延伸于所述缺角中。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槽套设于所述舌板,所述第一凸起部嵌合于所述扣合部,且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部位,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壁的配合而避免所述电连接器朝向所述第二端壁转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凸起部抵顶于所述第二端壁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部位。
具体地,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壁形成紧密配合的抵接。
较佳地,所述卡扣区块的外形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且紧密配合地抵接于所述第二端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所述第二凸起部,使所述电连接器组接于所述硬盘装置时,所述第二凸起部容置于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硬盘装置的所述第二端壁之间的空隙。藉此,避免因为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硬盘装置的所述第二端壁之间的空隙过大而使所述电连接器朝向所述第二端壁转动,进而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插入所述硬盘装置时的稳定性。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所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绝缘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电连接器1,尤指硬盘连接器,但不受限于此。上述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1,以及穿设于绝缘本体11内的两列导电端子12。以下将先就电连接器1的各组件构造做一说明,而后再介绍各组件间的相互对应关系。
所述绝缘本体11的外轮廓大致呈长方块状,绝缘本体11具有两相对的端子容置壁111、两相对的侧壁112、112’与一底壁113。上述两端子容置壁111、两侧壁112、112’及底壁113共同界定出一插槽114,且插槽114远离底壁113的一端形成有一插槽口1141。两所述端子容置壁11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插槽114且排成两列(两所述端子容置壁11各有一列)的复数个端子槽道115,所述端子槽道115从底壁113贯穿并延伸至相应的端子容置壁111中,而上述任一列的所述端子槽道115与另一列的所述端子槽道115呈交错地配置。
更详细地说,上述两侧壁112、112’的其中之一侧壁112的外侧部位(即远离所述插槽114的部分)定义为一卡扣区块116,并且卡扣区块116突伸地设有第一凸起部116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61是一体成形于所述卡扣区块116的,但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1161也可以冲设形成于套设在侧壁112的金属扣板上。
再者,绝缘本体11的卡扣区块116还突伸设有第二凸起部1162。第二凸起部1162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部1161的高度,其中,上述高度关系是指,在对应绝缘本体11的长度方向上,第二凸起部1162所突伸出的长度大于第一凸起部1161所突伸出的长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凸起部1162包括抵顶块1163与长条状的抵顶条1164,上述抵顶块1163位于第一凸起部1161远离插槽口1141的一侧(如图1中的第一凸起部1161右侧部位),而抵顶条1164则从卡扣区块116邻近插槽口1141的一端延伸至卡扣区块116的另一端(如图1中的卡扣区块116左端至右端)。抵顶块1163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部1161的高度,而抵顶条1164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部1161及抵顶块1163的高度,且抵顶条1164大致位于第一凸起部1161与抵顶块1163的一端(如图1中的第一凸起部1161与抵顶块1163顶端)。
两列所述导电端子12、12’分别穿设于上述两列端子槽道115,并且两列导电端子12、12’的其中一个导电端子12’,其远离插槽口1141的一端嵌设于第二凸起部1162的抵顶条1164,且所述导电端子12’嵌设在抵顶条1164远离插槽口1141的部位(如图3中的抵顶条1164后端部位)。进一步地说,上述导电端子12’嵌设于第二凸起部1162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将一导电片121’嵌设于抵顶条1164上对应开设的凹槽,并将导电片121’电性连接于上述导电端子12’来实现的,藉以使上述导电片121’相当于其所连接的导电端子12’的延伸,而被视为导电端子12’的一部分。
再者,上述嵌设于第二凸起部1162的导电端子12’在本实施例中是接地端子,但也可以根据设计者需求而变更为讯号端子或电源端子,在此不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硬盘组合100,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1以及一硬盘装置2。电连接器1的构造已于上述说明,因此,在下述的说明中不再复述电连接器1构造,而在提及电连接器1构造时,请适时参酌图1至图3所示。
所述硬盘装置2包含一硬盘本体21与一舌板22。上述硬盘本体21在角落处向内凹陷地并形成有相连的第一端壁211与第二端壁212,且第一端壁211与第二端壁212大致呈垂直地相连并共同包围界定出一缺角213。上述第二端壁212邻近第一端壁211的部位凹陷形成有一凹槽状的扣合部2121。此处所说的凹陷是相对而言,实际是在第二端壁212邻近第一端壁211的部位具有两相邻的凸起,两凸起之间的部位相对凸起向内凹陷并形成扣合部2121。
所述舌板22从第一端壁211延伸到缺角213中,且舌板22具有位于相反侧且垂直于第一端壁211的两板面221、221’,上述两板面221、221’彼此平行。其中,舌板22的两板面221、221’各显露出一列讯号触点2211及位于所述讯号触点2211的两侧的两接地触点2212(为便于说明,图式中仅呈现一个板面221的讯号触点2211与接地触点2212)。
请参阅图5和图6,当电连接器1与硬盘装置2相组接时,电连接器1的第一凸起部1161扣合于硬盘本体21的扣合部2121,电连接器1的插槽114套设于舌板22,且两列所述导电端子12、12’分别抵接于舌板22两板面221、221’上的讯号触点2211与接地触点2212,藉以使电连接器1与硬盘装置2达成电性连接。
更详细地说,在电连接器1组接于舌板22时,第二凸起部1162的抵顶块1163抵顶于第二端壁212远离第一端壁211的部位(如图5中的第二端壁212左侧部位),而抵顶条1164则抵靠在第二端壁212上形成的边缘,藉以通过第二凸起部1162与第二端壁212的配合(如:抵顶块1163与第二端壁212形成紧密配合地抵接)而能避免电连接器1朝向第二端壁212转动。进一步地说,通过将卡扣区块116的外形设计为对应于第二端壁212的形状,使电连接器1组接于舌板22时,绝缘本体11的卡扣区块116能够大致紧密配合地抵接于硬盘本体21的第二端壁2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1通过在绝缘本体11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第二凸起部1162,使得电连接器1组接于硬盘装置2时,第二凸起部1162容置于电连接器1末端与硬盘装置2第二端壁212之间的空隙。藉此,避免因为电连接器1末端与硬盘装置2第二端壁212之间的空隙过大而使电连接器1朝向第二端壁212转动,进而提升电连接器1插入硬盘装置2时的稳定性。再者,若卡扣区块116的外型为对应于第二端壁212的设计,更能有效地防止电连接器1朝向第二端壁212转动。
