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8734U - 一种治疗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8734U
CN203468734U CN201320482224.1U CN201320482224U CN203468734U CN 203468734 U CN203468734 U CN 203468734U CN 201320482224 U CN201320482224 U CN 201320482224U CN 203468734 U CN203468734 U CN 203468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detachable
concentration module
lens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22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绪华
欧阳文
张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igaa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igaa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igaa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Gigaa Op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22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8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8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87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治疗头装置,包括:导光模块、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手柄机构、框体机构及第一连接件;导光模块置于手柄机构内部,并与手柄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框体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另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框体机构活动连接;手柄机构的一端与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手柄机构与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导光模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治疗过程中激光束光斑直径可调的技术目的,达到了安全治疗的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技术已被医学界广泛应用,目前激光治疗可以用于手术开刀,用以减轻痛苦,减少感染。然而,当前用于激光理疗以及术后恢复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上的治疗头很多都是固定治疗,不能调节光斑的大小,且一般结构为直线型,导致其在作业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不便操作,最终使得治疗过程产生诸多不便,治疗效果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激光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光斑直径可调的治疗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头装置,包括:用于光束传输的导光模块、用于调节光斑直径的第一聚光模块、用于调节光斑直径的第二聚光模块、用于紧固所述导光模块的手柄机构、用于紧固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的框体机构及用于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光路衔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导光模块置于所述手柄机构内部,并与所述手柄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所述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所述框体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所述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另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所述框体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聚光模块通过与所述框体机构相对滑动能够实现调控所述第一聚光模块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之间相对距离;所述手柄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手柄机构与所述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所述导光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及第三套筒;所述导光模块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模块包括:光纤、用于控制光束传输通断的光控部件及牙圈;所述光控部件通过所述牙圈紧固于所述第二套筒内部;所述光纤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光控部件及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光纤内设两芯电缆,且所述两芯电缆一端与所述光控部件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进而通过所述光控部件控制光束的传输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结构包括:镜筒、变焦手轮、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镜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镜筒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镜筒的外径与所述变焦手轮的内径相适配,且所述变焦手轮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镜筒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变焦手轮套设在所述镜筒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镜筒连接部位处;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所述镜筒内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部件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与所述变焦手轮靠近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镜筒靠近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端部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限位槽相接触;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活动连接且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定位部件沿所述第二滑槽侧壁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包括:全反射镜、第一透镜及牙圈;所述全反射镜的镜面与从所述导光模块发出的光束呈45°夹角安装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所述第一透镜通过所述牙圈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镜筒连接部位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聚光模块包括: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