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0454U -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0454U
CN203390454U CN201320433923.7U CN201320433923U CN203390454U CN 203390454 U CN203390454 U CN 203390454U CN 201320433923 U CN201320433923 U CN 201320433923U CN 203390454 U CN203390454 U CN 203390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f module
limited rack
screw hole
trailing arm
backu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339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志强
叶进
沈军
石明强
晏庆宝
毛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JIA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JIA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JIA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JIANHUA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339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0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0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045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夹装架,该模具夹装架包括第一、第二纵臂和底板;一对半模靠板,一半模靠板位置可调地设在第一纵臂上,另一个半模靠板位置可调地设在第二纵臂上;半模底托板,该半模底托板对应于半模靠板的下方,且半模底托板的一端位置可调地与第一纵臂连接,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与第二纵臂连接;半模限位架,模具限位架的一端位置可调地与第一纵臂连接,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与第二纵臂连接。可以摆脱依赖结构复杂并且价格昂贵的工业机器人;可以应对不同规格模具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整体结构简单,具有制作方便并且节约制作成本以及节约材料的长处。

Description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在玻璃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对于两开模或多开模的玻璃模具而言,其模腔直接与熔融的玻璃熔体频繁接触,受到玻璃的化学侵蚀、磨损和冷热交变应力(冷热交替变换应力)的作用,并且500-800℃左右的温度下服役,模腔表面、合缝面乃至两端端面极易氧化,加上模具零件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撞击,因而会产生并不限于以下几种损坏情形:疲劳损坏、机械碰撞损坏、氧化腐蚀损坏以及磨损损坏。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玻璃模具的耐氧化、耐腐蚀、耐热疲劳和耐磨损等性能,通常采用手工喷焊方式或者采用等离子喷焊方式对玻璃模具的模腔、合缝面等部位喷焊合金材料层,合金材料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镍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0%以上的镍基合金粉。然而,不论是采用手工喷焊还是采用等离子喷焊均需要将玻璃模具处于有效的夹持状态,而要使玻璃模具处于有效的夹持状态必须依靠相应的工装夹具。
关于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的技术信息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授权公告号CN101659015B(加工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CN101891373B(玻璃器皿的器皿模夹具)、CN101891372B(玻璃器皿模夹具)、CN101898311B(在玻璃模具毛坯上铣取定位基准面用的夹具结构)、CN102380777B(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装置)、CN102443859B(用于玻璃模具加工的夹具装置)、CN102350650B(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CN102350651B(结构改进的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装置)、CN102689187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转台式工装夹具)、CN102848039A(配置于电火花机上的玻璃模具冲头冷却槽加工用的夹具结构)、CN102837213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结构)、CN102848246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工装夹具)、CN102848245A(玻璃模具加工用的夹具结构)、CN103056695A(玻璃模具内腔及合缝面加工用的夹具结构)和CN103084771A(开合式成型模铰链焊接用的工夹具结构),等等,等等。
只要通过对并非限于上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可知:工装夹具具有针对某一种产品、某一类产品、某一种产品的加工工艺或某一类产品的加工工艺的专属的特点,因此属于非标装置(非标装置是指没有国际、国内标准乃至行业标准规范),而非标装置既无技术上的通用性,又无技术上的可借鉴性,通常情况下均由生产产品或使用特定工艺生产产品的厂商以量体裁衣、对号入座的方式定制(定制包括自行设计与自行制作)。正是基于这种情形,由于在目前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助于将玻璃模具处于可靠的夹持状态下供等离子喷焊机对模腔、合缝面、两端端面之类的部位进行喷焊镍基合金层的并且结构相对简练的工装夹具的技术信息,因而普遍采用类似于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019496B推荐的“玻璃模具型腔等离子喷焊用的夹持机构”(该专利由本申请人提出)的结构形式。
上述CN102019496B虽然能够与机器人手腕连接并且对玻璃模具有效夹持或释放、可减轻工人对玻璃模具的夹装工作强度以及提高夹装效率并且有助于保障安全,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6段。但是,该专利方案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该专利是作为工业机器人与等离子喷焊机之间的一个过渡机构,即由于需要与工业机器人配套使用,因而对于我国面广量大的中小型玻璃模具生产厂商而言,投入工业机器人不仅存在资金难度,而且存在技术瓶颈;其二,由于仅能体现对玻璃模具的快速夹持与释放的效果,因而对玻璃模具大小的适应性变化相对较差;其三,整体结构仍较为复杂,给制造与装配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耗用材料大而不利于节约资源。