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1456U -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1456U
CN203441456U CN201320466169.7U CN201320466169U CN203441456U CN 203441456 U CN203441456 U CN 203441456U CN 201320466169 U CN201320466169 U CN 201320466169U CN 203441456 U CN203441456 U CN 203441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outlet
core
wate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61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库
谭忠健
冯卫华
许兵
周宝锁
施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ezhongda Oil & Gas Test Co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EZHONGDA OIL & GAS TESTING Co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EZHONGDA OIL & GAS TESTING Co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Tianjin Branch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EZHONGDA OIL & GAS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661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1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1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14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点是:包括外套组件和内芯组件,内芯组件的上端部分插入到外套组件内,两组件转动连接;外套组件由第一、第二外套连接构成,第一、第二外套上分别设有第一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内芯组件包括具有中心贯通孔的密封芯和密封套;密封套的上端部分与密封芯的下端部分套装配合,并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两者之间形成进出水环腔;密封芯上还设有连通进出水环腔与第二进出水口的过水通路;密封芯的下端和密封套的下端分别与双空心抽油杆的内外管密封连接;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及密封套与第二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均设有机械密封结构。采用上述双向循环交换器,通过改变水的循环方向,满足了高低两种加热温度的作业工况。

Description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地或海上试油用的水循环加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背景技术
在陆地或海上探井试油时,需要对井筒内稠油井液进行加热稀释。目前,采用单向水循环加热系统对稠油井液进行加热稀释,具体的,循环水的热量通过抽油杆传递到稠油井液中。该种加热系统仅能提供一种加热温度。而实际情况是:有些作业工况下,稠油井液较稠且不含砂时,需要高的加热温度,而有些作业工况下,稠油井液稍稀,需要低的加热温度。另外,当稠油井液较稠且含砂时,为避免油砂分离,出现埋设备的情况,也需要低的加热温度。因此,为满足不同的作业工况,水循环加热系统能提供高、低两种加热温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能提供高、低两种加热温度的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组件和内芯组件,所述内芯组件的上端部分插入到外套组件内,两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组件由具有上封闭端的第一外套和具有两敞口端的第二外套沿轴向上下密封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外套上和第二外套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对应内腔垂直贯通的第一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内芯组件包括具有中心贯通孔的密封芯和密封套;密封套的上端部分与密封芯的下端部分套装配合,并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在两者套装配合部分之间形成进出水环腔;所述密封芯上还设有连通进出水环腔与第二进出水口的过水通路;所述密封芯的下端和密封套的下端分别与抽油系统中双空心抽油杆的内管和外管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芯的中心贯通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中心孔对正,所述进出水环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环形空腔对正;所述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及密封套与第二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均设有机械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过水通路由设在密封芯上靠近下端的位置的第一环槽,设在其外轮廓面上的第二环槽及贯通两环槽的连通孔构成;所述第一环槽与进出水环腔连通,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外套上的进出水口对正。
所述连通孔为数个,数个连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机械密封结构均有设在配合面之间的O型密封圈及一组相互压紧的V型密封圈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双向循环交换器,通过改变水的循环方向,满足了高低两种加热温度的作业工况。具体的,当需要高的加热温度时,将第二进出水口作为进水口使用,第一进出水口作为出水口使用即可,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进水依次通过第二进出水口、进出水环腔、抽油杆上的环形空腔向下流动,实现了抽油杆的由上向下的加热,回水依次通过抽油杆的中心孔、密封芯的中心贯通孔及第一进出水口返回到供回水装置,该循环方向减少了热量损坏,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可提供给抽油杆高的加热温度;当需要低的加热温度时,将第一进出水口作为进水口使用,第二进出水口作为出水可使用即可,水的流动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反,其实现了抽油杆由下向上的加热,该循环方向会在密封芯及抽油杆的中心管上损失一部分热量,因此可提供给抽油杆低的加热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套;11、第一进出水口;2、第二外套;21、第二进出水口;3、密封芯;31、中心贯通孔;32、第一环槽;33、第二环槽;34、连通孔;4、密封套;5、进出水环腔;6、轴承;7、O型密封圈;8、V型密封圈;9、双空心抽油杆;91、内管;911、中心孔;92、外管;93、环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包括外套组件和内芯组件,所述内芯组件的上端部分插入到外套组件内,两者转动连接具体的,内芯组件与外套组件之间安装有至少两个上下布置的轴承6。所述外套组件由具有上封闭端的第一外套1和具有两敞口端的第二外套2沿轴向上下密封连接构成。具体的,两外套在结合部位设有密封圈,第一外套上靠近下端面的位置设有外螺纹,第二外套上靠近的上端面的位置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两者通过螺纹锁紧连接。第一外套与第二外套在连接部位可设置成台肩配合结构,一方面保证两外套的外径一致,另一方面具有轴向定位功能。所述第一外套上和第二外套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对应内腔垂直贯通的第一进出水口11和第二进出水口21。两进出水口均通过管路与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供回水装置连接。所述内芯组件由具有中心贯通孔31的密封芯3及与密封套4构成。密封套的上端部分与密封芯的下端部分套装配合,并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两者之间形成进出水环腔5。具体的,在两者的套装重叠部位,密封套的内孔直径大于密封芯的外径。所述密封芯上还设有连通进出水环腔与第二进出水口的过水通路。所述密封芯的下端和密封套的下端分别与抽油系统中双空心抽油杆9的内管91和外管92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芯的中心贯通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中心孔911对正,所述进出水环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环形空腔93对正。具体的,密封套与双空心抽油杆的外管通过螺纹连接,密封芯的下端与空心抽油杆的内管的上端插装连接,在密封套与外管的配合部位之间及密封芯与内管的配合部位之间均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及密封套与第二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均设有机械密封结构。设在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机械密封结构用于隔绝进水和出水,设在密封套与第二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的机械密封结构防止水从双向循环交换器的下端泄露。
上述技术方案中,连通进出水环腔与第二进出水口的过水通路采用如下结构:由设在密封芯上靠近下端的位置的第一环槽32,设在其外轮廓面上的第二环槽33及贯通两环槽的连通孔34构成。所述第一环槽与进出水环腔连通,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外套上的进出水口对正。上述连通孔的数量可采用单个或多个,在本实用新型中,连通孔的数量优选多个,多个连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部分的机械密封结构均由设在配合面之间的O型密封圈7及一组相互压紧的V型密封圈8构成。具体的,当第二外套上的第二进出水口无论作为进水口使用,还是作为出水口使用是,设在第二外套与密封套之间的V型密封圈的V型开口始终朝上;当第二进出水口作为进水口使用时,设在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V型密封圈的V型开口方向朝下,当第二进出水口作为出水口使用时,设在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V型密封圈的V型开口方向朝上。

