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1740U - 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1740U
CN203351740U CN 201320475598 CN201320475598U CN203351740U CN 203351740 U CN203351740 U CN 203351740U CN 201320475598 CN201320475598 CN 201320475598 CN 201320475598 U CN201320475598 U CN 201320475598U CN 203351740 U CN203351740 U CN 203351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part
chassis
radiation component
antenna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4755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漆一宏
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 ltd
Leader Technology Hengq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4755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1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1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17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第一馈电件,第一馈电件包括星形件、与星形件耦合连接的第一金属导流环以及与星形件和第一金属导流环中的每一个均相连的第一同轴电缆;第一辐射件,第一辐射件与星形件相连;底盘;第二辐射件,第二辐射件临近第一馈电件;第二馈电件,第二馈电件通过第一连接方式与底盘相连;和连接件,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方式与底盘相连且通过第三连接方式与第二辐射件相连,其中第一连接方式、第二连接方式和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为耦合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不仅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满足天线频带要求,而且可以减少产生的无源交调。

Description

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线易产生无源交调,给天线的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在现有的天线中,各金属部件直接相连。但在实际批量生产中,很难保证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为理想状态,即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不能完全平整。由此导致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之间不能完全接触,不能对金属部件进行可靠地直接连接,从而导致无源交调产生。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包括星形件、与所述星形件耦合连接的第一金属导流环以及与所述星形件和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中的每一个均相连的第一同轴电缆;第一辐射件,所述第一辐射件与所述星形件相连;底盘;第二辐射件,所述第二辐射件临近所述第一馈电件;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通过第一连接方式与所述底盘相连;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方式与所述底盘相连且通过第三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辐射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为耦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通过将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耦合相连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耦合相连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辐射件耦合相连,并且将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与所述星形件耦合相连,从而不仅可以保证所述天线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满足天线频带要求(即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至少达到900Hz-1800Hz),而且可以减少所述天线产生的无源交调。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两个为耦合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所述天线产生的无源交调。
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每一个均为耦合连接。由此可以完全消除无源交调,即所述天线不产生无源交调。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与所述星形件之间。由此可以使所述天线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完全消除无源交调,即所述天线不产生无源交调。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辐射件之间。由此所述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等优点,而且可以减少所述天线产生的无源交调。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三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一个之间。由此可以使所述天线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所述天线产生的无源交调。
所述天线还包括第四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一个之间,所述第四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另一个之间。由此可以使所述天线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所述天线产生的无源交调。
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和所述星形件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和所述底盘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所述第三绝缘件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底盘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所述第四绝缘件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每一个均相连。由此不仅可以降低所述天线的加工难度,而且可以使所述天线的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三绝缘件和所述第四绝缘件中的每一个为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
所述星形件包括:上中心部;多个上放射部,每个所述上放射部的一端与所述上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上放射部向远离所述上中心部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上放射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件相连;下中心部,所述第一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与所述下中心部之间;和多个下放射部,每个所述下放射部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下放射部向远离所述下中心部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下放射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件相连,其中每个所述下放射部与每个所述上放射部间隔开。