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与普通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连接而藉以摆脱依赖价格昂贵的工业机器人、有利于方便调节而藉以适应对不同规格模具变化要求和有益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作并且节约制造成本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包括一模具夹装架,该模具夹装架包括第一、第二纵臂和底板,第一、第二纵臂以面对面的状态彼此纵向并行,底板的一端与第一纵臂的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底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纵臂的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而在底板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用于与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连接的连接盘;一对半模靠板,该一对半模靠板在使用状态下彼此对应,并且该一对半模靠板中的其中一个半模靠板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臂上,而一对半模靠板中的另一个半模靠板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纵臂上;一半模底托板,该半模底托板对应于所述的半模靠板的下方,并且该半模底托板的一端位置可调地与所述第一纵臂连接,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与所述第二纵臂连接;一半模限位架,该半模限位架与一对半模靠板的一侧侧面相对应,并且该模具限位架的一端位置可调地与前述第一纵臂连接,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与第二纵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纵臂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所述半模限位架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在第一纵臂的高度方向并且背对半模限位架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而在第一纵臂的高度方向并且面对所述第二纵臂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在所述的第二纵臂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半模限位架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在第二纵臂的高度方向并且背对半模限位架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而在第二纵臂的高度方向并且面对第一纵臂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所述半模限位架的所述一端与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连接,所述的一对半模靠板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半模靠板与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连接,而一对半模靠板中的所述另一个半模靠板与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连接,所述半模底托板的一端与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半模限位架上并且在背对所述半模靠板的一侧构成有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该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位于半模限位架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在该一对模具背部限位机构连接座上设置有一模具背部限定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包括作用缸座、作用缸和曲臂,作用缸座以悬臂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半模限位架上,作用缸设置在作用缸座上,曲臂的中部枢转连接在所述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上,该曲臂的一端固定有一用于对玻璃模具半模背部限定的顶杆,而曲臂的另一端与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为油缸或气缸;所述曲臂的形状呈L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一对半模靠板上并且朝向所述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各固定有一调整块固定座,在调整块固定座朝向半模限位架的一端的端面上连接有一半模限位调整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半模限位调整块上开设有调整槽,并且由调整槽螺钉在对应于调整槽的位置将半模限位调整块与所述调整块固定座朝向所述半模限位架的一端端面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与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之间的间隔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与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和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各有彼此对应的纵向两列,并且相邻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与相邻的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可通过构成模具夹装架的底板上的连接盘与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连接,因而可以摆脱依赖结构复杂并且价格昂贵的工业机器人;由于半模靠板、半模底托板和半模限位架可在第一、第二纵臂上调节,因而可以应对不同规格模具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而具有制作方便并且节约制作成本以及节约材料的长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暨应用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之类的方位性概念均是针对图1所示位置状态而言的,因此不能凭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在图1中示出了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该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座回转驱动机构6和模具夹装架回转驱动机构7,回转座回转驱动机构6包括机座61、回转座驱动电机62、回转座驱动减速箱63和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机座6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使用场所的地坪上,回转座驱动电机62(具有正反转功能)与回转座驱动减速箱63传动配合,并且由回转座驱动减速箱63连同回转座驱动电机62固定在机座1背对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玻璃模具喷焊用的工装夹具的一侧即图1所示的右侧,具体地讲,回转座驱动减速箱63通过一组减速箱固定螺钉632与机座1固定,并且由旋配在减速箱固定螺钉632上的螺母6321限定。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的中部通过轴承642转动地支承在机座1上,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的一端构成有一连接盘641,在该连接盘641上并且围绕连接盘64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连接盘螺钉让位孔6411,在各连接盘螺钉让位孔6411上配设有连接盘螺钉64111,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的另一端与回转座驱动减速箱63的减速箱输出轴631传动连接,并且由限定螺母643限定。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减速箱输出轴631为花键轴,因此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实质上为花键轴连接套。
