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54539U - 密封舱 - Google Patents

密封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54539U
CN205854539U CN201620780372.5U CN201620780372U CN205854539U CN 205854539 U CN205854539 U CN 205854539U CN 201620780372 U CN201620780372 U CN 201620780372U CN 205854539 U CN205854539 U CN 205854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celle
pipeline
valve
oxygen supply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8037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ang Chi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kou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kou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ikou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2078037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54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54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54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舱,密封舱包括舱体;供氧系统,供氧系统设置在舱体上,供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供氧装置,每个供氧装置携带有一次任务所需的氧气量,至少两个供氧装置设置在舱体外,每个供氧装置与舱体连通,至少有一个供氧装置对舱体进行供氧;至少一个泄压阀,设置在舱体上,用于对舱体进行泄压。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舱供氧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密封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舱。
背景技术
在进行航天航空旅游时,需要使用密封舱承载乘客,以保持舱内压强。并且,在密封舱内需要配置供氧系统。由于在旅游过程中无法进行氧气补充,因此氧气供给尤为重要。
现有的密封舱上只提供有一套供氧系统,当氧气不足或发生故障时无法继续供氧,使得现有的供氧系统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舱供氧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舱,密封舱包括舱体;供氧系统,供氧系统设置在舱体上,供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供氧装置,每个供氧装置携带有一次任务所需的氧气量,至少两个供氧装置设置在舱体外,每个供氧装置与舱体连通,至少有一个供氧装置对舱体进行供氧;至少一个泄压阀,设置在舱体上,用于对舱体进行泄压。
进一步地,供氧装置包括储气罐,固定设置在舱体外部;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储气罐连通,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舱体连通。
进一步地,供氧装置还包括:第一截止阀,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截止阀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第一减压阀,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减压阀用于调节第一管道内的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供氧装置还包括充气阀,设置在第一管道上,充气阀用于向第一管道内充气。
进一步地,第一截止阀、充气阀以及第一减压阀沿供氧方向顺次设置在第一管道上。
进一步地,供氧系统还包括减压装置,设置在舱体内,减压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至少两个供氧装置与减压装置的进气口连通,至少两个供氧装置的氧气经减压装置减压后向舱体内供氧。
进一步地,减压装置包括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第二截止阀,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截止阀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第二减压阀,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第二减压阀用于调节第二管道内的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减压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第三截止阀,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第三截止阀用于调节气体流量;第三减压阀,设置在第三管道上,第三减压阀用于调节第三管道内的气体压力。
进一步地,减压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二管道上;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电连接,控制器根据舱体的气体参数调节第一电磁阀的开度,当通过第二管道输送氧气时,第三管道封闭,当通过第三管道输送氧气时,第二管道封闭。
进一步地,减压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舱体内和/或舱体外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减压装置还包括测量仪,与控制器电连接,测量仪用于测量舱体内的氧气含量。
进一步地,第二截止阀、第二减压阀以及第一电磁阀沿供氧方向顺次设置在第二管道上。
进一步地,泄压阀包括第一泄压阀,设置在舱体内,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泄压阀用于调节舱体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泄压阀还包括第二泄压阀,设置在舱体内,第二泄压阀用于调节舱体内的压力。
进一步地,泄压阀还包括第三泄压阀,设置在舱体外侧,且与舱体内部连通,第三泄压阀用于调节舱体内的压力。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舱舱体外侧设置多个供氧装置,通过多个供氧装置对舱体供氧,如此可保证在其中一个供氧装置发生故障或氧气不足时,可以通过其它供氧装置继续供氧,如此提高供氧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舱的供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舱体;20、供氧装置;21、储气罐;22、第一管道;23、第一截止阀;24、第一减压阀;25、充气阀;30、减压装置;31、第二管道;32、第二截止阀;33、第二减压阀;34、第三管道;35、第三截止阀;36、第三减压阀;37、第一电磁阀;38、控制器;381、压力传感器;382、测量仪;41、第一泄压阀;42、第二泄压阀;43、第三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舱,该密封舱包括舱体10和供氧系统。其中,供氧系统设置在舱体10上,供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设置在舱体10外,每个供氧装置20与舱体10连通,以对舱体10供氧。供氧装置20的数量不做限定,且每个供氧装置20都能完成一次航行所需的供氧。例如,在一个可实现的密封舱上,在舱体10上设置两个供氧装置20。可以通过一个供氧装置20对舱体10进行供氧,也可通过两个供氧装置20同时对舱体10进行供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密封舱舱体10的外侧设置多个供氧装置20,通过多个供氧装置20对舱体10供氧,如此可保证其中一个供氧装置20发生故障或氧气不足时,可以通过其它供氧装置20继续供氧,如此提高供氧可靠性。
