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1957U -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1957U
CN203461957U CN201320539307.XU CN201320539307U CN203461957U CN 203461957 U CN203461957 U CN 203461957U CN 201320539307 U CN201320539307 U CN 201320539307U CN 203461957 U CN203461957 U CN 203461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unit
glass
heater
unit
sen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93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会文
白振中
左养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G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G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G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93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1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1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19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玻璃钢化加热装置。玻璃钢化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待钢化玻璃,包括炉体、传送单元与参数控制模组,该炉体内设有多个加热元件,该传送单元穿过该炉体,该参数控制模组包括多个用于感测该待钢化玻璃长宽尺寸与分布参数的传感元件及与该多个传感元件相连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该多个加热元件相连并用于根据该多个传感元件的感测结果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上述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具有可提高钢化玻璃质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化技术,尤其是一种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物理钢化玻璃又称为淬火钢化玻璃,其是将普通退火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度左右(表面温度620℃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使玻璃表面形成强大压应力(90Mpa以上)、内部形成张应力从而增加玻璃的强度。物理钢化玻璃的强度是普通玻璃5倍以上,并且即使破碎是无尖锐的颗粒状,其属于安全玻璃。
物理钢化玻璃加工关键的工艺参数一是均匀加热、二是均匀冷却。因为厚度3mm以上的物理钢化玻璃可以使用空气对流进行强制冷却形成钢化玻璃,其冷却均匀性相对容易实现;而加热是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炉膛中进行的,炉膛温度的均匀性可以通过控制加热元器件的布置和通电时间来基本实现。但由于玻璃的导热性差及玻璃在加热炉内位置的不固定,实现玻璃本身的均匀加热是钢化玻璃生产工艺的难点。
现有技术中,玻璃的加热是根据炉膛实际检测到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进行控制,而设定的参数通常是通过保持整个炉膛的温度基本均匀的方式实现玻璃的相对均匀加热。然而,由于玻璃中间位置和边部位置加热均匀需要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这种控制方式容易造成玻璃边部温度高于中部温度;若整块玻璃有一个地方的温度达不到钢化温度,玻璃内部的应力则不能完全消除,在进入钢化段时玻璃就会破碎。为避免上述这种钢化玻璃加热控制方式为了保证玻璃中间温度达到钢化要求的温度,其玻璃边部温度则会偏高,而这容易造成玻璃边部的钢化变形大、钢化后玻璃的外观差等一系列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钢化玻璃质量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一种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待钢化玻璃,该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包括炉体、传送单元与参数控制模组,该炉体内设有多个加热元件,该传送单元穿过该炉体,该参数控制模组包括多个用于感测该待钢化玻璃长宽尺寸与分布参数的传感元件及与该多个传感元件相连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该多个加热元件相连并用于根据该多个传感元件的感测结果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
该炉体还包括上炉膛及下炉膛,该上炉膛与该下炉膛分别位于该传送单元的两侧。
该多个加热元件分布在该上炉膛与该下炉膛中。
该多个加热元件为直丝式或块状式,其中直丝式的加热元件是并排分布在该炉体内,块状式的加热元件是以矩阵方式分布在该炉体内。
该炉体具有进口,该传送单元从该进口进入该炉体,该传送单元还具有多个辊道,该多个传感元件靠近该进口且位于相邻的辊道之间。
该多个传感元件与该进口之间的距离为80~100毫米。
该传送单元具有用于承载玻璃的承载面,该多个传感元件与该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
该多个传感元件与该承载面相垂直。
该传感元件的数量为24个。
该处理单元为计算机。
上述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包含参数控制模组,该参数控制模组包括多个传感元件及与该多个传感元件相连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该加热元件相连并可根据该多个传感元件的感测结果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从而易于根据实测的玻璃规格尺寸及布局自动智能调节炉体内的加热温度,实现钢化设备加热控制的智能化,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玻璃钢化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一的加热元件和待钢化玻璃的布局及对应的加热温度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二的加热元件和待钢化玻璃的布局及对应的加热温度图。 
图5是具体实施例三的加热元件和待钢化玻璃的布局及对应的加热温度图。 
图6是具体实施例四的加热元件和待钢化玻璃的布局及对应的加热温度图。 
其中:12、炉体;  122、上炉膛;  124、下炉膛;  14、加热元件;    16、传送单元; 162、辊道;  20、传感元件;  30、待钢化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待钢化玻璃30。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包括炉体12、传送单元16与参数控制模组(图未示),该炉体12内设有多个加热元件14,该传送单元16穿过该炉体12,该参数控制模组包括多个用于感测该待钢化玻璃30的长宽尺寸与分布参数的传感元件20及与该多个传感元件20相连的处理单元(图未示),该处理单元与该多个加热元件14相连并用于根据该多个传感元件20的感测结果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
该炉体12还可包括上炉膛122及下炉膛124。上炉膛122及下炉膛124可分别位于传送单元16的两侧。多个加热元件14可分布在该上炉膛122与该下炉膛124中。并且,该多个加热元件14可以为直丝式或块状式。其中当加热元件14为直丝式时,其可并排分布在该炉体12内;当加热元件14为块状式可以矩阵方式分布在该炉体12内
该炉体12具有进口(图未标),该传送单元16从该进口进入该炉体12,该传送单元16具有多个辊道162。该多个传感元件20靠近该进口且位于相邻的辊道162之间;例如,多个传感元件20与该进口之间的距离为80~100毫米。
该传送单元16具有用于承载玻璃的承载面,该多个传感元件20与该承载面之间的可具有一定的距离,例如可为3~5毫米;并且,该多个传感元件20可与该承载面相垂直。
该传感元件20的数量可为多个,例如24个。连接该传感元件20并处理该传感元件20反馈数据的该处理单元可为计算机。
