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6034U -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6034U
CN203346034U CN 201320348061 CN201320348061U CN203346034U CN 203346034 U CN203346034 U CN 203346034U CN 201320348061 CN201320348061 CN 201320348061 CN 201320348061 U CN201320348061 U CN 201320348061U CN 203346034 U CN203346034 U CN 203346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lever
oil cylinder
telescopic
b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480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鹏飞
吴攀攀
邓集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y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480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6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6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60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该臂架系统包括伸缩臂组和拐臂,所述伸缩臂组和拐臂之间设有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平面连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拐臂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转换。通过在伸缩臂组和拐臂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连杆机构,在折叠状态时,可将拐臂转换至伸缩臂组的侧面,这样即可降低或避免拐臂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

Description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臂架系统;另外,还涉及具有该臂架系统的高空作业车。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车是一种设有工作平台的特种车辆,广泛用于建筑、石化、机场、工厂、住宅等场所,从事消防、抢险救灾、施工、安装、维护等工作。
高空作业车上通常设置有臂架系统,臂架系统活动设置于高空作业车的车架上;如图1所示,臂架系统通常包括伸缩臂组21和拐臂20,伸缩臂组21通常包括多个伸缩臂节;拐臂20一般安装在伸缩臂组21的最后一节伸缩臂节的端部,用于连接伸缩臂组21与工作平台22。高空作业车在行驶状态时,拐臂20连同工作平台22一起折叠在伸缩臂组21的下方,整车高度尺寸需要将拐臂20的截面高度尺寸计算在内。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有明确的规定,上路行驶的车辆整车高度不得超过预定高度,随着高空作业车的大型化,很容易出现整车高度超过法律规定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臂架系统,利用该臂架系统,可有效降低高空作业车的整车高度。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臂架系统,包括伸缩臂组和拐臂,所述伸缩臂组和拐臂之间设有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平面连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拐臂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转换。
优选地,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伸缩油缸及第二伸缩油缸;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伸缩臂组的末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的一端与伸缩臂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油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拐臂与第二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拐臂与第二连杆铰接,且所述拐臂和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
优选地,在伸展状态,所述拐臂的中心线与所述伸缩臂组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油缸、第二伸缩油缸与第一连杆的铰接点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及第三伸缩油缸;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臂组和第五连杆连接,所述伸缩臂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拐臂与第五连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拐臂与第五连杆铰接,且所述拐臂和第五连杆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臂架系统,包括伸缩臂组、拐臂和平面连杆机构,通过在伸缩臂组和拐臂之间设置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连杆机构,在折叠状态时,可将拐臂转换至伸缩臂组的侧面,这样即可降低或避免拐臂占用高度方向的空间。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平面连杆机构,在折叠状态时拐臂置于伸缩臂组的侧面,在伸展状态时,拐臂的中心线与伸缩臂组位于同一竖直面;这样,既可降低臂架系统在折叠状态所占的高度空间,又可降低臂架系统在伸展状态时拐臂给伸缩臂组带来的偏载,从而延长整个臂架系统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空作业车,设置有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空作业车,通过设置上述臂架系统,可有效降低它在行驶状态(此时,臂架系统处于折叠状态)时的高度,从而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臂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臂架系统在折叠状态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俯视图;
图3a为图2a所示的臂架系统在转换过程中的正面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
图4a为图2a所示的臂架系统在伸展状态时的正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臂架系统在转换过程中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20、拐臂   21、伸缩臂组   22、工作平台
图2a至图5中:1、伸缩臂组   2、第一连杆   3、第二连杆   4、拐臂
5、工作平台   6、第一伸缩油缸   7、第二伸缩油缸   8、变幅油缸
9、第三连杆   10、第四连杆   11、第五连杆   12、第三伸缩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2a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方便说明,本申请文件中的方位词定义如下:正对图2a,上方为上,下方为下,左方为后,右方为前;正对图2b,上方和下方均为侧。
如图2a至图4a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出的臂架系统,包括伸缩臂组1和拐臂4,伸缩臂组1和拐臂4之间设有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平面连杆机构用于驱动拐臂4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转换。平面连杆机构的主要作用是驱使拐臂4在同一高度范围内进行状态转换,具体地,该平面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一伸缩油缸6及第二伸缩油缸7;第一连杆2的一端与伸缩臂组1的末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铰接;第一伸缩油缸6的一端与伸缩臂组1铰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铰接;第二伸缩油缸7的一端与第一连杆2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铰接;拐臂4一端与第二连杆3铰接,另一端与工作平台5连接,且拐臂4和第二连杆3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8。该臂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折叠状态,第一伸缩油缸6和第二伸缩油缸7缩回,拐臂4置于伸缩臂组1的侧方,此时整个臂架系统的长度最短;如图3a和3b所示,在伸展过程中,第一伸缩油缸6、第二伸缩油缸7和变幅油缸8逐渐伸长,进而驱使拐臂4往伸缩臂组1的前方伸出,同时拐臂4往伸缩臂组1的中心线方向靠拢;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伸展状态,第一伸缩油缸6、第二伸缩油缸7和变幅油缸8伸长至预定长度,此时,拐臂4的中心线与伸缩臂组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从该臂架系统的上述工作原理可知,在折叠状态,拐臂4不位于伸缩臂组1的正下方,因此,拐臂4的高度对整个臂架系统的所占的高度影响很小或者无影响。