另外,电连接器1通过在绝缘本体11形成抵顶条1164,利用抵顶条1164额外再多嵌设一个导电端子12’,进而提升电连接器1的整体性能以及设计上的变化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其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之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两相对的端子容置壁、两相对的侧壁与一底壁,两所述端子容置壁、两所述侧壁及所述底壁共同界定出一插槽,且所述插槽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形成有一插槽口,两所述端子容置壁分别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插槽,且排成两列的数个端子槽道,所述端子槽道从所述底壁贯穿并延伸至相应的所述端子容置壁中,两所述侧壁的其中之一侧壁的外侧部位定义为卡扣区块;以及
两列导电端子,分别穿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列所述端子槽道;
其中,所述卡扣区块突伸地设有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一体成形于所述卡扣区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列所述导电端子的其中一个导电端子嵌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抵顶块与长条状的抵顶条,所述抵顶块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远离所述插槽口的一侧,所述抵顶条从所述卡扣区块邻近所述插槽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卡扣区块的另一端。
6.一种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以及
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包含硬盘本体及舌板,
所述硬盘本体在角落处形成有相连的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包围界定出一缺角,且所述第二端壁邻近所述第一端壁的部位凹陷形成有一扣合部;
所述舌板从所述第一端壁延伸于所述缺角中;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的插槽套设于所述舌板,所述第一凸起部嵌合于所述扣合部,且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部位,从而通过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壁的配合而避免所述电连接器朝向所述第二端壁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抵顶于所述第二端壁远离所述第一端壁的部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壁形成紧密配合的抵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盘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区块的外形对应于所述第二端壁且紧密配合地抵接于所述第二端壁。
CN201320723426.0U 2013-11-13 2013-11-13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1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3426.0U CN203521728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23426.0U CN203521728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1728U true CN203521728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80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2342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1728U (zh) 2013-11-13 2013-11-13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17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1223B2 (en) 2016-06-06 2020-08-1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ealed bulkhead electrical feed-through positioning control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1223B2 (en) 2016-06-06 2020-08-1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ealed bulkhead electrical feed-through positioning control
US11264059B2 (en) 2016-06-06 2022-03-0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ealed bulkhead electrical feed-through positioning control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76019U (zh) 可正反插的usb连接器结构
CN204966746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916936A (zh) 板对板连接器
US20160056565A1 (en) Connector
CN201918559U (zh) 一种电线插座箱
CN203521728U (zh)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CN203932406U (zh) 电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CN110350351A (zh) 电连接器及其传输片
CN203850552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7559188U (zh) 高频连接器
CN203617524U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及应用其的电子系统
CN211088560U (zh) 一种收纳式排插快速充电器
CN103746201A (zh) 高频数据插头和电子配线线缆
CN203574208U (zh) 电讯传输元件连接器组合及电子系统
CN203503907U (zh) 电连接器及存储装置
CN203553444U (zh) 电连接器及硬盘组合
CN204424606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2977781U (zh) 连接器结构
CN103199403B (zh) 一种器具插座的排线连接方法及器具插座
CN202949075U (zh) 连接器结构
CN203326189U (zh) 小型化条形连接器
CN204905510U (zh) 线端连接器
CN204130854U (zh) 双接口电连接器
CN203707477U (zh) 电连接器
CN203660115U (zh) 高频数据插头和电子配线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