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4126U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Google Patents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94126U CN203394126U CN201320437753.XU CN201320437753U CN203394126U CN 203394126 U CN203394126 U CN 203394126U CN 201320437753 U CN201320437753 U CN 201320437753U CN 203394126 U CN203394126 U CN 203394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shift
- traversing
- driving
- parking stall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包括控制系统和主运行机构,所述主运行机构的四周至少相对设有一对横移车位和一对纵移车位,所述横移车位包括横移车位本体和用于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纵移车位包括纵移车位本体和用于驱动纵移车位本体纵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主运行机构包括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和用于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移或纵移车位本体纵移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存取车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好,能满足不同车型停车需求,通用性好,显著提高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容车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属于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目前的机械式停车设备上,主运行机构与停车位之间进行存取载车板动作的时候,不论是采用何种机械结构(如两侧勾拉式、旋转勾拉式还是摩擦轮式),都只能是要么采取纵向存取车,要么采取横向存取车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主运行机构上只能安装一套纵向或者横向的存取车装置。正是由于主运行机构上存在这样的技术障碍,所以目前在国内,不论是升降横移类、平面移动类还是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如果涉及到有主运行机构与停车位之间进行载车板交换的,无一例外都只能是左右两个方向或者前后两个方向,这就影响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容车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机械式停车设备上主运行机构上要么只能配纵移存取车装置,要么只能配横移存取车装置的一大难题,使得机械式停车设备左后和前后四个方向均能存取车,提高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容车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机械式停车设备的主运行机构与停车位之间进行载车板交换时只能是左右两个方向或者前后两个方向,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容车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包括控制系统和主运行机构,所述主运行机构的四周至少相对设有一对横移车位和一对纵移车位,所述横移车位包括横移车位本体和用于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纵移车位包括纵移车位本体和用于驱动纵移车位本体纵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主运行机构包括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和用于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移或纵移车位本体纵移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相连。第一驱动机构既能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移,又能驱动纵移车位本体纵移,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自身分别配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当需要存取车时,横移车位本体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横移靠近主运行机构完成载车板的交换,然后载车板在主运行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作用下继续横移;或者,纵移车位本体在第三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纵移靠近主运行机构完成载车板的交换,然后载车板在主运行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作用下继续纵移,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容车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横向同步轴、纵向同步轴和伞形齿轮组成,所述横向同步轴和纵向同步轴分别通过伞形齿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横向同步轴和纵向同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向主动轮和纵向主动轮,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在靠近横移车位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横向从动轮,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在靠近纵移车位侧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纵向从动轮,所述横向主动轮和纵向主动轮分别通过横向传动皮带和纵向转动皮带与横向从动轮和纵向从动轮连接,所述横移车位本体由横移车位外框架、导向杆、横移载车板组成,所述导向杆与横移载车板固定连接,所述横移车位外框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从动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由横移电机、传动链、传动轴和位于传动轴两端的主动轮组成,所述纵移车位本体由纵移车位外框架、导向杆、纵移载车板和第三驱动机构组成,所述导向杆与纵移载车板固定连接,所述纵移车位外框架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从动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由纵移电机、传动链、传动轴和位于传动轴两端的主动轮组成,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的主动轮均通过传动皮带分别与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的从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横移电机和纵移电机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相对设置的横移车位或纵移车位的两侧还设有1~4个横移车位或纵移车位。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相对设置的横移车位或纵移车位的两侧增设1~4个横移车位或纵移车位,主运行机构周围的两对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为基本车位,所述增设的横移车位或纵移车位在运行到上述基本车位后,即可以与主运行机构进行载车板的交换。
