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5070U -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5070U
CN203505070U CN201320512528.8U CN201320512528U CN203505070U CN 203505070 U CN203505070 U CN 203505070U CN 201320512528 U CN201320512528 U CN 201320512528U CN 203505070 U CN203505070 U CN 203505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frame
follower
driving whee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25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首泉
孙维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125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05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5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50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牵引臂(19)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的牵引架(11);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输出轴的主传动装置;与牵引架连接的秸秆回收装置,其动力接受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与牵引架连接的压捆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风机,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能够对秸秆进行回收、打捆,同时拆装运输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背景技术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是工业、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秸秆除了作燃料外,还可以做肥料、饲料和工业原料。据统计,我国每年秸秆产量7亿吨之多,秸秆的产量之大,用处之广是不言而喻的。由于秸秆回收机械滞后,人们对大部分秸秆采用焚烧的处理方式,焚烧产生的烟雾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得机场、高速公路被迫关闭,甚至会造成交通事故,引发火灾,引发人类多种疾病,秸秆焚烧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失衡、影响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随着我国的畜牧业和生物质电厂的迅速发展,对秸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玉米秸秆占我国秸秆总量的40%,玉米秸秆又粗又长又硬,采用传统的饲草捡拾压捆机对玉米秸秆捡拾压捆效率低,故障率高,无法满足作业要求。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玉米秸秆,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费时费力。现有技术的秸秆粉碎回收压捆机结构复杂,拆装运输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能够对秸秆进行回收、打捆,同时拆装运输方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包括:通过牵引臂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的牵引架;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输出轴的主传动装置;与牵引架连接的秸秆回收装置,其动力接受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与牵引架连接的压捆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风机,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优选地,秸秆回收装置包括:与所述牵引架连接的回收机架;安装在回收机架上作为所述秸秆回收装置动力接受部件的辊筒轴;安装在辊筒轴上的滚筒;安装在滚筒上的多个甩刀;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搅龙轴;安装在搅龙轴上的搅龙和排草齿;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上盖板;与上盖板和回收机架相连的活动盖板。
优选地,回收机架上连接有支臂,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臂上的传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所述主传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连接;安装在传动轴上的一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辊筒轴一端的一级被动轮;安装在一级主动轮和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安装在所述辊筒轴另一端的二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一端的二级被动轮;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上的一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回收支机架上的齿箱;安装在齿箱的输入轴上的一级被动轮;安装在一级主动轮与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与齿箱连接的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二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辊筒轴上一端的二级被动轮;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安装在所述辊筒轴另一端的三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上一端的三级被动轮;安装在三级主动轮和三级被动轮上的三级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上的一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上的第一传动轴;安装第一传动轴上的一级被动轮;安装在一级主动轮与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二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辊筒轴上一端的二级被动轮;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上的第二传动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连接;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三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上一端的三级被动轮;安装在三级主动轮和三级被动轮上的三级传动带。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连接的传动箱;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齿箱;一端与传动箱相连,另一端与齿箱相连的万向节传动轴;安装在齿箱输出轴上的一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辊筒轴一端的一级被动轮;安装在一级主动轮和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安装在所述辊筒轴另一端的二级主动轮;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一端的二级被动轮;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
