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3178U - 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3178U
CN203443178U CN201320460082.9U CN201320460082U CN203443178U CN 203443178 U CN203443178 U CN 203443178U CN 201320460082 U CN201320460082 U CN 201320460082U CN 203443178 U CN203443178 U CN 203443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frigerant
flowing
downwind
wea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00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东山直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Behr Thermal Systems Jap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3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31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由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13)构成的多个管组(14)。将多个管组(14)沿制冷剂流通管(13)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在相邻的管组(14)彼此之间形成通风间隙(15)。在通风间隙(15)中,以跨着管组(14)的两制冷剂流通管(13)的方式配置波纹状散热片(16)。在波纹状散热片(16)的连结部(16c)上,沿通风方向并列地形成有多个百叶板(20)。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侧的多个百叶板(20)的长度,与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最上风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最下风侧的百叶板(20)的长度相比较短。

Description

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例如搭载在汽车上的制冷循环即汽车空调中的蒸发器。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图1~3的上下作为上下。
背景技术
作为用在汽车空调中的蒸发器,本申请人之前提出了一种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在将长度方向朝向与上下方向以及通风方向的两个方向呈直角的方向状态下,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集液箱;和以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上下两集液箱之间的多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在各集液箱中,沿通风方向并列地设有将长度方向朝向集液箱的长度方向的下风侧集液部以及上风侧集液部,在一方的集液箱的下风侧集液部的一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且在其上风侧集液部中的与制冷剂入口相同的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沿集液箱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有多个管组,该多个管组由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构成,在相邻的管组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在全部通风间隙中,以跨着管组的两制冷剂流通管的方式配置有波纹状散热片,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波谷部以及连结波峰部和波谷部的连结部构成,在连结部上,沿通风方向并列地形成有沿连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且长度相等的多个百叶板(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述的蒸发器与压缩机、作为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凝器以及作为减压器的膨胀阀一同构成制冷循环,并作为汽车空调而搭载在车辆,例如汽车上。
但是,在上述的汽车空调中,通常基于从蒸发器通过的空气的温度即排气温度来使压缩机打开、关闭,由此来调节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最近,以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车室内的舒适性为目的,要求在压缩机的关闭时,抑制蒸发器的排气温度急剧上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098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应对上述要求,提供一种能够在压缩机的关闭时抑制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急剧上升的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由以下的方式构成。
1)一种蒸发器,由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构成的多个管组沿制冷剂流通管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且以并列状配置,所述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使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且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管组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在全部通风间隙之中至少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以跨着管组的两制冷剂流通管的方式配置有波纹状散热片,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波谷部以及连结波峰部和波谷部的连结部构成,在连结部上,沿通风方向并列地形成有沿连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百叶板,其中,
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的多个百叶板的长度,与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上风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下风侧的百叶板的长度相比较短。
2)根据上述1)所述的蒸发器,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连结部中的管组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的部分、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由多个百叶板形成的百叶板组,上风侧百叶板组的百叶板的长度从上风侧趋向下风侧而逐渐变短,下风侧百叶板组的百叶板的长度从下风侧趋向上风侧而逐渐变短。
3)根据上述2)所述的蒸发器,上风侧百叶板组与下风侧百叶板组的间隔,与各管组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间隔相比较大。
4)根据上述3)所述的蒸发器,各管组中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间隔比3.5mm大。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波纹状散热片的连结部的两百叶板组的百叶板形成为,在与制冷剂流通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截面中,位于两制冷剂流通管间的空隙的通风方向中央部,且以沿与通风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虚拟直线为对称轴而成为线对称。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1)~5)的蒸发器,由于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的多个百叶板的长度,与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上风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下风侧的百叶板的长度相比较短,所以能够利用在压缩机的工作时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所具有的冷能,在压缩机的关闭时抑制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急剧上升。也就是说,在压缩机的工作时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表面上所产生的冷凝水,从形成在相邻的百叶板间的间隙中通过而向下方排水,但若百叶板的长度变短,则从上述间隙通过的冷凝水的排水速度会变慢,因此,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会积存比较多的冷凝水。因此,在压缩机停止时,作为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所积存的冷凝水的显热的冷能,会向在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释放,能够抑制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即排气温度急剧上升。该结果为,即使在基于蒸发器的排气温度来调节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缩小在压缩机打开时和关闭时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差,提高汽车的车室内的舒适性。并且,由于能够抑制压缩机的关闭时的排气温度急剧上升,所以即使在基于蒸发器的排气温度来调节压缩机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频繁地打开、关闭压缩机,能减少对汽车的油耗的不良影响。