所述第一辐射件包括多个振子对,每个所述振子对包括上振子和下振子,其中多个所述振子对的上振子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上放射部的另一端相连,多个所述振子对的下振子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下放射部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天线还包括多个耦合枝节,每个所述耦合枝节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耦合枝节向远离所述下中心部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耦合枝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下放射部之间,每个所述下放射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耦合枝节之间。通过设置多个所述耦合枝节,可以调节所述天线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的圆度。
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设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穿过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且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相连,所述第一内导体穿过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且与所述星形件相连。
所述星形件的与所述第一内导体相连的部分上设有第一电镀层,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与所述星形件相连的部分上设有第二电镀层,所述第一电镀层与所述第二电镀层焊接在一起。由此不仅可以避免所述天线产生无源交调,而且可以降低所述天线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在现有的天线中,各金属部件直接相连。但在实际批量生产中,很难保证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为理想状态,即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不能完全平整。由此导致各金属部件的接触面之间不能完全接触,不能对金属部件进行可靠地直接连接,从而导致无源交调产生。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0。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0包括第一馈电件700、第一辐射件800、底盘100、第二辐射件200、第二馈电件300和连接件400。
第一馈电件700包括星形件710、与星形件710耦合连接的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以及与星形件710和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中的每一个均相连的第一同轴电缆730。第一辐射件800与星形件710相连。第二辐射件200临近第一馈电件700。第二馈电件300通过第一连接方式与底盘100相连。连接件400通过第二连接方式与底盘100相连,且连接件400通过第三连接方式与第二辐射件200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为耦合连接。
换言之,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耦合连接或连接件400与底盘100耦合连接或连接件400与第二辐射件200耦合连接。具体地,耦合连接可以电容耦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0通过将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耦合相连或连接件400与底盘100耦合相连或连接件400与第二辐射件200耦合相连,并且将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星形件710耦合相连,从而不仅可以保证天线10具有较高的电性能和满足天线频带要求(即天线10的工作频段至少达到796M900Hz-189600MHz以及1710MHz-2700MHz),而且可以减少天线10产生的无源交调。
具体而言,第一馈电件700和第一辐射件800可以构成水平极化全向天线,底盘100、第二辐射件200、第二馈电件300和连接件400可以构成垂直极化全向天线。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0可以是双极化全向天线,从而可以满足室内基站天线等的设计要求。
第二辐射件200可以位于底盘100上方,第一馈电件700和第一辐射件800都可以位于第二辐射件200上方。
底盘100可以是金属底盘,即底盘100可以由金属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底盘100可以是大体圆柱形,且底盘100内可以具有下端敞开的容纳腔110,第二馈电件300可以设在容纳腔110内且第二馈电件300可以与底盘100的中部耦合相连。如图3和图4所示,底盘100还可以是平板状。底盘100的上表面120可以是平面,连接件400可以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耦合相连。
第二辐射件200可以是金属第二辐射件,即第二辐射件200可以由金属制成。如图1-图4所示,第二辐射件200内可以具有上端敞开的空腔210。具体而言,第二辐射件200可以包括圆柱部220和圆锥部230,圆锥部230的上沿可以与圆柱部220的下沿相连,圆锥部230的横截面的外周缘的周长可以由上向下减小。有利地,圆柱部220和圆锥部230可以一体形成,即第二辐射件200可以是一体件。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图6、图9-图12中的箭头A所示。
连接件400可以是金属连接件,即连接件400可以由金属制成。连接件400可以是片状,连接件400的表面可以是平面或曲面。连接件400的上端可以与第二辐射件200的外表面240耦合相连,连接件400的下端可以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耦合相连。
星形件710可以是金属件,即星形件710可以由金属制成。如图5-图12所示,星形件710可以包括上中心部711、多个上放射部712、下中心部713和多个下放射部714。每个上放射部712的一端可以与上中心部711相连且每个上放射部712可以向远离上中心部711的方向延伸,每个上放射部712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辐射件800相连。所述第一绝缘件可以设在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下中心部713之间,即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下中心部713可以以电容耦合方式连接。每个下放射部714的一端可以与下中心部713相连且每个下放射部714可以向远离下中心部713的方向延伸,每个下放射部714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辐射件800相连。其中,每个下放射部714与每个上放射部712可以间隔开。换言之,每个下放射部714与每个上放射部712可以不相连。
有利地,上放射部712可以至少是三个,下放射部714可以至少是三个。可以增大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下中心部713的耦合面积,以便使天线10能够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
如图5-图12所示,第一辐射件800可以包括多个振子对,每个所述振子对可以包括上振子810和下振子820。其中,多个所述振子对的上振子810可以分别对应地与多个上放射部712的另一端相连,多个所述振子对的下振子820可以分别对应地与多个下放射部714的另一端相连。换言之,所述振子对的数量、上放射部712的数量和下放射部714的数量可以相等,且一个所述振子对的上振子810可以与一个上放射部712的另一端相连,一个所述振子对的下振子820可以与一个下放射部714的另一端相连。
具体地,天线10还可以包括支架1000,多个所述振子对可以设在支架1000上。支架1000可以是圆环形。其中,上中心部711的中心线、下中心部713的中心线和支架1000的中心线可以重合。每个上放射部712可以沿支架1000的径向延伸,每个下放射部714也可以沿支架1000的径向延伸。