外形相适配的镜框及牙圈;所述第二透镜通过所述牙圈固定于所述镜框内;所述镜框置于所述镜筒内;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镜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呈U型框体结构,且通过其侧壁开设通孔与所述第三套筒的另一端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U型开口结构与所述镜筒的一端端部结构相适配;所述第二盖体包括:镜片、牙圈及O型圈;所述镜片通过所述牙圈固定于所述镜筒的另一端端部部位处,且所述镜片与所述牙圈之间设置有所述O型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螺钉或螺栓;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柱及限位弹簧;所述定位柱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锥体结构;所述第二滑槽上部开设有用于紧压所述限位弹簧的挡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滑槽侧壁活动连接能够实现沿所述第二滑槽侧壁上下滑动;所述限位弹簧置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挡槽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是SM905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光控部件包括:开关按键、与所述开关按键相适配的开光固定件及与所述开关按键相适配的按键帽;所述开关固定件通过所述牙圈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筒内部,且所述开光固定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通过开设通孔结构安装所述开光按键,且所述按键帽安装在所述开关按键上;所述光纤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开关固定件及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所述两芯电缆一端与所述开关按键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进而通过所述开关按键控制光束的传输通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治疗头装置,通过将导光模块置于手柄机构内部,并与手柄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框体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另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框体机构活动连接;手柄机构的一端与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手柄机构与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导光模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实现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外界激光输出设备发出的激光束依次通过导光模块、第一连接件垂直入射至第一聚光模块,并通过框体机构与第二聚光模块的相对滑动调节第一聚光模块与第二聚光模块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对激光束的光斑直径进行调控,达到了安全治疗的效果,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头装置中,框体机构、第一聚光模块及第二聚光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头装置中,手柄机构与导光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第一套筒,102-第二套筒,103-第三套筒,104-第四套筒,201-第一透镜,202-第二透镜,1-第一连接件,2-光纤,3-牙圈,4-镜筒,5-变焦手轮,6-第一盖体,7-第二滑槽,8-全反射镜,9-镜框,10-镜片,11-O型圈,12-定位柱,13-限位弹簧,14-挡槽,15-开关按键,16-开关固定件,17-按键帽,18-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头装置,包括:用于光束传输的导光模块、用于调节光斑直径的第一聚光模块、用于调节光斑直径的第二聚光模块、用于紧固导光模块的手柄机构、用于紧固第一聚光模块和第二聚光模块的框体机构及用于导光模块与第一聚光模块光路衔接的第一连接件1。其中,导光模块置于手柄机构内部,并与手柄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一端(左端)的端部部位处,并与框体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另一端(右端)的端部部位处,并与框体机构活动连接。同时,手柄机构的一端与框体机构的一端(左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安装在手柄机构与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导光模块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实际作业过程中,外界激光输出设备发出的激光光束依次通过导光模块、第一连接件1、第一聚光模块及第二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通过与框体机构相对滑动调控第一聚光模块与其之间相对距离,进而实现调控激光光束的光斑直径大小。
本实施例中,手柄机构包括:第一套筒101、第二套筒102及第三套筒103。其中,导光模块依次穿过第一套筒101、第二套筒102及第三套筒103与第一连接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套筒101与第二套筒102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套筒102的另一端与第三套筒103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三套筒103的另一端与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安装在第三套筒103与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实际作业过程中,为便于作业人员手握套筒进行作业,本实施例在第一套筒101与第二套筒102之间还可增设第四套筒104以增大作业人员手握套筒时二者的接触面积,且第四套筒104的一端与第一套筒10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10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优选的,套筒101-104呈中通结构。
本实施例中,导光模块包括:光纤2、用于控制光束传输通断的光控部件及牙圈3。其中,光控部件通过牙圈3紧固于第二套筒102内部;光纤2依次穿过第一套筒101、光控部件及第三套筒103与第一连接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同时,光纤2通过内设两芯电缆,且两芯电缆一端与光控部件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进而通过光控部件控制光纤2内激光光束的传输通断。优选的,光控部件包括:开关按键15、与开关按键15相适配的开光固定件16及与开关按键15相适配的按键帽17。其中,开关固定件16通过牙圈3安装在第二套筒102内部,且开光固定件16一端与第一套筒101或第四套筒104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套筒103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套筒102通过开设通孔结构安装开光按键15,且按键帽17安装在开关按键15上。光纤2依次穿过第一套筒101、开关固定件16及第三套筒103与第一连接件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两芯电缆一端与开关按键15电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进而通过开关按键15控制光束的传输通断。