上述加热装置通过在靠近该进口且位于相邻的辊道162之间设置多个传感元件20,当待钢化玻璃30在进入炉体12时,通过该多个传感元件20可以检测出待钢化玻璃30的长、宽及相互之间的距离等参数,从而可得到待钢化玻璃30的规格及其在炉体12内布局的参数:传感元件20再将检测到的参数反馈至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该加热元件14相连并可根据该多个传感元件20的感测结果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14,从而易于根据实测玻璃规格及布局参数自动调节炉体12内的加热温度,实现钢化设备加热控制的智能化,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玻璃钢化加热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上述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及
将待钢化玻璃30放在该玻璃钢化加热装置的传送单元16上,当该待钢化玻璃30经过该多个传感元件20上方时,该多个传感元件20感测该待钢化玻璃30尺寸参数并将该尺寸参数传输给该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根据该尺寸参数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14。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炉体内的加热元件为直丝布置,通过辊道传送至炉体内的待钢化玻璃规格一样,均匀布置,通过在该相邻两辊道之间设若干传感元件,该传感元件将采集到的参数反馈到该参数控制模组,该参数控制模组通过控制程序控制炉体内各对应的加热元件,使炉体内的温度为680-690度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炉体内的加热元件为块状布置,通过辊道传送至炉体内的待钢化玻璃规格不一样,左边小,右边大,均匀不布置,通过在该相邻两辊道之间设若干传感元件,该传感元件将采集到的参数反馈到该参数控制模组,该参数控制模组通过控制程序控制炉体内各对应的加热元件,使炉体内的温度为680-700度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炉体内的加热元件为直丝布置,通过辊道传送至炉体内的待钢化玻璃规格在加热炉腔内不能横向布置两块,通过在该相邻两辊道之间设若干传感元件,该传感元件将采集到的参数反馈到该参数控制模组,该参数控制模组通过控制程序控制炉体内各对应的加热元件,使炉体内的温度为680-700度之间。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炉体内的加热元件为块状布置,通过辊道传送至炉体内的待钢化玻璃规格在加热炉腔内不能横向布置两块,通过在该相邻两辊道之间设若干传感元件,该传感元件将采集到的参数反馈到该参数控制模组,该参数控制模组通过控制程序控制炉体内各对应的加热元件,使炉体内的温度为680-700度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用于加热待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该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包括炉体、传送单元与参数控制模组,该炉体内设有多个加热元件,该传送单元穿过该炉体,该参数控制模组包括多个用于感测该待钢化玻璃长宽尺寸与分布参数的传感元件及与该多个传感元件相连的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该多个加热元件相连并用于根据该多个传感元件的感测结果控制该多个加热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炉体还包括上炉膛及下炉膛,该上炉膛与该下炉膛分别位于该传送单元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该多个加热元件分布在该上炉膛与该下炉膛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该多个加热元件为直丝式或块状式,其中直丝式的加热元件是并排分布在该炉体内,块状式的加热元件是以矩阵方式分布在该炉体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该炉体具有进口,该传送单元从该进口进入该炉体,该传送单元还具有多个辊道,该多个传感元件靠近该进口且位于相邻的辊道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该多个传感元件与该进口之间的距离为80~100毫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该传送单元具有用于承载玻璃的承载面,该多个传感元件与该承载面之间的距离为3~5毫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传感元件与该承载面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元件的数量为24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为计算机。
CN201320539307.XU 2013-08-30 2013-08-30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1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9307.XU CN203461957U (zh) 2013-08-30 2013-08-30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9307.XU CN203461957U (zh) 2013-08-30 2013-08-30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1957U true CN203461957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4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9307.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1957U (zh) 2013-08-30 2013-08-30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19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861A (zh) * 2015-11-16 2017-06-13 波音公司 实现优化的固化结构的高级多栅热源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861A (zh) * 2015-11-16 2017-06-13 波音公司 实现优化的固化结构的高级多栅热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51861B (zh) * 2015-11-16 2021-10-26 波音公司 实现优化的固化结构的高级多栅热源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66627A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控制系统
CN203923006U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线
CN104313295B (zh) 辊底式板材连续回火炉及其回火方法
CN202066355U (zh) 五温区管式炉
CN102029707B (zh) 枕芯热定形装置
CN203440235U (zh) 一种玻璃钢化加热炉
CN203461957U (zh)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
CN103466923A (zh) 玻璃钢化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4230156B (zh) 一种双室四工位玻璃弯钢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4356218U (zh) 马弗炉温度场控制装置
CN205045987U (zh) 一种安全可控的退火炉
CN202543046U (zh) 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强制对流加热装置
CN204286009U (zh) 羊绒烘干机
CN104868080A (zh) 一种隔膜半成品热处理烘箱及其用途
CN204022664U (zh) 一种热熔炉
CN202945275U (zh) 一种网带式热风循环回火炉
CN203700171U (zh) 一种玻璃板加热炉
CN213924487U (zh) 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的风栅结构
CN204869401U (zh) 一种固化炉
CN203754588U (zh) 一种带导流罩的风机强制热对流结构
CN204249347U (zh) 用于塑料光纤预制棒拉丝的拉丝炉
CN202242234U (zh) 用于均匀加热汽车玻璃的预热预压系统
CN202011832U (zh) 钢化炉出口加热装置
CN203768221U (zh) 节能型玻璃钢化炉
CN204690080U (zh) 高效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