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75817U -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75817U
CN203375817U CN201320361883.XU CN201320361883U CN203375817U CN 203375817 U CN203375817 U CN 203375817U CN 201320361883 U CN201320361883 U CN 201320361883U CN 203375817 U CN203375817 U CN 203375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er
air
utilization syste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618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超群
牛强
李明震
周天
彭少剑
江海
李荣林
樊哲海
朱权清
张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203618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75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75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758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热源产生单元、高温换热单元、动力单元和烘干供热单元。所述热源产生单元包括燃烧炉、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预热空气供应管道、排渣装置和烟气排出管道;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包括加热器、预热器和换热器;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热端、冷端和动力输出部件;经所述烘干供热单元的烘干空气供应管道进入所述换热器后的空气,通入稻谷烘干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将现有烘干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损失掉的可用能加以利用,在不影响稻谷烘干的同时发出电力,同时回收碳化稻壳颗粒。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回收热量的加热器,以适应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的高温烟气。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稻谷烘干过程中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烘干技术是通过燃烧燃料获取热量,再以空气流动带走热量对湿稻谷进行烘干。燃烧所得的热量通常温度较高(1000℃左右),而稻谷烘干所需的气流温度很低(低温烘干30~60℃,高温烘干100~150℃)。高温燃烧热量直接用于烘干造成大量可用能损失,导致能源的浪费。
同时现有技术以稻壳为燃料,现有的燃烧过程既无法将稻壳燃尽,又无法实现较好的碳化,燃烧后的残渣无法有效利用。
此外,现有技术的斯特林发动机的加热器部分,不能适应以稻壳为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不利于能量的高效可靠吸收。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就是现有烘干技术中的可用能损失问题。同时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能够实现较好的碳化,从而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此外,为了适应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的高温烟气,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供一种可高效回收热量的斯特林发动机的加热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将现有烘干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损失掉的可用能加以利用,在不影响稻谷烘干的同时发出电力,同时回收碳化稻壳颗粒。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高效回收热量的斯特林发动机的加热器,以适应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的高温烟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热源产生单元、高温换热单元、动力单元和烘干供热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产生单元包括燃烧炉、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预热空气供应管道、排渣装置和烟气排出管道,
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包括加热器、预热器和换热器,所述燃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经所述加热器、预热器和换热器后作为废气排放,外界空气经所述排渣装置后进入预热器或者不经过所述排渣装置而直接进入预热器与所述预热器中的高温烟气换热后成为预热空气进入所述预热空气供应管道,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热端、冷端和动力输出部件,其中:所述热端同所述高温换热单元中的加热器为同一部件;所述冷端连接一冷却水散热器,所述冷却水散热器的热侧和所述冷端构成冷却水循环,所述冷却水散热器的冷侧通入室温空气对所述热侧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所述烘干供热单元包括烘干空气供应管道,未经任何预热的外界空气或者经过所述冷却水散热器预热后的空气,经所述烘干空气供应管道进入所述换热器后,通入稻谷烘干机装置。
优选地,所述排渣装置为螺旋排渣装置或活塞排渣装置,其中设置有空气降温部分,该部分可以对外界空气进行加热然后进入所述预热器。
