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2573U - 一种电热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2573U
CN204862573U CN201520352574.5U CN201520352574U CN204862573U CN 204862573 U CN204862573 U CN 204862573U CN 201520352574 U CN201520352574 U CN 201520352574U CN 204862573 U CN204862573 U CN 204862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p tray
control panel
food warmer
electric food
temperature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525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王源
赖七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525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2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2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2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锅,包括锅体、内胆、加热装置、控制板和测温装置,所述内胆和加热装置置于锅体内,所述加热装置置于内胆的下方且设有贯通孔,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贯通孔处,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测温装置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引出导线,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测温装置与控制板之间,所述接水盘覆盖所述贯通孔,所述引出导线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水流到控制板上,从而可以减轻控制板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可以为电饭锅、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烹饪器具,且特别涉及一种电热锅。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锅,例如电压力锅、电饭锅等厨房烹饪产品,一般包括锅体、锅盖、内胆、加热装置、控制板、操作显示板和测温装置,所述锅盖置于锅体上面,所述内胆和加热装置置于锅体内,所述加热装置置于内胆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有贯通孔,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贯通孔处并贴紧内胆,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引出导线、中心盖和热敏电阻等元件,所述引出导线连接热敏电阻的两端,所述引出导线从中心盖的下方引出以连接到操作显示板或控制板。在电热锅工作时测温装置用于侦测内胆的温度,根据侦测到的温度控制板控制对内胆的加热。
现有的电热锅,由于空间的限制,有些控制板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下方,特别是位于测温装置的下方,由于贯通孔的存在,内胆中或内胆周边的水可能从贯通孔处漏下来,从而流到控制板上,从而可能导致控制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轻由于漏水而导致控制板损坏的电热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锅,包括锅体、内胆、加热装置、控制板和测温装置,所述内胆和加热装置置于锅体内,所述加热装置置于内胆的下方且设有贯通孔,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贯通孔处,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测温装置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引出导线,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测温装置与控制板之间,所述接水盘覆盖所述贯通孔,所述引出导线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底面向控制板方向延伸出漏水柱,所述控制板对应漏水柱设有避让孔,所述漏水柱穿出避让孔,所述漏水柱中设有第一漏水通道,所述第一漏水通道位于所述接水盘底面的最低点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底面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接水盘侧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安装柱朝内胆方向高出接水盘底面,所述安装柱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穿出所述接水盘底面,所述电热锅还包括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穿出安装孔将接水盘固定在加热装置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侧壁与接水盘底壁形成接水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邻近所述贯通孔设有连通加热装置上下表面的第二漏水通道,所述第二漏水通道的底端位于所述接水槽上方,所述第二漏水通道的顶面低于所述贯通孔顶部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侧壁延伸出卡槽,所述引出导线从卡槽中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顶部向外延伸出翻边,所述翻边中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卡槽设有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磁条,所述安装槽顶壁向外延伸出翻边,所述翻边形成凹槽,所述磁条一端位于所述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锅还包括云母片,所述云母片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引出导线,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测温装置与控制板之间,所述接水盘覆盖所述贯通孔,所述引出导线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即使内胆中或者内胆周边的水从贯通孔漏下来,接水盘也会接住,从而可以防止水流到控制板上,从而可以减轻控制板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热锅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线盘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线盘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线盘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磁线盘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接水盘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底座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底座安装控制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锅盖;200-锅体;210-锅身;220-底座;221-排水槽;222-周向挡板;223-排水口;300-内胆;400-电磁线盘;401-贯通孔;402-盘架;403-磁条;404-第二漏水通道;405-第二卡勾;406-第二卡槽;500-控制板;501-避让孔;600-测温装置;601-引出导线;602-中心盖;700-接水盘;701-第一卡槽;702-翻边;703-开口;704-接水槽;705-漏水柱;706-第一漏水通道;707-凹槽;710-安装柱;711-安装孔;712-螺钉;800-蒸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锅,例如电压力锅、电饭锅等厨房烹饪产品,请参照图1-图8,所述电热锅包括锅体200、锅盖100、内胆300、加热装置、控制板500、测温装置600和显示板,所述锅盖100设置在锅体200上,所述内胆300和所述加热装置置于锅体200内,所述加热装置置于所述内胆300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40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还可以为发热盘等常规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中心设有贯通孔4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401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中心位置,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还可以位于加热装置的其他位置,例如周边位置。