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3333U - 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23333U CN203423333U CN201320439745.9U CN201320439745U CN203423333U CN 203423333 U CN203423333 U CN 203423333U CN 201320439745 U CN201320439745 U CN 201320439745U CN 203423333 U CN203423333 U CN 2034233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ircuit board
- base
- main body
- w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电气模组,该电气模组包括端子座、主体座及内置电路板;该端子座侧向伸出有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该主体座上侧向伸出有复数第二定位端子,主体座内收纳有复数滤波线圈,每一滤波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上电连接;复数第一定位端子、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均插装于内置电路板上同时焊接电连接。藉此,产品组装时只需一次焊接,取代传统之两次焊接的方式,一方面减少产品组装之工序,组装更加简便,另一方面由于内置电路板焊接次数减少,使得焊接良率提升,减少内置电路板及内置电路板上之电子零件的报废率,降低产品制程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组装简便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计算机科技的快速发展,而桌面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已普遍的存在于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其计算机发展趋势亦朝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及体积小的方向迈进,由于网络通讯技术也正在迅速蓬勃发展中,并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与休闲带入另一有别以往的崭新境界,让人们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更为热切且密不可分。
再者,随着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发展趋势,使计算机内部的连接器亦随之大幅缩小,但连接器于计算机缩小化,即需考虑其电磁效应所产生的信号干扰问题,而一般会影响连接器的噪声干扰的原因大致上可分为二大部分,其一为来自连接器周围的电磁波干扰,其二为连接器内部所产生的干扰,且因一般 RJ45 连接器大多被使用于数字通信,便有厂商于网络连接器内部设置有滤波线圈来解决上述的缺点。
习知技术中,层迭式网络连接器之电气模组中的内置电路板焊接采用两次焊接方式:即,先将滤波线圈用点焊或手工焊接的方式焊接于内置电路板对应的焊点上,再把电气模组各个零件组装,两内置电路板扣于两侧,然后对露出于内置电路板的各个焊接点进行焊锡。
虽然上述通过两次焊接的方式能够实现层迭式网络连接器的组装,然而,上述方式使得组装过程中之工序数增多,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同时,内置电路板焊接步骤的增多,不但不利于环保,并且随之产生的焊接不良率也会增高,进而造成内置电路板及内置电路板上之电子零件报废,提高了产品之制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网络连接器采用两次焊接的方式存在组装工序多、不环保、焊接不良率高、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以及电气模组,其中该绝缘座体前方处为设有呈层迭状排列的复数对接槽,并于绝缘座体内部收容有至少一电气模组,而电气模组前方复数个折弯状对接端子之卷曲端分别位于对接槽处,且电气模组后侧处设有可露出于绝缘座体外部并与预设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之复数第一定位端子,
该电气模组包括有端子座、主体座以及内置电路板;该端子座设置于主体座前侧,复数对接端子设于该端子座上,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侧向伸出端子座外;该主体座上侧向伸出有复数第二定位端子,主体座内收纳有复数滤波线圈,每一滤波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上电连接;该内置电路板覆盖住该复数滤波线圈,该复数第一定位端子、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均插装于内置电路板上同时焊接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气模组具有两前述内置电路板,该两前述内置电路板分别设置于主体座的左右两侧面上,该主体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凹设有一收容腔,每一收容腔内均收纳有复数前述滤波线圈,主体座的左右两侧面均侧向伸出有复数前述第二定位端子,每一第二定位端子插装于对应的内置电路板上焊接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座包括有左框体和右框体,该左框体和右框体彼此扣合固定连接,前述收容腔设置于左框体的左侧面和右框体的右侧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数第二定位端子位于主体座之侧面的上侧缘和下侧缘,且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由前往后间隔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有平板部以及由平板部向前延伸的延伸部,该平板部位于主体座的侧面上,该延伸部位于端子座的侧面上,该延伸部至平板部上设置有复数导电通孔,该复数导电通孔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对应地,该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并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中焊接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座包括有上座体和下座体,该上座体和下座体彼此扣合连接固定,该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均设置有前述复数对接端子,该上座体上之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的延伸方向与下座体之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均呈直角状,该上座体与下座体拼合形成之端子座呈T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设置于绝缘座体上的发光模组,该绝缘座体所具的基座上对接槽两侧处设有容置槽,该发光模组前方处则设有定位于容置槽内的多个发光元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数第二定位端子通过镶嵌成型后机械组装的方式设置于主体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于主体座上设置复数第二定位端子,并配合将复数个滤波线圈收纳于主体座内,使每一滤波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上电连接,在焊接内置电路板时,将复数第一定位端子、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插装于内置电路板上同时焊接电连接即可,如此实现了一次焊接,取代了传统之两次焊接的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产品组装之工序,组装更加简便,另一方面由于内置电路板焊接次数减少,使得焊接良率提升,减少了内置电路板及内置电路板上之电子零件的报废率,降低了产品制程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