优选地,所述外界空气经鼓风机及与鼓风机直接连接的空气供应管路通入所述系统,且所述与鼓风机直接连接的空气供应管路上设置有蝶阀。所述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和燃烧炉之间的管道上也设置有蝶阀。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和布置于所述动力单元的加热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来控制各个蝶阀的开度,继而控制物料(如生物质燃料或空气)的供应量。如果加热器中的温度超过安全上限,则立即关闭空气供应管路蝶阀,并停止燃料进料。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中的热管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使气体切向进入和切向排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且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外壳的顶部布置,所述排气口布置在靠近所述外壳的底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热管组包括绕所述加热器外壳的中心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热管,且各所述热管的顶部皆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下方,热管组上方的加热器外壳构成高温烟气的混合腔,使高温烟气的温度均匀化,之后以旋流状态与热管发生热交换。
优选地,所述混合腔的圆心位置设有竖直向下的稳流锥以稳定旋流,所述加热器的外壳内壁设有旋转向下的导流螺纹。所述热管组中相邻两根热管在空间上呈交错布置,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中的交错布置方式,以增大所述热管组的有效换热面积,强化其吸热能力。
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为外燃机,优选为斯特林机,各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斯特林机的气缸和回热器相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热管从气缸顶端出来后弯曲一角度后,然后通过一直管段,经过圆弧段过渡后,再通过一直管段折返,进入回热器前再经一钝角弯曲后垂直进入回热器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旋流叶片,高温烟气与所述热管组换热后通过旋流叶片经排风口排出。所述热管组的圆心位置设有圆锥体形的旋流稳定器,防止流场震荡以及噪声的产生。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外壳由防火绝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生物质燃料为稻壳成型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将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量先用来发电,发电后排出的低温热量,以及燃烧部分和发电部分回收的热量再用于稻谷烘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完成烘干作业的情况下还发出了电力,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烘干同样多的稻谷,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烘干技术相比,所需的燃料会有增加,但增加的燃料与发出的电力能量当量值相等,相当于发电效率100%。无论从节能减排还是从经济创收方面都是有着大的益处。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斯特林发动机的加热器,可高效回收热量,非常适应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的高温烟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加热器中热管组的俯视图;
图5为加热器中热管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将燃烧炉产生的高温热量先用来发电,再用发电后的低温热量用来烘干,同时回收整个系统散失的热量也用来烘干。通过此技术,在实现能源数量上的高效利用的同时,还实现了能源在质量上的高效利用,即再完成烘干任务的同时还发出了高品位能量---电力。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热源产生单元、高温换热单元、动力单元和烘干供热单元,所述热源产生单元包括燃烧炉1、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2、预热空气供应管道3、排渣装置4和烟气排出管道5,所述生物质燃料和预热空气在所述燃烧炉1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其中,所述高温烟气经所述烟气排出管道5进入所述高温换热单元,而燃烧产生的废渣则通过排渣装置4排出所述燃烧炉1外。其中加热器连接着斯特林发动机,并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后者用于做功。其中燃烧炉中的燃烧为正压燃烧,压力由鼓风机来提供(与燃烧炉相连接的进料和排渣装置都要营造正压环境),使得燃烧炉排除的高温烟气能够克服斯特林机加热器、预热器以及换热器中的压力损失。最后的废弃排放部分视流量以及温度的情况可以设置引风机以协助此系统的气流运行。排渣部分,由于本系统主要是以稻壳成型颗粒为燃料,而稻壳燃烧后会留下大量碳化残余,这部分残余还含有高温的余热,因此由鼓风机鼓入的空气首先进入排渣装置带走碳化残余中的热量再进入预热器进行再次加热,供燃烧使用。
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包括加热器6、预热器7和换热器8,所述燃烧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经所述加热器6、预热器7和换热器8后作为废气排放,外界空气经所述排渣装置4后进入预热器7或者不经过所述排渣装置4而直接进入预热器7与所述预热器7中的高温烟气换热后成为预热空气进入所述预热空气供应管道3。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热端、冷端和动力输出部件,其中:所述热端同所述高温换热单元中的加热器6为同一部件;所述冷端连接一冷却水散热器9,所述冷却水散热器9的热侧和所述冷端构成冷却水循环,所述冷却水散热器9的冷侧通入室温空气对所述热侧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所述动力输出部件直接对外输出机械动力或者带动发电机对外输出电能。优选地,所述动力单元为外燃机,优选为斯特林机,各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斯特林机的气缸和回热器相连接。
所述烘干供热单元包括烘干空气供应管道10,未经任何预热的外界空气或者经过所述冷却水散热器9预热后的空气,经所述烘干空气供应管道10进入所述换热器8后,通入稻谷烘干机装置。
优选地,所述排渣装置4为螺旋排渣装置或活塞排渣装置,其中设置有空气降温部分,该部分可以对外界空气进行加热然后进入所述预热器7。