而且,由于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上风侧的百叶板的长度,以及位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下风侧百叶板的长度变得比较长,所以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部分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部分中,从上述间隙中通过的冷凝水的排水速度变快。因此,能够使在制冷剂流通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通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温度差变得最大,且能够抑制大量的冷凝水滞留在会产生比较大量的冷凝水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部分中。而且,能够在通风间隙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变得最低的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部分中,抑制冷凝水的结冰或飞散。
在上述3)以及4)的蒸发器的情况下,在波纹状散热器的表面上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所产生的冷凝水,传递到各管组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和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能够抑制从两制冷剂流通管间的间隙通过而向下方排水。因此,能够抑制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所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速度上升。
在上述5)的蒸发器中,由于制造波纹状散热器时的在百叶板成形时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在波纹状散热器的连结部的上风侧以及下风侧成为均等,所以能够抑制百叶板的弯曲。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整体构成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发器
13:制冷剂流通管
14:管组
15:通风间隙
16:波纹状散热片
16a:连结部
20:百叶板
21:上风侧百叶板组
22:下风侧百叶板组
2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通风方向的下游侧(附图中箭头X所示的方向)作为前,将与之相反侧作为后。而且,将从后方观察前方时的左右,也就是图1的左右称为左右。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铝’这一术语,除纯铝之外还包含铝合金。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整体构成,图2表示其主要部分的构成。
在图1中,蒸发器1具有: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铝制上集液箱2以及铝制下集液箱3;和设置在两集液箱2、3之间的热交换芯部4。
上集液箱2具有:位于前侧(通风方向下游侧)的下风侧上集液部5;和位于后侧(通风方向上流侧)且与下风侧上集液部5一体化的上风侧集液部6。在下风侧上集液部5的右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入口7,在上风侧上集液部6的右端部上设有制冷剂出口8。下集液箱3具有:位于前侧的下风侧下集液部9;和位于后侧且与下风侧下集液部9一体化的上风侧下集液部11。下集液箱3的下风侧下集液部9内与上风侧下集液部11内经由连通部件12而连通,该连通部件12以跨着两个下集液部9、11的右端部的方式接合,且使内部成为通路。
如图1~图3所示,在热交换芯部4上,沿制冷剂流通管13的厚度方向(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以并列状配置有由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13构成的多个管组14,该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13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使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前后方向),且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沿左右方向相邻的管组14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15。下风侧的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端部与下风侧上集液部5连接,并且其下端部与下风侧下集液部9连接。而且,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端部与上风侧上集液部6连接,并且其下端部与上风侧下集液部11连接。
在热交换芯部4的通风间隙15中,以跨着各管组14的前后两制冷剂流通管13的方式配置有波纹状散热片16,该波纹状散热片16由在两面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硬钎焊片构成,且由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波峰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波谷部、以及连结波峰部和波谷部的连结部16a构成。而且,在左右两端的制冷剂流通管13的管组14的外侧,也配置有由在两面具有钎焊材料层的铝硬钎焊片构成的波纹状散热片16,在左右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16的外侧配置有铝制侧板17并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16上。左右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16和铝制侧板17之间也成为通风间隙15。
在波纹状散热片16的连结部16a上,沿通风方向并列地形成有沿连结部16a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百叶板20。百叶板20形成在各管组14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以及形成在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并在各管组14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设有由多个百叶板20构成的上风侧百叶板组21,在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设有由多个百叶板20构成的下风侧百叶板组22。上风侧百叶板组21中的下风侧部分、即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位于下风侧缘部侧的多个百叶板20的长度,与上风侧百叶板组21中的上风侧端部、即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最上风侧的百叶板20的长度相比变短。而且,下风侧百叶板组22中的上风侧部分、即位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侧的多个百叶板20的长度,与下风侧百叶板组22中的下风侧端部、即位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最下风侧的百叶板20的长度相比较短。在此,上风侧百叶板组21的百叶板20的长度,以从上风侧趋向下风侧的方式逐渐变短,下风侧百叶板组22的百叶板20的长度,以从下风侧趋向上风侧的方式逐渐变短。
波纹状散热片16的连结部16a的两百叶板组21、22的百叶板20形成为,在与制冷剂流通管1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截面中,位于形成在各管组14的两制冷剂流通管13间的空隙的通风方向中央部上,且以沿与通风方向垂直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虚拟直线L为对称轴而成为线对称。
上风侧百叶板组21和下风侧百叶板组22的间隔D优选为,与各管组14中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和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间隔d相比较大。而且,各管组14中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和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间隔d优选为,比3.5mm大。在间隔D≤间隔d,且间隔d为3.5mm以下的情况下,在波纹状散热片16的表面上所产生的冷凝水,传递到各管组14中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和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易于从两制冷剂流通管13间的间隙中通过而向下方排水。
上述的蒸发器1与将车辆的发动机作为驱动源的压缩机、将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冷却的冷凝器(制冷剂冷却器),以及将从冷凝器通过的制冷剂减压的膨胀阀(减压器)等一同构成制冷循环,且作为汽车空调而搭载在汽车上。并且,在压缩机工作的情况下,由压缩机压缩且从冷凝器以及膨胀阀通过的低压的气液混相的双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7通过而进入至蒸发器1的下风侧上集液部5内,并从全部制冷剂流通管13通过而从上风侧上集液部6的制冷剂出口8流出。并且,在制冷剂于制冷剂流通管13内流动的过程中,与从通风间隙15通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制冷剂变为气相而流出。
这时,根据在制冷剂流通管13内流动的制冷剂而冷却,在波纹状散热片16的表面上产生冷凝水,从形成在相邻的百叶板20间的间隙23通过而向下方排水。若百叶板20的长度变短,则从上述间隙23通过的冷凝水的排水速度会变慢,因此,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侧,会积存比较多的冷凝水。
