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3380U -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3380U
CN203493380U CN201320580471.5U CN201320580471U CN203493380U CN 203493380 U CN203493380 U CN 203493380U CN 201320580471 U CN201320580471 U CN 201320580471U CN 203493380 U CN203493380 U CN 203493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rtion
bobbin winder
winder bracket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food wa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804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于凌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804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3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3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33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电磁加热线盘,电磁加热线盘位于锅体内,电磁加热线盘包括分体形成的固定架和绕线架,绕线架安装到固定架,固定架对应绕线架的位置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存在间隙,所述安装处设有防液装置。从而液体不容易从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的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从而电热锅不容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电磁加热的电热锅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电压力锅、电饭煲等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锅,尤其是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加热的电热锅,例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等,包括锅体、锅盖、内锅和电磁加热线盘,电磁加热线盘和内锅位于锅体内,电磁加热线盘包括盘架、线圈和磁条,盘架安装在锅体上,线圈绕在盘架远离内锅的表面,磁条位于线圈的下方,内锅放置在盘架的上方,工作时利用线圈产生磁场,磁场流通过程中使内锅发热,从而实现内锅中食物的加热烹饪。
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节省成本的电磁加热线盘,所述盘架包括分体形成的固定架和绕线架,绕线架安装到固定架,绕线架上绕置所述线圈,固定架对应绕线架的位置设有开口,由于固定架可以采用低成本的材料,从而降低了电磁加热线盘的成本。
但本发明的发明人在使用上述电磁加热线盘过程中发现,由于固定架和绕线架分体形成,电热锅在烹饪过程中或者清洗过程中,造成水等液体可能会从固定架和绕线架的安装处流到电热锅内部,从而可能流到电热锅内部通电的线圈、控制电路,从而可能造成电磁加热的电热锅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少液体流入到电热锅内部而造成损坏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电磁加热线盘,电磁加热线盘位于锅体内,电磁加热线盘包括分体形成的固定架和绕线架,绕线架安装到固定架,固定架对应绕线架的位置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存在间隙,所述安装处设有防液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开口的侧壁向开口中心方向延伸出支撑部,所述绕线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间隙存在支撑部表面与绕线架表面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间隙位于所述支撑部上表面与绕线架下表面之间,所述防液装置设置在支撑部上表面或/和绕下架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所述间隙位于所述支撑部下表面与绕线架下上面之间,所述防液装置设置在绕线架上表面或/和支撑部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液装置为环形的挡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液装置为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位于所述支撑部或者位于所述开口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口位于所述开口侧壁,所述导液口由高于所述支撑部上表面的位置延伸到低于所述支撑部上表面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环形的挡液板,所述防液板位于所述导液口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朝向开口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远离中心的一端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下表面绕置线圈,所述防液装置位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电磁加热线盘包括分体形成的固定架和绕线架,绕线架安装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存在间隙,所述安装处设有防液装置。从而液体不容易从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的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例如流到线圈或者控制电路,从而电热锅不容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电磁加热电热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压力锅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加热线盘正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加热线盘的背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加热线盘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绕线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固定架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加热线盘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20:锅体              30:内锅           40:盘架
41:绕线架            411:绕线部        412:安装部
42:固定架            421:支撑部        423:挡筋 
425:导液口           426:挡液板        43:开口           
44:磁条              50: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包括锅盖(图中未显示)、锅体20、内锅30和电磁加热线盘,所述锅盖位于锅体20上方,所述内锅30和电磁加热线盘位于锅体20内,锅体20包括外壳、底座、保温环和收水圈,所述电磁加热线盘安装在锅体20上,具体而言,所述电磁加热线盘安装在底座或者收水圈上,所述内锅30放置在电磁加热线盘上方。电磁加热线盘包括盘架40,盘架40远离内锅30的表面上绕置线圈50,线圈50下方设有磁条44,工作时利用线圈50产生磁场,磁场流通过程中使内锅30发热,从而实现内锅30中食物的加热烹饪。
所述盘架40包括固定架42和绕线架41,固定架42和绕线架41分体形成,固定架42安装在锅体20上,绕线架41安装到固定架42,所述固定架42和绕线架41安装处存在间隙,所述固定架42对应绕线架41的位置设有开口43,绕线架41远离内锅30的表面绕置所述线圈50,即绕线架41的下表面绕置所述线圈50。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发明人在固定架42和绕线架41安装处设有防液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液装置包括第一防液装置、第二防液装置和第三防液装置。
请参见图2-图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架42位于所述开口43中,开口43的侧壁向开口43中心方向延伸出支撑部421,所述支撑部421为一整圈,所述绕线架41安装在所述支撑部421上表面,所述间隙存在支撑部421上表面与绕线架41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防液装置设置在支撑部421上表面与绕线架41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防液装置位于所述线圈50的外侧。
请参见图5-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41包括绕线部411和安装部412,所述线圈50绕置在所述绕线部411上,安装部412呈圆环形,安装部412围绕在所述绕线部411的外侧,所述绕线部411与所述安装部412一体成型,安装部412固定在支撑部421上表面,所述间隙存在支撑部421上表面与安装部412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防液装置设置在支撑部421上表面,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液装置还可以设置在安装部的下表面,当然,第一防液装置既设置在支撑部上表面也设置在安装部下表面也可以。在本实施例中上,所述第一防液装置为一环形档筋423。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液装置还可以为设置在支撑部上表面和安装部下表面之间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例如可以为硅胶圈。从而,由于设有第一防液装置,从而液体不容易从固定架42和绕线架41安装处的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从而电热锅不容易损坏。
