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7320U -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 Google Patents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7320U
CN203447320U CN201320176649.XU CN201320176649U CN203447320U CN 203447320 U CN203447320 U CN 203447320U CN 201320176649 U CN201320176649 U CN 201320176649U CN 203447320 U CN203447320 U CN 203447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bing
liner
engaging
tourniquet
p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766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典古
松永笃
阿久津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ika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ik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ika Ltd filed Critical Unitika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766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7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7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73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即使技术不熟练也能够简单地压迫伤口,使用后不发生不必要的体积膨大。该带衬垫的止血带由织物带、层叠于织物带的一个端部的内面的衬垫、贴合于织物带的一个端部的外面的第一卡定片构成。织物带,通过沿长度方向织行的弹性线织成,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强力伸缩性。衬垫,贴敷于伤口,具备由片材和棉网交络一体化形成的无纺布,所述片材由在织物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伸缩网形成。第一卡定片,在其非贴合面设有卡定部件,能够卡定于织物带内面。在织物带的另一端部外面也可以具备超出另一端缘而贴合的第二卡定片。在超出另一端缘的第二卡定片的内面,设有能够卡定于织物带的外面的卡定部件。

Description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失血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能够吸收从伤口流出的血液的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使用三角巾等在覆盖伤口的同时压迫血管来防止失血。然而,三角巾等根据伤口或受伤的状态,需要在缠卷方法或打结方法上的技术,具有仅熟练者才能使用的缺陷。 
因此,提出了只缠绕在伤口上便能够止血的如图1所示的带有衬垫的止血带(专利文献1)。该带有衬垫的止血带中,衬垫102贴合于带104的一个端部的内面,特定形状的压迫部件106设置于一个端部的外面,通过使带穿过压迫部件106,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表2000-50783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带衬垫的止血带,由于使用特定形状的压迫部件106进行压迫,因此如果不熟练对于压迫部件106的带的穿过方法,则会难于使用。另外,由于使用特定形状的压迫部件106,还存在将止血带使用于伤口后体积膨大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带衬垫的止血带,不采用如压迫部件的特定形状的部件,即使操作不熟练也能够简单地压迫伤口,并且,在使用后不会发生不必要的体积膨大。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设计为赋予缠绕伤口的带和贴敷于伤口的衬垫这二者以伸缩性,通过该伸缩性能够压迫伤口。即,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构成:织物带,通过沿长度方向织行的弹性线织成;衬垫,层叠于所述织物带的一个端部的内面,贴敷于伤口;第一卡定片,贴合于所述织物带的所述一个端部的外面,在非贴合面上具备能够卡定于所述织物带内面的卡定部件,其中,所述衬垫具备片材和棉网(コットンウェブ)交络一体化形成的无纺布,该片材由在所述织物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伸缩网(伸縮ネット)形成。 