前述的模具夹装架回转驱动机构7包括回转座71、夹装架驱动电机72、夹装架驱动减速箱73和连接轴盘74,回转座71朝向前述机座61的一侧构成有一回转座墙板711,在回转座墙板71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连接盘641的位置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回转座墙板连接螺钉孔7111,该一组回转座墙板连接螺钉孔7111呈圆周排列,并且与前述的连接盘螺钉让位孔6411相对应,随着前述的连接盘螺钉64111旋入回转座墙板连接螺钉孔7111内,从而将连接盘641与回转座墙板711固定连接,并且由连接盘641使回转座71处于悬空状态。夹装架驱动电机72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该夹装架驱动电机72与夹装架驱动减速箱73传动配接,并且由夹装架驱动减速箱73通过一组减速箱固定螺钉732连同夹装架驱动电机72在对应于回转座71上开设的回转座螺钉孔713的位置固定在回转座71的回转座腔712内。由图所示,夹装架驱动减速箱73的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731向上伸展到回转座腔712外,并且该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731还通过输出轴轴承733(图2示)与回转座73枢转配合,连接轴盘74固定在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731上,并且由配设在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731上的轴盘限定螺母7311限定,在连接轴盘74上并且围绕连接轴盘74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连接盘固定螺钉孔741。
在回转座回转驱动机构6的具有正反转功能的回转座驱动电机62的工作下,经回转座驱动减速箱63减速并带动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进而由该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带动模具夹装架回转驱动机构7的回转座71的回转座墙板711,从而使回转座71以减速箱输出轴连接套64为回转中心而产生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回转,也即实现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的第一个座标的回转运动。
当模具夹装架回转驱动机构7的具有正反转功能的夹装架驱动电机72工作时,经夹装架驱动减速箱73减速并且由其减速箱末级动力输出轴731带动连接轴盘74,由于下面将要描述的属于本实用新型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的模具夹装架1与连接轴盘74固定连接,因此由连接轴盘74带动模具夹装架1作相应的回转,即实现两座标机械回转装置的第二个座标的回转运动。
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体系的并且在上面已提及的模具夹装架1、一对半模靠板2、半模底托板3和半模限位架4,半模夹装架1包括第一、第二纵臂11、12和底板13,第一、第二纵臂11、12以面对面的状态纵向并行,底板2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与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底板13的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与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而在底板3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在朝向上面已提及的连接轴盘74的一侧通过一组底板固定螺钉1311固定有一连接盘131,该连接盘131通过一组连接盘固定螺钉1312在对应于前述连接盘固定螺钉孔741的位置旋入连接盘固定螺钉孔741内与连接轴盘74固定连接。一对半模靠板2在使用状态下彼此对应,并且该一对半模 靠板2中的其中一个半模靠板以位置可上下调节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纵臂11上,而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另一个半模靠板同样位置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前述的第二纵臂12上。半模底托板3对应于一对半模靠板2的下方,并且该半模底托板3的一端即图示的左端位置可调整地与第一纵臂11连接,另一端即图示的右端位置可调整地与第二纵臂12连接。半模限位架4一对半模靠板2朝向前述固定座墙板711的一侧侧面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侧侧面相对应,并且该模具限位架4的一端(图示左端)位置可调整地与第一纵臂11连接,另一端(图示右端)位置可调整地与第二纵臂12连接。
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前述的回转座墙板711的一侧自上而下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11,在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并且背对回转座墙板711的一侧自上而下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12,而在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并且面对第二纵臂12的一侧自上而下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优选地,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的数量为纵向两列即纵向两排,但并不绝对限于两排。在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回转座墙板711的一侧自上而下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21,而在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并且背对回转座墙板711的一侧自上而下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22,以及在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并且面对第一纵臂11的一侧自上而下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优选地,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的数量为纵向两列即纵向两排,但并不绝对限于两排。相邻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11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与相邻的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21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的,相邻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1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22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同样,相邻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之间的间距相同。