本实施例中,框体结构包括:镜筒4、变焦手轮5、第一盖体6、第二盖体及第一定位部件。其中,第一盖体6与镜筒4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二盖体与镜筒4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镜筒4的外径与变焦手轮5的内径相适配,且变焦手轮5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镜筒4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滑槽。同时,变焦手轮5套设在镜筒4的外壁上;且第一聚光模块置于第一盖体6与镜筒4连接部位处;第二聚光模块置于镜筒4内部,且第一定位部件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与第二聚光模块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件的另一端与变焦手轮5的内壁开设的螺旋槽相卡接。实际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对变焦手轮5进行旋转操作,作用于变焦手轮5的旋转作用力通过其螺旋槽推动第一定位部件沿着变焦手轮5的轴向方向水平运动,最终通过第一定位部件带动第二聚光模块沿着变焦手轮5的轴向方向水平运动,从而实现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相对距离的改变。优选的,第一定位部件是螺钉、螺丝或螺栓。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对第一聚光模块、第二聚光模块之间的位移进行准确调控,框体结构还可包括:第二定位部件及第二滑槽7。其中,第二滑槽7的侧壁与变焦手轮5靠近第一聚光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镜筒4靠近第一聚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定位部件端部相适配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宽度与第二滑槽7的宽度相适配;第二定位部件穿过第二滑槽7与限位槽相接触;同时,变焦手轮5的端部与镜筒4设置有限位槽的部位可通过设置对应的标注刻度线准确记录变焦手轮5的调节精度,以便于对第一聚光模块与第二聚光模块之间的距离进行准确调控(此处与千分尺等测量工具调控原理类似,即变焦手轮5旋转一圈,对应第二透镜202移动距离L,此时移动距离L对应光斑直径的改变数值标注在镜筒4端部部位处,以此准确记录变焦手轮5的调节精度,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第二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柱12及限位弹簧13。其中,定位柱12端部开设有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锥体结构;第二滑槽7上部开设有用于紧压限位弹簧13的挡槽14;定位柱12与第二滑槽7侧壁活动连接能够实现定位柱12沿第二滑槽7侧壁上下滑动;限位弹簧置于定位柱12与挡槽14之间用于紧压定位柱12与限位槽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第一聚光模块包括:全反射镜8、第一透镜201及牙圈3。其中,全反射镜8的镜面与从导光模块发出的光束呈45°夹角安装在第一盖体6内部;第一透镜201通过牙圈3固定于第一盖体6与镜筒4的连接部位处。第二聚光模块包括:第二透镜202、与第二透镜202外形相适配的镜框9及牙圈3。其中,第二透镜202通过牙圈3固定于镜框9内;镜框9置于镜筒4内;第一定位部件一端穿过第一滑槽与镜框9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件的另一端与螺旋槽相卡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透镜201为凹透镜,第二透镜202为凸透镜;优选的,第一盖体6呈U型框体结构,且通过其侧壁开设通孔与第三套筒103的另一端可拆式固定连接;第一盖体6的U型开口结构与镜筒4的一端端部结构相适配;第二盖体包括:镜片10、牙圈3及O型圈11;镜片10通过牙圈固定于镜筒4的另一端的端部部位处,且镜片10与牙圈3之间设置有O型圈用于防止牙圈3将镜片10表面划伤;或者,第二盖体包括:镜片10、牙圈3、O型圈11及挡盖,镜片10通过牙圈固定于挡盖内,挡盖通过其外壁与镜筒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镜片10与牙圈3之间设置有O型圈用于防止牙圈3将镜片10表面划伤。优选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是螺钉连接、螺纹连接或螺栓连接。优选的,第一连接件是SM905接头,且为便于第三套筒3与第一连接件1二者紧固关系,本实施例于第一连接件1上还设置有女螺柱18,并通过螺柱18的外螺纹结构与第三套筒3的内螺纹结构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头装置,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外界激光输出设备发出的激光束依次通过光纤2、SM905接头垂直入射至第一盖体6内,并通过第一盖体6内部设置的45°全反射镜片对激光光束进行全反射,进而使得激光光束垂直入射至第一透镜201,经过第一透镜201、第二透镜202的调焦处理后最终由镜片10射出,达到治疗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治疗过程中激光束光斑直径可调的技术目的,达到了安全治疗的效果,且通过第一盖体6内部设置45°全反射镜片对光路进行90°改变,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直线型治疗头结构所带来的作业空间局限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治疗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光束传输的导光模块、用于调节光斑直径的第一聚光模块、用于调节光斑直径的第二聚光模块、用于紧固所述导光模块的手柄机构、用于紧固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和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的框体机构及用于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光路衔接的第一连接件;
所述导光模块置于所述手柄机构内部,并与所述手柄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所述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所述框体机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所述框体机构内且靠近其另一端端部部位处,并与所述框体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聚光模块通过与所述框体机构相对滑动能够实现调控所述第一聚光模块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之间相对距离;
所述手柄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手柄机构与所述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
所述导光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包括:
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及第三套筒;
所述导光模块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框体机构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框体机构的连接部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模块包括:
光纤、用于控制光束传输通断的光控部件及牙圈;
所述光控部件通过所述牙圈紧固于所述第二套筒内部;
所述光纤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光控部件及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光纤内设两芯电缆,且所述两芯电缆一端与所述光控部件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进而通过所述光控部件控制光束的传输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结构包括:
镜筒、变焦手轮、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及第一定位部件;
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镜筒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镜筒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镜筒的外径与所述变焦手轮的内径相适配,且所述变焦手轮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镜筒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变焦手轮套设在所述镜筒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镜筒连接部位处;所述第二聚光模块置于所述镜筒内部,且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相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结构还包括:
第二定位部件及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与所述变焦手轮靠近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镜筒靠近所述第一聚光模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端部相适配的限位槽;
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宽度相适配;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限位槽相接触;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第二滑槽活动连接且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定位部件沿所述第二滑槽侧壁上下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光模块包括:
全反射镜、第一透镜及牙圈;
所述全反射镜的镜面与从所述导光模块发出的光束呈45°夹角安装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
所述第一透镜通过所述牙圈固定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镜筒连接部位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光模块包括:
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外形相适配的镜框及牙圈;
所述第二透镜通过所述牙圈固定于所述镜框内;所述镜框置于所述镜筒内;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镜框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旋槽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呈U型框体结构,且通过其侧壁开设通孔与所述第三套筒的另一端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U型开口结构与所述镜筒的一端端部结构相适配;
所述第二盖体包括:镜片、牙圈及O型圈;
所述镜片通过所述牙圈固定于所述镜筒的另一端端部部位处,且所述镜片与所述牙圈之间设置有所述O型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螺钉或螺栓;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定位柱及限位弹簧;所述定位柱端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锥体结构;所述第二滑槽上部开设有用于紧压所述限位弹簧的挡槽;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二滑槽侧壁活动连接能够实现沿所述第二滑槽侧壁上下滑动;所述限位弹簧置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挡槽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件是SM905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部件包括:
开关按键、与所述开关按键相适配的开光固定件及与所述开关按键相适配的按键帽;
所述开关固定件通过所述牙圈安装在所述第二套筒内部,且所述开光固定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套筒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套筒通过开设通孔结构安装所述开光按键,且所述按键帽安装在所述开关按键上;
所述光纤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开关固定件及所述第三套筒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所述两芯电缆一端与所述开关按键连接,另一端与外界激光输出设备连接,进而通过所述开关按键控制光束的传输通断。
CN201320482224.1U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治疗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8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2224.1U CN203468734U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治疗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2224.1U CN203468734U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治疗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8734U true CN203468734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1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222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8734U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治疗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87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7829A (zh) * 2014-11-03 2015-01-21 武汉高科恒大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终端输出光斑调节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7829A (zh) * 2014-11-03 2015-01-21 武汉高科恒大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终端输出光斑调节器
CN104287829B (zh) * 2014-11-03 2016-08-24 武汉高科恒大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终端输出光斑调节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9247U (zh) 可调式手柄治疗装置
CN203460553U (zh) 激光打标装置对焦辅助系统
CN108317483A (zh) 一种变焦成像灯调焦结构
CN107015366B (zh) 一种智能混合现实眼镜
CN206178326U (zh) 镜头微调装置、镜头调整模组及投影设备
CN110405338B (zh) 一种激光光路系统及双头激光打标机
CN203468734U (zh) 一种治疗头装置
WO2024027245A1 (zh) 红点瞄准镜
JPS6046407B2 (ja) 双眼鏡の眼幅調整機構
CN211857021U (zh) 一种调节精度高的光纤折弯工具
CN201096973Y (zh) 一种望远镜调焦机构
KR101550734B1 (ko) 의료용 루페
CN108572427A (zh) 自动对焦多波长平行单色光发生装置
CN202454891U (zh) 一种多波长光纤激光发射装置
CN202748131U (zh) 光谱仪折射镜的自动调节机构
CN205037256U (zh) 一种大角度手动调焦结构
CN101833155A (zh) 分光计平行光管反光调节法
CN208207340U (zh) 自动对焦多波长平行单色光发生装置
CN202600253U (zh) 双铰链望远镜复合调焦机构
CN103307553A (zh) 一种手轮精确调节一维位置的装置
CN110543024A (zh) 一种智能眼镜
CN105527227A (zh) 适用道边呼吸带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一体化双光源座
US5206758A (en) Binoculars with variable and fixed focus adjustments
CN207925896U (zh) 激光模组及激光设备
CN205176380U (zh) 双目放大镜的调节机构和双目放大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