衬垫4(附图中的浓墨部)层叠于织物带1的一个端部的内面。衬垫4的层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缝制贴合并层叠或者通过粘扣带等卡定并层叠的方式。衬垫4被缝制贴合于织物带1的情况下,衬垫4不能从织物带1拆装,不能够仅更换衬垫4。从而,这种情况下包含织物带1在内止血带为一次性用品。在将衬垫4缝制贴合于织物带1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优选将衬垫4的外周断续地缝制于织物带1。特别是,优选断续地进行向织物带1的长度方向上的缝制,使得不妨碍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伸缩性。另一方面,通过粘扣带等卡定并层叠的情况下,衬垫4能够自由地从织物带1拆卸,能够仅更换衬垫4。从而,取下之前使用的被血液等污染的衬垫4,在该取下的区域中,卡定新的衬垫4,能够再使用织物带1。衬垫4的卡定,只需将粘扣带的钩部件贴合于衬垫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即可。通过该钩部件,能够良好地卡定于织物带1的内面。之所以将粘扣带的钩部件贴合于长度方向的两端,是为了不妨碍相对于织物带1以及衬垫4的长度方向的伸缩性。 
层叠有衬垫4的织物带1的部位的相反面(即外面)上,贴合有第一卡定片2。第一卡定片2为了不妨碍织物带1以及衬垫4的伸缩性,优选使用尽可能小的片。第一卡定片2的贴合也能够通过任意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优选将第一卡定片2缝制于织物带1上。卡定部件(图中淡墨部)设置于第一卡定片2的非贴合面。卡定部件只要能够卡定于织物带1的内面,可以为任意部件,由于很多情况下需要强力的卡定,所以一般来说,优选使用粘扣带的钩部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织物带1的另一端部(贴合有衬垫4的一个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上,也可以贴合第二卡定片3。例如,也 可以将第二卡定片3贴合于另一端部的内面,在非贴合面上设置卡定部件。优选如附图所示的方式贴合第二卡定片3。即,优选超出另一端缘将第二卡定片3贴合于织物带1的另一端部的外面上,在超出另一端缘的第二卡定片3的内面上设置能够卡定于织物带1的外面的卡定部件。设置于第二卡定片3的卡定部件,一般来说优选使用粘扣带的钩部件。 
(实用新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衬垫的止血带,使衬垫4贴敷于手臂或腿等的伤口,将织物带1以及衬垫4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同时,缠绕于手臂或腿上等,织物带1的内面到达贴合有第一卡定片2的位置时,将织物带1的内面卡定于第一卡定片2。由于织物带1在被拉伸的同时进行缠绕,在第一卡定片2与织物带1的内面卡定的时间点,织物带1以及衬垫4收缩,伤口被压迫。由此,使止血效果奏效。 
由于织物带1以及衬垫4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仅使第一卡定片2与织物带1的内面卡定便能够进行足够的压迫,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压迫时,将织物带1多次进一步拉伸并缠绕,使第二卡定片3卡定于织物带1的外面。由此,能够进行更加强力的压迫,提升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织物带1使用如下:在长度方向上织行的弹性线间存在非弹性的大体积加工线,大体积加工线由于弹性线的收缩性露出于织物带的内面以及/或者外面,于是,第一卡定片2或者第二卡定片3的卡定部件易于与露出的大体积加工线卡定,能够进行强力的卡定。从而,能够易于实现强力的压迫,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现有的带衬垫的止血带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例涉及的带衬垫的止血带的表面图(外面侧)。 
图3是图2所示的带衬垫的止血带的背面图(内面侧)。 
符号说明 
1  织物带 
2  第一卡定片 
3  第二卡定片 
4  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织物带1进行说明。织物带1,缠绕于伤口上,通过平纹编织或斜纹编织等的任意的纹编织织成。并且,织物带1使用在其长度方向上织行的弹性线织成。通过使用弹性线,织物带1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作为弹性线,一般使用橡胶线,但优选使用聚氨酯单丝线,更为优选的是使用聚氨酯单丝线的外周面通过聚酯复丝线等覆盖的覆盖线。覆盖的聚酯复丝线等,为了良好地追随聚氨酯单丝线的伸缩性,优选其为大体积加工线。此外,使用覆盖线的理由在于为了在织成时弹性线不会钩挂于筘等的编织机械,能够顺利地进行织成。 
将织物带1的长度方向作为经线方向的情况下,弹性线为经线。由于织物带1的宽度方向不需要伸缩性,一般来说使用非弹性线作为纬线。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织物带1,最为优选通过以下方式织成。即,作为经线优选使用弹性线,在弹性线间优选使用非弹性的大体积加工线。大体积加工线虽然没有弹性线那样的强力的伸缩性,但是具有追随弹性线的伸缩性程度的伸缩性。从而,虽然织成中弹性线和大体积加工线为同等的拉伸状态,但是当织成后弹性线收缩时,大体积加工线也收缩,这时大体积加工线呈膨大状态而收缩。从而,由于弹性线的收缩性,大体积加工线露出于织物带1的外面以及/或者内面。大体积加工线的露出,其优点在于,使贴合于织物带1的第一卡定片2以及第二卡定片3容易地卡定于织物带1的内面或者外面。另外,作为织物带1,优选使用其外面以及/或者内面设有拉毛的拉毛织物,如此也易于卡定第一卡定片2以及第二卡定片3。 
衬垫4(附图中的浓墨部)层叠于织物带1的一个端部的内面。衬垫4的层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一般采用缝制贴合并层叠或者通过粘扣带等卡定并层叠的方式。衬垫4被缝制贴合于织物带1的情况下,衬垫4不能从织物带1拆装,不能够仅更换衬垫4。从而,这种情况下包含织物带1在内止血带为一次性用品。在将衬垫4缝制 贴合于织物带1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优选将衬垫4的外周断续地缝制于织物带1。特别是,优选断续地进行向织物带1的长度方向上的缝制,使得不妨碍相对于长度方向的伸缩性。另一方面,通过粘扣带等卡定并层叠的情况下,衬垫4能够自由地从织物带1拆卸,能够仅更换衬垫4。从而,取下之前使用的被血液等污染的衬垫4,在该取下的区域中,卡定新的衬垫4,能够再使用织物带1。衬垫4的卡定,只需将粘扣带的钩部件贴合于衬垫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即可。通过该钩部件,能够良好地卡定于织物带1的内面。之所以将粘扣带的钩部件贴合于长度方向的两端,是为了不妨碍相对于织物带1以及衬垫4的长度方向的伸缩性。 