如图7和图8所示,天线10还可以包括多个耦合枝节900,每个耦合枝节900的一端可以与下中心部713相连且每个耦合枝节900可以向远离下中心部713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耦合枝节900可以位于相邻两个下放射部714之间,每个下放射部714可以位于相邻两个耦合枝节900之间。通过设置多个耦合枝节900,可以调节天线10的隔离度和方向图的圆度。
有利地,每个耦合枝节900可以是金属件,即每个耦合枝节900可以由金属制成。每个耦合枝节900可以是条状,每个耦合枝节900可以沿支架1000的径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两个可以是耦合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天线10产生的无源交调。
有利地,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耦合连接。也就是说,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可以耦合相连,连接件400与底盘100可以耦合相连,且连接件400与第二辐射件200可以耦合相连。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天线10产生的无源交调。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天线10还可以包括第二绝缘件510,第二绝缘件510可以设在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之间以便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可以耦合相连,或者第二绝缘件510可以设在连接件400与底盘100之间以便连接件400与底盘100耦合相连,或者第二绝缘件510可以设在连接件400与第二辐射件200之间以便连接件400与第二辐射件200耦合相连。换言之,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510,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耦合连接。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0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等优点,而且可以减少天线10产生的无源交调。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天线10还可以包括第三绝缘件,第二绝缘件510可以设在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设在连接件40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一个之间。换言之,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510和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两个可以是耦合连接。由此可以使天线10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天线10产生的无源交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天线10还可以包括第四绝缘件,第二绝缘件510可以设在第二馈电件300与底盘100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设在连接件40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一个之间,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设在连接件40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另一个之间。换言之,通过设置第二绝缘件510、所述第三绝缘件和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耦合连接。由此可以使天线10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进一步减少天线10产生的无源交调。
天线10还可以包括第一绝缘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绝缘件可以设在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星形件710之间。换言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绝缘件,可以实现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星形件710耦合连接。由此可以使天线10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而且可以完全消除无源交调,即天线10不产生无源交调。
具体地,所述第一绝缘件可以与第一金属导流环720相连且所述第一绝缘件还可以与星形件710相连,第二绝缘件510可以与第二馈电件300相连且第二绝缘件510还可以与底盘100相连,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与连接件400相连且所述第三绝缘件还可以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一个相连,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与连接件400相连且所述第四绝缘件还可以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另一个相连。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天线10的加工难度,而且可以使天线10的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第一绝缘件、第二绝缘件510、所述第三绝缘件和所述第四绝缘件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换言之,所述第一绝缘件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第二绝缘件510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是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连接件400可以是多个且多个连接件400可以间隔开设置(例如,连接件400可以是三个)。其中,每个连接件40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与底盘100相连,每个连接件40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与第二辐射件200相连。具体而言,每个连接件400的上端可以与所述第三绝缘件相连且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与辐射件200的外表面240相连,每个连接件400的下端可以与所述第四绝缘件相连且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相连。换言之,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设在每个连接件400的上端与辐射件200的外表面240之间以便每个连接件400的上端与辐射件200的外表面240可以通过所述第三绝缘件相连。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设在每个连接件400的下端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之间以便每个连接件400的下端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可以通过所述第四绝缘件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天线10还可以包括第一耦合金属件610,连接件400可以与第一耦合金属件610相连,所述第三绝缘件可以位于第一耦合金属件61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所述一个之间。换言之,第一耦合金属件610可以以电容耦合方式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所述一个相连。通过设置第一耦合金属件610,从而可以扩大连接件40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所述一个的电容耦合面积,由此可以使天线10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
