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2331U - 新型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新型自行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02331U CN203402331U CN201320433809.4U CN201320433809U CN203402331U CN 203402331 U CN203402331 U CN 203402331U CN 201320433809 U CN201320433809 U CN 201320433809U CN 203402331 U CN203402331 U CN 203402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handlebar
- bar
- rod
- crossb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行车,结构如下:车把下方垂直连接车把转向杆Ⅰ,车把转向杆Ⅰ穿过横梁的前端并轴性连接,横梁前端与轮盘连接,横梁后端与纵梁连接,纵梁上方设有鞍座,纵梁的前侧与前轮的驱动轴连接,前轮的驱动轴通过飞轮连接轮盘,纵梁的后侧连接后轮;车把转向杆的下部垂直固定连接推拉杆Ⅰ,推拉杆Ⅰ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Ⅰ,转向推杆Ⅰ活动连接推拉杆Ⅱ,推拉杆Ⅱ与下方的竖直中转轴2固定连接,竖直中转轴与45度推拉杆固定连接,45度推拉杆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Ⅱ,转向推杆Ⅱ活动连接转向平衡杆,转向平衡杆与后轮连接。本实用新型骑行稳定、舒适节省体力,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妇女和体力弱的人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前驱后转向正小三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尾气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各国提倡绿色出行,自行车没有任何排放,是人们短途出行的理想交通代步工具。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给中老年人、体质弱的人和妇女以及不会骑两轮车的人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于前驱后转向正小三轮的新型自行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车闸、车架、前轮和后轮,车架包括横梁、纵梁、车把和后轮架;车把下方垂直连接车把转向杆Ⅰ,车把转向杆Ⅰ穿过横梁的前端并轴性连接,横梁的前端与轮盘连接,横梁的后端与纵梁连接,纵梁上方设有鞍座,纵梁的前侧与前轮的驱动轴连接,前轮的驱动轴还连接飞轮,轮盘通过链条与飞轮连接,轮盘的两侧设有脚蹬,纵梁的后侧与后轮架连接,后轮架与两个后轮连接;
车把转向杆的下部垂直固定连接推拉杆Ⅰ,推拉杆Ⅰ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Ⅰ,转向推杆Ⅰ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推拉杆Ⅱ,推拉杆Ⅱ的另一端与下方的竖直中转轴固定连接,推拉杆Ⅰ、转向推杆Ⅰ和推拉杆Ⅱ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的平面位于横梁的左侧或右侧,车把转向杆和竖直中转轴分别与所述的平面垂直;竖直中转轴的另一端与下方的45度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的45度推拉杆与竖直中转轴的夹角为135°,45度推拉杆相对于推拉杆Ⅰ、转向推杆Ⅰ和推拉杆Ⅱ所在的平面位于横梁的另一侧,45度推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Ⅱ,转向推杆Ⅱ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平衡杆,转向平衡杆的两端与后轮连接。
上述的新型自行车,前轮的驱动轴镶嵌抱闸。
上述的新型自行车,所述的鞍座是软式靠背椅子。
上述的新型自行车,后轮架通过后轮叉顶轴与两个后轮叉内的后轮连接,所述的转向平衡杆通过后轮稳定杆连接后轮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骑行稳定: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包括横梁、纵梁和后轮架构成正三角形固定车架(整体成“T”字型车架),故车体受重均匀稳定;转弯时两个后转向轮几乎是垂直于地面改变角度,不改变三点支撑面的任何一点就达到了转弯目的,始终保持正三点成面支撑,故骑行稳定。
2、重心低:由于是前轮驱动,为保证车速,前驱动轮采用普通小轮胎;为降低重心、上下车便捷和安全,两个后轮即转向轮采用更小轮胎,保证了正常车速和低重心;同时,车身低矮更便利于中老年人、妇女和不会骑两轮车的人骑行。
3、骑行舒适:由于驱动链条轮盘放置于前轮即驱动轮前端,鞍座又是软式靠背椅子,坐好之后的姿势是双腿前伸,腰部是被椅子靠背抵住,这样有利于腿部发力向前蹬,而普通自行车是向下压,所以达到了骑行舒适节省体力,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妇女和体力弱的人使用。
4、结构紧凑:城市和道路空间有限,必须缩小车身。由于是前轮驱动,本车车架中的横梁可设于整个前轮的上端,用很短的距离就过度到了后轮,这样就使整个车身长度大大缩短,节省了占地空间,甚至可以骑进电梯上楼。
5、附加升级:本车可附加飞轮变速器、蓄电池电动轮、遮阳挡雨棚以及在车后部附加一个小货箱或儿童坐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向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驱动部分和转向部分:
驱动部分的结构式:车架包括横梁10、纵梁11、车把12和后轮架17;车把12下方垂直连接车把转向杆Ⅰ1,车把转向杆Ⅰ1穿过横梁10的前端并与横梁10轴性连接,横梁10的前端与轮盘9连接,横梁10的后端与纵梁11连接,纵梁11上方设有鞍座13,纵梁11的前侧通过前轮叉与前轮15的驱动轴连接,前轮15的驱动轴还连接飞轮,轮盘9通过链条与飞轮连接,轮盘9的两侧设有脚蹬14,纵梁11的后侧与后轮架17连接,后轮架17通过后轮叉顶轴与两个后轮叉19内的后轮16连接;
转向部分的结构是:车把转向杆1的下部垂直固定连接推拉杆Ⅰ4,推拉杆Ⅰ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Ⅰ5,转向推杆Ⅰ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推拉杆Ⅱ6,推拉杆Ⅱ6的另一端与下方的竖直中转轴2固定连接,推拉杆Ⅰ4、转向推杆Ⅰ5和推拉杆Ⅱ6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的平面位于横梁10的左侧或右侧,车把转向杆1和竖直中转轴2分别与所述的平面垂直;竖直中转轴2的另一端与下方的45度推拉杆7固定连接,所述的45度推拉杆7与竖直中转轴2的夹角为135°,45度推拉杆7相对于推拉杆Ⅰ4、转向推杆Ⅰ5和推拉杆Ⅱ6所在的平面位于横梁10的另一侧,45度推拉杆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Ⅱ8,转向推杆Ⅱ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平衡杆3,转向平衡杆3的两端与固定在后轮叉19上的后轮稳定杆18连接。