衬垫4贴敷于伤口,血液的吸收性优异。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征为,衬垫4也具有与织物带1同等的伸缩性。因此,衬垫4采用由片材和棉网交络一体化形成的无纺布,上述片材由至少在织物带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伸缩网形成。即,通过伸缩网能够赋予与织物带1同等的伸缩性,通过棉网能够赋予血液的吸收性。就衬垫4而言,即使该无纺布只有一片也没有问题,一般来说,优选采用层叠2-10片左右的层叠物。这是为了使衬垫4的伸缩性变强的同时,提升血液的吸收性。作为获得使伸缩网形成的片材和棉网交络一体化形成的无纺布的方法,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将棉纤维集合体层叠于片材的双面或者单面后,通过向棉纤维集合体喷射高压水流,使棉纤维之间交络的同时,通过伸缩网的孔眼使棉纤维与伸缩网交络。 
另外,作为伸缩网形成的片材,优选使用长纤维网(長繊維ウェブ)贴合于伸缩网形成的片材。该长纤维网,为延伸热可塑性长纤维在宽度方向上实质上沿一个方向排列形成。使用这样的片材的理由是,为了易于制造无纺布,日本专利公开2012-57280号公报中有详细叙述。如果具体说明的话,则为以下内容。将伸缩网形成的片材和棉纤维集合体层叠,施加高压水流时,若伸缩网沿搬送方向延伸则难以得到均匀的无纺布。作为伸缩网,采用沿搬送方向以及相对于搬送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的两方向具有伸缩性的伸缩网的情况下,伸缩网当然会沿搬送方向延伸;即使采用沿搬送方向没有伸缩性、仅在相对于搬送方向的垂直相交的方向具有伸缩性的伸缩网的情况下,在沿搬送方向负 载不均一的外力的情况下,伸缩网沿搬送方向也会发生部分地延伸并歪曲。从而,为了不使伸缩网沿搬送方向延伸,在将沿搬送方向排列的延伸热可塑性长纤维形成的长纤维网贴合于伸缩网的片材上,层叠棉纤维集合体并施加高压水流,获得无纺布。并且,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无纺布,制造时的搬送方向为宽度方向,与搬送方向垂直相交的方向为长度方向,层叠于织物带1的内面。 
层叠有衬垫4的织物带1的部位的相反面(即外面)上,贴合有第一卡定片2。第一卡定片2为了不妨碍织物带1以及衬垫4的伸缩性,优选使用尽可能小的片。第一卡定片2的贴合也能够通过任意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优选将第一卡定片2缝制于织物带1上。卡定部件(图中淡墨部)设置于第一卡定片2的非贴合面。卡定部件只要能够卡定于织物带1的内面,可以为任意部件,由于很多情况下需要强力的卡定,所以一般来说,优选使用粘扣带的钩部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织物带1的另一端部(贴合有衬垫4的一个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上,也可以贴合第二卡定片3。例如,也可以将第二卡定片3贴合于另一端部的内面,在非贴合面上设置卡定部件。优选如附图所示的方式贴合第二卡定片3。即,优选超出另一端缘将第二卡定片3贴合于织物带1的另一端部的外面上,在超出另一端缘的第二卡定片3的内面上设置能够卡定于织物带1的外面的卡定部件。设置于第二卡定片3的卡定部件,一般来说优选使用粘扣带的钩部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衬垫的止血带,使衬垫4贴敷于手臂或腿等的伤口,将织物带1以及衬垫4沿长度方向拉伸的同时,缠绕于手臂或腿上等,织物带1的内面到达贴合有第一卡定片2的位置时,将织物带1的内面卡定于第一卡定片2。由于织物带1在被拉伸的同时进行缠绕,在第一卡定片2与织物带1的内面卡定的时间点,织物带1以及衬垫4收缩,伤口被压迫。由此,使止血效果奏效。 
由于织物带1以及衬垫4具有良好的伸缩性,仅使第一卡定片2与织物带1的内面卡定便能够进行足够的压迫,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压迫时,将织物带1多次进一步拉伸并缠绕,使第二卡定片3卡定于织物带1的外面。由此,能够进行更加强力的压迫,提升止血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织物带1使用如下:在长度方向上织行的弹性线间存在非弹性的大体积加工线,大体积加工线由于弹性线的收缩性露出于织物带的内面以及/或者外面,于是,第一卡定片2或者第二卡定片3的卡定部件易于与露出的大体积加工线卡定,能够进行强力的卡定。从而,能够易于实现强力的压迫,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 

Claims (11)

1.一种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衬垫的止血带由以下构成: 
织物带,通过沿长度方向织行的弹性线织成; 
衬垫,层叠于所述织物带的一个端部的内面,贴敷于伤口; 
第一卡定片,贴合于所述织物带的所述一个端部的外面,在非贴合面上具备能够卡定于所述织物带内面的卡定部件, 
