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0402A -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0402A
CN104180402A CN201410432073.8A CN201410432073A CN104180402A CN 104180402 A CN104180402 A CN 104180402A CN 201410432073 A CN201410432073 A CN 201410432073A CN 104180402 A CN104180402 A CN 104180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il
electromagnetic oven
control modu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320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KZ BROTHER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320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04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0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0402A/zh
Priority to CN201520051576.0U priority patent/CN204554909U/zh
Priority to CN201510044380.3A priority patent/CN104728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02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st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外壳、内侧壁、底座,所述内侧壁为内凹的弧面,内侧壁底部中央设置有圆盘状底座,底座内设有盘绕的第一线圈;内侧壁下方设置有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二线圈环绕设置于内侧壁下半段,第三线圈环绕设置于内侧壁上半段;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孔,第一检测开关上端贴近或穿过所述孔;内侧壁上半段表面也设置有孔,第二检测开关上端贴近或穿过前述孔;第一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均连线至MCU控制模块,MCU控制模块连线至加热驱动模块,加热驱动模块连接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底座下方连接着传动托杆,底座与传动托杆可整体垂直上下移动。该电磁炉能较好的适用于不同锅体、辐射小。

Description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炉,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电磁炉;本发明还涉及电磁炉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升降式电磁炉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使用已经比较普及,节能、环保是其优点。目前常见的是平面型电磁炉以及凹陷式电磁炉,但是所有这些电磁炉的功能单一,不能同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炒锅。
中国专利CN200810218146.8公开了“年轮电磁炉”,其具有两组励磁线圈,并且前述两组励磁线圈可以升降,可用于不同大小的炒锅。但是其只能对锅底加热,无法对锅的侧面加热,加热速度慢,不能保温,电磁辐射泄漏大;另外炒锅一般为弧面,而该专利容锅的空间为垂直面,锅的侧面必然是很大的空隙,不利于锁住热量,另外在炒菜时锅会晃动,导致不稳。总之,该专利技术虽然适用性有所增强,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电磁炉无法适用于不同形状的锅,无法在尽量节能的前提下快速加热、保温、有效降低电磁辐射提供一种可行解决方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包括外壳、内侧壁、底座,所述内侧壁为内凹的弧面,内侧壁底部中央设置有圆盘状底座,底座内设有盘绕的第一线圈;内侧壁下方设置有第二线圈、第三线圈;第二线圈环绕设置于内侧壁下半段,第三线圈环绕设置于内侧壁上半段;底座上表面设置有通孔,第一检测开关上端贴近或穿过所述通孔;内侧壁上半段表面也设置有通孔,第二检测开关上端贴近或穿过前述通孔;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均连线至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连线至加热驱动模块,所述加热驱动模块连接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底座下方连接着传动托杆,所述底座与传动托杆可整体垂直上下移动。
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是以下几种装置中的任一种:
反射式光电开关,通过距离感应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
磁感应开关,通过磁量变化引起的电平变化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
轻触开关,通过物体接触引起的物理式变化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所述轻触开关为弯矩感应开关、压力感应开关、弹簧开关中的任一种。
所述第一检测开关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开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检测开关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开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传动托杆与电机之间设置有齿轮组,电机可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带动具有齿纹的传动托杆的上升或下降。
型腔设置于电磁炉底部内侧,型腔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开关,型腔上端设置有上限位开关;传动托杆穿射于型腔内,传动托杆下端还具有盘片;传动托杆位于型腔最下端位置时,盘片与下限位开关接触,该传动托杆位于型腔最上端位置时,盘片与上限位开关接触;下限位开关、上限位开关均连接至MCU控制模块。