Claims (4)

1.一种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组件和内芯组件,所述内芯组件的上端部分插入到外套组件内,两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外套组件由具有上封闭端的第一外套和具有两敞口端的第二外套沿轴向上下密封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外套上和第二外套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其对应内腔垂直贯通的第一进出水口和第二进出水口;所述内芯组件包括具有中心贯通孔的密封芯和密封套;密封套的上端部分与密封芯的下端部分套装配合,并通过螺纹紧固连接,在两者套装配合部分之间形成进出水环腔;所述密封芯上还设有连通进出水环腔与第二进出水口的过水通路;所述密封芯的下端和密封套的下端分别与抽油系统中双空心抽油杆的内管和外管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芯的中心贯通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中心孔对正,所述进出水环腔与双空心抽油杆的环形空腔对正;所述密封芯与第一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及密封套与第二外套的配合部位之间均设有机械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通路由设在密封芯上靠近下端的位置的第一环槽,设在其外轮廓面上的第二环槽及贯通两环槽的连通孔构成;所述第一环槽与进出水环腔连通,所述第二环槽与第二外套上的进出水口对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为数个,数个连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结构由设在配合面之间的O型密封圈及一组相互压紧的V型密封圈构成。
CN201320466169.7U 2013-07-31 2013-07-31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1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6169.7U CN203441456U (zh) 2013-07-31 2013-07-31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6169.7U CN203441456U (zh) 2013-07-31 2013-07-31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1456U true CN203441456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616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1456U (zh) 2013-07-31 2013-07-31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1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5397C (en) A corrugated settling cup and a multi-cup uniform flux gas anchor
CN107956457B (zh) 采油控水装置、定向井用完井采油管柱及其完井方法
CN106837291B (zh) 非常规气井口内油套环空气液分离装置
CN207526468U (zh) 一种注水井地面配水单流阀及注水井井口装置
CN201915930U (zh) 一种热采专用三通
CN203729957U (zh) U形管单井液力自循环采油装置
CN203441456U (zh) 用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系统上的双向循环交换器
CN204025002U (zh) 采油井助抽装置
CN204419527U (zh) 一种滑阀防砂抽稠泵
CN208186957U (zh) 一种水力测功机水箱自动循环控制逆流冷却系统
CN201090203Y (zh) 稠油热采井筒加热器
CN202955049U (zh) 双管水力射流泵
CN209875142U (zh) 一种机抽用采注一体式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CN201705287U (zh) 抽油井口防倒流油嘴
CN205012973U (zh) 一种机抽排液采气装置
CN204552718U (zh) 稠油机械采油井掺降粘稀释液装置
CN103807222A (zh) 双管水力射流泵
CN206220921U (zh) 一种套管气自动降压装置
CN207673282U (zh) 螺杆钻具用半开式水力振荡系统
CN201277003Y (zh) 空心杆掺水井口装置
CN202914399U (zh) 一种管道泵
CN102562014B (zh) 一种高凝原油采油装置及其方法
CN205577922U (zh) 一种可强制回收式深水套管切割工具
CN101382051A (zh) 空心杆掺水井口装置
CN203626698U (zh) 新型海上电泵井井口改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China) Limited,Tianjin Branch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o-patentee after: TIANJIN HEZHONGDA OIL & GAS TES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China) Limited,Tianjin Branch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HEZHONGDA OIL & GAS TES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