具体地,每个供氧装置20包括储气罐21和第一管道22。其中,储气罐21固定设置在舱体10的外部。第一管道22的一端与储气罐21连通,第一管道22的另一端与舱体10连通。将储气罐21设置在舱体10外侧可以节省舱体10的内部空间,并且,能够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防止储气罐21发生故障时,对舱体10内人员造成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供氧装置20还包括第一截止阀23和第一减压阀24。其中,第一截止阀23设置在第一管道22上,第一减压阀24设置在第一管道22上。通过第一截止阀23可以调节气体流量,通过第一减压阀24可以控制第一管道22内的气体压力。
其中,每个供氧装置20还包括充气阀25,充气阀25设置在第一管道22上。通过设置充气阀25,可在陆地对储气罐21进行充气,不用更换储气罐21,便于使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截止阀23、充气阀25以及第一减压阀24沿供氧方向顺次设置在第一管道22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供氧系统还包括减压装置30,减压装置30设置在舱体10内,减压装置3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与减压装置30的进气口连通,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的氧气经减压装置30减压后向舱体10内供氧。其中,多个供氧装置20可分别与减压装置30的进气口连通,也可使多个供氧装置20的第一管道22的端部先相互连通后再通过管道与减压装置30的进气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供氧装置20的第一管道22相互连通后再与减压装置30连通。
通过设置减压装置30可以在对舱体10内供氧前,进一步对气体进行减压,如此可实现逐级减压,增加供氧的稳定性。
具体地,该减压装置30包括第二管道31、第二截止阀32以及第二减压阀33。其中,第二管道31的一端与减压装置30的进气口连通,第二管道31的另一端与减压装置30的出气口连通,以使第二管道31与第一管道22连通。第二截止阀32和第二减压阀33均设置在第二管道31上。通过第二截止阀32调节第二管道31的流量,通过第二减压阀33对气体进行压力控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对气体进行减压处理。
具体地,该减压装置30还包括第三管道34、第三截止阀35以及第三减压阀36。第三管道34的一端与进气口连通,第三管道34的另一端与出气口连通。第三截止阀35和第三减压阀36均设置在第三管道34上。通过设置第二管道31和第三管道34,并分别在两个管道上设置截止阀和减压阀,如此可保证气体输送的可靠性,当其中一个管道或阀体失效时,可通过另一个管道进行输送,保证气体流量和压力正常,如此可进一步提高装置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减压装置30还包括第一电磁阀37和控制器38。其中,第一电磁阀37设置在第二管道31上。具体地,第二截止阀32、第二减压阀33以及第一电磁阀37沿供氧方向顺次设置在第二管道31上。控制器38与第一电磁阀37电连接,控制器38根据舱体10的气体参数调节第一电磁阀37的开度。具体地,当通过第二管道31输送氧气时,第三管道34封闭。当通过第三管道34输送氧气时,第二管道31封闭。通过第二管道31上的第一电磁阀37和控制器38进行控制,实现氧气的自动化控制。当第二管道31上的阀体失效,或控制器38出现故障时,封闭第二管道31,并打开第三管道34的第三截止阀35,通过第三管道34继续对舱体10内进行供氧。即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组阀组,在正常情况下,通过自动控制阀组对舱体10内的氧气输送进行控制;当自动控制阀组出现状况时,通过手动控制阀组进行氧气输送控制。如此可便于调节舱体10内氧气含量,并且提高装置稳定性。
其中,气体参数可包括气体压力、氧气浓度等参数,当舱体10内氧气浓度过大时,调小或关闭第一电磁阀37,当氧气浓度过小时,调大第一电磁阀37。通过第一电磁阀37能够使舱体10内的氧气含量保证在18.5%至23%之间,使氧气含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减压装置3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381以及测量仪382。其中压力传感器381和测量仪382均与控制器38电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381测量舱体10内或舱体10外的压力,通过测量仪382测量舱体10内的氧气含量。其中,压力传感器381以及测量仪382可设置多个,例如在舱体10内分别设置3个压力传感器381和3个测量仪382,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泄压阀包括第一泄压阀41、第二泄压阀42以及第三泄压阀43。其中,第一泄压阀41设置在舱体10内,且与控制器38电连接。第二泄压阀42设置在舱体10内。第三泄压阀43设置在舱体10外侧,且与舱体10内部连通。
当监测舱体10内气体压力过大时,控制器38可控制第一泄压阀41打开进行泄压,当舱体10内压力正常后,再将第一泄压阀41关闭。第二泄压阀42为备用阀,当控制器38或第一泄压阀41出现故障时,可通过第二泄压阀42进行泄压。第三泄压阀43设置在舱体10外部,当舱体10内压力与外界压力差较大导致舱体10无法打开时,舱体10外部工作人员可通过操作第三泄压阀43,以保证外部工作人员能够打开舱体10。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密封舱,能够保证舱体10氧气使用量,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包括:
舱体(10);
供氧系统,所述供氧系统设置在所述舱体(10)上,所述供氧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每个所述供氧装置(20)携带有一次任务所需的氧气量,所述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设置在所述舱体(10)外,每个所述供氧装置(20)与所述舱体(10)连通,至少有一个所述供氧装置(20)对所述舱体(10)进行供氧;
至少一个泄压阀,设置在所述舱体(10)上,用于对所述舱体(10)进行泄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20)包括:
储气罐(21),固定设置在所述舱体(10)外部;
第一管道(22),所述第一管道(22)的一端与所述储气罐(21)连通,所述第一管道(22)的另一端与所述舱体(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20)还包括:
第一截止阀(23),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22)上,所述第一截止阀(23)用于调节气体流量;
第一减压阀(24),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22)上,所述第一减压阀(24)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管道(22)内的气体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20)还包括:
充气阀(25),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22)上,所述充气阀(25)用于向所述第一管道(22)内充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23)、所述充气阀(25)以及所述第一减压阀(24)沿供氧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
减压装置(30),设置在所述舱体(10)内,所述减压装置(3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与所述减压装置(30)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至少两个供氧装置(20)的氧气经所述减压装置(30)减压后向所述舱体(10)内供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30)包括:
第二管道(31),所述第二管道(31)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31)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第二截止阀(32),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31)上,所述第二截止阀(32)用于调节气体流量;