Claims (4)
1.一种新型自行车,包括车闸、车架、前轮(15)和后轮(16),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横梁(10)、纵梁(11)、车把(12)和后轮架(17);车把(12)下方垂直连接车把转向杆Ⅰ(1),车把转向杆Ⅰ(1)穿过横梁(10)的前端并轴性连接,横梁(10)的前端与轮盘(9)连接,横梁(10)的后端与纵梁(11)连接,纵梁(11)上方设有鞍座(13),纵梁(11)的前侧与前轮(15)的驱动轴连接,前轮(15)的驱动轴还连接飞轮,轮盘(9)通过链条与飞轮连接,轮盘(9)的两侧设有脚蹬(14),纵梁(11)的后侧与后轮架(17)连接,后轮架(17)与两个后轮(16)连接;
车把转向杆(1)的下部垂直固定连接推拉杆Ⅰ(4),推拉杆Ⅰ(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Ⅰ(5),转向推杆Ⅰ(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推拉杆Ⅱ(6),推拉杆Ⅱ(6)的另一端与下方的竖直中转轴(2)固定连接,推拉杆Ⅰ(4)、转向推杆Ⅰ(5)和推拉杆Ⅱ(6)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的平面位于横梁(10)的左侧或右侧,车把转向杆(1)和竖直中转轴(2)分别与所述的平面垂直;竖直中转轴(2)的另一端与下方的45度推拉杆(7)固定连接,所述的45度推拉杆(7)与竖直中转轴(2)的夹角为135°,45度推拉杆(7)相对于推拉杆Ⅰ(4)、转向推杆Ⅰ(5)和推拉杆Ⅱ(6)所在的平面位于横梁(10)的另一侧,45度推拉杆(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推杆Ⅱ(8),转向推杆Ⅱ(8)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转向平衡杆(3),转向平衡杆(3)的两端与后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轮(15)的驱动轴镶嵌抱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鞍座(13)是软式靠背椅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轮架(17)通过后轮叉顶轴与两个后轮叉(19)内的后轮(16)连接,所述的转向平衡杆(3)通过后轮稳定杆(18)连接后轮叉(1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33809.4U CN203402331U (zh) | 2013-07-22 | 2013-07-22 | 新型自行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33809.4U CN203402331U (zh) | 2013-07-22 | 2013-07-22 | 新型自行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02331U true CN203402331U (zh) | 2014-01-22 |
Family
ID=4993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3380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2331U (zh) | 2013-07-22 | 2013-07-22 | 新型自行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023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1270A (zh) * | 2014-06-20 | 2014-10-01 | 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漂移自行车 |
-
2013
- 2013-07-22 CN CN201320433809.4U patent/CN2034023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71270A (zh) * | 2014-06-20 | 2014-10-01 | 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漂移自行车 |
CN104071270B (zh) * | 2014-06-20 | 2016-09-28 | 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 漂移自行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765179U (zh) | 四轮电动车 | |
CN201971100U (zh) | 防倾覆折叠式母子三轮车 | |
CN203402331U (zh) | 新型自行车 | |
CN201792952U (zh) | 四轮电动助力车 | |
CN201703494U (zh) | 一种带舵轮的独轮电动车 | |
CN102837791A (zh) | 扶杆式高效多用踏板车 | |
CN201980305U (zh) | 四轮电动站立车 | |
CN203832648U (zh) | 一种可双轮转向并前后向骑行的无链条自行车 | |
CN203064113U (zh) | 新式三轮电动童车 | |
CN203581233U (zh) | 一种康复旅游用的自行车 | |
CN201941903U (zh) | 一种双动力电动四轮自行车 | |
CN201325537Y (zh) | 双动力电动四轮自行车 | |
CN203844938U (zh) | 电动车 | |
CN203294255U (zh) | 立式滑行车 | |
CN203511897U (zh) | 一种新型表演自行车 | |
CN203078677U (zh) | 可拆解双行自行车连接杆 | |
CN202686625U (zh) | 一种新型避震车架 | |
CN202641979U (zh) | 儿童电动三轮车 | |
CN201183564Y (zh) | 双人骑行自行车 | |
CN203020478U (zh) | 手摇车 | |
CN202481207U (zh) | 电动三轮车 | |
CN201172460Y (zh) | 一种无车座踏板式电动自行车 | |
CN101428659B (zh) | 双动力电动四轮自行车 | |
CN201626515U (zh) | 车辆转向装置 | |
CN201071089Y (zh) | 一种双人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