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1897U -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1897U
CN203511897U CN201320575723.5U CN201320575723U CN203511897U CN 203511897 U CN203511897 U CN 203511897U CN 201320575723 U CN201320575723 U CN 201320575723U CN 203511897 U CN203511897 U CN 203511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wheel
bar
novel
whee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757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利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UANHAO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UANHAO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UANHAO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UANHAO BICY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757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1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1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18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脚踏、前轮、后轮、车链和坐凳,所述前轮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一表演把持杆,所述后轮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二表演把持杆,所述第一表演把持杆和第二表演把持杆均为空心圆管,所述前轮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一表演把持杆一端内后紧固连接,所述后轮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二表演把持杆一端内后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前轮轮轴和后轮轮轴上均设有用于表演者踩脚或者手扶的表演把持杆,结构新颖,能够增加表演种类和表演乐趣,同时通过车架结构的设计,使得其牢固度高,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人们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目前还出现很多杂技表演上各种表演类型的自行车,有独轮自行车,还有双轮自行车,但是目前杂技表演上使用的双轮自行车一般结构较为传统,影响表演种类和表演精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前轮轮轴和后轮轮轴上均设有表演把持杆,结构新颖,能够增加表演种类和表演乐趣,且牢固度高的新型表演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脚踏、前轮、后轮、车链和坐凳,所述前轮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一表演把持杆,所述后轮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二表演把持杆,所述第一表演把持杆和第二表演把持杆均为空心圆管,所述前轮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一表演把持杆一端内后紧固连接,所述后轮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二表演把持杆一端内后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前纵梁、后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一端固定在前纵梁上,中部固定在后纵梁上,末端形成后轮的防护罩。
该种结构增强了车架整体强度,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横梁一端固定在前纵梁上,另一端固定在脚踏轴上,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紧固连接。
该种结构增强了车架整体强度,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横梁一端紧固连接在后轮的轮轴上,另一端紧固连接在第二横梁上。
该种结构增强了车架整体强度,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第四横梁一端紧固连接在后轮的轮轴上,另一端紧固连接在脚踏轴上。
该种结构增强了车架整体强度,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车链外侧设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车链外盖,所述车链外盖紧固在车架上。
车链外盖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方便使用者观察车链的情况,是否需要清洁或者更换,延长自行车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第一表演把持杆和第二表演把持杆上均设有若干加强筋。
加强筋的设置增加第一表演把持杆和第二表演把持杆的强度,提高表演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前轮轮轴和后轮轮轴上均设有用于表演者踩脚或者手扶的表演把持杆,结构新颖,能够增加表演种类和表演乐趣,同时通过车架结构的设计,使得其牢固度高,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车把,3.前轮,4.后轮,5.坐凳,6.脚踏,7.车链,8.第一表演把持杆,9.第二表演把持杆,10.车链外盖,11.加强筋,12.第一横梁,13.第二横梁,14.第三横梁,15.第四横梁,16.前纵梁,17.后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把2、脚踏6、前轮3、后轮4、车链7和坐凳5,前轮3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一表演把持杆8,后轮4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二表演把持杆9,第一表演把持杆8和第二表演把持杆9均为空心圆管,前轮3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一表演把持杆8一端内后紧固连接,后轮4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二表演把持杆9一端内后紧固连接。车架1包括前纵梁16、后纵梁17、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13、第三横梁14和第四横梁15,第一横梁12一端固定在前纵梁16上,中部固定在后纵梁17上,末端形成后轮4的防护罩。第二横梁13一端固定在前纵梁16上,另一端固定在脚踏轴上,第一横梁12与第二横梁13紧固连接。第三横梁14一端紧固连接在后轮4的轮轴上,另一端紧固连接在第二横梁13上。第四横梁15一端紧固连接在后轮4的轮轴上,另一端紧固连接在脚踏轴上。车链7外侧设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车链外盖10,车链外盖10紧固在车架1上。第一表演把持杆8和第二表演把持杆9上均设有若干加强筋11。
本实用新型表演者表演时,不仅可以脚踩第一表演把持杆/第二表演把持杆使得车子后部/车子前部上翘车子直立而起;还可以脚蹬脚踏,双手握住第一表演把持杆将车子前部提起,形成独轮骑行表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能够增加表演种类和表演乐趣,同时通过车架结构的设计,使得其牢固度高,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Claims (7)

1.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脚踏、前轮、后轮、车链和坐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一表演把持杆,所述后轮的轮轴两端相互对称设有第二表演把持杆,所述第一表演把持杆和第二表演把持杆均为空心圆管,所述前轮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一表演把持杆一端内后紧固连接,所述后轮的轮轴两端穿入第二表演把持杆一端内后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纵梁、后纵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一端固定在前纵梁上,中部固定在后纵梁上,末端形成后轮的防护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一端固定在前纵梁上,另一端固定在脚踏轴上,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一端紧固连接在后轮的轮轴上,另一端紧固连接在第二横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横梁一端紧固连接在后轮的轮轴上,另一端紧固连接在脚踏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链外侧设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车链外盖,所述车链外盖紧固在车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演把持杆和第二表演把持杆上均设有若干加强筋。
CN201320575723.5U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1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5723.5U CN203511897U (zh)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5723.5U CN203511897U (zh)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1897U true CN203511897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7572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1897U (zh) 2013-09-17 2013-09-17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18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1897U (zh)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CN201792948U (zh) 一种环保购物三轮车
CN202935508U (zh) 一种儿童三轮自行车
CN203402331U (zh) 新型自行车
CN202046405U (zh) 三点卧式自行车
CN203032839U (zh) 儿童自行车
CN203581240U (zh) 带有后视镜的儿童自行车
CN209096881U (zh) 一种辅助座椅以及电动车
CN203078677U (zh) 可拆解双行自行车连接杆
CN203844938U (zh) 电动车
CN212267718U (zh) 儿童滑步车平衡自行车车架
CN202847775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07450120U (zh) 滑板电动车
CN203511909U (zh) 一种新型儿童自行车
CN206351744U (zh) 一种儿童自行车
CN202935509U (zh) 一种三轮儿童自行车
CN204659907U (zh) 一种设有防夹手装置儿童自行车
CN201506425U (zh) 一种组合自行车
CN201183564Y (zh) 双人骑行自行车
CN203391916U (zh) 轻便自行车
CN204937361U (zh) 折叠式双轮独轮两用电动车
CN201545122U (zh) 前置式载人自行车
CN206374866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支架
CN203996618U (zh) 带手刹的坐式独轮车
CN204056123U (zh) 可操控型安全儿童三轮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