请继续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液装置为导液口425,所述第二防液装置位于所述线圈50的外侧。所述导液口425位于所述开口43侧壁上,所述导液口425可以为下端不封闭的缺口,所述导液口425由所述支撑部421上表面的上方延伸到支撑部421上表面的下方,即所述导液口425由高于所述支撑部421上表面的位置延伸到低于所述支撑部421上表面的位置,从而,固定架42上的液体例如水可经由导液口425导出,不会流到支撑部421再经由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例如流到绕线架41的线圈50,从而降低了电磁加热线盘损坏的几率,从而降低了电磁加热电热锅损坏的几率。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液口不限于位于所述开口侧壁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口还可以位于所述支撑部上。另外,进一步,为了防止从导液口425流下的液体会溅到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到达所述线圈50,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421下表面向下延伸出环形的挡液板426,所述挡液板426位于所述导液口425的内侧,所述线圈位于所述挡液板426的内侧。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导液口425流下来的液体与控制电路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导液口425设有导流通路,例如所述底座上对应每个导液口425设有中空的导流柱,所述导流柱中空以形成导流通路,导流柱的底部设有将液体排到外面的通孔;或者,又例如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的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导流通路,所述导流通路对应所述导液口425设置,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区域的底部设有将液体排到外面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防止液体从固定架42和绕线架41安装处的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三防液装置,所述第三防液装置为倾斜的支撑部421,所述支撑部421朝向开口43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远离中心的一端高度,即所述支撑部421与水平面呈锐角,从而,当少量液体经由固定架42流到间隙处时,由于支撑部421朝向中心的一端略高,从而液体要到达一定的量才会经由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从而降低了电热锅损坏的概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档筋和导液口的数目可以根据防水情况进行改变,所述支撑板倾斜角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液装置包括第一防液装置、第二防液装置和第三防液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液装置可以选择第一防液装置、第二防液装置和第三防液装置之一,也可以第一防液装置、第二防液装置、第三防液装置三者间两两结合以达到较好的防液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绕线架不限于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还可以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相应的, 所述间隙位于所述绕线架上表面与支撑部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防液装置设置在支撑部下表面与绕线架上表面之间,例如所述防液装置设置在绕线架上表面或/和支撑部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绕线架不限于位于所述开口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还可以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底壁上,所述间隙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底壁和绕线架上表面之间,所述第一防液装置设置在绕线架上表面和固定架底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可以为电饭锅、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由于电磁加热线盘包括分体形成的固定架和绕线架,绕线架安装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存在间隙,所述安装处设有防液装置。由于在安装处设置防液装置,从而液体不容易从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的间隙流到电热锅内部,例如流到线圈或者电控元件,从而电热锅不容易损坏,从而增加了电磁加热的电热锅的可靠性。另外,由于防液装置位于所述线圈的外侧,从而水等液体不容易到达线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热锅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电磁加热线盘,电磁加热线盘位于锅体内,电磁加热线盘包括分体形成的固定架和绕线架,绕线架安装到固定架,固定架对应绕线架的位置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和绕线架安装处存在间隙,所述安装处设有防液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开口的侧壁向开口中心方向延伸出支撑部,所述绕线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间隙存在支撑部表面与绕线架表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所述间隙位于所述支撑部上表面与绕线架下表面之间,所述防液装置设置在支撑部上表面或/和绕下架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所述间隙位于所述支撑部下表面与绕线架下上面之间,所述防液装置设置在绕线架上表面或/和支撑部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装置为环形的挡筋。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装置为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位于所述支撑部或者位于所述开口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位于所述开口侧壁,所述导液口由高于所述支撑部上表面的位置延伸到低于所述支撑部上表面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环形的挡液板,所述防液板位于所述导液口的内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向开口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远离中心的一端高度。
10.如权利要求1-4、6-9之一所述的电磁加热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下表面绕置线圈,所述防液装置位于所述线圈的外侧。
CN201320580471.5U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3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80471.5U CN203493380U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80471.5U CN203493380U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3380U true CN203493380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2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80471.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3380U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33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442A (zh) * 2016-07-07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h电饭煲及其绕线盘排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442A (zh) * 2016-07-07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h电饭煲及其绕线盘排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93380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N104622304A (zh) 蒸汽烹饪器具及其托盘
US11571082B2 (en) Pot cover assembly
CN202537143U (zh) 一种电磁压力锅
CN203399971U (zh) 锅具及具有该锅具的电磁灶
CN106491061B (zh) 一种加热管防干烧装置、洗碗机以及防干烧的方法
KR102326007B1 (ko) 전기조리기
CN204635955U (zh) 一种节能的电热烹饪器具
CN207468467U (zh) 玻璃通道
CN204042984U (zh) 一种聚能式燃气灶具
CN104180402A (zh)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95515A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N203493381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N205214953U (zh) 汤锅和电压力锅
CN201066201Y (zh) 家用电热水器
CN20349338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N204862573U (zh) 一种电热锅
KR101321610B1 (ko) 파손감지 기능을 구비한 전기로
CN203693360U (zh) 蒸汽烹饪器具及其托盘
CN107159087A (zh) 一种泡罩塔塔盘的液封装置
CN204318397U (zh) 烹饪设备以及电热盘组件、电饭煲
CN103148595B (zh) 一种饮用水加热装置
CN209644636U (zh) 烹饪器具
CN105088334B (zh) 顶盖装置及工艺设备
CN203219532U (zh) 一种电磁炉线圈盘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0118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JOYOUNG Co.,Ltd.

Address before: Xinsha Road,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12 250118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