优选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压捆装置上的齿箱,其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和主传动装置的第二输出轴相连,其输出轴与压捆装置的传动部件相连接。
优选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风机上的导风管;安装在所述风机上的风机轴;安装在风机轴上的第三被动轮;安装在主传动箱上的第三输出轴上的第三主动轮;安装在第三主动轮和第三被动轮上的第三传动带。
优选地,回收机架通过浮动弹簧和升降油缸与所述牵引架连接;所述回收支架上安装有固定座,铰链支臂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架铰接。
优选地,秸秆回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回收机架连接的仿形辊支臂;安装在仿形辊支臂上的仿形辊;其上部通过调整螺母与回收机架相连,其下端通过铰链螺套与仿形辊支臂相铰链的调整扳把。
优选地,回收机架通过螺栓与所述压捆装置连接。
优选地,回收机架上固定有套管,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调整孔,所述仿形装置的支臂的一端分布有调整孔并插入套管,另一端安装有所述仿形装置,通过在所述支臂的所述一端和套管的调整孔内插入固定销将支臂固定在回收机架上。
优选地,仿形装置为仿形辊或仿形轮。
优选地,所述主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牵引架上;或者所述回收机架上固定有支架,所述主传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搅龙轴上布置有排草齿,所述排草齿设置在搅龙轴的中部或者一侧。
优选地,压捆装置为跨行式压捆装置或者侧喂入式压捆装置。
优选地,压捆装置为侧喂入式压捆装置;所述秸秆回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上的排草装置,包括: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排草轮壳体;安装在排草轮壳体上的排草轮轴;安装在排草轮轴上的排草齿;其中,所述排草轮轴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连。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包括:秸秆回收装置,其回收机架通过牵引臂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固定在所述回收机架上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主传动装置,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输出轴;与所述秸秆回收装置连接的压捆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传动装置连接;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风机,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其中,所述秸秆回收装置的动力接受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搅龙装置安装在回收机架上,使得秸秆回收装置拆卸后能够方便秸秆收获压捆机的运输,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一机多用,工作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一实施列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传动装置安装在秸秆回收装置上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仿形辊另一安装方式的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仿形装置为仿形轮的结构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仿形轮另一安装方式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五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六实施例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秸秆第七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捆装置为侧喂入式压捆装置的结构图;
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带排草轮式秸秆回收装置的结构图;
图21为20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拖拉机动力输出轴;2-拖拉机;3-万向节传动轴;4-主传动箱;5-一级主动轮;5’-二级主动轮;6-第二输出轴;7-第三传动带;8-第三被动轮;9-风机;11-牵引架;12-万向节传动轴;13-齿箱轴;14-飞轮;15-齿箱;16-螺栓;17-导风管;18-拖拉机牵引臂;19-牵引臂;21-输入轴;22-肖轴;23-铰链支臂;24-固定座;25-肖轴;26-回收机架;27-铰链螺套;28-调整螺母;29-调整扳把;31-浮动弹簧;32-第三主动轮;33-第三输出轴;34-万向节传动轴;35-传动轴;36-轴承;37-第一输出轴;38-一级传动带;38’-二级传动带;39-上盖板;41-二级传动带;41’-三级传动带;42-合页;43-活动盖板;44-搅龙;45-搅龙轴;46-跨行式压捆装置;47-支臂;48-支架;49-秸秆回收装置;51-定刀;52-甩刀;53-辊筒;54-肖子;55-辊筒轴;56-二级主动轮;56’-三级主动轮;57-一级被动轮;57’-二级被动轮;58-仿形辊支臂;59-仿形辊;61-搅龙底壳;62-二级被动轮;62’-三级被动轮;63-螺栓;64-排草口;65-轴承;66-排草齿;68-轴承;71-升降油缸;72-套管;73-支臂;74-固定肖;75-调整孔;76-仿形轮;77-耙齿;78-喂入口;79风机轴;81-螺栓;85-一级主动轮;86-螺栓;87-一级传动带;88-齿箱;89-输入轴;91-一级被动轮;92-轴承箱;93-第一传动轴;94-轴承箱;95-万向节传动轴;96-第二传动轴;97-三级主动轮;100-齿箱;101-传动箱;102-万向节传动轴;110-侧喂入式压捆装置;111-喂入口;112-耙齿;114-第四传动带;115-排草轮轴;116-第四被动轮;117-排草轮壳体;118-排草轮轴承;119-排草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一实施列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通过牵引臂19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的牵引架11;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输出轴的主传动装置;与牵引架11连接的秸秆回收装置,其动力接受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与牵引架11连接的压捆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与牵引架连接的风机9,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具体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动力装置为拖拉机2,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具有牵引架11,牵引架11通过牵引臂19与拖拉机2的牵引臂18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主传动装置为主传动箱4,本实施例的主传动箱4安装在牵引架11上,主传动箱4通过万向节传动轴3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1连接,以便将拖拉机的动力传递给主传动箱4,然后再由主传动箱4传递给秸秆回收装置、压捆装置和风机。