所述贯通孔401连通加热装置上方的空间和加热装置下方的空间,所述测温装置600安装在贯通孔401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600贴住内胆300底面以用于侦测内胆300的温度,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还可以与所述内胆存在间隔,例如测温装置用于侦测内胆附近空间的温度,或者用于侦测加热装置本身的温度。所述控制板500位于所述测温装置600的下方。在电热锅工作时测温装置600用于侦测温度,根据侦测的温度控制板500控制对内胆300的加热。
所述控制板500位于所述测温装置600的下方,也即控制板500位于所述贯通孔401的下方,为了防止内胆300中或者内胆300周边的水可能从贯通孔401处漏下来,从而流到控制板500上,进而可能导致控制板500损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接水盘700,所述接水盘700位于测温装置600与控制板500之间,所述接水盘700覆盖所述贯通孔401,所述测温装置600包括引出导线601,所述引出导线601从所述接水盘700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接水盘700的存在,且所述测温装置600的引出导线601从所述接水盘700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从而即使内胆300中或者内胆300周边的水从贯通孔401漏下来,接水盘700也会接住,从而可以防止水流到控制板500上,从而可以减轻控制板500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6,所述测温装置600还包括中心盖602、热敏电阻、熔断体和弹簧,所述中心盖602顶壁通过弹簧贴住内胆300底面,所述热敏电阻贴住中心盖602顶面,所述熔断体位于所述中心盖602内,所述引出导线601分别连接到所述热敏电阻的两端和所述所述熔断体的两端,从而所述引出导线601的数量为4根,连接热敏电阻的引出导线601和连接熔断体的引出导线601都从所述接水盘700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当引出导线601都从所述接水盘700的侧壁引出时,较佳的,所述引出导线601从所述接水盘700侧壁的中上部引出。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测温装置还可以不包括熔断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出导线601从所述接水盘700侧壁引出,具体而言,所述接水盘700侧壁的上部延伸出第一卡槽701,所述引线从所述第一卡槽701中穿过,从而可以对所述引出导线601进行限位,具体说来,所述接水盘700侧壁顶部延伸出翻边702,所述翻边702和所述侧壁形成所述第一卡槽701,所述第一卡槽701设有开口703,从而方便引出导线601安装到第一卡槽701中或者从第一卡槽701中脱出。另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的侧壁还可以只设置开孔,所述引出导线从所述开孔中穿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的侧壁向外延伸出第一卡勾,第一卡勾与所述接水盘侧壁形成第一卡槽,所述引出导线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顶部延伸出来,并卡入到第一卡槽中,从而对所述引出导线进行限位。另外,本实用新型对引出导线的限位不限于上述例举的几种,其他常规的一些变形也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700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形成接水槽704,从贯通孔401漏下来的水收纳在接水槽704中,为了及时清理掉接水槽704中的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700底面向控制板500方向延伸出一根漏水柱7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漏水柱705由所述接水盘700底面周缘向控制板500方向延伸出所述漏水柱705,所述控制板500对应漏水柱705设有避让孔501,所述漏水柱705穿出避让孔501,所述漏水柱705中设有第一漏水通道706,从而,接水盘700中接到的水可以从漏水柱705中的第一漏水通道706漏出。较佳的,所述第一漏水通道706位于所述接水盘700底面的最低点处,从而方便接水盘700中的水从第一漏水通道706中漏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4、图7、图8,所述锅体200包括锅身210和底座220,所述控制板500安装在底座220上,所述底座220对应所述漏水柱705设有排水槽221,所述底座220底面向漏水柱705方向延伸出周向挡板222,所述底座220底面和所述周向挡板222形成所述排水槽221,所述漏水柱705位于所述排水槽221的上方或者所述漏水柱705延伸到所述排水槽221内,所述排水槽221的底面设有排水口223,从而方便水从所述排水口223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5和图6,所述电磁线盘400包括盘架402、线圈和磁条403,所述线圈绕置在盘架402上,所述磁条403安装在盘架402上,所述接水盘700翻边702形成凹槽707,所述磁条403一端位于所述凹槽707中,所述磁条403一端通过所述凹槽707与所述盘架402对其进行定位,所述磁条403另一端安装在盘架40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条403呈弧形,所述第一卡槽701位于相邻两凹槽707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所述接水盘700安装到所述电磁线盘400上,具体而言,所述接水盘700底面设有安装柱710,所述安装柱710位于所述接水盘700侧壁围城的空间内,所述安装柱710朝内胆300方向高出所述接水盘700底面,所述安装柱710内设有安装孔711,所述安装孔711穿出所述接水盘700底面,所述安装孔711为沉头孔,所述电热锅还包括固定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元件为螺钉712,所述固定元件穿出安装孔711将接水盘700固定在电磁线盘400上。由于所述安装柱710高出所述接水盘700底面,从而接水盘700内接到的水不会通过安装孔711流到控制板500上。