第二减压阀(33),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31)上,所述第二减压阀(33)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管道(31)内的气体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30)还包括:
第三管道(34),所述第三管道(34)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三管道(34)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第三截止阀(35),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34)上,所述第三截止阀(35)用于调节气体流量;
第三减压阀(36),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34)上,所述第三减压阀(36)用于调节所述第三管道(34)内的气体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30)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37),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31)上;
控制器(38),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7)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8)根据所述舱体(10)的气体参数调节所述第一电磁阀(37)的开度,当通过所述第二管道(31)输送氧气时,所述第三管道(34)封闭,当通过所述第三管道(34)输送氧气时,所述第二管道(31)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30)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381),与所述控制器(38)电连接,所述舱体(10)内和/或所述舱体(10)外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38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装置(30)还包括:
测量仪(382),与所述控制器(38)电连接,所述测量仪(382)用于测量所述舱体(10)内的氧气含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截止阀(32)、所述第二减压阀(33)以及所述第一电磁阀(37)沿供氧方向顺次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3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
第一泄压阀(41),设置在所述舱体(10)内,且与所述控制器(38)电连接,所述第一泄压阀(41)用于调节所述舱体(10)内的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还包括:
第二泄压阀(42),设置在所述舱体(10)内,所述第二泄压阀(42)用于调节所述舱体(10)内的压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还包括:
第三泄压阀(43),设置在所述舱体(10)外侧,且与所述舱体(10)内部连通,所述第三泄压阀(43)用于调节所述舱体(10)内的压力。
CN201620780372.5U 2016-07-21 2016-07-21 密封舱 Active CN205854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0372.5U CN205854539U (zh) 2016-07-21 2016-07-21 密封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80372.5U CN205854539U (zh) 2016-07-21 2016-07-21 密封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54539U true CN205854539U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4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80372.5U Active CN205854539U (zh) 2016-07-21 2016-07-21 密封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8545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066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方法
CN111377067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066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方法
CN111377067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170B (zh) 惰化装置、配设有此装置的燃料箱和航空器以及相应的方法
CN102941929B (zh) 板式贮箱流体传输性能验证的微重力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205854462U (zh) 浮空器
CN205854539U (zh) 密封舱
CN104266803A (zh) 气密检测系统以及气密检测方法
CN110525698B (zh) 用于航天器密封舱压力防护系统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207976A (zh) 一种油罐车用呼吸阀智能型综合测试装置
CN110464939A (zh) 呼吸支持设备氧浓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7162115U (zh) 一种lng储罐预冷装置
CN206889766U (zh) 多功能三阀组
Paryz Upgrades at the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ransonic facility
CN107575742A (zh) 一种低压舱的气路系统
CN106005476B (zh) 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地面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N103344499B (zh) 客机机身压力及气密试验设备
CN206171843U (zh) 飞机应急氧气系统的测试设备
CN108248901A (zh)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泄复压地面模拟试验系统
CN209557734U (zh) 一种微压型安全阀
CN201532300U (zh) 一种飞机旅客氧气调节器测试装置
CN205906232U (zh) 电子式供氧抗荷调节器地面检测仪
CN206675839U (zh) 一种应用于机上空勤人员供氧的电子呼吸调节器
CN216050553U (zh) 燃料电池整车三腔同测窜气检测装置
CN206330618U (zh) 一种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检定装置
CN109883685B (zh) 一种电磁阀的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473426U (zh) 恒温恒湿试验箱自动补水装置
CN102901671A (zh) 一种手动式压力容器水压试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7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301-b077, building 2, No.1, Mawu Road, Baoan community, Yuansh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KUANG-CHI SPACE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70100 building a, business incubation center, Haikou national high tech Zone, no.6, Yaogu 1st Road, Nanhai Avenue,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IKOU INSTITUTE OF FUTURE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