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0510U -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0510U
CN203340510U CN2013203739783U CN201320373978U CN203340510U CN 203340510 U CN203340510 U CN 203340510U CN 2013203739783 U CN2013203739783 U CN 2013203739783U CN 201320373978 U CN201320373978 U CN 201320373978U CN 203340510 U CN203340510 U CN 203340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electronic device
wiring board
support portion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73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73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0510U/zh
Priority to TW102213969U priority patent/TWM472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0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05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和适配器。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线路板上,包括散热片和至少一个支撑结构,散热片安装于线路板一侧;每个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线路板表面,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散热片。本实用新型适配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电子器件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结构使散热片稳定地安装在线路板上,能有效防止散热片相对于线路板倾斜。

Description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背景技术
很多电子产品失效都与热量有关,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导致产品功能失效。适配器也是这样,随着技术发展,适配器的体积越做越小,如何确保将电子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即如何通过设计改善产品本身的散热能力是业界面临的一个难题。
针对适配器这种特殊的电子产品,目前采用散热片对关键电子元件进行辅助散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会将这些散热片布置在靠近适配器的外壳边缘。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经散热片传到外缘而散发掉。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适配器包括外壳1、安装于外壳1上的线路板2、安装于线路板2的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以及散热片3。其中散热片3为薄型散热片,厚度只有0.5mm-3mm,其通过两个固定片4安装在线路板2的一侧。理想状态下,散热片3应贴合于外壳1的后壁11。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3传递到外壳1而散发掉。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散热片比较薄,所以经常会出现倾斜。这些倾斜的散热片与外壳之间存在很大的间隙,导致热阻增大,散热效率低。
而且,如果散热片的倾斜发生在过完锡炉之后,修复要花费很长工时,浪费大量人力。同时,有些倾斜的散热片还不易被发现,从而不但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是产品品质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散热片固定不稳容易倾斜的问题,目前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方式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治具暂时固定散热片,产品制成后再拆除治具;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工检查焊接完成的产品,并对倾斜散热片进行修复。
众所周知,诸如适配器等电子产品的产量非常巨大,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会浪费大量固定治具,而且要单独安排人力来进行固定组装,焊接之后还需要人力来拆卸这些治具,所以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功率密度越来越大,产品体积越来越小,半成品上几乎没有放置治具的空间,所以这种方法基本被淘汰。
第二种方式也有很明显的缺陷,人工检查完全凭经验判断,因此无法达到一致的标准。同时因为散热片上线脚太多,修复非常困难,所以会耗费更高的人力成本来管控。而且人工修复不能完全保证修复后的产品能符合允许倾斜的角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散热片倾斜的问题。
因此,以上两种针对散热片倾斜的处理方式都存在需要消耗大量人工成本且难以保证散热片无倾斜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片固定稳定、散热效率高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本发明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的适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线路板上。所述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至少一个支撑结构,散热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一侧;每个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线路板表面,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于所述散热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是一支撑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是一支撑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片垂直于所述线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片的所述第一支撑部抵顶于所述线路板表面或者连接于所述线路板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线路板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容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片的所述第二支撑部抵顶于所述散热片或者连接于所述散热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容置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片与所述散热片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片为矩形或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5mm-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配器,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线路板和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装置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子器件散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结构使所述散热片贴合于所述外壳。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适配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用于支撑散热片的支撑结构,因此,散热片能稳定地安装在线路板上。
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支撑于线路板和散热片,因此,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散热片相对于线路板倾斜。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可以是一支撑片,结构简单,减小了占用线路板的空间,能够适应越来越小型化的电子产品。通过切割散热片的方式形成与散热片一体的支撑片,制作方便、快捷。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示出散热装置结构,拆除了部分壳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适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示出散热装置结构,仅画出部分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线路板2上。该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3和至少一个支撑结构,图4中仅示意出一个,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支撑结构的数目。通常用于给电子器件散热的散热片3比较薄,厚度一般在0.5mm-3mm。
散热片3的底端部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法安装于线路板2的一侧,例如通过两片固定片4安装于线路板2上。
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所述第一支撑部51支撑于线路板2表面,第二支撑部52支撑于散热片3。支撑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是各种形式的支撑架,只要能支撑散热片3或辅助固定散热片3,防止散热片3相对于线路板2倾斜即可。考虑到电子产品的日趋小型化,电子产品的壳体内的空间比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体积小且结构简单的支撑结构,例如支撑结构5是一支撑片5。下面以支撑片5作为支撑结构5为例进行说明。
支撑片5优选为垂直于线路板2设置,这样对散热片3能取得最佳的支撑效果,当然在散热片3尺寸比较小或者散热片3相对于线路板2倾斜的力比较小情况下,支撑片5相对于线路板2略微倾斜也是可以的。
支撑片5的第一支撑部51可以抵顶于线路板2表面或者通过粘结、卡扣等方式连接于线路板2。进一步地,在线路板2表面可设置第一容置槽(图中未示出),以容置第一支撑部51。
支撑片5的第二支撑部52抵顶于散热片3或者通过粘结、卡扣等方式连接于散热片3。进一步地,在散热片3表面可设置第二容置槽(图中未示出),以容置第二支撑部52。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片5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散热片3。优选地,支撑片5与散热片3一体成型。例如,在制造散热片3过程中使支撑片5直接形成于散热片3上。另外,还可以在制造完成的片状散热片3上合适的位置切取一矩形片,矩形片的一个边与散热片3相连,另外三个边由散热片3上切离,将该矩形片沿着与散热片3相连的边弯折,弯折后的矩形片即为所述支撑片5,支撑片5的底面与线路板2抵接,形成第一支撑部51,与散热片3相连的边即为第二支撑部52。当在散热片3的靠近线路板2的位置切取矩形片时,只需切两刀即可。支撑片5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其还可以是三角形等其它形状。通过切割散热片3的方式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片5时,只需在散热片3的靠近线路板2的位置切一次即可,非常简单、方便。通过该种方式形成支撑片5,即能使支撑片5对散热片3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防止支撑片5倾斜,又方便、快捷,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的空间,特别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适配器,包括外壳1、安装于外壳1上的线路板2和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
支撑结构例如支撑片5使散热片3贴合于外壳1。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片3贴合于外壳1的后壁11。图5示出的散热片3与线路板2之间的角度为90°,但不以此为限,可视具体的电子产品的结构确定。为使散热片3更紧密地贴合于外壳1的后壁11,散热片3与线路板2之间的角度可与外壳1的后壁11与线路板2之间的角度相同。支撑片5与散热片3之间的夹度以90°为佳,这样支撑面比较长,更利于支撑的稳定性。但不以此为限,为避开线路板2上的线路结构,支撑片5与散热片3之间的夹度设计为30°-85°之间均是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适配器中,在支撑结构的支撑、抵顶作用下,散热片3紧密地贴合于外壳1,因此,安装于线路板2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顺畅地通过散热片3传递到外壳1而散发掉,因此本实用新型适配器的散热效率高,适配器的使用寿命长。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布置。

