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3664U -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3664U
CN203483664U CN201320640896.0U CN201320640896U CN203483664U CN 203483664 U CN203483664 U CN 203483664U CN 201320640896 U CN201320640896 U CN 201320640896U CN 203483664 U CN203483664 U CN 203483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lid
box
linkage
cillin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408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AIM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AIM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AIM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AIME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408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3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3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36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包括外框架和内实体;外框架由盒子组成,盒子包括盒体、盒盖、推杆和连杆,盒体内横向设置一两端分别伸出对应侧的滑槽的推杆,盒盖的两侧分别设置一连杆;内实体包括盒体底座,盒体底座内横向设置一支撑板,盒体底座由支撑板分割为腔体Ⅰ和腔体Ⅱ,在腔体Ⅱ内沿盒体底座的纵向设置一凹槽。该装置分体式设计,结构单元简单,可紧凑组合后存放,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穿刺装配一次到位,对操作人员无技巧和力度的严格要求,且对操作人员具有安全的防护作用;穿刺力度可控,穿刺效率高,穿刺效果统一,可实现穿刺装配的规范化操作。

Description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高输液安全性并简化输液的配液操作,目前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使用混药器进行输液前的混药工作。在众多形式的混药器中,与输液包装一体化的混药器成为了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一种带混药杯的硬双接口,将该接口与输液包装焊接,来实现与输液包装的一体化。然而这种一体化的混药杯由于结构简洁,操作灵活,使得医护人员通常根据其自身的经验来进行使用,缺乏操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另外,该混药杯设置在硬双接口上,操作者要装配西林瓶,能手握着力的位点范围窄,再加上,该混药杯设置于接口上,对其所使用的材料有所限制(包括混药杯内置的穿刺针的材料),因而要成功实现西林瓶与混药杯的穿刺对接或装配,除了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一定技巧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力度,否则,容易导致穿刺针的折断、操作人员误伤、穿刺不到位输液过程漏液等严重后果。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寻求一种技术方案来降低带一体化混药器的输液包装在混药操作上的难度,并起到规范操作,统一操作后效果的作用,促进安全性混药技术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规范和统一操作,且可批量混药操作,操作简便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包括外框架和内实体;
所述外框架由盒子组成;盒子包括盒体、盒盖、推杆和连杆,盒盖的一端与盒体铰接,盒体的两侧壁对应纵向设置滑槽,盒体内横向设置一两端分别伸出对应侧的滑槽的推杆,推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盒盖的两侧分别设置一连杆,连杆的一端与盒盖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推杆的端部铰接;
所述内实体包括盒体底座,在盒体底座内横向设置一支撑板,所述盒体底座由支撑板分割为腔体Ⅰ和腔体Ⅱ;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输液接口卡槽和混药接口卡槽,所述输液接口卡槽和混药接口卡槽均沿盒体底座的纵向设置;在腔体Ⅱ内沿盒体底座的纵向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与混药接口卡槽对应;
盒体底座放置在盒体内时,推杆位于凹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子至少为两个,相邻盒子的盒盖之间通过连接构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每个盒子内,所述连杆与盒盖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与盒体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与推杆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与盒体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腔体Ⅱ内的表面高度高于腔体Ⅰ内的表面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盒盖盖在盒体上时,盒盖的自由端与盒体扣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水平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竖向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通过竖向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水平分布的盒盖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通过竖向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方案,所有的盒子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竖向分布的盒盖通过竖向连杆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通过横向连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分体式设计,外框架与内实体结构相结合,结构单元简单,可紧凑组合后存放,占用空间小;使用时,可每个单元单独使用,也可根据实际空间情况和混药处理量的需要仅对外框架进行自由的联动组合后(包括水平、垂直或正交),逐个放入内实体即可进行批量混药操作。