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机架26,通过浮动弹簧31和升降油缸71与牵引架11连接,回收机架26上安装有固定座24,铰链支臂23的一端通过销轴25与固定座24相连,另一端与牵引架11铰接;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作为秸秆回收装置动力接受部件的辊筒轴55;安装在辊筒轴55上的滚筒53;安装在滚筒53上的多个甩刀52;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搅龙轴45;安装在搅龙轴45上的搅龙44和排草齿66,其中,排草齿66位于搅龙轴45的中部,搅龙44位于搅龙轴45的两端;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上盖板39;与上盖板39和回收机架26相连的活动盖板43。
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回收装置还包括:仿形辊支臂58,其一端通过铰链螺套27与回收机架26铰接相连,另一端安装有仿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仿形装置为仿形辊59(如图1、2、3、4、5、6所示)或仿形轮76(如图7、8、9所示);其上部通过调整螺母28与回收机架26相连,其下端通过铰链螺套27与仿形辊支臂58相铰链的调整扳把29。
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机架26上连接有支臂4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支臂47上的传动轴35,通过万向节传动轴34与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连接;安装在传动轴35上的一级主动轮5;安装在辊筒轴55一端的一级被动轮57;安装在一级主动轮和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38;安装在辊筒轴55另一端的二级主动轮56;安装在搅龙轴45一端的二级被动轮62;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41,以便将主传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给辊筒轴55和搅龙轴45,从而带动辊筒轴55上的甩刀52和搅龙轴45上的搅龙44和排草齿66动作,以便进行秸秆的回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捆装置为跨行式压捆装置46,其通过螺栓16与牵引架1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回收装置位于牵引架11的下方,并位于跨行式压捆装置46的前下方。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压捆装置上的齿箱15,其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12和主传动装置的第二输出轴6相连,其输出轴与压捆装置的传动部件相连接,以便将动力传递给压捆装置的各传动部件。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跨行式压捆装置46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架11上安装有风机9,如图1、2所示,风机9上安装有导风管17和风机轴7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风机轴79上的第三被动轮8;安装在主传动箱4的第三输出轴33上的第三主动轮32;安装在第三主动轮32和第三被动轮8上的第三传动带7。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回收机架26上固定支架48,将主传动装置和风机安装在支架48上,如图3、4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回收机架26上固定套管72,如图5、9所示,套管72上设置有上下布置的多个调整孔75,支臂73的一端分布有调整孔75’并插入套管,另一端安装有仿形装置,通过在调整孔75’和套管的调整孔75内插入固定销74将支臂固定在回收机架上。
实施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传动装置安装在牵引架11上,回收机架26通过螺栓81和螺栓16分别与牵引架11和压捆装置连接,秸秆回收装置上不设置仿形装置。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三实施列的结构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上的一级主动轮85;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齿箱88;安装齿箱输入轴上的一级被动轮91;安装在一级主动轮85与一级被动轮91上的一级传动带87;与齿箱连接的第一传动轴93;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3上的二级主动轮5’;安装在辊筒轴55上一端的二级被动轮57’;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38’;安装在辊筒轴55另一端的三级主动轮56’;安装在搅龙轴45上一端的三级被动轮62’;安装在三级主动轮和三级被动轮上的三级传动带41’。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四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四实施列的结构图;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上的一级主动轮85;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第一传动轴93;安装第一传动轴93上的一级被动轮91;安装在一级主动轮85与一级被动轮91上的一级传动带87;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3上的二级主动轮5’;安装在辊筒轴上一端的二级被动轮57’;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38’;安装在回收机架上的第二传动轴96,通过万向节传动轴95与第一传动轴93连接;安装在第二传动轴96上的三级主动轮97;安装在搅龙轴上一端的三级被动轮62’;安装在三级主动轮和三级被动轮上的三级传动带41’。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五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五实施列的结构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与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连接的传动箱101;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齿箱100;一端与传动箱101相连,另一端与齿箱100相连的万向节传动轴102;安装在齿箱100输出轴上的一级主动轮5;安装在辊筒轴55一端的一级被动轮57;安装在一级主动轮和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38;安装在辊筒轴另一端的二级主动轮56;安装在搅龙轴一端的二级被动轮62;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41。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六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第六实施例结构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回收机架26通过牵引臂19与拖拉机牵引臂18连接,回收机架26通过螺栓16与压捆装置连接,回收机架26上固定有支架48,主传动装置和风机9安装在支架48上;回收机架26上不连接仿形装置。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七