Claims (12)

1.一种电子器件散热装置,用于安装于一线路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片(3),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一侧;
至少一个支撑结构,每个支撑结构具有第一支撑部(51)和第二支撑部(52),所述第一支撑部(51)支撑于所述线路板(2)表面,所述第二支撑部(52)支撑于所述散热片(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是一支撑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是一支撑片(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5)垂直于所述线路板(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5)的所述第一支撑部(51)抵顶于所述线路板(2)表面或者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2)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支撑部(51)的第一容置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5)的所述第二支撑部(52)抵顶于所述散热片(3)或者连接于所述散热片(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支撑部(52)的第二容置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5)与所述散热片(3)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5)为矩形或三角形。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的厚度为0.5mm-3mm。
12.一种适配器,包括外壳(1)、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线路板(2)和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是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子器件散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支撑结构使所述散热片(3)贴合于所述外壳(1)。
CN2013203739783U 2013-06-26 2013-06-26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0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39783U CN203340510U (zh) 2013-06-26 2013-06-26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TW102213969U TWM472869U (zh) 2013-06-26 2013-07-24 電子器件散熱裝置及適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739783U CN203340510U (zh) 2013-06-26 2013-06-26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0510U true CN203340510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9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7397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0510U (zh) 2013-06-26 2013-06-26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0510U (zh)
TW (1) TWM4728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780A (zh) * 2016-02-05 2017-08-15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8181B (zh) * 2018-02-08 2021-07-27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适配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780A (zh) * 2016-02-05 2017-08-15 莱尔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2869U (zh) 2014-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3333B2 (en) Board-shaped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3340510U (zh) 电子器件散热装置及适配器
CN203339226U (zh) 一种微型投影仪的散热结构
EP3745235A1 (en) Multi-purpose heat sink,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board card, and multi-purpose heat sink platform
CN201119230Y (zh) 散热模块
CN202713872U (zh) 导热体结构
CN204006416U (zh) 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9787719U (zh) 一种可折叠式散热片
CN202475945U (zh) 散热组件
CN211467513U (zh) 一种3d打印机控制装置
CN104421110A (zh) 风力发电叶片芯材及其加工方式
CN202455717U (zh) 散热装置
CN203504883U (zh) 一种led软灯板
US20150330715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rmal module
CN205105457U (zh) 一种优质pcb板
CN21029796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多端口交换机
CN201910993U (zh) 防水电源
CN202963842U (zh) 一种ccd散热片焊接工装装置
CN21635792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子设备壳体
CN219818323U (zh) 一种大尺寸bga返修固定冶具
CN220545193U (zh) 一种高散热型厚膜混合集成电路
CN206775909U (zh) 一种风冷散热器
CN203027283U (zh) 防尘路由器
CN209994777U (zh) 一种可折叠散热片
CN203350798U (zh) 改进的cpu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