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6150U - 漏气量试验器 - Google Patents

漏气量试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6150U
CN203486150U CN201320541757.2U CN201320541757U CN203486150U CN 203486150 U CN203486150 U CN 203486150U CN 201320541757 U CN201320541757 U CN 201320541757U CN 203486150 U CN203486150 U CN 203486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tmosphere chamber
air leakage
leakage tester
airt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417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FEIYA AIRBORNE EQUIP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EIYA AIRBORNE EQUIP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EIYA AIRBORNE EQUIP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EIYA AIRBORNE EQUIP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417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6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6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615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公开了一种漏气量试验器,其包括大气舱、设于大气舱上方的气密舱、分别与大气舱及气密舱连通设置的压差计,以及与大气舱连接设置的一真空泵;所述大气舱与气密舱上均安装有一高度表,所述气密舱上设有用于安装一座舱压力排气活门的安装孔,大气舱通过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与气密舱连通设置;所述气密舱通过两管道分别与压缩空气及大气连通设置,该两管道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流量计及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对座舱压力控制器和座舱排气活门进行校验和维护。

Description

漏气量试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机舱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舱漏气量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是为了克服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环境对人体和设备的不利影响,保证舱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和可靠的必要设备。飞机座舱压力控制系统是飞机环境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控制与调节座舱中的压力参数,使其按照压力制度要求调节座舱压力,保证飞机在不同的飞行高度上都能满足人体生理机能,同时也要保证飞机机身结构的完好。
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就是利用座舱压力控制器来调节座舱排气活门的开启度,从而改变座舱的排气量,通过排气量的改变来实现对座舱压力和压力变化速度的控制,使其符合座舱压力制度。随着对飞机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控制技术也不断发展,这样对压力控制系统各个组件的控制精确性与使用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实验装置,以对座舱压力控制器和座舱排气活门进行校验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漏气量试验器,其可以方便的对座舱压力控制器和座舱排气活门进行校验和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气量试验器,其包括:大气舱、设于大气舱上方的气密舱、分别与大气舱及气密舱连通设置的压差计,以及与大气舱连接设置的一真空泵;所述大气舱与气密舱上均安装有一高度表,所述气密舱上设有用于安装一座舱压力排气活门的安装孔,大气舱通过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与气密舱连通设置;所述气密舱通过两管道分别与压缩空气及大气连通设置,该两管道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流量计及控制阀门。
其中,所述大气舱可以采用铝件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气舱具体采用500mm×500mm×450mm的铝件制作而成。
使用时,所述座舱压力排气活门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上,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还与一座舱压力控制器连接设置,该座舱压力控制器还分别与大气舱及气密舱连通设置。
具体的,所述压差计可以采用水银压差计。
进一步地,所述大气舱通过一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设置,该真空管上设有一第一阀门,该第一阀门与大气舱之间的真空管上还设有一第二阀门。
所述真空管可以采用无缝钢管。
所述流量计可以采用孔板流量计。
具体的,所述气密舱与压缩空气之间的管道为压缩空气管,该压缩空气管上设有两个控制阀门,该两控制阀门之间依次设有一第一孔板流量计及压力表。
再者,所述气密舱与大气之间的管道为大气管,该大气管上设有两个控制阀门,该两控制阀门之间依次设有一第二孔板流量计及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量试验器,其可以模拟各种高空环境,根据飞行维护手册测试通过座舱排气活门的空气流量、余压、气密压力及减压速率等参数,方便的对座舱压力控制器及座舱排气活门进行校验和维护,保证飞机在不同的飞行高度上都能满足人体生理机能,同时也能保证飞机机身结构的完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量试验器一种具体实施例在使用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大气舱10与气密舱2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气量试验器,其包括:大气舱10、设于大气舱10上方的气密舱20、分别与大气舱10及气密舱20连通设置的压差计50,以及与大气10舱连接设置的一真空泵(未图示);所述大气舱10与气密舱20上均安装有一高度表,所述气密舱20上设有用于安装一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的安装孔(未图示),大气舱10通过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与气密舱20连通设置;所述气密舱20通过两管道21、22分别与压缩空气及大气连通设置,该两管道21、22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表212、222、流量计及控制阀门。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量试验器,其可以模拟各种高空环境,根据飞行维护手册测试通过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的空气流量、余压、气密压力、减压速率等参数,以便于对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及座舱压力控制器40的校验和维护。
其中,所述大气舱10用于模拟飞机座舱,该大气舱10可以采用铝件制作而成。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大气舱10可以采用500mm×500mm×450mm的铝件制作而成。