二、通过于延伸部至平板部上设置有复数导电通孔,利用该复数导电通孔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对应地,该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并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中焊接电连接,如此,一方面使得延伸部具有足够的宽度面积进行布线,从而更轻易地在内置电路板上实现布线,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快速插入对应的导电通孔中定位,定位更容易,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组装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绝缘座体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组装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气模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气模组的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气模组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座体 11、基座
12、容置空间 13、对接槽
14、容置槽 15、盖板
20、电气模组 21、端子座
211、上座体 212、下座体
22、主体座 221、左框体
222、右框体 23、内置电路板
231、平板部 232、延伸部
24、电容 25、弹片
201、对接端子 2011、卷曲端
2012、焊接端 202、第一定位端子
203、第二定位端子 204、滤波线圈
205、收容腔 206、导电通孔
207、导电通孔 208、导电通孔
30、发光模组 31、发光元件
40、屏蔽壳体 41、前壳体
42、后壳体 421、接合部
422、接地脚 40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座体10、电气模组20、发光模组30和屏蔽壳体40。
其中,如图3所示,该绝缘座体10为具有一基座11,并于基座11内部形成有可收容至少一个电气模组20的容置空间12,该绝缘座体10之基座11前方处为设有呈层迭状排列的复数对接槽13,且各对接槽 13上下侧皆设有可供发光元件定位的容置槽14,该基座11的顶部扣装有盖板15;而电气模组20前方复数个折弯状对接端子201之卷曲端2011分别位于对接槽13处,且电气模组20后侧处设有可露出于绝缘座体10外部并与预设电路板(图中未示)形成电性连接之复数第一定位端子202。
具体而言,如图6至图8所示,该电气模组20包括有端子座21、主体座22以及内置电路板23;该端子座21设置于主体座22前侧,前述对接端子201设于该端子座21上,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侧向伸出端子座21外;该主体座22上侧向伸出有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通过镶嵌成型后机械组装的方式设置于主体座22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位于主体座22之侧面的上侧缘和下侧缘,且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由前往后间隔排布,该复数个第二定位端子203的排布方式不限;该主体座22内收纳有复数滤波线圈204,每一滤波线圈2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203上电连接;该内置电路板23覆盖住该复数滤波线圈204,该复数第一定位端子202、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均插装于内置电路板23上同时焊接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该电气模组20具有两前述内置电路板23,该两前述内置电路板23分别设置于主体座22的左右两侧面上,该主体座22的左右两侧面均凹设有一收容腔205,每一收容腔205内均收纳有复数前述滤波线圈204,主体座22的左右两侧面均侧向伸出有复数前述第二定位端子203,每一第二定位端子203插装于对应的内置电路板23上焊接电连接。并且,该主体座22包括有左框体221和右框体222,该左框体221和右框体222彼此扣合固定连接,前述收容腔205设置于左框体221的左侧面和右框体222的右侧面上。以及,该端子座21包括有上座体211和下座体212,该上座体211和下座体212彼此扣合连接固定,该上座体211和下座体212上均设置有前述复数对接端子201,该上座体211上之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的延伸方向与下座体212之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的延伸方向相反,以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内置电路板23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该上座体211和下座体212均呈直角状,该上座体211与下座体212拼合形成之端子座21呈T型。
该内置电路板23包括有平板部231以及由平板部231向前延伸的延伸部232,该平板部231位于主体座22的侧面上,该延伸部232位于端子座21的侧面上,该延伸部232至平板部231上设置有复数导电通孔206,该复数导电通孔206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对应地,该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并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206中焊接电连接;以及,该内置电路板23上还设置有复数导电通孔207和复数导电通孔208,该复数第一定位端子202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207中焊接电连接,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208中焊接电连接。以及,各内置电路板23上还焊接有电容24,该电容24位于主体座22的顶部,两内置电路板23之间连接有弹片25,该弹片25位于主体座22的后侧。
该发光模组30设置于绝缘座体上,该发光模组30前方处则设有定位于容置槽14内的多个发光元件31。
该屏蔽壳体40为罩覆定位于绝缘座体10外部,并包括前壳体41及可结合于前壳体41后方处的后壳体42,其中前壳体41前方处形成有可与对接槽 13 相连通的开口401,后壳体42上为具有至少一个接合部 421,并于后壳体42底侧处则设有至少一个接地脚422。
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镶嵌成型(Insert Modeling)或机械组装的方式分别在左框体221和右框体222上设置复数个第二定位端子203,接着,将复数个滤波线圈204分别排布于左框体221之收容腔205和右框体222之收容腔205中,并使各个滤波线圈20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203上电连接,接着,将左框体221和右框体222彼此扣合连接固定而形成主体座22。
然后,通过镶嵌成型(Insert Modeling)的方式分别在上座体211和下座体212上设置复数个对接端子201,接着,将上座体211和下座体212彼此扣合连接固定组成端子座21,然后,将端子座21安装于主体座22的前侧。
接着,将电容24插接于内置电路板23上电连接,然后,将两内置电路板23分别置于主体座22的左右两侧面上,此时,该复数第一定位端子202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207中,该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206中,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208中,接着,进行焊接,使得复数第一定位端子202、复数对接端子201的焊接端2012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203同时固定于内置电路板23上电连接,在组装内置电路板23的同时可将弹片25连接于两内置电路板23之间;如此,完成了电气模组20的组装(如图6所示)。