作为优选,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横移车位外框架和纵移车位外框架均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焊接而成,所述横移载车板和纵移载车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所停泊汽车的限位结构。主运行机构外框架、横移车位外框架和纵移车位外框架加工简单,加工效率高;横移载车板和纵移载车板上设置的限位机构可以保证汽车停泊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横移载车板和纵移载车板的面积相同或不同。当横移载车板和纵移载车板的面积设置成不同时,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停泊需求,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横移电机和纵移电机分别通过变频器与控制系统连接。设置变频器,便于调节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电机的转速,可以提高存取车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横移电机和纵移电机均为0.75kW,所述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的位移速度最高为30m/min。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驱动机构既能驱动横移车位横移,又能驱动纵移车位纵移,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自身分别配有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当需要存取车时,横移车位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横移靠近主运行机构完成载车板的交换,然后载车板在主运行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作用下继续横移;或者,纵移车位在第三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纵移靠近主运行机构完成载车板的交换,然后载车板在主运行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作用下继续纵移,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容车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存取车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不同场底、不同车型的停车需求,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主运行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横移车位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纵移车位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运行机构,11、驱动电机,12、横向同步轴,121、横向主动轮,122、横向从动轮,123、横向传动皮带,13、纵向同步轴,131、纵向主动轮,132、纵向从动轮,133、纵向传动皮带,14、伞形齿轮,2、横移车位,21、横移车位外框架,22、导向杆,23、横移载车板,24、从动轮,25、驱动电机,26、传动轴,27、主动轮,3、纵移车位,31、纵移车位外框架,32、导向杆,33、纵移载车板,34、从动轮,35、驱动电机,36、传动轴,37、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四向存取车机构,包括控制系统和主运行机构1,所述主运行机构1包括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主运行机构的左右装配有一对横移车位2,所述横移车位2包括横移车位本体和第二驱动机构,主运行机构1的前后装配有一对纵移车位3,所述纵移车位3包括纵移车位本体和第三驱动机构。
如图2所示,主运行机构外框架结构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焊接而成,第一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11、横向同步轴12、纵向同步轴13和伞形齿轮14组成,所述横向同步轴12和纵向同步轴13分别通过伞形齿轮14与驱动电机11输出轴相连,所述横向同步轴12和纵向同步轴1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横向主动轮121和纵向主动轮131,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在靠近横移车位2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三个横向从动轮122,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在靠近纵移车位3侧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三个纵向从动轮132,所述横向主动轮121和纵向主动轮131分别通过横向传动皮带123和纵向传动皮带133与横向从动轮122和纵向从动轮132连接,上述横向主动轮121、横向从动轮122和横向传动皮带123构成主运行机构的横向移动导轮组,上述纵向主动轮131、纵向从动轮132和纵向传动皮带133构成主运行机构的纵向移动导轮组,驱动电机11开启时,该驱动电机11通过横向同步轴12、纵向同步轴13和伞形齿轮14带动横向主动轮121和纵向主动轮131进行逆时针或者顺时针转动,而纵向主动轮131、横向主动轮121又分别通过纵向传动皮带133和横向传动皮带123带动纵向从动轮132和横向从动轮132转动,从而使所有的导轮进行同步转动,当导轮上有载车板23或33时,则会根据载车板23或33下部的导向杆22或32是前后方向还是左右方向的不同进行前后横移或者左右纵移运行。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横移车位本体包括横移车位外框架21和横移载车板22,横移车位外框21的结构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焊接而成,在横移载车板22下部前后侧焊接有左右方向的导向杆23,导向杆23放置在由一个主动轮27、三个从动轮24及传动皮带组成的横移车位导轮组上,其中三个从动轮24转动连接在所述横移车位外框架21的内侧,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由横移电机25、传动链、传动轴26和主动轮27组成,所述主动轮27安装于传动轴26的端部,横移电机25通过变频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横移电机25调速后最高速度可达30m/min,当横移电机25做正反运转时,通过传动链带动传动轴26运转,同时安装在传动轴26两端的主动轮27转动,然后主动轮27再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其他从动轮24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横移载车板22横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1。
如果要从横移车位2上将横移载车板22送到主运行机构1上时,横移车位2与主运行机构上1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同时运行,第二驱动机构先将横移载车板22往主运行机构1方向移动,当横移载车板22移动到主运行机构1上时,其下部的导向杆23就会移动到主运行机构1的横向移动导轮组上,从而由主运行机构1上的横向移动导轮组继续将横移载车板22继续移动,直到整个横移载车板22全部移到主运行机构上后,设备停止运行,如果要从主运行机构1上将横移载车板22送回横移车位2上,做反向运行即可。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纵移车位本体包括纵移车位外框架31和纵移载车板32,纵移车位外框结构31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焊接而成,在纵移载车板32下部左右侧焊接有前后方向的导向杆33,导向杆33放置在由一个主动轮37、三个从动轮34及传动皮带组成的纵移车位导轮组上,其中三个从动轮34转动连接在所述纵移车位外框架31的外侧,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由纵移电机35、传动链、传动轴36和主动轮37组成,所述主动轮37安装于传动轴36的端部,纵移电机35通过变频器与控制系统连接,纵移电机35调速后最高速度可达30m/min,当纵移电机35做正反运转时,通过传动链带动传动轴36运转,同时安装在传动轴36两端的主动轮37转动,然后主动轮37再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其他从动轮34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纵移载车板32纵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1。
如果要从纵移车位3上将纵移载车板33送到主运行机构1上时,纵移车位3与主运行机构1上的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同时运行,第三驱动机构先将纵移载车板33往主运行机构1方向移动,当纵移载车板33移动到主运行机构1上时,其下部的导向杆32就会移动到主运行机构1的纵向移动导轮组上,从而由主运行机构1上的纵向移动导轮组继续将纵移载车板32继续移动,直到整个纵移载车板32全部移到主运行机构1上后,设备停止运行,如果要从主运行机构1上将纵移载车板32送回纵移车位3上,做反向运行即可。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相对设置的横移车位2或纵移车位3的两侧设置四个横移车位2或纵移车位3,以主运行机构1周围的两对横移车位2和纵移车位3为基本车位,所述增设的横移车位2或纵移车位3在运行到上述基本车位后,即可以与主运行机构1进行载车板的交换。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7)
