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9883U -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9883U
CN203339883U CN2012207283811U CN201220728381U CN203339883U CN 203339883 U CN203339883 U CN 203339883U CN 2012207283811 U CN2012207283811 U CN 2012207283811U CN 201220728381 U CN201220728381 U CN 201220728381U CN 203339883 U CN203339883 U CN 203339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ifold
motor
main chamber
main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283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F.拉维格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estolite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M4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4 Inc filed Critical TM4 Inc
Priority to CN2012207283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9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9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98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其包括主室和副室,该主室由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限定,用于选择性地接收主孔,以允许在第一室和冷却剂分配系统之间的流体的冷却剂的交换;该副室与主室流体连通,并包括至少一个副孔,用于与电机交换流体的冷却剂。

Description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电机。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电机需要冷却系统,以便排除通过放热反应所产生的一些热量,当机器将能量源转化为机械运动时发生放热反应。 
在内燃机和电机中的冷却系统通常包括使用冷却流体,冷却流体在电机中循环通过专用的管道线路。冷却流体通过联接至机器的歧管进出机器,冷却流体与冷却剂储存分配系统相流体连通。这样的冷却剂分配系统是公知的,并设置成储存冷却剂且促使其在机器内循环。 
用于冷却剂系统的当前歧管的缺陷是其主孔的位置,与冷却剂分配系统相流体连通的主孔不允许在电机和/或整体系统装置的一些构造中将歧管简单地组装到机器和/或冷却剂分配系统上。 
实用新型内容
总体上,图示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改进的歧管。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操作性地安装至电机的歧管,电机与冷却剂分配系统的受限的连通性的问题由此得以解决,该歧管包括主联接部分,该主联接部分具有不同取向的表面,用于选择性地定位流体交换孔及连接器。 
根据示意性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其将冷却剂分配系统连接至电机,所述歧管包括:主室,所述主室由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限定,用于选择性地接收至少一个主孔,所述至少一个主孔允许在所述主室和冷却剂分配系统之间的流体的冷却剂的交换;以及副室,所述副室与所述主室流体连通,并包括允许在所述副室和所述电机之间交换流体的冷却剂的至少一个副孔。 
所述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设有多于一个所述主孔。 
所述至少一个主孔设有连接器。 
所述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包括限定矩形中空立方体部分的至少五个外壁。 
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是在壳体中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所述壳体采用中空体的形式。 
所述壳体设有紧固件接收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使得电机与冷却剂分配系统的受限的连通性的问题得以解决。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根据第一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电机冷却剂系统的歧管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歧管的局部分解图,示出了从主体拆卸的主连接器,并进一步图示了在歧管上的多处连接位置;以及 
图3是用于根据第二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电机冷却剂系统的歧管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不定冠词(a或an)与术语“包括”结合使用在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中时可以指“一个”,但其也符合“一个或更多个”、“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于一个”的含义。类似地,词语“另一个”可以指至少第二个或更多个。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词语“包括(comprising)”(和其任意形式,诸如复数和单数形式)、“具有”(having)(和其任意形式,诸如复数和单数形式)、“包括(including)”(和其任意形式,诸如复数和单数形式)或“包含(containing)”(和其任意形式,诸如复数和单数形式)是包容性的或开放性的,并且不排除另外的、未记载的元件或工序。 