其中,所述衬垫具备片材和棉网交络一体化形成的无纺布,该片材由在所述织物带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伸缩性的伸缩网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在织物带的另一端部的外面上,具备超出该另一端缘而贴合的第二卡定片,在该超出另一端缘的该第二卡定片的内面上,设有能够卡定于该织物带外面的卡定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长纤维网贴合于伸缩网,该长纤维网使用延伸热可塑性长纤维实质上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作为衬垫,使用无纺布的层叠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片材和棉网,通过水流交络法被交络一体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在沿长度方向织行的弹性线之间,存在沿该长度方向织行的非弹性的大体积加工线,由于该弹性线的收缩性,该大体积加工线露出于织物带的内面以及/或者外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弹性线为聚氨酯单丝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作为弹性线,为通过大体积加工线将聚氨酯单丝线覆盖的覆盖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贴敷于伤口的衬垫,层叠贴合于织物带的一个端部的内面,所述衬垫不能从所述织物带拆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贴敷于伤口的衬垫,层叠卡定于织物带的一个端部的内面,所述衬垫能够从所述织物带拆装,能够仅更换所述衬垫。 
11.一种粘贴替换用衬垫,其特征在于,使用于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衬垫的止血带。 
CN201320176649.XU 2013-04-10 2013-04-10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7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76649.XU CN203447320U (zh) 2013-04-10 2013-04-10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76649.XU CN203447320U (zh) 2013-04-10 2013-04-10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7320U true CN203447320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2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7664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7320U (zh) 2013-04-10 2013-04-10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73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243A (zh) * 2018-02-12 2018-08-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急诊科快速加压止血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243A (zh) * 2018-02-12 2018-08-1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用于急诊科快速加压止血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231B (zh) 防水医疗绷带产品
US4756942A (en) Elastic fabric
JP3490070B2 (ja) 医療用伸縮性布帛材料
GB2468905A (en) Wound packing element
CN103584951A (zh) 弹性绷带
US3724457A (en) Bandaging means
KR20110052009A (ko) 탄력성 및 통풍성이 개선된 의료용 압박붕대
RU2604396C2 (ru) Бандаж для тела человека или животного
JP3013199B2 (ja) 整形外科ギプステープ
US4542739A (en) Wound textile
CN203447320U (zh) 带衬垫的止血带及粘贴替换用衬垫
JP5011291B2 (ja) 耐水性整形外科用アンダーキャストスリーブ製品
JP7449999B2 (ja) 人に対して圧縮力を加える衣類
JP5888807B2 (ja) パッド付き止血帯
CN210652133U (zh) 一种具有高透气性的医用纱布
KR200486618Y1 (ko) 의료용 스플린트
JP2011195991A (ja) 編物製筒体と筒体連設物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219271325U (zh) 一种弹性窄幅人字纹绷带
JP2005187962A (ja) エラスティックウェビング、エラスティックウェビングの使用方法、及びエラスティックウェビングの製造方法
CN217391030U (zh) 医用全棉皱纹弹性绷带
CN211356284U (zh) 一种医用透气性氧化锌橡皮膏
CN214907644U (zh) 一种外伤护理用绑带
JP6099928B2 (ja) 貼り替え用止血パッド
JP3093325U (ja) 緯方向に伸縮性機能を有する細幅編地とこれを用いた繃帯
CN214434834U (zh) 一种用于头部包扎的弹力网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