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89687U -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 Google Patents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89687U
CN204289687U CN201420790452.XU CN201420790452U CN204289687U CN 204289687 U CN204289687 U CN 204289687U CN 201420790452 U CN201420790452 U CN 201420790452U CN 204289687 U CN204289687 U CN 204289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oscillator
antenna oscillator
lun
referenc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904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晋
董玉良
谷宝生
张威
唐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904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89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89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89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线及其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及馈电部件,所述振子部件包括巴伦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巴伦部上的四个辐射部,四个所述辐射部围合的中心具有延伸至所述巴伦部的空槽,所述空槽的顶部设有第一介质卡扣,所述空槽的底部设有第二介质卡扣,所述馈电部件由上至下穿设于所述空槽中,所述馈电部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卡扣固定,所述馈电部件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介质卡扣固定。本实用新型中,天线振子组装简单,通过第一介质卡扣与第二介质卡扣的两端限位,即可将馈电部件牢固固定在振子部件中,从而保证天线振子的电性能良好。

Description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室外覆盖的关键部件,所有的通信系统都离不开天线。而天线振子又是天线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其具有导向和放大电磁波的作用,能使天线接收到的电磁信号更强。
目前的天线振子结构各种多样,有的结构复杂、组装工序多;有的结构简单,但是振子中馈电部件的安装不牢固,振子综合电性能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及其天线振子,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馈电部件安装不牢固而造成振子电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及馈电部件,所述振子部件包括巴伦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巴伦部上的四个辐射部,四个所述辐射部围合的中心具有延伸至所述巴伦部的空槽,所述空槽的顶部设有第一介质卡扣,所述空槽的底部设有第二介质卡扣,所述馈电部件由上至下穿设于所述空槽中,所述馈电部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卡扣固定,所述馈电部件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介质卡扣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介质卡扣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外侧的四对卡钩,所述四对卡钩呈“十”字型分布,所述四个辐射部上均设有镂空孔,每对所述卡钩相对钩设于相邻所述辐射部的各镂空孔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沿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四个第一定位柱,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呈“十”字型分布,每个第一定位柱位于相邻两卡钩之间;所述馈电部件包括两弯折呈“U”字型的馈电体,两所述馈电体呈十字交叉设置,各所述馈电体的两端分别由相对设置的两第一定位柱中穿过。
具体地,所述第二介质卡扣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外侧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定位块,每个所述馈电体的两底端分别插设固定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块上。
具体地,每对相对设置的定位块中,其中一定位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定位柱,另一定位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定位柱;各所述馈电体的两底端包括短端及长端,各所述馈电体的短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中,各所述馈电体的长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柱并伸出所述巴伦部外侧。
具体地,所述巴伦部的底部设有两凸台,两凸台分别与所述两第三定位柱对应,各所述馈电体的长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柱后由所述凸台中伸出。
具体地,所述空槽的底部设有定位台,所述环状的第二本体套设于所述定位台上。
具体地,所述巴伦部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四个凹口,所述四个凹口将所述巴伦部分隔成四个分部,四个分部呈“十”字型分布,上述四个所述辐射部分别设于所述四个分部的端部。
具体地,所述巴伦部的底部中心还设有用于与天线的反射板连接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及设于所述反射板上的天线振子,所述天线振子具有上述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天线振子组装简单,通过第一介质卡扣与第二介质卡扣的两端限位,即可将馈电部件牢固固定在振子部件中,从而保证天线振子的电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振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介质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介质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馈电部件与第一介质卡扣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馈电部件与第一介质卡扣、第二介质卡扣的连接示意图;
100-天线振子;  200-振子部件;     210-巴伦部;     211-底板;
212-巴伦臂;    213-凹口;         214-分部;       215-凸台;
