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74200U -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74200U
CN203474200U CN201320459568.0U CN201320459568U CN203474200U CN 203474200 U CN203474200 U CN 203474200U CN 201320459568 U CN201320459568 U CN 201320459568U CN 203474200 U CN203474200 U CN 203474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ch
clamping plate
plate face
passenger conveyors
bound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5956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菊池孝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74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742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是一种夹板面不会从梯级框架浮起的不锈钢制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结构为:梯级(30)的不锈钢制的夹板面(62)焊接在梯级框架(60)的上表面,踢板面(64)安装在梯级框架(60)的后表面,后界限梳齿(80)安装在夹板面62的后端部与踢板面(64)的上端部相交的角部,并且,后界限梳齿(80)的前端部的上部覆盖着夹板面(62)的后端部的下部。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优先权基础申请等关联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3211号(申请日:2013年1月11日)为基础,从该申请享有优先权。本申请参照该申请,并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背景技术
作为自动扶梯和移动人行道等近年来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的结构,铝一体型的梯级和不锈钢制的梯级这两种是近年来的主流。
铝一体型的梯级是由夹板面、踢板面、以及梯级框架以压铸的方式一体成形。
不锈钢制的梯级则是将夹板面和踢板面以点焊接固定在梯级框架上而形成;其中,所述夹板面和踢板面是由不锈钢制的薄板形成波纹板形状而形成。
铝一体型的梯级虽然成本较高,但由于其夹板面与梯级框架为一体形成,所以其夹板面不会从梯级框架浮起。
另一方面,不锈钢制的梯级虽然成本低,但是一旦梯级框架和夹板面的点焊部分脱落,就会存在夹板面从梯级框架浮起,在乘降口处与梳齿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且,在发生这样的意外情况时,存在必须对全部的梯级进行检修或交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为解决上述而提供的不锈钢制的,其夹板面不会从梯级框架浮起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实用新型方面1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具有:梯级框架;由不锈钢制的薄板以波纹板形状形成的夹板面;由不锈钢制的薄板以波纹板形状形成的踢板面;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后界限梳齿,所述夹板面焊接在所述梯级框架的上表面,所述踢板面安装在所述梯级框架的后表面,所述后界限梳齿安装在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与所述踢板面的上端部相交的角部,并且,所述后界限梳齿的前端部的上部覆盖着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的下部。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1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2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以越接近所述后界限梳齿的前端部的上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的下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1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3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以越接近所述后界限梳齿的前端部的上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的下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1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4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还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前界限梳齿,所述前界限梳齿的后端部的上部覆盖着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的下部。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4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5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以越接近所述前界限梳齿的后端部的上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的下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4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6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以越接近所述前界限梳齿的后端部的上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的下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1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7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框架为金属制。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7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8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界限梳齿螺合固定在所述梯级框架的上表面。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1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9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面的两侧部上分别设置有侧端界限梳齿。
基于实用新型方面1中所记载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实用新型方面10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输送机为自动扶梯、或者是移动人行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是不锈钢制的梯级,其夹板面也不会从梯级框架浮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形态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2是梯级的侧视图。