2、操作简便,穿刺装配一次到位,对操作人员无技巧和力度的严格要求,且对操作人员具有安全的防护作用。
3、穿刺力度可控,穿刺效率高,穿刺效果统一,可实现穿刺装配的规范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布置方式的外框架的示意图。
附图中:1—盒子; 2—盒体; 3—盒盖; 4—推杆; 5—连杆; 6—滑槽; 7—盒体底座; 8—支撑板; 9—腔体Ⅰ; 10—腔体Ⅱ; 11—输液接口卡槽; 12—混药接口卡槽; 13—凹槽; 14—横向连杆; 15—竖向连杆; 16—西林瓶; 17—混药杯; 18—输液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包括外框架和内实体。
其中,框架由盒子1组成,盒子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图1所示,图1中画出了四个盒子1。盒子1的结构如图2所示,盒子1均包括盒体2、盒盖3、推杆4和连杆5。盒盖3的一端与盒体2铰接,盒盖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盒盖3盖在盒体2上时,盒盖3的自由端与盒体2扣合。每个盒体2的两侧壁对应纵向(纵向是指盒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滑槽6,每个盒体2内横向(横向是指盒体2的宽度方向)设置一两端分别伸出对应侧的滑槽6的推杆4,推杆4与滑槽6滑动配合。盒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连杆5,连杆5的一端与盒盖3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推杆4的端部铰接。相邻盒盖3通过连接构件固定连接,连接构件既可以是横向连杆14,也可以是竖向连杆15。
内实体的结构如图3所示,内实体包括盒体底座7,在盒体底座7内横向(横向是指盒体底座7的宽度方向)设置一支撑板8,盒体底座7由支撑板8分割为腔体Ⅰ9和腔体Ⅱ10,腔体Ⅱ10内的表面高度高于腔体Ⅰ9内的表面高度,腔体Ⅰ9主要用于存放输液包装。支撑板8上设有输液接口卡槽11和混药接口卡槽12,输液接口卡槽11和混药接口卡槽12均沿盒体底座7的纵向(纵向是指盒体底座7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腔体Ⅱ10内沿盒体底座7的纵向设置一凹槽13,凹槽13与混药接口卡槽12对应,凹槽13的横向尺寸大于混药接口卡槽12的横向尺寸,盒体2两侧的滑槽6与凹槽13处于同一横向方向上。
盒体底座7放置在盒体2内时,推杆4位于凹槽13上。在每个盒子1内,连杆5与盒盖3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3与盒体2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5与推杆4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3与盒体2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将西林瓶16放在凹槽13内时,推杆4位于西林瓶16的尾部一侧并与西林瓶16的尾部的中部对应。盒盖3盖在盒体2上的过程中,盒盖3通过连杆5驱动推杆4在盒体2两侧的滑槽13中滑动,朝着支撑板8移动,与此同时,推杆4推动西林瓶16向混药杯17内移动。
所有的盒子1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所有的盒子1水平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只需驱动其中一个盒盖3盖在盒体2上的过程中,该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便可同步驱动其他盒盖3盖在对应的盒体2上。第二,所有的盒子1竖向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只需驱动其中的一个盒盖3盖在盒体2上的过程中,该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便可同步驱动其他盒盖3盖在对应的盒体2上。第三,所有的盒子1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水平分布的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固定连接;即在所有的盒子1中至少有一排水平布置的盒盖3,只需驱动水平布置的盒盖3中的一个盒盖3,该盒盖3便可通过横向连杆14驱动同一水平上的盒盖3,同一水平上的盒盖3同时通过竖向连杆15驱动分布在其下方的盒盖3。第四,所有的盒子1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竖向分布的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固定连接;即在所有的盒子1中至少有一排竖向布置的盒盖3,只需驱动竖向布置的盒盖3中的一个盒盖,该盒盖3便可通过竖向连杆15驱动同一竖向上的盒盖3,同一竖向上的盒盖3同时通过横向连杆14驱动分布在相应水平方向上的盒盖3。
使用该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时,可根据实际空间情况和混药处理量的需要仅对外框架进行自由的联动组合后(包括水平、垂直或正交),然后将盒盖3从盒体2上打开,逐个放入内实体,再将具有混药杯17的硬双接口的输液包装18安装在盒体底座7内,输液包装18放置在腔体Ⅰ9内,硬双接口上的混药接口卡在混药接口卡槽12内,输液接口卡在输液接口卡槽11内,混药杯17位于凹槽13内;再将西林瓶16放置在凹槽13内,并与混药杯17对应,如图3所示。混药时,关闭盒盖3,在压下盒盖3的过程中,相邻的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和∕或竖向连杆15同步驱动,盒盖3通过连杆5驱动推杆4,推杆4压在西林瓶16的尾部并推动西林瓶16向混药杯17内移动,在盒盖3盖在盒体2上时,西林瓶16卡在混药杯17内,混药杯17内的穿刺针刺穿西林瓶16上的密封塞,实现西林瓶16内与输液包装18内连通。在混药结束后,开启盒盖3,取出已经混药后的输液包装18和西林瓶16,再次放入新的具有混药杯17的硬双接口的输液包装18和西林瓶16便可进行下一次混药操作。通过对外框架进行自由的联动组合后(包括水平、垂直或正交),即可进行批量混药操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和内实体;