217-定位台;    216-连接孔;       220-辐射部;     221-镂空孔;
230-空槽;      300-馈电部件;     310-馈电体;     311-短端;
312-长端;      400-第一介质卡名; 410-第一本体;   420-连接块;
430-卡钩;      440-通孔;         450-第一定位柱; 500-第二介质卡扣;
510-第二本体;  520-定位块;       530-第二定位柱; 540-第三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100,包括振子部件200及安装于振子部件200中的馈电部件300。振子部件200包括巴伦部210以及连接于巴伦部210上的四个辐射部220。振子部件200一体铸造或一体机械加工成型,这样提高振子部件200的一致性,也可缩短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四个辐射部220围合的中心具有延伸至巴伦部210的空槽230,空槽230的顶部设有第一介质卡扣400,空槽230的底部设有第二介质卡扣500,馈电部件300由上至下穿设于空槽230中,馈电部件300的上端通过第一介质卡扣400固定,馈电部件300的下端通过第二介质卡扣500固定。本实施例中,组装简单,通过第一介质卡扣400与第二介质卡扣500的两端限位,即可将馈电部件300牢固固定在振子部件200中,从而保证天线振子100的电性能良好。
巴伦部210用于进行平衡馈电及支撑辐射部220。巴伦是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英文音译。按天线理论,偶极天线属于平衡型天线,而同轴电缆属于不平衡传输线。按同轴电缆传输原理,高频电流在电缆内部流动,外皮是屏蔽层。但是若直接将偶极天线与同轴电缆连接,则同轴电缆的外皮就有高频电流流过,就会影响天线的辐射。因此,需要在天线与电缆之间加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即是巴伦,来把流入电缆屏蔽层的电流扼制掉,即是把振子流过电缆屏蔽层的高频电流截断。结合图4、图5,本实施例,巴伦部210包括底板211及由底板211向上延伸的巴伦臂212,在底板211上设有四个凹口213,四个凹口213沿巴伦臂212长度方向上延伸,这样将巴伦部210分隔形成四个分部214,四个分部214呈“十”字型分布,上述四个辐射部220分别设于四个分部214的顶端。
在巴伦部210的底板211外侧设有两凸台215,两凸台215具有中心孔,且中心孔穿透底板211。在底板211中心设有连接孔216,便于外侧的螺钉穿过将巴伦部210固定在天线的反射板上。在底板211内侧设有用于定位第二介质卡扣500的定位台217。
每个辐射部220呈不规则多边形状,采用这种多边形结构,可以有效延长电流路径,利于进一步实现天线的小型化。各个辐射部220上均设有镂空孔221。四个辐射部220排列呈方形,结构紧凑,利于进一步减小天线的尺寸。
馈电部件300包括两弯折呈“U”字型的馈电体310,每个馈电体310的两端长度不一,其中一端为短端311,另一端为长端312。
参照图3、图6,第一介质卡扣400包括第一本体410,第一本体410上设有四个连接块420,四个连接块420呈“十”字型分布,各个连接块420的底面向下伸出两卡钩430,每对卡钩430相对设置,这样四个连接块420上的四对卡钩430也呈“十”字型分布。第一本体410的中心设有通孔440,沿通孔440的内侧设有四个第一定位柱450,四个第一定位柱450呈“十”字型分布,每个第一定位柱450位于相邻两卡钩430之间。
参照图3、图7,第二介质卡扣500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本体510,第二本体510外侧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定位块520,这样,两两定位块520相对设置。在每对相对设置的定位块520中,其中一定位块520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定位柱530,另一定位块520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定位柱540。这样,即是两个第二定位柱530即相邻,两个第三定位柱540相邻。
本实施例中,天线振子100在组装时,先将馈电部件300与第一介质卡扣400、第二介质卡扣500连接,然后再将第一介质卡扣400与第二介质卡扣500安装于振子部件200上。参照图8、图9,两个馈电体310十字交叉,每个馈电体310的长端312与短端311分别由相对设置的两第一定位柱450中穿过,然后再将每个馈电体310的短端311插设于第二介质卡扣500的第二定位柱530中,将每个馈电体310的长端312穿过定位块520插设于第三定位柱540中,由图9中可以看出,每个馈电体310的长端312由第三定位柱540中伸出。请再参照图10,将第一介质卡扣400、第二介质卡扣500及馈电部件300组装的整体放置于空槽230内,在放置时,将第一介质卡扣400的本体置于空槽230顶部,并使每对卡钩430相对钩设于相邻辐射部220的各镂空孔221内。这样,第一介质卡扣400即通过四对卡钩430固定在空槽230顶部,同时通过第一介质卡扣400的连接限位,保证两辐射部220之间的缝隙不改变,即保证缝隙的宽度不变;在放置时,将第二介质卡扣500套设于底板211的定位台217上,并使第二介质卡扣500的第三定位柱540与底板211底部的凸台215对应,这样,在放入时各馈电体310的长端312即可由凸台215的中心孔中伸出。通过上述结构,即可简单、快速地实现天线振子100牢固、可靠的组装,保证天线振子100的电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图中未示出),包括反射板及设于反射板上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天线振子100。具体地,辐射部220连接于巴伦部210的顶部,而巴伦部210的底部固定在反射板上。采用上述组装结构的天线振子100,提高了天线的电性能,同时,也使天线具有小型化和宽带特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及馈电部件,所述振子部件包括巴伦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巴伦部上的四个辐射部,四个所述辐射部围合的中心具有延伸至所述巴伦部的空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的顶部设有第一介质卡扣,所述空槽的底部设有第二介质卡扣,所述馈电部件由上至下穿设于所述空槽中,所述馈电部件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卡扣固定,所述馈电部件的下端通过所述第二介质卡扣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卡扣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外侧的四对卡钩,所述四对卡钩呈“十”字型分布,所述四个辐射部上均设有镂空孔,每对所述卡钩相对钩设于相邻所述辐射部的各镂空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沿所述通孔的内侧设有四个第一定位柱,四个所述第一定位柱呈“十”字型分布,每个第一定位柱位于相邻两卡钩之间;所述馈电部件包括两弯折呈“U”字型的馈电体,两所述馈电体呈十字交叉设置,各所述馈电体的两端分别由相对设置的两第一定位柱中穿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卡扣包括呈环状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外侧呈十字交叉设置四个定位块,每个所述馈电体的两底端分别插设固定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定位块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每对相对设置的定位块中,其中一定位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定位柱,另一定位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定位柱;各所述馈电体的两底端包括短端及长端,各所述馈电体的短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柱中,各所述馈电体的长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柱并伸出所述巴伦部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部的底部设有两凸台,两凸台分别与所述两第三定位柱对应,各所述馈电体的长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柱后由所述凸台中伸出。