图3是梯级的俯视图。
图4是梯级的后视图。
图5是将要把后界限梳齿安装在梯级框架上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显示后界限梳齿与夹板面的关系的放大侧视图。
图7同上的放大平面图。
图8是变形例2的后界限梳齿和夹板面的放大侧视图。
图9是变形例2的后界限梳齿和夹板面的其他例子的放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1~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0。
(1)自动扶梯10
基于图1说明自动扶梯10的结构。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扶梯10的说明图。
自动扶梯10的桁架12横跨建筑物1的上层和下层,并由支持角接2、3支撑。
桁架12的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18。该驱动装置18具有马达20、以及根据该马达20发生动作的驱动链条22,驱动链轮24通过该驱动链条22进行旋转。另外,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50。
桁架12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部设置有从动链轮26,在驱动链轮24与从动链轮26之间架设有左右一对的环形的梯级链条28、28,该左右一对的梯级链条28、28上以相等的间距安装有多个梯级30,梯级30的前轮56和后轮58在图中未示出的导向轨道30上运行。
桁架12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栏杆36、36。扶手传送带38在该栏杆36的上部移动。设置有覆盖栏杆36上层侧的正面下部的正面围裙板40,下层侧的正面下部上设置有下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2。从正面围裙板40、42的正面上突出有作为扶手传送带38的出入口的入口部46、48。栏杆36侧面下部设置有围裙板44。
上层侧的机械室14的天花板面上设置有上层侧的乘降板32,下层侧的机械室16的天花板面上设置有下层侧的乘降板34。乘降板32和乘降板34的前端侧(梯级侧)形成有梳齿52、54。
(2)梯级30的结构
基于图2~图7对梯级30的结构进行说明。梯级30的金属制的梯级框架60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板面62,梯级框架60的后表面设置有踢板面64。
如图2所示,梯级框架60在左右一对的三角形的梯级框架框体66、66之间以左右方向架设有前加固体68、中加固体70、后加固体72和下加固体74。前加固体68架设在三角形的梯级框架框体66、66的前部,中加固体70架设在三角形的梯级框架框体66、66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后加固体72架设在梯级框架框体66、66的后上部,下加固体74架设在梯级框架框体66、66的后表面下部。
如图2所示,左右一对的前轮5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梯级框架框体66的前部,左右一对的后轮58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梯级框架框体66的后下部。
如图7所示,夹板面62是厚度为0.5~2.0毫米左右的薄板的不锈钢材料形成的波纹板成形体。在此,夹板面62通过冲压成形加工,交替的形成有山部621和谷部622。另外,夹板面62的谷部622通过电极接触式点焊固定在前加固体68、中加固体70及后加固体72上。在图中以P表示点焊的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踢板面64也同样是使用不锈钢材料的波型成形体,山部641和谷部642交替形成,踢板面64的谷部642以点焊P固定在后加固体72和下加固体74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在梯级框架60的上表面的夹板面62的左右两端部上,安装有树脂制的侧端界限梳齿76,并且,踢板面64的左右两端部上也安装有树脂制的侧端界限梳齿78。
如图2所示,夹板面62的后端部与踢板面64的上端部的相交角部,即,梯级30的后上部,在左右方向设置有后界限梳齿80。另外,夹板面62的前端部上也在左右方向设置有前界限梳齿82。
另外,侧端界限梳齿76、78,后界限梳齿80,前界限梳齿82的界限梳齿(demarcationcomb)是为了使自动扶梯10的梯级30和梯级30的界限醒目起见而设置的黄色的线,并采用宽度为3厘米左右的合成树脂制的构件,使其成为黄色的醒目标色。此外,后界限梳齿也被称为“夹板片”。
(3)后界限梳齿80的结构
下面,基于图3-图7对后界限梳齿80安装于梯级30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对夹板面62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和如图6所示,夹板面62以上述方式形成有山部621和谷部622,该山部621的后端部以越接近后端部下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623。
如图5和图6所示,后界限梳齿80的上表面上交替形成有山部801和谷部802,该山部801和谷部802与夹板面62的山部621和谷部622对应。山部801的前端部以越接近上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803。而且,后界限梳齿80的倾斜部803与夹板面62的倾斜部623,如图6所示,仅有该山部621的上部倾斜。
如图5所示,后界限梳齿80后表面上交替形成有山部804和谷部805,该山部804和谷部805与踢板面64的山部641和谷部642对应形成。
如图3和图5所示,后界限梳齿80通过谷部802上设置的螺丝孔806和后加固体72上设置的螺丝孔721经由与图中未示出的螺丝的螺合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后界限梳齿80的山部801的后端部成为覆盖夹板面62的山部621的后端部的倾斜部623的状态。
(4)前界限梳齿82的结构
其次,基于图2对前界限梳齿82的结构进行说明。
首先,夹板面62的山部621以越接近下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624。
前界限梳齿82的上表面上交替形成有山部821和谷部822,该山部821和谷部822与夹板面62的山部621和谷部622对应形成。并且,该山部821以越接近上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823。
前界限梳齿82也是通过谷部822上设置的螺丝孔和前加固体68上设置的螺丝孔经由螺丝的螺合而固定。此时,前界限梳齿82的山部821的倾斜部823成为覆盖着夹板面62的山部621的前端部上的倾斜部624的状态。
(5)效果
在采用本实施形态的梯级30的情况下,由于后界限梳齿80的山部801上形成的倾斜部803为覆盖夹板面62的山部621的后端部上设置的倾斜部623的状态,因此,即使在固定夹板面62的点焊P剥落的情况下,夹板面62也不会浮起。另外,由于前界限梳齿82的山部821的倾斜部823也成为覆盖夹板面62的山部621的前端部上的倾斜部624的状态,因此,即使点焊P脱落,夹板面62也不会从梯级框架60浮起。因此,夹板面62不会与梳齿52、54碰撞。
(6)变形例1
上述实施形态,虽然后界限梳齿80和前界限梳齿82双方设置了倾斜部803和倾斜部823,但只要是至少在后界限梳齿80上设置了倾斜部803,就能够防止夹板面62浮起。
(7)变形例2
上述实施形态,后界限梳齿80的倾斜部803和夹板面62的倾斜部623如图6所示,虽然仅有该山部621的上部设置了倾斜,但也不仅限于此,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倾斜部803和倾斜部623设置在山部804和山部621的高度方向的全线外围。
另外,也可以是:如图9所示,设置阶梯部625和阶梯部807代替倾斜部623、803,后界限梳齿80的阶梯部807与夹板面62的阶梯部625卡合,成为阶梯部807覆盖阶梯部625的状态。
(8)变形例3
虽然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以自动扶梯10作为乘客输送机进行了说明,但在移动人行道上也可以适用。