上面提及的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其中一个半模靠板通过半模靠板调整螺钉22在对应于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12的位置与第一纵臂11连接,而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另一个半模靠板同样通过半模靠板调整螺钉22在对应于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22的位置与第二纵臂12连接。由此可知,一对半模靠板2可分别在第一、第二纵臂11、12的高度方向实现调整,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玻璃模具半模8( 图2示)的合缝面进行限定。
上面提及的半模底托板3的一端(图示左端)通过底托板调整螺钉31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的位置与第一纵臂11连接,而另一端(图示右端)同样通过底托板调整螺钉31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的位置与第二纵臂12连接。由此可知,半模底托板3可分别在第一、第二纵臂11、12的高度方向实现调整,并且半模底托板3位于一对半模靠板2的下方,在使用时,由图2示意的玻璃模具半模8置于该半模底托板3上。
请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一对半模靠板2上并且在对应于上面已提及的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各由调整块固定螺钉212固定有一调整块固定座21,在调整块固定座21朝向半模限位架4的一端的端面上连接有一半模限位调整块211,在该半模限位调整块211上开设有一调整槽2111,并且由调整槽螺钉2112在对应于调整槽2111的位置将半模限位调整块211与调整块固定座21朝向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固定,即与调整块固定座21朝向半模限位架4的一端的端面固定。在松启调整槽螺钉2112后,可将半模限位调整块211依需调节,调节完成后,再旋紧调整槽螺钉2112。
优选地,为了保障底板13与第一、第二纵臂11、12之间的固定连接效果,因而在底板13的一端(左端)设置有一第一支撑块132,该第一支撑块132与第一纵臂11固定,在底板13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支撑块133,该第二支撑块133与第二纵臂12固定。
 上面已多次提及的半模限位架4呈门字形的构造,该半模限位架4的一端通过限位架调整螺钉42与前述的第一纵臂11上的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11连接,而另一端同样通过限位架调整螺钉42与第二纵臂12上的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21连接。可见,半模限位架4可在第一、第二纵臂11、12的高度方向作调整,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玻璃模具半模8限位,例如当玻璃模具半模8的高度高时,那么将半模限位架4向上作适应性调节,反之同例。此外,还可根据需要而更换半模限位架4的规格,以便使位于半模限位架4的半模限位架腔内的玻璃模具半模8的合缝面与半模限位调整块211良好接触,以体现对玻璃模具半模8的限位效果。
在半模限位架4朝向前述回转座墙板711的一侧并且位于半模限位架4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 ,图中示意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5与该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枢转连接,或者称枢轴连接。
上面提及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5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作用缸座51、作用缸52和曲臂53,作用缸座51以垂直悬臂状态由作用缸座固定螺钉511(图2示)与前述的半模限位架4固定,作用缸52通过铰接轴522(图2示)铰接连接在作用缸座51上,曲臂53的形状呈L形,该曲臂53的中部通过枢转轴532枢转连接在前述的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上,曲臂53的一端固定有一用于对玻璃模具半模8的背部限定的顶杆531,而曲臂53的另一端通过小轴533与作用缸52的作用缸柱521连接。
前述的作用缸5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油缸,然而,如果使用气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换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容范围。
请见图2,申请人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将有待于喷焊镍基合金层的玻璃模具半模8在对应于半模限位架4的半模限位架腔的位置置于前述的半模底托板3上,玻璃模具半模8的背部面向前述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5,而玻璃模具半模8的两合缝面的部位由前述的半模限位调整块211限定,也就是说由半模限位调整块211(共一对)对合缝面阻挡,并且由顶杆531对玻璃模具半模8的背部支承(图2示)。在等离子喷焊机的焊枪9(图2示)对玻璃模具半模8的模腔喷焊的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玻璃模具半模8通过回转座71向左或向右倾斜时即向左或向右回转时,也即顺时针或逆时针回转时,那么由前述的回转座回转驱动机构6使回转座71向左或向右偏倾即转过所需的角度,从而使玻璃模具半模8也产生相应的偏转,以便焊枪9实施喷焊。当要使玻璃模具半模8在纵轴方向回转时,那么由模具夹装架回转驱动机构7使模具夹装架1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需回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带动夹装在模具夹装架1上的玻璃模具半模8同时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回转相应的角度,以便使焊枪9有效地并且快捷地对模腔等的焊位喷焊镍基合金层。具体地讲,由于回转座回转驱动机构6能使回转座71回转(顺时针或逆时针),又由于模具夹装架回转驱动机构7能使模具夹装架1回转(顺时针或逆时针),因而能使夹装于模具夹装架1上的玻璃模具半模8 在喷焊镍基合金层的过程中,使其喷焊预留位上的熔池(镍基合金粉熔化后产生的熔池)与焊枪9保持于垂直状态,从而能确保焊层均匀,避免凹凸不平情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用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并且客观地体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模具夹装架(1),该模具夹装架(1)包括第一、第二纵臂(11、12)和底板(13),第一、第二纵臂(11、12)以面对面的状态彼此纵向并行,底板(13)的一端与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底板(13)的另一端与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的底部连接,而在底板(13)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用于与两坐标机械回转装置连接的连接盘(131);一对半模靠板(2),该一对半模靠板(2)在使用状态下彼此对应,并且该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其中一个半模靠板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臂(11)上,而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另一个半模靠板位置可调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纵臂(12)上;一半模底托板(3),该半模底托板(3)对应于所述的半模靠板(2)的下方,并且该半模底托板(3)的一端位置可调地与所述第一纵臂(11)连接,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与所述第二纵臂(12)连接;一半模限位架(4),该半模限位架(4)与一对半模靠板(2)的一侧侧面相对应,并且该半模限位架(4)的一端位置可调地与前述第一纵臂(11)