所述外框架由盒子(1)组成;盒子(1)包括盒体(2)、盒盖(3)、推杆(4)和连杆(5),盒盖(3)的一端与盒体(2)铰接,盒体(2)的两侧壁对应纵向设置滑槽(6),盒体(2)内横向设置一两端分别伸出对应侧的滑槽(6)的推杆(4),推杆(4)与滑槽(6)滑动配合,所述盒盖(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连杆(5),连杆(5)的一端与盒盖(3)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与对应侧的推杆(4)的端部铰接;
所述内实体包括盒体底座(7),在盒体底座(7)内横向设置一支撑板(8),所述盒体底座(7)由支撑板(8)分割为腔体Ⅰ(9)和腔体Ⅱ(10);所述支撑板(8)上设有输液接口卡槽(11)和混药接口卡槽(12),所述输液接口卡槽(11)和混药接口卡槽(12)均沿盒体底座(7)的纵向设置;在腔体Ⅱ(10)内沿盒体底座(7)的纵向设置一凹槽(13),所述凹槽(13)与混药接口卡槽(12)对应;
盒体底座(7)放置在盒体(2)内时,推杆(4)位于凹槽(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1)至少为两个,相邻盒子(1)的盒盖(3)之间通过连接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盒子(1)内,所述连杆(5)与盒盖(3)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3)与盒体(2)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小于连杆(5)与推杆(4)之间的铰接点到盒盖(3)与盒体(2)之间的铰接点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Ⅱ(10)内的表面高度高于腔体Ⅰ(9)内的表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3)盖在盒体(2)上时,盒盖(3)的自由端与盒体(2)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盒子(1)水平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盒子(1)竖向布置时,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盒子(1)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水平分布的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盒子(1)正交布置时,至少有一排竖向分布的盒盖(3)通过竖向连杆(15)固定连接,其余相邻两个盒盖(3)通过横向连杆(14)固定连接。
CN201320640896.0U 2013-10-17 2013-10-17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3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0896.0U CN203483664U (zh) 2013-10-17 2013-10-17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0896.0U CN203483664U (zh) 2013-10-17 2013-10-17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3664U true CN203483664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5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40896.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3664U (zh) 2013-10-17 2013-10-17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3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8797A (zh) * 2019-05-16 2019-08-30 西藏锦瑞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托盘虫类养殖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8797A (zh) * 2019-05-16 2019-08-30 西藏锦瑞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托盘虫类养殖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3664U (zh) 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联动装置
CN207046097U (zh) 一种可定量取药式医疗储药瓶
CN206228683U (zh) 一种儿科自换瓶消毒输液机
CN203952898U (zh) 一种针剂调配柜
CN203855081U (zh) 一种自动化药房中的自动取药装置
CN203483662U (zh) 用于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分体式装置
CN203539699U (zh) 水平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装置
CN209352894U (zh) 一种无菌细胞培养基自动分装设备
CN107715223A (zh) 带有储物功能且便于取放物件的输液装置
CN202027138U (zh) 摆药柜
CN203483663U (zh) 一种用于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装置
CN103520792B (zh) 垂直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仪器
CN208481720U (zh) 一种医用点滴配液机
CN206463159U (zh) 一种胰岛素双推门治疗车
CN108542780A (zh) 放射性治疗胶囊自动滴加制备装置
CN203507140U (zh) 垂直装配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装置
CN201710813U (zh) 自动给药屏蔽辐射输液装置
CN208877332U (zh) 放射性治疗胶囊自动滴加制备装置
CN203493920U (zh) 垂直装配多个混药器与西林瓶的装置
CN206240375U (zh) 一种药剂科用医疗药物混合装置
CN103519994B (zh) 垂直装配多个混药器与西林瓶的仪器
CN207084973U (zh) 临床医药自动配液仪
CN206603981U (zh) 一种便于分类管理的医用的医疗注射架
CN207871148U (zh) 一种护理配药器
CN221085430U (zh) 一种注射液配药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