另外,为了进一步防止水漏到控制板5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500与接水盘700之间还设有云母片,所述云母片可以进一步用于防止水漏到控制板500上。具体而言,所述云母片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控制板500相适应,所述云母片贴在所述控制板500的上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和图5,所述电磁线盘400邻近所述贯通孔401设有连通电磁线盘400上下表面的第二漏水通道404,所述第二漏水通道404的底端位于所述接水槽704上方,所述第二漏水通道404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贯通孔401顶部的高度,从而内胆300中或者内胆300周边的水优先从第二漏水通道404中流到接水盘700中,减少从贯通孔401中漏下来的水,减小对测温装置600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所述盘架402上设有第二卡勾405,所述第二卡勾405与盘架402形成第二卡槽406,所述引出导线601卡入到第二卡槽406中从而将所述引出导线601卡到盘架402上。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引出导线601电连接到所述显示板,连接所述熔断体的引出导线601电连接到所述控制板500,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引出导线可以都电连接到显示板或者控制板。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请参见图1,所述内胆300中还挂接有蒸笼800,从而方便蒸食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热锅,包括锅体、内胆、加热装置、控制板和测温装置,所述内胆和加热装置置于锅体内,所述加热装置置于内胆的下方且设有贯通孔,所述测温装置安装在贯通孔处,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测温装置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引出导线,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测温装置与控制板之间,所述接水盘覆盖所述贯通孔,所述引出导线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或者顶部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底面向控制板方向延伸出漏水柱,所述控制板对应漏水柱设有避让孔,所述漏水柱穿出避让孔,所述漏水柱中设有第一漏水通道,所述第一漏水通道位于所述接水盘底面的最低点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底面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接水盘侧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安装柱朝内胆方向高出接水盘底面,所述安装柱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穿出所述接水盘底面,所述电热锅还包括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穿出安装孔将接水盘固定在加热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侧壁与接水盘底壁形成接水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邻近所述贯通孔设有连通加热装置上下表面的第二漏水通道,所述第二漏水通道的底端位于所述接水槽上方,所述第二漏水通道的顶面低于所述贯通孔顶部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侧壁延伸出卡槽,所述引出导线从卡槽中穿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顶部向外延伸出翻边,所述翻边中形成所述卡槽,所述卡槽设有开口。
8.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线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磁条,所述安装槽顶壁向外延伸出翻边,所述翻边形成凹槽,所述磁条一端位于所述凹槽中。
10.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锅还包括云母片,所述云母片设置在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接水盘之间。
CN201520352574.5U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电热锅 Active CN204862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2574.5U CN204862573U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电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52574.5U CN204862573U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电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2573U true CN204862573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7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52574.5U Active CN204862573U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电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25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442A (zh) * 2016-07-07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h电饭煲及其绕线盘排水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9442A (zh) * 2016-07-07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h电饭煲及其绕线盘排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8732U (zh) 防溢锅盖、防溢锅及加热装置
CN204862573U (zh) 一种电热锅
CN20668759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4698315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4635955U (zh) 一种节能的电热烹饪器具
CN204274116U (zh) 食物加热装置
CN202505035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壶
CN101133928A (zh) 烹饪装置
CN204394211U (zh) 电压力锅
GB2510045A (en) Electrical appliance cordless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and drainage arrangements
CN104095515A (zh) 一种电磁加热的电热锅
CN215226733U (zh) 锅体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8491699U (zh) 养生壶
CN206950058U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显示系统
CN204698353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776814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容防溢检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5197807U (zh) 烹饪器具
CN216602446U (zh) 煲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4698349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652070U (zh) 一种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995100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发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371359U (zh) 一种电蒸锅
CN209595548U (zh) 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0128378U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上盖组件及电磁加热装置
CN214664640U (zh) 具有外围挡圈的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