使用时,所述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可以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20上,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在这里相当于一个阀门,大气舱10通过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与气密舱20连接。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还与一座舱压力控制器40连接设置,该座舱压力控制器40还分别与大气舱10及气密舱20连通设置。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为一执行机构,可以通过座舱压力控制器40给定信号排除座舱多余空气。座舱压力控制器40是对运7、运8飞机座舱压力调节机构,其可以调节飞机内外压差,保护飞机不因内外压差过大而造成飞机结构上的破坏。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可以为型号为CTQ-19的座舱排气活门,座舱压力控制器40可以为型号为CTQ18的座舱压力控制器。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量试验器还可以用于对型号为CTQ23等不同型号的座舱排气活门,以及型号为CTQ11、CTQ15等不同型号的座舱压力控制器进行校验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气舱10与气密舱20上分别安装有一高度表11、23,该高度表11、23可以分别通过一管子插设于大气舱10及气密舱20中。进一步地,所述大气舱10通过一真空管12与真空泵连接设置,该真空管12上设有一第一阀门13,该第一阀门13与大气舱10之间的真空管12上还设有一第二阀门14。该真空泵用于给大气舱10提供负压用来模拟各种飞行高度。所述第一阀门13可以采用真空蝶阀,其可以作为气体介质调节流量或进行切断操作。所述第二阀门14为一安全阀,其启闭件受外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当真空管12内的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自动开启泄压,通过向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真空管12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选择性实施例,所述真空管12可以采用无缝钢管(图2所示),该无缝钢管是一种经济断面钢材,其具有中空截面,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同时,采用无缝钢管还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
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差计50可以优选采用水银压差计,该水银压差计两端分别与大气舱10及气密舱20相连接,该水银压差计用于测量大气舱10与气密舱20之间的气压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流量计可以选用孔板流量计,该孔板流量计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性能稳定,使用可靠等特点。具体的,所述气密舱20与压缩空气之间的管道21为压缩空气管,该压缩空气管上设有两个控制阀门216、218,该两控制阀门216、218之间依次设有一第一孔板流量计214及压力表212。所述气密舱20与大气之间的管道22为大气管,该大气管上设有两个控制阀门226、228,该两控制阀门226、228之间依次设有一第二孔板流量计224及压力表222。在具体使用中,所述压缩空气管外接部队的压缩空气管,大气管直接与空气相连通。所述第一孔板流量计214与第二孔板流量计224均用于测量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的流量。具体的,所述第一孔板流量计214直接安装于压缩空气管上,用于粗测流量,其测量的范围值较大;第二孔板流量计224直接安装于大气管上,用于精测,其测量的范围值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漏气量试验器当启动真空泵时,大气舱10高度开始增大。这时通过控制通过压缩空气管的空气流量,通过流量计显示流量。压力表所显示的压力,流量计所显示流量,以及水银压差计所显示的压力均应符合“座舱排气活门”飞行手册,“座舱压力控制器”飞行手册。例如当飞行高度是8000米时候,通过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的流量应该是50-800kg/h(38.5Nm3/H-616Nm3/h),这时飞机内的余压应该是22.1±2kpa(166±15mmhg),飞机座舱压力应在57.7kpa(433mmhg)。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打开真空泵,使大气舱10有高度反应,然后打开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向大气舱10供气616Nm3/h,控制大气舱10高度在8000米,这时观察压差计50应为22.1±2kpa(166±15mmhg),压力表应为57.7kpa(433mmhg),这时完成一个校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漏气量试验器可以对余压性能进行检测,其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操作:
A:首先将一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20上,将座舱压力控制器40分别与大气舱10、气密舱20及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进行连接;将座舱压力控制器40气密开始设置在101kpa,余压设置在19.6kpa。打开真空泵向大气舱10抽空气,待大气舱10的高度表11有变化时,打开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16、218向气密舱20通压缩空气。这时通过控制真空泵的第一阀门13开合大小控制大气舱10高度为2500米,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16、218开合大小,控制进气流量为50kg/h-1000kg/h范围内(通过第一孔板流量计214显示),这时漏气量试验器压差计50显示压差应为19.6±3.3kpa。
B:首先将一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20上,将座舱压力控制器40分别与大气舱10、气密舱20及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进行连接;将座舱压力控制器40气密开始设置在101kpa,余压设置在29.3kpa。打开真空泵向大气舱10抽空气,待大气舱10的高度表11有变化时,打开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16、218向气密舱20通压缩空气。这时通过控制真空泵的第一阀门13开合大小控制大气舱10高度为9000米,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16、218开合大小,控制进气流量为50kg/h-800kg/h范围内(通过第一孔板流量计214显示),这时漏气量试验器压差计50显示压差应为29.3±2kp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漏气量试验器可以对座舱减压性能进行检测。首先将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及座舱压力控制器40与该漏气量试验器进行正确连接;将座舱压力控制器40气密开始设置在101kpa。打开真空泵向大气舱10抽空气,待大气舱10的高度表11有变化时,打开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16、218向气密舱20通压缩空气。这时通过控制真空泵的第一阀门13开合大小控制大气舱10高度为8000米,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16、218开合大小,控制进气流量为1000kg/h,这时漏气量试验器压差计50显示压力变化应为67pa/s至667pa/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漏气量试验器可以对漏气量进行检测。首先将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20上;打开真空泵,待压差计显示压差为23kpa时,打开大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26、228向气密舱20通空气,观察第二孔板流量计224上的流量应该小于50kg/h。