如图1和图3所示,有利地,天线10还可以包括第二耦合金属件620,连接件400可以与第二耦合金属件620相连,所述第四绝缘件可以位于第二耦合金属件62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所述另一个之间。换言之,第二耦合金属件620可以以电容耦合方式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所述另一个相连。通过设置第二耦合金属件620,从而可以扩大连接件400与底盘100和第二辐射件200中的所述另一个的电容耦合面积,由此可以使天线10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
具体地,连接件400的上端可以与第一耦合金属件610相连,第一耦合金属件610可以与第二辐射件200的外表面240相连。连接件400的下端可以与第二耦合金属件620相连,第二耦合金属件620可以与底盘100的上表面120相连。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馈电件300可以包括第二金属导流环310和第二同轴电缆320。第二绝缘件510可以设在第二金属导流环310与底盘100的下表面之间。第二同轴电缆320可以包括第二外导体321和设在第二外导体321内的第二内导体322。第二外导体321可以穿过第二金属导流环310且第二外导体321可以与第二金属导流环310相连,第二内导体322可以穿过第二金属导流环310且第二内导体322可以与第二辐射件200相连。
具体而言,第二外导体321的上端可以穿过第二金属导流环310的中部,第二内导体322的上端可以穿过第二金属导流环310的中部且第二内导体322的上端可以与第二辐射件200相连。
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同轴电缆730可以包括第一外导体731和设在第一外导体731内的第一内导体732,第一外导体731可以穿过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且第一外导体731可以与第一金属导流环720相连,第一内导体732可以穿过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且第一内导体732可以与星形件710相连。
具体而言,第一外导体731的上端可以穿过第一金属导流环720的中部,第一内导体732的上端可以穿过第一金属导流环720的中部且第一内导体732的上端可以与下中心部713相连。
有利地,第二金属导流环310与底盘100的耦合面积的大小可以根据天线10的性能要求进行确定和调整,目的是为了使天线10能够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其中,第二金属导流环310与第二绝缘件510的相对大小不做限制。
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下中心部713的耦合面积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天线10的性能要求进行确定和调整,目的是为了使天线10能够在要求频率下具有足够大的电容量。第一金属导流环720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相对大小不做限制。
第二辐射件200的与第二内导体322相连的部分上可以设有第三电镀层,第二内导体322的与第二辐射件200相连的部分上可以设有第四电镀层,所述第三电镀层与所述第四电镀层可以焊接在一起。由此在第二辐射件200与第二内导体322直接连接时,可以提高第二辐射件200与第二内导体322的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可以避免天线10产生无源交调。此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三电镀层和所述第四电镀层,还可以降低天线10的制造成本。
星形件710的与第一内导体732相连的部分上可以设有第一电镀层,第一内导体732的与星形件710相连的部分上可以设有第二电镀层,所述第一电镀层可以与所述第二电镀层焊接在一起。由此在星形件710与第一内导体732直接连接时,可以提高星形件710与第一内导体732的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可以避免天线10产生无源交调。此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镀层和所述第二电镀层,还可以降低天线10的制造成本。
有利地,所述第一电镀层可以设在下中心部713的与第一内导体732相连的部分上。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造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10,例如采用金属冲压、金属线、金属网、PCB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馈电件,所述第一馈电件包括星形件、与所述星形件耦合连接的第一金属导流环以及与所述星形件和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中的每一个均相连的第一同轴电缆;
第一辐射件,所述第一辐射件与所述星形件相连;
底盘;
第二辐射件,所述第二辐射件临近所述第一馈电件;
第二馈电件,所述第二馈电件通过第一连接方式与所述底盘相连;和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方式与所述底盘相连且通过第三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辐射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一个为耦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至少两个为耦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三连接方式中的每一个均为耦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与所述星形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或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辐射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一个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二馈电件与所述底盘之间,所述第三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一个之间,所述第四绝缘件设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盘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另一个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和所述星形件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第二馈电件和所述底盘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所述第三绝缘件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底盘中的每一个均相连,所述第四绝缘件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辐射件中的每一个均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三绝缘件和所述第四绝缘件中的每一个为非金属垫片、绝缘漆层或塑料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件包括:
上中心部;
多个上放射部,每个所述上放射部的一端与所述上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上放射部向远离所述上中心部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上放射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件相连;
下中心部,所述第一绝缘件设在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与所述下中心部之间;和