图17为实用新型的秸秆收获压捆机秸秆第七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捆装置为侧喂入式压捆装置的结构图;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带排草轮式秸秆回收装置的结构图;图21为20的俯视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排草齿66安装在搅龙轴45上位于搅龙轴的一侧,搅龙44位于搅龙轴的另一侧。
如图18、19所示,本实施例的压捆装置可以为侧喂入式压捆装置110,侧喂入式压捆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排草齿66对应位于侧喂入式压捆装置110的喂入口111的一侧。
如图20、21所示,本实施例的秸秆回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排草装置,排草装置包括: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排草轮壳体117;安装在排草轮壳体117上的排草轮轴115;安装在排草轮轴115上的排草齿66;其中,排草轮轴115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相连;第四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排草轮轴115上的第四被动轮116;安装在第四被动轮116和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第四传动带114,以便将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给排草装置。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尽管上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的各种修改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牵引臂(19)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的牵引架(11);
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输出轴的主传动装置;
与牵引架连接的秸秆回收装置,其动力接受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与牵引架连接的压捆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风机,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回收装置包括:
与所述牵引架连接的回收机架(26);
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作为所述秸秆回收装置动力接受部件的辊筒轴(55);
安装在辊筒轴(55)上的滚筒(53);
安装在滚筒(53)上的多个甩刀(52);
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搅龙轴(45);
安装在搅龙轴(45)上的搅龙(44)和排草齿(66);
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上盖板(39);
与上盖板(39)和回收机架(26)相连的活动盖板(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支架(26)上连接有支臂(47),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支臂(47)上的传动轴(35),通过万向节传动轴(34)与所述主传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37)连接;
安装在传动轴(35)上的一级主动轮(5);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55)一端的一级被动轮(57);
安装在一级主动轮(5)和一级被动轮(57)上的一级传动带(38);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55)另一端的二级主动轮(56);
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一端的二级被动轮(62);
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上的一级主动轮(85);
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26)上的齿箱(88);
安装在齿箱的输入轴(89)上的一级被动轮(91);
安装在一级主动轮(85)与一级被动轮(91)上的一级传动带(87)
与齿箱(88)连接的第一传动轴(93);
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3)上的二级主动轮(5’);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上一端的二级被动轮(57’);
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38’);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另一端的三级主动轮(56’);
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上一端的三级被动轮(62’);
安装在三级主动轮和三级被动轮上的三级传动带(4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上的一级主动轮(85);
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26)上的第一传动轴(93);
安装第一传动轴(93)上的一级被动轮(91);
安装在一级主动轮(85)与一级被动轮(91)上的一级传动带(87)
安装在第一传动轴(93)上的二级主动轮(5’);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上一端的二级被动轮(57’);
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38’);
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26)上的第二传动轴(96),通过万向节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93)连接;
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96)上的三级主动轮(97);
安装在所述搅龙轴(45)上一端的三级被动轮(62’);
安装在三级主动轮和三级被动轮上的三级传动带(4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
与主传动装置第一输出轴(37)连接的传动箱(101);
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齿箱(100);
一端与传动箱(101)相连,另一端与齿箱(100)相连的万向节传动轴(102);
安装在齿箱(100)输出轴上的一级主动轮(5);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55)一端的一级被动轮(57);
安装在一级主动轮和一级被动轮上的一级传动带(38);
安装在所述辊筒轴另一端的二级主动轮(56);
安装在所述搅龙轴一端的二级被动轮(62);