连接,另一端位置可调地与第二纵臂(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所述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11),在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并且背对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12),而在第一纵臂(11)的高度方向并且面对所述第二纵臂(12)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在所述的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并且朝向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21),在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并且背对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22),而在第二纵臂(12)的高度方向并且面对第一纵臂(11)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所述半模限位架(4)的所述一端与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11)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21)连接,所述的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所述其中一个半模靠板与第一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12)连接,而一对半模靠板(2)中的所述另一个半模靠板与第二半模靠板调整螺钉孔(122)连接,所述半模底托板(3)的一端与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半模限位架(4)上并且在背对所述半模靠板(2)的一侧构成有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该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位于半模限位架(4)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在该一对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上设置有一模具背部限定机构(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5)包括作用缸座(51)、作用缸(52)和曲臂(53),作用缸座(51)以悬臂状态固定在所述的半模限位架(4)上,作用缸(52)设置在作用缸座(51)上,曲臂(53)的中部枢转连接在所述的模具背部限定机构连接座(41)上,该曲臂(53)的一端固定有一用于对玻璃模具半模背部限定的顶杆(531),而曲臂(53)的另一端与作用缸(52)的作用缸柱(5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缸(52)为油缸或气缸;所述曲臂(53)的形状呈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对半模靠板(2)上并且朝向所述半模限位架(4)的一侧各固定有一调整块固定座(21),在调整块固定座(21)朝向半模限位架(4)的一端的端面上连接有一半模限位调整块(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半模限位调整块(211)上开设有调整槽(2111),并且由调整槽螺钉(2112)在对应于调整槽(2111)的位置将半模限位调整块(211)与所述调整块固定座(21)朝向所述半模限位架(4)的一端端面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11)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与第二半模限位架调整螺钉孔(121)之间的间隔相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和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各有彼此对应的纵向两列,并且相邻第一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13)之间的间隔距离是与相邻的第二半模底托板调整螺钉孔(123)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的
CN201320433923.7U 2013-07-22 2013-07-22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90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33923.7U CN203390454U (zh) 2013-07-22 2013-07-22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33923.7U CN203390454U (zh) 2013-07-22 2013-07-22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0454U true CN203390454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2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33923.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90454U (zh) 2013-07-22 2013-07-22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04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076A (zh) * 2013-07-22 2013-10-23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8076A (zh) * 2013-07-22 2013-10-23 常熟建华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9229U (zh) 工业喷涂机器人
CN205147693U (zh) 自动焊接旋转工作台
CN206029935U (zh) 一种机械手上下料终端手爪组
CN207709556U (zh) 一种摩托车变速箱主轴一次压制成型平台
CN104985425A (zh) 一种焊机电极帽的修模更换设备
CN103358077B (zh) 可回转的玻璃模具工夹具装置
CN101524827A (zh) 数控珩磨机主轴往复驱动装置
CN203390454U (zh)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CN103358076B (zh) 制作玻璃模具用的工装夹具
CN203390453U (zh) 可回转的玻璃模具工夹具装置
CN203356917U (zh) 与动力装置配套的玻璃模具喷焊用的工装夹具结构
CN105328372B (zh) 一种铝电解槽焊接机器人
CN208099997U (zh) 一种压铸铝合金去毛刺生产设备
CN103341716B (zh) 与动力装置配套的玻璃模具喷焊用的工装夹具结构
CN102091952A (zh) 一种铣转向节臂平面的工装
CN205629399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15239351U (zh) 通用型十字轴v型支撑定位工装
CN211614876U (zh) 一种新型在线式轮毂自动打磨铣毛刺系统
CN204997481U (zh) 一种用于加工平板类异型玻璃构件的磨抛设备
CN203401197U (zh) 具有自动化功能的电极帽堆焊用装置
CN106001773A (zh) 一种用于金属制品加工的多面削切装置
CN207593781U (zh) 一种用于混线生产的柔性切换抓手系统
CN204537987U (zh) 一种上丝机机械臂驱动装置
CN202963735U (zh) 新型智能弧焊装置
CN207578403U (zh) 一种镀层铁片挂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211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