然后,将发光模组30组装于绝缘座体10上,并将复数个电气模组20组装于绝缘座体10内,最后,将屏蔽壳体40组装于绝缘座体10上即可完成组装(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于主体座上设置复数第二定位端子,并配合将复数个滤波线圈收纳于主体座内,使每一滤波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上电连接,在焊接内置电路板时,将复数第一定位端子、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插装于内置电路板上同时焊接电连接即可,如此实现了一次焊接,取代了传统之两次焊接的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产品组装之工序,组装更加简便,另一方面由于内置电路板焊接次数减少,使得焊接良率提升,减少了内置电路板及内置电路板上之电子零件的报废率,降低了产品制程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环保。其次,通过于延伸部至平板部上设置有复数导电通孔,利用该复数导电通孔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对应地,该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并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中焊接电连接,如此,一方面使得延伸部具有足够的宽度面积进行布线,从而更轻易地在内置电路板上实现布线,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快速插入对应的导电通孔中定位,定位更容易,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以及电气模组,其中该绝缘座体前方处为设有呈层迭状排列的复数对接槽,并于绝缘座体内部收容有至少一电气模组,而电气模组前方复数个折弯状对接端子之卷曲端分别位于对接槽处,且电气模组后侧处设有可露出于绝缘座体外部并与预设电路板形成电性连接之复数第一定位端子,其特征在于:
该电气模组包括有端子座、主体座以及内置电路板;该端子座设置于主体座前侧,复数对接端子设于该端子座上,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侧向伸出端子座外;该主体座上侧向伸出有复数第二定位端子,主体座内收纳有复数滤波线圈,每一滤波线圈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缠绕于对应的第二定位端子上电连接;该内置电路板覆盖住该复数滤波线圈,该复数第一定位端子、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和复数第二定位端子均插装于内置电路板上同时焊接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模组具有两前述内置电路板,该两前述内置电路板分别设置于主体座的左右两侧面上,该主体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凹设有一收容腔,每一收容腔内均收纳有复数前述滤波线圈,主体座的左右两侧面均侧向伸出有复数前述第二定位端子,每一第二定位端子插装于对应的内置电路板上焊接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座包括有左框体和右框体,该左框体和右框体彼此扣合固定连接,前述收容腔设置于左框体的左侧面和右框体的右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第二定位端子位于主体座之侧面的上侧缘和下侧缘,且该复数第二定位端子由前往后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路板包括有平板部以及由平板部向前延伸的延伸部,该平板部位于主体座的侧面上,该延伸部位于端子座的侧面上,该延伸部至平板部上设置有复数导电通孔,该复数导电通孔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对应地,该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间隔排列形成一排并分别插装于对应的导电通孔中焊接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包括有上座体和下座体,该上座体和下座体彼此扣合连接固定,该上座体和下座体上均设置有前述复数对接端子,该上座体上之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的延伸方向与下座体之复数对接端子的焊接端的延伸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均呈直角状,该上座体与下座体拼合形成之端子座呈T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设置于绝缘座体上的发光模组,该绝缘座体所具的基座上对接槽两侧处设有容置槽,该发光模组前方处则设有定位于容置槽内的多个发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第二定位端子通过镶嵌成型后机械组装的方式设置于主体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39745.9U CN203423333U (zh) | 2013-07-23 | 2013-07-23 | 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39745.9U CN203423333U (zh) | 2013-07-23 | 2013-07-23 | 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23333U true CN203423333U (zh) | 2014-02-05 |
Family
ID=5002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39745.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23333U (zh) | 2013-07-23 | 2013-07-23 | 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23333U (zh) |
-
2013
- 2013-07-23 CN CN201320439745.9U patent/CN20342333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0657B (zh) | 一种Type‑C插座连接器 | |
CN20358932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887274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5098433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179274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0494715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415750U (zh) | 结构改良的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 |
CN204927598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550175U (zh) | Usb连接器 | |
CN201323359Y (zh) | 电子转接器 | |
CN203423333U (zh) | 层迭式网络连接器 | |
CN204858013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800340U (zh) | 具有可变化组合结构的简易型连接器 | |
CN204809455U (zh) | 一种迭加组合式连接器新结构 | |
CN202564700U (zh) | 电连接器及使用这种电连接器的薄型电子装置 | |
CN203631889U (zh) | 结构改良的连接器 | |
CN205141243U (zh) | 电池连接器 | |
CN202840121U (zh) | 全屏蔽式电连接器 | |
CN201616538U (zh) | 线缆组合体及其应用的线缆连接器 | |
CN202712614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3631809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03631810U (zh) | 改良的连接器结构 | |
CN103944020B (zh) | 具有可变化组合结构的简易型连接器 | |
CN205452629U (zh) | 公端电连接器 | |
CN204905551U (zh) | 沉板防水音频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