安装在二级主动轮和二级被动轮上的二级传动带(41)。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压捆装置上的齿箱(15),其输入轴通过万向节传动轴(12)和主传动装置的第二输出轴(6)相连,其输出轴与压捆装置的传动部件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风机(9)上的导风管(17);
安装在所述风机(9)上的风机轴(79);
安装在风机轴(79)上的第三被动轮(8);
安装在主传动箱(4)的第三输出轴(33)上的第三主动轮(32);
安装在第三主动轮(32)和第三被动轮(8)上的第三传动带(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架(26)通过浮动弹簧(31)和升降油缸(71)与所述牵引架(11)连接;所述回收机架(26)上安装有固定座(24),铰链支臂(23)的一端通过销轴(25)与固定座(2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架(11)铰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回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回收机架连接的仿形装置支臂(58);
安装在仿形装置支臂(58)上的仿形装置(59);以及
其上部通过调整螺母(28)与回收机架(26)相连,其下端通过铰链螺套(27)与仿形装置支臂(58)相铰链的调整扳把(29)。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架(26)通过螺栓(16)与所述压捆装置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架(26)上固定有套管(72),所述套管上设置有调整孔(75),所述仿形装置的支臂(73)的一端分布有调整孔(75’)并插入套管,另一端安装有所述仿形装置,通过在所述支臂的所述一端和套管的调整孔内插入固定销(74)将支臂固定在回收机架(26)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装置为仿形辊(59)或仿形轮(76)。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装置和风机(9)安装在所述牵引架(11)上;或者所述回收机架(26)上固定有支架(48),所述主传动装置和风机(9)安装在所述支架(48)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轴(45)上布置有排草齿(66),所述排草齿设置在搅龙轴的中部或者一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捆装置为跨行式压捆装置或者侧喂入式压捆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捆装置为侧喂入式压捆装置;所述秸秆回收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回收机架上的排草装置,包括:
安装在回收机架(26)上的排草轮壳体(117);
安装在排草轮壳体(117)上的排草轮轴(115);
安装在排草轮轴(115)上的排草齿(66);
其中,所述排草轮轴(115)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相连。
18.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秸秆回收装置,其捡拾机架(26)通过牵引臂(19)与外部动力装置连接;
固定在所述捡拾机架上的支架(48);
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主传动装置,连接外部动力装置输出轴;
与所述秸秆回收装置连接的压捆装置,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所述主传动装置连接;
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风机,通过第三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其中,所述秸秆回收装置的动力接受部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主传动装置相连。
CN201320512528.8U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5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2528.8U CN203505070U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2528.8U CN203505070U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5070U true CN203505070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6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252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05070U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050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772A (zh) * 2013-08-21 2015-03-18 孙首泉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CN104838814A (zh) * 2015-01-15 2015-08-19 江苏大学 一种地面仿形式圆盘弹齿捡拾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772A (zh) * 2013-08-21 2015-03-18 孙首泉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CN104412772B (zh) * 2013-08-21 2017-06-13 孙首泉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CN104838814A (zh) * 2015-01-15 2015-08-19 江苏大学 一种地面仿形式圆盘弹齿捡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85518U (zh) 一种玉米秸秆收获圆捆打捆机
CN103168575B (zh) 一种玉米秸秆收获圆捆打捆机
CN203661601U (zh) 一种秸秆捡拾粉碎回收辊装置及秸秆捡拾粉碎回收机
CN204014495U (zh) 联合收割机牵引式大方捆打捆机
CN202773471U (zh) 秸秆收获圆捆打捆机
CN203302027U (zh) 一种秸秆粉碎方捆压捆机
CN104322205A (zh) 秸秆捡拾切碎机
CN203827753U (zh) 一种秸秆粉碎中置收集机
CN202121958U (zh) 一种秸秆粉碎回收压捆机
CN203505070U (zh)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CN203505112U (zh) 一种秸秆回收压捆机
CN202335247U (zh)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回收压捆机
CN201499460U (zh) 拨禾轮式玉米摘穗及秸秆粉碎装置
CN201499459U (zh) 三辊玉米摘穗及秸秆粉碎装置
CN101766068B (zh) 一种牵引臂的弯转装置
CN103168577B (zh) 一种玉米秸秆粉碎回收压捆机
CN104054446B (zh) 一种稻麦收获打捆联合作业机
CN201499461U (zh) 双拉茎切刀式玉米摘穗及秸秆粉碎装置
CN204907148U (zh) 一种带多条螺旋线排列式刀片组件的秸秆收获机
CN104412772A (zh) 一种秸秆收获压捆机
CN201174883Y (zh) 多功能秸秆打捆机
CN204206766U (zh) 秸秆捡拾切碎机
CN204994258U (zh) 双刀轴切割揉碎装置
CN201131165Y (zh) 悬挂式单行青贮机
CN204721864U (zh) 自走式摘穗、剥皮、回收秸杆、压成方捆的玉米收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