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漏气量试验器可以对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余压限制器工作进行检测。首先将座舱压力排气活门30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20上;打开真空泵向大气舱10抽空气,待大气舱10的高度表11有变化时,打开大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26、228向气密舱20通空气,这时通过控制真空泵的第一阀门13开合大小控制大气舱10高度为5000米,通过大气管上的控制阀门226、228的流量应大于50kg/h(通过第二孔板流量计224显示),漏气量试验器压差计50显示压差应为44±2kpa。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气舱、设于大气舱上方的气密舱、分别与大气舱及气密舱连通设置的压差计,以及与大气舱连接设置的一真空泵;所述大气舱与气密舱上均安装有一高度表,所述气密舱上设有用于安装一座舱压力排气活门的安装孔,大气舱通过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与气密舱连通设置;所述气密舱通过两管道分别与压缩空气及大气连通设置,该两管道上均分别设置有压力表、流量计及控制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舱采用铝件制作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舱采用500mm×500mm×450mm的铝件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压力排气活门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气密舱上,该座舱压力排气活门还与一座舱压力控制器连接设置,该座舱压力控制器还分别与大气舱及气密舱连通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计采用水银压差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舱通过一真空管与真空泵连接设置,该真空管上设有一第一阀门,该第一阀门与大气舱之间的真空管上还设有一第二阀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管采用无缝钢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采用孔板流量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舱与压缩空气之间的管道为压缩空气管,该压缩空气管上设有两个控制阀门,该两控制阀门之间依次设有一第一孔板流量计及压力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气量试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舱与大气之间的管道为大气管,该大气管上设有两个控制阀门,该两控制阀门之间依次设有一第二孔板流量计及压力表。
CN201320541757.2U 2013-09-02 2013-09-02 漏气量试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6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757.2U CN203486150U (zh) 2013-09-02 2013-09-02 漏气量试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757.2U CN203486150U (zh) 2013-09-02 2013-09-02 漏气量试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6150U true CN203486150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56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4175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6150U (zh) 2013-09-02 2013-09-02 漏气量试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615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941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南通华夏飞机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外流安全活门功能测试装置
CN108561757A (zh) * 2018-03-19 2018-09-21 创尔特热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泄漏检测装置的参数设置方法
CN113970944A (zh) * 2021-10-15 2022-01-2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小颗粒高速入水实验用环境压力和密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8941A (zh) * 2016-12-15 2017-05-31 南通华夏飞机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外流安全活门功能测试装置
CN106768941B (zh) * 2016-12-15 2019-07-09 南通华夏飞机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外流安全活门功能测试装置
CN108561757A (zh) * 2018-03-19 2018-09-21 创尔特热能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泄漏检测装置的参数设置方法
CN113970944A (zh) * 2021-10-15 2022-01-25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小颗粒高速入水实验用环境压力和密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4231A (zh) 漏气量试验台及利用其进行检测的方法
CN203486150U (zh) 漏气量试验器
CN103577706B (zh) 座舱压力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器控制参数确定方法
CN101916108A (zh) 用于民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功能试验的自动化装置
CN106249731B (zh) 一种军用飞机座舱压力调节系统外场检测装置
CN105547608A (zh) 一种飞机气密试验装置
US8695598B2 (en) Cockpit oxygen breathing device
CN103112599B (zh) 气囊型飞机辅助燃油系统气压转输燃油试验系统与方法
CN204177563U (zh) 检测飞机大流量活门功能的测试系统
CN202255802U (zh) 一种机舱气密增压试验装置
CN105352735A (zh) 发动机模拟高原进气装置
CN110525698A (zh) 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03444329U (zh) 漏气量试验台
CN103487219A (zh) 一种小型通用飞机座舱及油箱一体化气密性检测系统
US20230002038A1 (en) Landing gear storage and quick servicing solution
CN202295336U (zh) 温度爆炸减压复合实验舱
CN103344499B (zh) 客机机身压力及气密试验设备
CN108801579B (zh) 动态压力快速响应平衡系统及其应用
CN206930440U (zh) 一种安全阀的测试装置
CN106005476B (zh) 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地面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103366614A (zh) 飞行人员躯体正负压训练装置
CN103847948B (zh) 一种用于浮空飞行器的地面测控装置
CN205906232U (zh) 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地面检测仪
CN102431658B (zh) 温度爆炸减压复合实验舱
CN205854539U (zh) 密封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