型腔设置于电磁炉底部内侧,传动托杆穿射于型腔内,传动托杆下端还具有密封片,密封片与型腔内壁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型腔通过管道连接至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所述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至气泵;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连接至MCU控制模块。
可升降式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将待加热体放入电磁炉的步骤;
S2)电磁炉开机启动的步骤;
S3)第一检测开关检测信号并反馈给MCU控制模块的步骤;
S31)如果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信号,则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一线圈加热的步骤;
S32)如果第一检测开关没有检测到信号,则MCU控制模块控制传动托杆上升,从而带动底座上升的步骤;
S4)第二检测开关检测信号并反馈给MCU控制模块的步骤;
S41)如果检测到信号,则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三线圈加热的步骤;
S5)检测底座是否处于下端位置的步骤;
S51)如果是,则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二线圈加热的步骤;
S6)加热完成后,关闭电磁炉的步骤。
S5)包括以下步骤:
S501)MCU控制模块检测下限位开关的信号,并判断底座是否处于下端位置的步骤。
S5)包括以下步骤:
S502)MCU控制模块监测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的信号,并判断底座是否处于下端位置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升降式底座外加三组可独立开启或关闭的线圈,能很好地使本电磁炉适用于不同的情形,例如炒锅、平底锅、茶壶等。在保证能量损耗最优化的同时,实现快速对锅底及锅侧壁的加热。电磁炉内侧壁为内凹式设计,也非常有利于停止加热后对热量的锁定,不会快速冷锅,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电磁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磁炉第一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磁炉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磁炉第二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磁炉实际应用实例一;
图5为本发明电磁炉实际应用实例二;
图6为本发明电磁炉实际应用实例三;
图7为本发明电磁炉控制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可升降式电磁炉第一实施例。该电磁炉包括外壳1、内侧壁2、底座3、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第三线圈6、传动托杆7、电机8、齿轮组9、第一检测开关10、第二检测开关11。
该电磁炉内侧壁2为内凹的弧面,内侧壁2底部中央设置有圆盘状底座3,圆盘状底座3内设有盘绕的第一线圈4。内侧壁2下方设置有第二线圈5、第三线圈6;第二线圈5环绕设置于内侧壁2下半段,第三线圈6环绕设置于内侧壁2上半段。以此形成三组能够独立开启或关闭的线圈。
底座3下方连接着传动托杆7,该传动托杆7与电机8之间设置有齿轮组9。电机8开启后,可带动齿轮组9转动,齿轮组9带动具有齿纹的传动托杆7的上升或下降,最终实现底座3的上升或下降。
底座3上表面设置有通孔,第一检测开关10上端贴近或穿过前述通孔,检测开关10另一端连线至MCU控制模块;内侧壁2上半段表面也设置有通孔,第二检测开关11上端贴近或穿过前述通孔。前述检测开关另一端连线至MCU控制模块。第一线圈4、第三线圈6分别连接至加热驱动模块;加热驱动模块连接至MCU控制模块,加热驱动模块与MCU控制模块之间通过控制信号线以及电源供电线进行连接。
第一检测开关10、第二检测开关11的功能相同,即,检测锅体是否有靠近或接触到前述检测开关。检测开关可以为多个,优选的,检测开关数量为三个,三个感测点可以形成一个平面,使检测更加准确、可靠。该检测开关可以是反射式光电开关、磁感应开关、轻触开关等。
以反射式光电开关为例,当用户开启电磁炉开关后,电磁炉开始工作,此时MCU控制模块检测反射式光电开关开始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检测距离可以依据需要进行调整。反射式光电开关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多种,可在内侧壁2及底座3设置孔,反射式光电开关上端对准前述孔,由于是非接触式的,反射式光电开关上端可以设置于前述孔内,或者设置在前述孔的下方一段距离,例如1-5cm。当然,反射式光电开关端部突出于前述孔或者与孔齐平也是可以的。如果有物体靠近,MCU控制模块通过前述控制信号线指令加热驱动模块,此时线圈开始被供电,炒锅或者水壶就可以被加热了。
以磁感应开关为例,当用户开启电磁炉开关后,电磁炉开始工作,此时MCU控制模块检测磁感应开关开始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磁感应开关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多种,可在内侧壁2及底座3设置孔,磁感应开关上端对准前述孔,由于是非接触式的,磁感应开关上端可以设置于前述孔内,或者设置在前述孔的下方一段距离,例如1-5cm。当然,磁感应开关端部突出于前述孔或者与孔齐平也是可以的。如果炒锅、水壶等金属体靠近,磁感应开关的电平发生变化,MCU控制模块通过前述控制信号线指令加热驱动模块,此时线圈开始被供电,炒锅或者水壶就可以被加热了。
以轻触开关为例,轻触开关指物体式开关,可以是弯矩感应开关、压力感应开关等。可在内侧壁2及底座3设置孔,轻触开关的上端穿过所述孔,轻触开关的端部可设置突出于所述孔一小段距离或者与前述孔齐平。当用户开启电磁炉开关后,电磁炉开始工作,此时MCU控制模块控制轻触开关开始检测是否有物体接触。如果炒锅、水壶等放上,炒锅、水壶的底面或侧面将按压轻触开关,这时通过弯矩感应开关、压力感应开关很容易地判断出来。MCU控制模块通过前述控制信号线指令加热驱动模块,此时线圈开始被供电,炒锅或者水壶就可以被加热了。
型腔12设置于电磁炉底部内侧,型腔12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开关13,型腔12上端设置有上限位开关14。传动托杆7穿射于型腔12内,传动托杆7下端还具有盘片71,该传动托杆7位于型腔12最下端位置时,盘片71与下限位开关13接触;该传动托杆7位于型腔12最上端位置时,盘片71与上限位开关14接触,电机停止转动,传动托杆7不再上升。下限位开关13、上限位开关14将识别不同情形并将对应信号传递至MCU控制模块。