多个下放射部,每个所述下放射部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下放射部向远离所述下中心部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下放射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件相连,其中每个所述下放射部与每个所述上放射部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件包括多个振子对,每个所述振子对包括上振子和下振子,其中多个所述振子对的上振子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上放射部的另一端相连,多个所述振子对的下振子分别对应地与多个所述下放射部的另一端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耦合枝节,每个所述耦合枝节的一端与所述下中心部相连且每个所述耦合枝节向远离所述下中心部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所述耦合枝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下放射部之间,每个所述下放射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耦合枝节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包括第一外导体和设在所述第一外导体内的第一内导体,所述第一外导体穿过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且与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相连,所述第一内导体穿过所述第一金属导流环且与所述星形件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件的与所述第一内导体相连的部分上设有第一电镀层,所述第一内导体的与所述星形件相连的部分上设有第二电镀层,所述第一电镀层与所述第二电镀层焊接在一起。
CN 201320475598 2013-08-05 2013-08-05 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1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75598 CN203351740U (zh) 2013-08-05 2013-08-05 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75598 CN203351740U (zh) 2013-08-05 2013-08-05 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1740U true CN203351740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5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4755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1740U (zh) 2013-08-05 2013-08-05 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1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1861B (zh) 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CN103811857A (zh)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和具有其的4g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203871583U (zh) 电连接器
CN104300209B (zh) 垂直极化吸顶全向天线
CN203367471U (zh) 天线
CN203747028U (zh) 宽频双极化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204361251U (zh) 一种适用于td智能天线的宽频辐射单元
CN103414012A (zh) 天线
CN203351739U (zh) 天线
WO2016034025A1 (zh) 垂直极化全向天线
CN102856684A (zh) 端子料带及其电连接器
CN203589316U (zh) 一种板到板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外壳结构
CN204118242U (zh) 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CN103414011A (zh) 天线
CN203367472U (zh) 天线
CN203351740U (zh) 天线
CN103414013B (zh) 天线
CN205543195U (zh) 射灯天线
CN103441324A (zh) 天线
US20150207277A1 (en) Connector
CN203119094U (zh) 一种宽频带高增益小型平板电视天线
CN103414009A (zh) 天线
CN203056083U (zh) 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204289687U (zh)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CN204348903U (zh) 一种低频双极化辐射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GYU BAIQI (NANJ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BJ TECHNOLOGIES (ZHUHA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20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9080 ZHUHAI, GUANGDONG PROVINCE TO: 211100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20

Address after: Shuige road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in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30 211100

Patentee after: SHENGYU BAIQI (NANJ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80, Zhuhai Software Park Road, Guangdong, No. 1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center 1#

Patentee before: Zhuhai DBJ Technology Co.,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acquer Yihong

Inventor after: Xie Qiaozhi

Inventor after: Yu Wei

Inventor before: Lacquer Yihong

Inventor before: Yu 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QI YIHONG YU WEI TO: QI YIHONG XIE QIAOZHI YU WEI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GYU BAIQI (NANJ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1100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O: 211106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9

Address after: Shuige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30 211106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Shuige road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in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30 211100

Patentee before: SHENGYU BAIQI (NANJ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0

Address after: 210 029 Block B, 20th Floor, Xinghan Building, 180 Hanzhong Road, Gulo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Leader Technology (Hengqin)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06 No. 30 Shuige Road, Jiang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EAST CENTURY NETWORK INFORMATIO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