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5189U - 划水装置及船 - Google Patents

划水装置及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5189U
CN203345189U CN 201320417940 CN201320417940U CN203345189U CN 203345189 U CN203345189 U CN 203345189U CN 201320417940 CN201320417940 CN 201320417940 CN 201320417940 U CN201320417940 U CN 201320417940U CN 203345189 U CN203345189 U CN 2033451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ivot
water
matrix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4179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炜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41794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51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51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51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划水装置和包含这种划水装置的船,划水装置包括:基体;中间杆,其在中央通过中间枢轴安装在基体上,且具有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一杆段末端;第二连杆,其外端枢接于第一连杆另一端,内端通过第一枢轴安装在基体上,基体、第一杆段、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定出第一四连杆机构;第三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二杆段末端;第四连杆,其外端枢接于第三连杆另一端,内端通过第二枢轴安装在基体上,基体、第二杆段、第三连杆、第四连杆限定出第二四连杆机构,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布置在中间枢轴两侧;以及分别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朝向下方垂直延伸的桨叶。这种划水装置具有较高的动力与推进力之间的转化效率。

Description

划水装置及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划水装置以及包含这种划水装置的船。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游船或玩具船采用叶轮或螺旋桨驱动船在水上行进。不论是叶轮的叶片,还是螺旋桨的桨叶,对水的作用力都不是朝向正后方向,因此,由马达或人工施加给船的动力转化为推进力的效率较低。
为此,希望有一种简单的适用于船的划水装置,其具有较高的动力与推进力之间的转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与推进力之间的转化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划水装置,包括:基体;中间杆,其在中央通过中间枢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体上,且具有位于中间枢轴相反两侧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第一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一杆段的末端;第二连杆,其外端枢接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内端通过第一枢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体上,所述基体、第一杆段、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定出第一四连杆机构;第三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二杆段的末端;第四连杆,其外端枢接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内端通过第二枢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体上,所述基体、第二杆段、第三连杆、第四连杆限定出第二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布置在中间枢轴两侧;以及分别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朝向下方垂直延伸的桨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等距布置在中间枢轴两侧,并且中间枢轴、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四连杆机构和第二四连杆机构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每个上分别具有多个桨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个桨叶在第一连杆或第三连杆上沿前后方向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船,其包括前面所述的划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船还包括驱动中间杆、第二连杆、第四连杆中的任何一个相对于基体旋转的马达或脚踏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船设有左右两个划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划水装置的基体为位于水面上方的船体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船为公园游船或玩具船。
本实用新型的船利用简单的划水装置实现行进,划水装置的桨叶在水中对水的作用力朝向正后方向,从而可以提高船动力与推进力之间的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划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2-6是解释所述划水装置的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利用所述划水装置构造船时的一种可行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
图1中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划水装置。
如图所示,该划水装置包括基体1,其为刚性元件,并且位于水面100上方。该划水装置运转时可导致基体1沿前进方向F移动。图1中假定右侧为前侧,左侧为后侧。
在基体1上设有中间枢轴2和等距布置在中间枢轴2两侧的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这三个枢轴共线。
中间杆10在其中央通过中间枢轴2安装在基体1上,从而可绕中间枢轴2相对于基体1旋转。中间杆10具有位于中间枢轴2两侧的第一杆段10a和第二杆段10b,第一杆段10a和第二杆段10b彼此形成一体并且等长。
第一杆段10a的末端通过第三枢轴5连接着第一连杆12的一端,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枢轴6连接着第二连杆14的一端,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连接着第一枢轴3,以使得第二连杆14可绕第一枢轴3相对于基体1旋转。第一连杆12的长度等于中间枢轴2与第一枢轴3之间的距离。第一杆段10a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杆14的长度。这样,第一杆段10a、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4与基体1限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第一四连杆机构。
另一方面,第二杆段10b的末端通过第五枢轴7连接着第三连杆16的一端,第三连杆16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枢轴8连接着第四连杆18的一端,第四连杆18的另一端连接着第二枢轴4,以使得第四连杆18可绕第二枢轴4相对于基体1旋转。第三连杆16的长度等于中间枢轴2与第二枢轴4之间的距离。第二杆段10b的长度等于第四连杆18的长度。这样,第二杆段10b、第三连杆16、第四连杆18与基体1限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第二四连杆机构。
前面提到的各个枢轴相互平行。这样,第一四连杆机构和第二四连杆机构分别位于中间杆10的左右两侧,并且分别位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的上下两侧。所述直线大致平行于水面100。
此外,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分别装有朝向下方延伸的桨叶20。第一或第三连杆上可以装有一或多个所述桨叶20,并且桨叶大致垂直于第一或第三连杆。在多个所述桨叶20被采用时,它们可以沿前后方向等距分布。
中间杆10、第二连杆14、第四连杆18中的任何一个可被驱动而相对于基体1旋转,从而使得整个划水装置运转。
例如,在图1中,中间杆10可被驱动(例如由马达或人工驱动)而沿箭头R所示方向(顺时针方向)绕中间枢轴2旋转。假定图1中所示形态为划水装置的初始形态,其中中间杆10垂直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使得第一四连杆机构位于该直线上方,第二四连杆机构位于该直线下方。第三连杆16上的桨叶20位于水面100下方,而第一连杆12上的桨叶20位于水面100上方。