(9)其他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该实施方式仅作为一个范例,并不具有限定实用新型范围的意图。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其他各种形态上实施,可以在不超出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范围和摘要中的同时,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实用新型以及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具有:
梯级框架;
由不锈钢制的薄板以波纹板形状形成的夹板面;
由不锈钢制的薄板以波纹板形状形成的踢板面;以及
合成树脂制的后界限梳齿,
所述夹板面焊接在所述梯级框架的上表面,
所述踢板面安装在所述梯级框架的后表面,
所述后界限梳齿安装在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与所述踢板面的上端部相交的角部,并且,所述后界限梳齿的前端部的上部覆盖着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以越接近所述后界限梳齿的前端部的上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的下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以越接近所述后界限梳齿的前端部的上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后端部的下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还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前界限梳齿,所述前界限梳齿的后端部的上部覆盖着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以越接近所述前界限梳齿的后端部的上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的下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以越接近所述前界限梳齿的后端部的上部越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并以越接近所述夹板面的前端部的下部越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阶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梯级框架为金属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界限梳齿螺合固定在所述梯级框架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板面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侧端界限梳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梯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客输送机为自动扶梯、或者是移动人行道。
CN201320459568.0U 2013-01-11 2013-07-30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742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3211A JP2014133639A (ja) 2013-01-11 2013-01-11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
JP2013-003211 2013-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74200U true CN203474200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2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5956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74200U (zh) 2013-01-11 2013-07-30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133639A (zh)
CN (1) CN20347420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8877Y1 (zh) * 1969-10-01 1973-03-08
JP3744399B2 (ja) * 2001-09-26 2006-02-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9190870A (ja) * 2008-02-15 2009-08-2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のステ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33639A (ja) 2014-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6487B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3451022U (zh)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CN104139999A (zh) 带自动翻转收纸功能的硬纸板复合生产线
CN205325014U (zh) 中部槽专用自动组焊机床
AU2008309740A1 (en) Step for escalator or plate for travelator, and escalator or travela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CN203474200U (zh)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JP6574619B2 (ja) 汚泥掻寄機
CN206053078U (zh) 幕墙装饰柱单元及单元式幕墙装饰柱
CN106972429A (zh) 一种轻型增强型托盘式桥架
CN204751756U (zh) 一种轿架反绳轮护罩
CN201730364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DE1533440C2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stranggegossener Elektroden aus Blasenkupfer und/oder Altkupfer für die elektrolytische Kupfer-Raffination
CN102275805A (zh) 乘客传送设备
AU2015283476A1 (en) Rigid container floor and container with same
JP5951692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10762670U (zh) 一种避免物料晃动的皮带输送机
CN203740840U (zh)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
EP1020591A3 (de) Parksystem
CN102211731A (zh) 乘客输送机的乘降部地板装置
CN212957869U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平衡结构
JP4061622B2 (ja) 鉄骨階段用の踏板及び鉄骨階段の製造方法
EP2159850B1 (de) Dachstein, insbesondere Dachziegel
CN201576666U (zh) 压板治具
CN204689341U (zh) 乘客输送机
CN204384707U (zh) 用于吊运钢卷的单臂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