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臂架系统所占的高度空间更小。另外,在伸展状态,拐臂4的中心线和伸缩臂组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进而消除或削弱拐臂4、工作平台5及工作平台5上的载荷对伸缩臂组1产生的偏载(即扭矩),进而改善整个臂架系统的受力状况,从而延长臂架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将第一伸缩油缸6、第二伸缩油缸7与第一连杆2的铰接点对称布置在第一连杆2的两侧,从而改善第一伸缩油缸6、第二伸缩油缸7和第一连杆2的受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平面连杆机构还可以设置成其它形式,如图5所示,平面连杆机构包括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第五连杆11及第三伸缩油缸12;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臂组1和第五连杆11连接,伸缩臂组1、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和第五连杆11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拐臂4一端与第五连杆11铰接,另一端与工作平台5连接,且拐臂4和第五连杆11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8。采用该种结构形式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臂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似,需要说明的是,在伸展状态,图5所示的臂架系统无法确保拐臂4的中心线与伸缩臂组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提出一种高空作业车,该高空作业车设置有移动底盘,且移动底盘上设置有上述的臂架系统。该高空作业车,通过设置上述臂架系统,可有效降低它在行驶状态(此时,臂架系统处于折叠状态)时的高度,从而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臂架系统,包括伸缩臂组(1)和拐臂(4),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组(1)和拐臂(4)之间设有平面连杆机构,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平面连杆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拐臂(4)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第一伸缩油缸(6)及第二伸缩油缸(7);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与伸缩臂组(1)的末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铰接;所述第一伸缩油缸(6)的一端与伸缩臂组(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铰接;所述第二伸缩油缸(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铰接;所述拐臂(4)与第二连杆(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4)与第二连杆(3)铰接,且所述拐臂(4)和第二连杆(3)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伸展状态,所述拐臂(4)的中心线与所述伸缩臂组(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油缸(6)、第二伸缩油缸(7)与第一连杆(2)的铰接点对称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杆(2)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连杆机构包括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第五连杆(11)及第三伸缩油缸(12);所述第三连杆(9)、第四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伸缩臂组(1)和第五连杆(11)连接;所述拐臂(4)与第五连杆(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臂(4)与第五连杆(11)铰接,且所述拐臂(4)和第五连杆(11)之间设置有变幅油缸(8)。
8.一种高空作业车,设置有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盘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臂架系统。
CN 201320348061 2013-06-18 2013-06-18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6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48061 CN203346034U (zh) 2013-06-18 2013-06-18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48061 CN203346034U (zh) 2013-06-18 2013-06-18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6034U true CN203346034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5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4806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6034U (zh) 2013-06-18 2013-06-18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60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4851A (zh) * 2015-06-25 2015-09-23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扩桥机构
CN109110699A (zh) * 2018-09-11 2019-01-01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吊篮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9931078A (zh) * 2019-04-22 2019-06-2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灌注车及其折叠臂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4851A (zh) * 2015-06-25 2015-09-23 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扩桥机构
CN109110699A (zh) * 2018-09-11 2019-01-01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吊篮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9110699B (zh) * 2018-09-11 2021-03-23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吊篮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9931078A (zh) * 2019-04-22 2019-06-25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灌注车及其折叠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6034U (zh) 臂架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CN104118387A (zh) 侧翻防护扶正装置、方法及采用该装置的客车
CN207647254U (zh) 一种立体车库的载车板
CN103057525A (zh) 工程机械及其支撑装置
CN203005331U (zh) 工程机械及防护装置
CN109678090A (zh) 一种转台可垂直升降的高空作业车
CN104444864A (zh) 一种移动式起重机及其支腿结构
CN203529880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
CN202573935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及其底盘
CN102069815B (zh) 机车车辆用锁闭装置及机车车辆
CN104515667A (zh) 一种驾驶室防滚翻试验装置
CN205737146U (zh) 一种新型电力抢修专用车
CN204727481U (zh) 一种起重机操作室的连接结构
CN203820367U (zh) 移动式举升机
CN103434990A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
CN203611867U (zh) 汽车脚踏板
CN204196633U (zh) 一种重型牵引车前悬架装置
CN202174918U (zh) 车载遮阳棚固定装置
CN205875660U (zh) 可伸缩的通用登高作业车
CN206245867U (zh) 围挡结构
CN201193058Y (zh) 全浮式驾驶室
CN205257936U (zh) 一种高空平台车的走线桥装置
CN204319580U (zh) 一种改进的草原灭火车的车前挡火板装置
CN201597576U (zh) 高空车的支腿结构
CN207847520U (zh) 一种云梯型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