优选地,所述外界空气经鼓风机13及与鼓风机13直接连接的空气供应管路通入所述系统,且所述与鼓风机13直接连接的空气供应管路上设置有蝶阀12。优选地,所述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2和燃烧炉1之间的管道上也设置有蝶阀12。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1和布置于所述动力单元的加热器6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装置11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来控制各个蝶阀12的开度,继而控制物料(如生物质燃料或空气)的供应量。如果加热器中的温度超过安全上限,则立即关闭空气供应管路蝶阀12,并停止燃料进料。
如图2、3、4所示,优选地,所述加热器6包括外壳61和位于外壳中的热管组62,所述外壳上61设置有使气体切向进入和切向排出的进气口63和排气口64,且所述进气口63靠近所述外壳61的顶部布置,所述排气口64布置在靠近所述外壳61的底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热管组62包括绕所述加热器外壳61的中心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热管,且各所述热管的顶部皆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下方,热管组62上方的加热器外壳构成高温烟气的混合腔,使高温烟气的温度均匀化,之后以旋流状态与热管发生热交换。优选地,所述混合腔的圆心位置设有竖直向下的稳流锥65以稳定旋流,所述加热器6的外壳61内壁设有旋转向下的导流螺纹之后从排风口64排出。图2是加热器的侧视图,燃烧炉产生的热空气从左上端进入加热器,经过切向旋流(见图3)并与热管换热,之后从右下端出口排出。温度控制器起温度检测和过热保护作用,一旦斯特林机加热器中的温度过高(比如斯特林机工作异常或者突然停机),温度控制器便关闭两个蝶阀,停止鼓风和进料,从而停止燃烧炉对加热器的热量供应。
加热器在使用时热管朝正上方,即进气口在上,出气口在下。整体上呈周向对称形式排布,每相邻的两根为一组,每组的两根互相错开(以增大旋流烟气与热管的换热面积),各组之间呈周向对称关系。每根之间的周向距离相等。高温烟气经过切向进气入口,先经过热管上方的混合腔,使高温烟气的温度均匀化,之后以旋流状态与热管发生热交换。其中混合强的圆心位置设有竖直向下的稳流轴以稳定旋流,加热器的圆周形外壳的内壁设有旋转向下的导流螺纹,以促进高温烟气在加热器中旋流运动的同时向下运动。之后从排风口排出。
如图2、4、5所示,优选地,所述热管组62中相邻两根热管在空间上呈交错布置,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中的交错布置方式,以增大所述热管组的有效换热面积,强化其吸热能力。
如图5所示,优选地,各所述热管从气缸顶端出来后弯曲一角度后,然后通过一直管段,经过圆弧段过渡后,再通过一直管段折返,进入回热器前再经一钝角弯曲后垂直进入回热器内。例如,热管从气缸顶端出来后弯曲135度,然后通过一直管段,经过圆弧段过渡后,再通过一直管段折返,进入回热器前再经150度角弯曲后垂直进入回热器内。热管总长为350mm,管内工质为高压氦气。
如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外壳61的底部设置有旋流叶片,高温烟气与所述热管组62换热后通过旋流叶片经排风口排出。优选地,所述热管组62的圆心位置设有圆锥体形的旋流稳定器66,防止流场震荡以及噪声的产生。优选地,所述加热器外壳61由防火绝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生物质燃料为稻壳成型颗粒。
如图7,常温空气通过鼓风机进入冷却水散热器9进行初步预热。之后的空气分成两股,一股通过换热器8变为60~80℃,一股进入预热器7进行二次预热,出来后变为300~400℃的热空气进入燃烧炉1作为氧化剂与生物质燃料颗粒进行燃烧。
燃烧过程会产生的900~1100℃的高温烟气,同时炉体的散热会造成一部分能量散失(这部分能量可以通过热水加以回收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首先先进入加热器对斯特林机热头进行加热,并做功、发电(斯特林机的冷却水在散热器中通过初步预热空气进行散热)。之后高温烟气分别进入预热器和换热器,对二次预热空气和烘干用气进行加热。最后烟气温度降为80~120℃,并通过烟囱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包括热源产生单元、高温换热单元、动力单元和烘干供热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产生单元包括燃烧炉、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预热空气供应管道、排渣装置和烟气排出管道,
所述高温换热单元包括加热器、预热器和换热器,所述燃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依次经所述加热器、预热器和换热器后作为废气排放,外界空气经所述排渣装置后进入预热器或者不经过所述排渣装置而直接进入预热器与所述预热器中的高温烟气换热后成为预热空气进入所述预热空气供应管道,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热端、冷端和动力输出部件,其中:所述热端同所述高温换热单元中的加热器为同一部件;所述冷端连接一冷却水散热器,所述冷却水散热器的热侧和所述冷端构成冷却水循环,所述冷却水散热器的冷侧通入室温空气对所述热侧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所述烘干供热单元包括烘干空气供应管道,未经任何预热的外界空气或者经过所述冷却水散热器预热后的空气,经所述烘干空气供应管道进入所述换热器后,通入稻谷烘干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装置为螺旋排渣装置或活塞排渣装置,其中设置有空气降温部分,该部分可以对外界空气进行加热然后进入所述预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界空气经鼓风机及与鼓风机直接连接的空气供应管路通入所述系统,且所述与鼓风机直接连接的空气供应管路上设置有蝶阀;所述生物质燃料供应装置和燃烧炉之间的管道上也设置有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和布置于所述动力单元的加热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来控制各个蝶阀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中的热管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使气体切向进入和切向排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且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外壳的顶部布置,所述排气口布置在靠近所述外壳的底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包括绕所述加热器外壳的中心线周向均匀布置的多个热管,且各所述热管的顶部皆位于所述进气口的下方,热管组上方的加热器外壳构成高温烟气的混合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圆心位置设有竖直向下的稳流锥以稳定旋流,所述加热器的外壳内壁设有旋转向下的导流螺纹;所述热管组中相邻两根热管在空间上呈交错布置,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方向中的交错布置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为斯特林机,各所述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斯特林机的气缸和回热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热管从气缸顶端出来后弯曲一角度后,然后通过一直管段,经过圆弧段过渡后,再通过一直管段折返,进入回热器前再经一钝角弯曲后垂直进入回热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旋流叶片,高温烟气与所述热管组换热后通过旋流叶片经排风口排出;所述热管组的圆心位置设有圆锥体形的旋流稳定器。