如图2所示,随着中间杆10绕中间枢轴2顺时针旋转,第二连杆14、第四连杆18以同样的速度分别顺时针旋转,使得水面100上方的第一连杆12相对于基体1向右(向前)、向下平移,水面100下方的第三连杆16相对于基体1向左(向后)、向上平移。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保持平行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第三连杆16上的桨叶20在水中沿向后方向B向水施加作用力,以使得基体1沿前进方向F移动。
如图3所示,随着中间杆10进一步绕中间枢轴2顺时针旋转,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相对于基体1的上述平移动作继续,直至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重合。
如图4所示,随着中间杆10进一步绕中间枢轴2顺时针旋转,在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分别移经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后,第一四连杆机构到达该直线下方,第二四连杆机构到达该直线上方,第一连杆12相对于基体1向左(向后)、向下平移,第三连杆16相对于基体1向右(向前)、向上平移。第一连杆12上的桨叶20进入水面100下方,第三连杆16上的桨叶20离开水面100。接下来,第一连杆12上的桨叶20在水中沿向后方向B向水施加作用力,以使得基体1沿前进方向F移动。
如图5所示,随着中间杆10进一步绕中间枢轴2顺时针旋转,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相对于基体1的上述平移动作继续,直至中间杆10垂直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如图6所示,此时中间杆10已经绕中间枢轴2顺时针旋转了180度。随着中间杆10进一步绕中间枢轴2顺时针旋转,划水装置后续相应的动作容易构想出来。这样,划水装置运转时,基体1相对于水面上向前移动。
可以看到,在划水装置运转过程中,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保持平行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因此第一连杆12、第三连杆16上的桨叶20保持垂直于该直线,也就是垂直于水面100。当第一连杆12或第三连杆16上的桨叶20位于中间枢轴2、第一枢轴3和第二枢轴4所在直线下方时,其动作都是相对于水面100朝向正后方,从而划水装置的动力能够更多地转化为向前的推进力。
利用前面描述的划水装置构建的船在图7中示意性示出,其中,船包括马达30,其经减速器驱动中间杆10转动,由此驱动整个划水装置运转。可以理解,驱动划水装置的动力也可以是人工动力,例如通过脚踏机构传递。此外,动力可以施加在中间杆10、第二连杆14、第四连杆18中的任何一个上。
船可以设有左右两个所述划水装置。所述划水装置的基体1可以是船体的位于水面上方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船可以构造为公园游船(例如电动船、脚踏船等)或玩具船。
通过前面构造的划水装置和船,采用了简单的反对称四连杆机构实现了船的向前移动。在划水装置运转过程中,桨叶保持大致垂直于水面,因此桨叶对水的作用力总是朝向正后方,从而可以提高动力与推进力之间的转化效率。
虽然这里描述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而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这里描述的装置和方法作出各种修改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
中间杆,其在中央通过中间枢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体上,且具有位于中间枢轴相反两侧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
第一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一杆段的末端;
第二连杆,其外端枢接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内端通过第一枢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体上,所述基体、第一杆段、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限定出第一四连杆机构;
第三连杆,其一端枢接于第二杆段的末端;
第四连杆,其外端枢接于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内端通过第二枢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基体上,所述基体、第二杆段、第三连杆、第四连杆限定出第二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布置在中间枢轴两侧;以及
分别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朝向下方垂直延伸的桨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等距布置在中间枢轴两侧,并且中间枢轴、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四连杆机构和第二四连杆机构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每个上分别具有多个桨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桨叶在第一连杆或第三连杆上沿前后方向等距分布。
6.一种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划水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中间杆、第二连杆、第四连杆中的任何一个相对于基体旋转的马达或脚踏机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其特征在于,设有左右两个划水装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划水装置的基体为位于水面上方的船体部分。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为公园游船或玩具船。
CN 201320417940 2013-07-15 2013-07-15 划水装置及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51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17940 CN203345189U (zh) 2013-07-15 2013-07-15 划水装置及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17940 CN203345189U (zh) 2013-07-15 2013-07-15 划水装置及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5189U true CN203345189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5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4179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5189U (zh) 2013-07-15 2013-07-15 划水装置及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51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194A (zh) * 2018-01-22 2018-06-01 袁启 一种船舶推进器及其船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00194A (zh) * 2018-01-22 2018-06-01 袁启 一种船舶推进器及其船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72960Y (zh) 划板式船舶推进器
CN202828067U (zh) 一种喷水推进装置倒航机构用的四连杆机构
CN203410618U (zh) 一种船用可调节螺距螺旋桨
CN105235837A (zh) 一种基于对长鳍波动水下推进装置
CN106585935B (zh) 一种仿生机构驱动的海上航行器
CN203345189U (zh) 划水装置及船
CN202175189U (zh) 船用表面桨推进装置
CN104443327B (zh) 一种非对称旋转桨叶推进小船
CN201895768U (zh) 一种水中推进装置
CN102756802B (zh) 一种双体船的中拖板式的尾舵装置
CN103010444A (zh) 一种操纵结构及其操纵方法
CN205221049U (zh) 一种滚筒式船舶推进装置
CN205221048U (zh) 船用桨式推进器装置
CN205010463U (zh) 电控式船用推进装置
CN203864983U (zh) 一种人力手摇小艇
CN203854849U (zh) 改良型动蹼明轮组推进器
CN114134871A (zh) 一种可实现推进的摆臂收集装置
CN203844995U (zh) 基于新型推进装置的双体船
CN203461068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冲浪板
CN103183122B (zh) 蛙式船舶推进装置
CN101386342A (zh) 一种机械驱动橹
CN103991530A (zh) 一种人力手摇小艇
CN104843162A (zh) 海豚式驱动水上自行车
CN205131605U (zh) 一种双桨方管船舶推进装置
CN1295959A (zh) 连杆桨式船用推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