1.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包括控制系统和主运行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行机构(1)的四周至少相对设有一对横移车位(2)和一对纵移车位(3),所述横移车位(2)包括横移车位本体和用于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1)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纵移车位(3)包括纵移车位本体和用于驱动纵移车位本体纵向移动靠近主运行机构(1)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主运行机构(1)包括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和用于驱动横移车位本体横移或纵移车位本体纵移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由驱动电机(11)、横向同步轴(12)、纵向同步轴(13)、伞形齿轮(14)组成,所述横向同步轴(12)和纵向同步轴(13)分别通过伞形齿轮(14)与驱动电机(11)输出轴相连,所述横向同步轴(12)和纵向同步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向主动轮(121)和纵向主动轮(131),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在靠近横移车位(2)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横向从动轮(122),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在靠近纵移车位侧(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纵向从动轮(132),所述横向主动轮(121)和纵向主动轮(131)分别通过横向传动皮带(123)和纵向转动皮带(133)与横向从动轮(122)和纵向从动轮(132)连接,所述横移车位本体由横移车位外框架(21)、导向杆(22)、横移载车板(23)组成,所述导向杆(22)与横移载车板(23)固定连接,所述横移车位外框架(2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从动轮(24),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由横移电机(25)、传动链、传动轴(26)和位于传动轴(26)两端的主动轮(27)组成,所述纵移车位本体由纵移车位外框架(31)、导向杆(32)、纵移载车板(33)和第三驱动机构组成,所述导向杆(32)与纵移载车板(33)固定连接,所述纵移车位外框架(3)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从动轮(34),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由纵移电机(35)、传动链、传动轴(36)和位于传动轴(36)两端的主动轮(37)组成,横移车位(2)和纵移车位(3)的主动轮(27,37)均通过传动皮带分别与横移车位(2)和纵移车位(3)的从动轮(24,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设置的横移车位(2)或纵移车位(3)的两侧还设有1~4个横移车位(2)或纵移车位(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行机构外框架、横移车位外框架和纵移车位外框架均由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焊接而成,所述横移载车板(23)和纵移载车板(33)上均设有用于固定所停泊汽车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载车板(23)的面积与纵移载车板(33)的面积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1)、横移电机(12)和纵移电机(13)分别通过变频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1)、横移电机(12)和纵移电机(13)分别均为0.75kW,所述横移车位和纵移车位的位移速度最高为30m/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37753.XU CN203394126U (zh) | 2013-07-23 | 2013-07-23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37753.XU CN203394126U (zh) | 2013-07-23 | 2013-07-23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94126U true CN203394126U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9905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37753.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94126U (zh) | 2013-07-23 | 2013-07-23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9412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2338A (zh) * | 2013-07-23 | 2013-10-23 | 杭州大中泊奥科技有限公司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CN105298189A (zh) * | 2015-09-23 | 2016-02-03 | 曹刚 | 一种平面二维移动载车平台及其组成的停车系统 |
-
2013
- 2013-07-23 CN CN201320437753.XU patent/CN203394126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62338A (zh) * | 2013-07-23 | 2013-10-23 | 杭州大中泊奥科技有限公司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CN103362338B (zh) * | 2013-07-23 | 2015-12-23 | 杭州大中泊奥科技有限公司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CN105298189A (zh) * | 2015-09-23 | 2016-02-03 | 曹刚 | 一种平面二维移动载车平台及其组成的停车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42828U (zh) | 车底液压举升机 | |
CN202945839U (zh) | 仓储类机械停车设备 | |
CN101915003A (zh) | 机器人抱夹搬运器 | |
CN202807633U (zh) | 大行程升降滚床 | |
CN102616247B (zh) | 火车摘钩机器人 | |
CN103806726A (zh) | 仓储类机械停车设备 | |
CN103603527B (zh) | 一种梳齿交换式立体车库 | |
CN106005929A (zh) | 一种带有举升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搬运小车 | |
CN203394126U (zh)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
CN102561768A (zh) | 采用齿轮抬升装置的无轨梳体小车 | |
CN103362338B (zh) | 四向移动存取车机构 | |
CN201991279U (zh) | 一种五自由度巷道堆垛式停车设备 | |
CN203402197U (zh) | 一种换向用整体升降装置 | |
CN105966495B (zh) | 正交双向载运车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5537171U (zh) | 移动式炉口清理系统 | |
CN201056874Y (zh) | 立体停车装置 | |
CN202411947U (zh) | 专用车车厢部件鼠笼式翻转装置 | |
CN103397797B (zh) | 一带多的高速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 | |
CN202970070U (zh) | 一种升降横移停车装置的横移机械结构 | |
CN206128779U (zh) | 一种有板交换机械车库载车板用搬运器 | |
CN202944764U (zh) | 一种可升降式穿梭车 | |
CN203394125U (zh) | 九宫格型高速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 | |
CN203394121U (zh) | 一带多的高速升降机械式停车设备 | |
CN103848153A (zh) | 密集储存用穿梭车及其升降方法 | |
CN203783209U (zh) | 一种用于机械式立体停车的机械手搬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23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