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槽的底部设有定位台,所述环状的第二本体套设于所述定位台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部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有四个凹口,所述四个凹口将所述巴伦部分隔成四个分部,四个分部呈“十”字型分布,上述四个所述辐射部分别设于所述四个分部的端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部的底部中心还设有用于与天线的反射板连接的连接孔。
10.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及设于所述反射板上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
CN201420790452.XU 2014-12-12 2014-12-12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Active CN204289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0452.XU CN204289687U (zh) 2014-12-12 2014-12-12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90452.XU CN204289687U (zh) 2014-12-12 2014-12-12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89687U true CN204289687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7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90452.XU Active CN204289687U (zh) 2014-12-12 2014-12-12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896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758A (zh) * 2017-11-15 2018-04-20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天线振子单元
CN110994179A (zh) * 2019-09-30 2020-04-1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馈电组件及辐射单元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758A (zh) * 2017-11-15 2018-04-20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天线振子单元
CN107946758B (zh) * 2017-11-15 2024-04-16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轻量化天线振子单元
CN110994179A (zh) * 2019-09-30 2020-04-1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馈电组件及辐射单元
CN111092296A (zh) * 2019-09-30 2020-05-0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111180860A (zh) * 2019-09-30 2020-05-19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CN110994179B (zh) * 2019-09-30 2021-08-20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馈电组件及辐射单元
CN111092296B (zh) * 2019-09-30 2022-04-2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及其辐射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11861B (zh) 水平极化全向天线
CN204289710U (zh) 一种lte金属边框天线
CN203481385U (zh) 一种阵列天线
CN204289687U (zh) 天线及其天线振子
CN103490143A (zh) 一种阵列天线
CN204966685U (zh) 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
CN203367471U (zh) 天线
CN204118242U (zh) 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CN104167597B (zh) Td‑lte智能天线的辐射单元
CN103928753B (zh) 一种手机及其天线
CN203746628U (zh) 网络变压器
CN208226082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3056083U (zh) 双极化天线辐射单元及基站天线
CN205945881U (zh)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4668604U (zh) 多层构造的电连接器
CN204441455U (zh) 双极化宽频带天线辐射单元
CN207542426U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组件
CN203673392U (zh) 堆栈式扩充卡组件
CN203826567U (zh) 一种4g天线的宽频双极化振子
CN203503427U (zh) 电路板的变压器
CN203721877U (zh) 金属板天线
CN203760655U (zh) 一种小型化单极子天线
CN204119658U (zh) 线材的pcb板封装结构
CN203367472U (zh) 天线
CN202423714U (zh) 手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17

Address after: 518000 Ma Jialong 17, 1701, Daxi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1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nsea Tele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00 first floor, office building, Tibet Dragon Island office, Jiangxi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atentee before: HUBEI RIHA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