表述“电机”(electric machine)应在本文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广泛地诠释成包括电动机、发电机等。 
表述“连接”(connected)应在本文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广泛地诠释成包括在机械部分或部件之间任意的合作的或被动的联接。例如,该部分可通过直接联接组装在一起,或利用其他部分间接地联接。 
表述“管道”(piping)应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广泛地诠释成包含任意的流体导管,它是封闭的、开放的或部分开放的,具有任何形状、尺寸或材料,并且它用于在其上或在其中接收流体,且包括却不限于软管、管子及其他类型的管材。 
表述“冷却剂分配系统”(coolant fluid distribution system)应在说明书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中广泛地诠释成包括能为电机提供冷却流体的任何系统。 
通过阅读下面的通过示例仅参考附图给出的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描述,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为明显。 
附图中的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歧管10,该歧管允许将冷却剂分配系统连接至电机(两者均未示出)。 
冷却剂分配系统包括冷却剂贮存器,该冷却剂贮存器具有入口及出口、管道以及泵送机构,管道用于将贮存器连接至电机,泵送机构用于驱使冷却流体循环通过电机。电机包括用于允许冷却流体在其中循环的导管。 
冷却剂分配系统还包括其他众所周知的部件,为简洁起见,本文中未加以描述。由于冷却剂分配系统与电机两者在本领域均被认为是公知的,在本文中将不会更详细地描述它们。 
歧管10包括主室12以及副室14,主室可连接至冷却剂分配系统,副室与主室12相流体连通,并可连接至电机。 
根据第一示意性实施方式,室12和14两者采用单一壳体16内的空间的形式,壳体具有由盖18密封地闭合的开口侧。利用紧固件(未示出)、胶或任何其他公知的紧固手段或工艺将盖18固定至壳体16。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未示出),室12和14为形成在中空体中的相邻空间。 
根据又一实施方式(未示出),主室和副室为壳体中的两个连通区域。 
主室12由五个(5个)外壁部分20、22和24(仅示出三处)限定,每个均取向为垂直于各自轴线26-30。更具体地,主室12由大致矩形中空立方体限定。 
外壁20-24中的每个可包括圆形的主孔32-36(仅示出三处),其允许在 主室12与冷却剂分配系统之间的流体的冷却剂的交换。为简洁起见,主孔均示出于同一图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在特定的歧管实施方式中仅需要这些孔中的一个。但是,在歧管上应出现多于一个主孔,未使用的孔可通过盖子(未示出)或其他密封方法(亦未示出)闭合。 
连接器38示出为固定至主孔32-36中的每一个,以便以紧配合的方式限制连接器。连接器38的远端构造成用于联接冷却剂分配系统的软管或任何其它管道(未示出)。 
尽管连接器38图示为外连接器(male connector),但是套筒连接器(female connector)部分也可插入主孔32-36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主室12允许将来自冷却剂分配系统的管道接收至其外壁部分20、22和24中任意一个上。不论连接来自冷却剂分配系统的管道的入口如何取向,歧管10的该通用性有助于其与冷却剂分配系统的简便连接。 
根据第一示意性实施方式,其中出现了所有主孔,所有未使用的连接器38由密封盖(未示出)闭合。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未示出),连接器38仅设置在壁20-24上,流体的冷却剂通过该连接器进入歧管10。根据又一实施方式,主孔仅设置在主室12的侧部上,流体的冷却剂通过该主孔进入歧管10。 
主孔并不局限于所图示的圆形形状。 
副室14包括至少一个副孔(未示出),用于与电机交换流体的冷却剂。 
壳体16包括设有孔(未示出)的整体式安装片40(仅示出一处),用于接收紧固件42以便将歧管10固定至电机。壳体16在主室12与副室14的结合处包括凹进部分44,该凹进部分允许容易地接触到安装片40。 
歧管10上安装片40的位置、构造和/或数量可与图示的那些安装片不同。参考来自图3的歧管50,这将变得显而易见,该片可由其它的安装元件代替。 
如图3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更好地观察到的,歧管还包括副孔,该副孔设计成将副室与电机的管道互连,通过其使流体的冷却剂循环,用于冷却的目的。这些副孔从图1和图2并不明显。 
当然,电机设有与副室的副孔相同数目的孔,以便在歧管10和电机之间提供流体通道。通过进一步使用熟知的密封手段将歧管紧密联接到电机上得以密封该通道。 
歧管10可作为用于电机的冷却流体入口歧管,其中主孔限定了歧管的入口,或者作为出口歧管,其中主孔限定了歧管的出口。 
现在转向图3,现在将描述根据第二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歧管50,其用于将冷却剂分配系统连接至电机。 
由于歧管50与歧管10相似,为简洁起见,在此仅更详细地描述歧管50与歧管10之间的区别。 
歧管50包括大致矩形中空体52,该大致矩形中空体包括开口侧54、朝向开口侧54的后壁56以及在开口侧54和后壁56之间延伸的周向壁58。 
后壁56包括在主体52的一侧上限定主室60以及在另一侧上限定稍浅的副室62的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圆形副孔64。 
主孔66设置在主室60侧的周向壁58上。连接器38以紧配合的方式安装至主孔66,用于将歧管50连接到冷却剂分配系统(未示出)。 
歧管50的后壁56进一步构造成用于经由副孔36将歧管操作性地联接至电机。 
歧管14还包括紧固件接收孔68和盖70,紧固件接收孔用于接收紧固件以便将歧管50固定至电机,而盖用于闭合开口侧54。盖70经由紧固件72固定在主体52。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主孔66可设置在周向壁58、后壁56及盖70上的任何位置处。 
歧管10和50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设置用于在歧管与电机的冷却导管(未示出)之间流体连通的副孔的数量匹配于冷却回路的数量。主孔与副孔的相对位置可与附图中所示的相对位置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任何类型的电机可适于接收冷却系统歧管。 