如图3为本发明可升降式电磁炉第二实施例。其大部分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升降装置的实现上有差异。本例中,型腔12设置于电磁炉底部内侧。传动托杆7穿射于型腔12内,传动托杆7下端还具有密封片72,密封片72与型腔12内壁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型腔12开通孔通过管道连接至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该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通过管道连接至气泵15;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连接至MCU控制模块。气泵15可以对型腔12充气从而抬升传动托杆7,最终将底座3提升。底座3提升的过程中,型腔12内的气压不断增加,通过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来检测型腔12内的压力,如果达到预定值,则保持住型腔12内的气压,不再充气;同时也可以由MCU控制模块指令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来排泄气体,从而达到让底座3下降至底部的过程。
如图4,为本发明可升降式电磁炉实际应用实例一。图中所示为一种普通炒锅,该锅具有一定的高度及相当的直径,当该锅放至本发明电磁炉后,锅底面接触第一检测开关10,锅侧面接触第二检测开关11。MCU控制模块将同时检测到三个信号,即第一检测开关10、第二检测开关11、下限位开关13的信号,此时,MCU控制模块启动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第三线圈6同时加热。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加热锅体底部及侧面的目的。
如图5,为本发明可升降式电磁炉实际应用实例二。图中所示为一种平底煎锅,该种锅高度较普通炒锅要矮。电磁炉开机启动后,第一检测开关10开始检测,如果没有检测到接触信号,MCU控制模块控制传动托杆7上升带动底座3,直到第一检测开关10检测到与锅底接触,此时,MCU控制模块控制电机8停止转动。同时,第二检测开关11也会检测到有信号,如前所述电机及气泵升降中,MCU控制模块都能监测到底座3处于升起状态。此种情况,MCU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线圈4、第三线圈6加热、第二线圈5不加热。第二线圈5与平底锅体间隔较远,第一线圈4、第三线圈6与平底锅体距离近,从而实现了在节约电能的情况下,对锅体最大限度的加热同时也减小电磁辐射。
如图6,为本发明可升降式电磁炉实际应用实例三。图中所示为一种水壶,该水壶直径小,水壶面无法靠近内侧壁2。电磁炉开机启动后,第一检测开关10开始检测到水壶底部接触反馈信号给MCU控制模块,第二检测开关11没有检测到接触信号。此时,第一线圈4加热,第二线圈5、第三线圈6不加热。对各线圈进行了较好地智能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可升降式电磁炉,包括外壳(1)、内侧壁(2)、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2)为内凹的弧面,内侧壁(2)底部中央设置有圆盘状底座(3),底座(3)内设有盘绕的第一线圈(4);
内侧壁(2)下方设置有第二线圈(5)、第三线圈(6);第二线圈(5)环绕设置于内侧壁(2)下半段,第三线圈(6)环绕设置于内侧壁(2)上半段;
底座(3)上表面设置有孔,第一检测开关(10)上端贴近或穿过所述孔;内侧壁(2)上半段表面也设置有孔,第二检测开关(11)上端贴近或穿过前述孔;
所述第一检测开关(10)、第二检测开关(11)均连线至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连线至加热驱动模块,所述加热驱动模块连接第一线圈(4)、第二线圈(5)、第三线圈(6);
底座(3)下方连接着传动托杆(7),所述底座(3)与传动托杆(7)可整体垂直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10)、第二检测开关(11)是以下几种装置中的任一种:
反射式光电开关,通过距离感应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
磁感应开关,通过磁量变化引起的电平变化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
轻触开关,通过物体接触引起的物理式变化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所述轻触开关为弯矩感应开关、压力感应开关、弹簧开关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10)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开关(10)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检测开关(11)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开关(1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传动托杆(7)与电机(8)之间设置有齿轮组(9),电机(8)可带动齿轮组(9)转动,齿轮组(9)带动具有齿纹的传动托杆(7)的上升或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型腔(12)设置于电磁炉底部内侧,型腔(12)下端设置有下限位开关(13),型腔(12)上端设置有上限位开关(14);传动托杆(7)穿射于型腔(12)内,传动托杆(7)下端还具有盘片(71);传动托杆(7)位于型腔(12)最下端位置时,盘片(71)与下限位开关(13)接触,该传动托杆(7)位于型腔(12)最上端位置时,盘片(71)与上限位开关(14)接触;下限位开关(13)、上限位开关(14)均连接至MCU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型腔(12)设置于电磁炉底部内侧,传动托杆(7)穿射于型腔(12)内,传动托杆(7)下端还具有密封片(72),密封片(72)与型腔(12)内壁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型腔(12)通过管道连接至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所述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通过管道连接至气泵(15);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连接至MCU控制模块。
7.可升降式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将待加热体放入电磁炉的步骤;
S2)电磁炉开机启动的步骤;
S3)第一检测开关(10)检测信号并反馈给MCU控制模块的步骤;
S31)如果第一检测开关(10)检测到信号,则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一线圈(4)加热的步骤;
S32)如果第一检测开关(10)没有检测到信号,则MCU控制模块控制传动托杆(7)上升,从而带动底座(3)上升的步骤;
S4)第二检测开关(11)检测信号并反馈给MCU控制模块的步骤;
S41)如果检测到信号,则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三线圈(6)加热的步骤;
S5)检测底座(3)是否处于下端位置的步骤;
S51)如果是,则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驱动模块对第二线圈(5)加热的步骤;
S6)加热完成后,关闭电磁炉的步骤。
8.使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5)包括以下步骤:
S501)MCU控制模块检测下限位开关(13)的信号,并判断底座(3)是否处于下端位置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升降式电磁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5)包括以下步骤:
S502)MCU控制模块监测气压检测及泄压装置(16)的信号,并判断底座(3)是否处于下端位置的步骤。
CN201410432073.8A 2014-08-27 2014-08-27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41804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2073.8A CN104180402A (zh) 2014-08-27 2014-08-27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20051576.0U CN204554909U (zh) 2014-08-27 2015-01-24 凹面型电炉
CN201510044380.3A CN104728877A (zh) 2014-08-27 2015-01-24 凹面型电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32073.8A CN104180402A (zh) 2014-08-27 2014-08-27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0402A true CN104180402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162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32073.8A Pending CN104180402A (zh) 2014-08-27 2014-08-27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201510044380.3A Pending CN104728877A (zh) 2014-08-27 2015-01-24 凹面型电炉
CN20152005157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4909U (zh) 2014-08-27 2015-01-24 凹面型电炉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380.3A Pending CN104728877A (zh) 2014-08-27 2015-01-24 凹面型电炉
CN20152005157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4909U (zh) 2014-08-27 2015-01-24 凹面型电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418040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8403A (zh) * 2017-12-26 2018-05-29 重庆凡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加热系统
CN111237822A (zh) * 2020-01-09 2020-06-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4692U1 (de) * 2015-01-21 2016-04-15 Fluxron Solutions Ag Induktionsheizvorrichtung
CN112325344A (zh) * 2020-09-25 2021-02-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炉的加热控制方法、电磁炉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8403A (zh) * 2017-12-26 2018-05-29 重庆凡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材烹饪设备的加热系统
CN111237822A (zh) * 2020-01-09 2020-06-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灶
CN111237822B (zh) * 2020-01-09 2021-11-19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8877A (zh) 2015-06-24
CN204554909U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0402A (zh) 可升降式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US20090095166A1 (en) Pressure-detection method and a detection device for an electric pressure cooker
EP3903652A1 (en) Cooking utensil
CN108937520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5286043U (zh) 一种自动泡茶的煮茶装置
CN205612261U (zh) 一种加热烹饪自动控制装置
CN206499335U (zh) 线圈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5661915A (zh) 智能餐桌装置
CN205514055U (zh) 一种智能型蒸汽锅控制器
KR101261510B1 (ko) 유도가열 인덕션렌지용 코일의 승하강장치
CN203762914U (zh) 多重保温的节能电饭煲
CN204554896U (zh) 燃气灶及燃气灶支架
CN105246182A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多谐振电路
CN207590470U (zh) 一种可无线控制的锅
EP3369290B1 (en) Cooking appliance and method
CN202141092U (zh) 一种多功能电磁灶
CN104566523A (zh) 燃气灶
CN201431347Y (zh) 用于电炊具上的连接通信系统
CN201955689U (zh) 一种电压力锅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6284856U (zh) 电磁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磁烹饪器具
EP3685711B1 (en) Split-type cooking applian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5031006U (zh) 一种具有加热环套结构的电饭煲
CN204631488U (zh) 加热控制平台组件
CN107374323B (zh) 节能型智能电饭锅
CN107374324B (zh) 能自动优化电热盘和内胆锅的接触情况的智能电饭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