CN201320361883.XU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75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1883.XU CN203375817U (zh)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1883.XU CN203375817U (zh)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75817U true CN203375817U (zh) 2014-01-01

Family

ID=49838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6188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75817U (zh)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758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4953A (zh) * 2018-11-09 2019-01-01 李朋 一种斯特林式激光中药干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4953A (zh) * 2018-11-09 2019-01-01 李朋 一种斯特林式激光中药干燥装置
CN109114953B (zh) * 2018-11-09 2020-08-18 江西天元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斯特林式激光中药干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8660Y (zh) 烧结生产余热发电装置
CN105485649A (zh)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102635844A (zh) 转底炉烟气余热锅炉系统
CN106052407A (zh) 加热炉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0513962C (zh) 电弧炉内排烟气降温余热利用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CN102506588A (zh) 水泥窑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CN203615314U (zh) 一种半密闭矿热炉节能利用新系统
CN101576353B (zh) 一种间断温区常压逆向加热方法及其装置
CN103335502B (zh)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105570918A (zh) 一种节能锅炉
CN100487350C (zh) 炼钢烧结环冷机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CN205897879U (zh) 加热炉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0892746U (zh) 一种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高效余热发电系统
CN203375817U (zh) 一种应用于稻谷烘干过程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0996720Y (zh) 多温区高效常压加热炉
CN203443378U (zh) 一种改进的带副产煤气补燃的石灰窑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CN207262700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水套炉
CN214406070U (zh) 超低热值工业固废物脱碳炉及其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02501626U (zh) 带调温器的导热油炉内循环余热回收装置
CN205372496U (zh)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CN201229117Y (zh) 辊道窑余热回收装置
CN210772160U (zh) 一种热管冷凝超低氮排放燃气锅炉
CN209295431U (zh) 高温等离子热风炉
CN210424982U (zh) 一种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炉体
CN209295433U (zh) 一种燃油气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INST., CHINESE ACADEMY

Effective date: 20140410

Owner name: JIANGXI PENGHUI GAOKE FOOD INDUST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INS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404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90 HAIDIAN, BEIJING TO: 335101 SHANGRAO, JIANGX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0

Address after: 335101, Yugan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Golden Port Power features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100190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rth Fourth Ring Road West, No. 11 A202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