应理解,冷却系统歧管在其应用中并不局限于附图中图示的和上文中描述的构造和部件的细节。用于将冷却剂分配系统连接至电机的歧管能够采用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另外应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措词或术语是用于描述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尽管歧管在上文中已经通过其示意性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和本质的前提下,可对其做出修改。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其将冷却剂分配系统连接至电机,所述歧管包括: 
主室,所述主室由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限定,用于选择性地接收至少一个主孔,所述至少一个主孔允许在所述主室和冷却剂分配系统之间的流体的冷却剂的交换;以及 
副室,所述副室与所述主室流体连通,并包括允许在所述副室和所述电机之间交换流体的冷却剂的至少一个副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设有多于一个所述主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主孔设有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的外壁包括限定矩形中空立方体部分的至少五个外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室和所述副室是在壳体中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中空体的形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紧固件接收孔。 
CN2012207283811U 2012-12-26 2012-12-26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9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283811U CN203339883U (zh) 2012-12-26 2012-12-26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283811U CN203339883U (zh) 2012-12-26 2012-12-26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9883U true CN203339883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728381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9883U (zh) 2012-12-26 2012-12-26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9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13488B1 (ko) 전지용 냉매 매니폴드
CN106090507B (zh) 连接组件
CN104051815B (zh) 牵引电池热管理系统
DE502004003915D1 (de) Steckverbinder für medienleitungen
TW202023350A (zh) 連接器組件與伺服器機架
KR20150033721A (ko) 열 교환기
KR20120018721A (ko) 전지 시스템 및 분리 가능하게 함께 결합된 2개의 매니폴드 부재의 매니폴드 어셈블리
CN104321612B (zh) 膨胀装置和壁之间的接口
CN109269327B (zh) 换热单元及换热矩阵
CN114801706A (zh) 组件节点和用于组件节点的组件承载件
CN203339883U (zh) 用于电机冷却系统的歧管
CN207818848U (zh) 连接组件和换热机构
US10648400B2 (en) Intercooler assembly
PL379167A1 (pl) Pojazd mechaniczny z silnikiem spalinowym
CN105074376A (zh) 用于热传递液体和制冷剂之间的换热的热交换器,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热交换器
US11971228B2 (en) Intercooler assembly
CN203377741U (zh) 用于电机的冷却系统及设有冷却系统的机器
CN113715577A (zh) 用于非热泵热管理集成模块的集成通道装置及电动车
CN206350267U (zh) 电控盒和空调器
CN220021255U (zh) 进出口总成、换热板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220303937U (zh) 一种水力模块及热泵系统
CN205718566U (zh) 新型组件构成的散热器
CN220934191U (zh) 散热系统、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
CN220303936U (zh) 一种水力模块及热泵系统
CN217209883U (zh) 用于热交换器的观察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IJING PRESTOLITE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M4 INC.

Effective date: 201312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100000 TONGZHOU,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19

Address after: 100000 3 South Village, Songzhuang village, Songzhuang Town, Beijing, Tongzho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RESTOLITE MOTOR DR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Quebec

Patentee before: Tm4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