另一方面,若百叶板20的长度变长,则从上述间隙23通过的冷凝水的排水速度会变快,因此,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部分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下风侧部分中,从上述间隙23通过的冷凝水的排水速度变快,能够使在制冷剂流通管13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在通风间隙15流动的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变得最大,且能够抑制大量的冷凝水滞留在会产生比较大量的冷凝水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部分上。而且,在使于通风间隙15中流动的空气的温度变得最低的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下风侧部分中,能够抑制冷凝水的结冰或飞散。
而且,在压缩机停止时,作为在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13的上风侧缘部侧所积存的冷凝水的显热的冷能,会向从通风间隙15中流动的空气释放,能够抑制从蒸发器1通过而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即排气温度急剧上升。该结果为,即使在基于蒸发器1的排气温度来调节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缩小在压缩机打开时和关闭时向车室内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差,提高汽车的车室内的舒适性。而且,由于能够抑制在压缩机关闭时排气温度的急剧上升,所以即使在基于蒸发器1的排气温度来调节压缩机的情况下,也不需要频繁地打开、关闭压缩机,能减少对汽车的油耗的不良影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蒸发器1的全部通风间隙15中配置有波纹状散热片16,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在全部通风间隙15之中的一部分的多个通风间隙15内配置封入了蓄冷材料的蓄冷材料容器,并且在剩余的通风间隙15内配置波纹状散热片16。在该情况下,在压缩机的工作时,冷能蓄积在蓄冷材料容器内的蓄冷材料中,在发动机停止且压缩机停止时,能够利用蓄冷材料容器内的蓄冷材料中所蓄积的冷能来将车室内冷却。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适用于构成车辆的汽车空调的制冷循环中。

Claims (5)

1.一种蒸发器,由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构成的多个管组沿制冷剂流通管的厚度方向隔开间隔并以并列状配置,所述两个扁平状制冷剂流通管使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且使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且沿通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管组彼此之间形成有通风间隙,在全部通风间隙之中至少一部分的通风间隙中,以跨着管组的两制冷剂流通管的方式配置有波纹状散热片,波纹状散热片由波峰部、波谷部以及连结波峰部和波谷部的连结部构成,在连结部上,沿通风方向并列地形成有沿连结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百叶板,其特征在于,
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侧的多个百叶板的长度,与位于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上风侧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最下风侧的百叶板的长度相比较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波纹状散热片的连结部中的管组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的部分、以及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和下风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的部分上,分别设置有由多个百叶板形成的百叶板组,上风侧百叶板组的百叶板的长度从上风侧趋向下风侧而逐渐变短,下风侧百叶板组的百叶板的长度从下风侧趋向上风侧而逐渐变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上风侧百叶板组与下风侧百叶板组的间隔,与各管组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间隔相比较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各管组中的上风侧制冷剂流通管与下风侧制冷剂流通管的间隔比3.5mm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波纹状散热片的连结部的两百叶板组的百叶板形成为,在与制冷剂流通管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截面中,位于两制冷剂流通管间的空隙的通风方向中央部、且以沿与通风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虚拟直线为对称轴而成为线对称。
CN201320460082.9U 2012-09-18 2013-07-29 蒸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317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4646 2012-09-18
JP2012204646A JP6050995B2 (ja) 2012-09-18 2012-09-18 エバポレ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3178U true CN203443178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008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3178U (zh) 2012-09-18 2013-07-29 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50995B2 (zh)
CN (1) CN203443178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8861A (en) * 1979-06-21 1982-05-11 Borg-Warner Corporation Louvred fins for heat exchangers
JPS5613682U (zh) * 1979-07-10 1981-02-05
JP3855346B2 (ja) * 1997-03-17 2006-1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JP4482991B2 (ja) * 1999-12-14 2010-06-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複式熱交換器
JP2008020098A (ja) * 2006-07-11 2008-01-31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JP2008298391A (ja) * 2007-06-01 2008-12-11 Denso Corp 熱交換器コア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蒸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59103A (ja) 2014-04-03
JP6050995B2 (ja)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8094U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102264564B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203704454U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202885350U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203464822U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CN1851372B (zh) 热交换器
JP586808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クーリングユニット
CN203518348U (zh) 蒸发器
JP2013061136A5 (zh)
CN103261828B (zh) 热交换器和安装有该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机
JP6002583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JP2013053812A (ja)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空気調和機
JP5574700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CN105202819B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CN203443178U (zh) 蒸发器
JP6097520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WO2018040037A1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风冷冰箱
JP5501494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CN201852375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
JP2015148404A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WO2018040034A1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风冷冰箱
JP6286184B2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JP6182429B2 (ja) エバポレータ
CN202792720U (zh) 微孔冷凝器
JP2015034684A (ja) 蓄冷機能付きエバポレ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