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8213U - 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8213U
CN203338213U CN2013204007392U CN201320400739U CN203338213U CN 203338213 U CN203338213 U CN 203338213U CN 2013204007392 U CN2013204007392 U CN 2013204007392U CN 201320400739 U CN201320400739 U CN 201320400739U CN 203338213 U CN203338213 U CN 203338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mponent
slip
pivot joint
ch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007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8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82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79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for locking or maintaining the movable parts of the enclosure in a fixed position, e.g. latching mechanism at the edge of the display in a laptop or for the screen protective cover of a PD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32Articulated members
    • Y10T403/32008Plural distinct articulation axes
    • Y10T403/32057Angular and linear
    • Y10T403/32073Pivot stud slidable in elongated op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第一模块经由一枢轴组件枢接于第二模块,支撑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一滑动端部,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模块上;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具有一枢接端部,枢接端部枢接于第二模块,当第一模块沿一展开方向相对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第一构件的滑动端部在第一模块上沿靠近枢轴组件的一第一方向滑动,藉以带动第一构件沿远离第二构件的一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二构件滑动,其中第一构件在沿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二构件滑动时与第二构件间产生一摩擦力,藉以固定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本实用新型可在使用时不发生摇晃。

Description

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尤指一种用来固定彼此枢接的两模块在旋转展开时的相对位置的支撑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笔记本型计算机包含有主机模块及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经由枢轴组件枢接于主机模块,藉此显示模块便可藉由枢轴组件旋转展开于主机模块上,以供使用者操作;或者是显示模块亦可藉由枢轴组件旋转收合于主机模块上,以便使用者携带或收纳。近来,随着触控面板产业的发展,将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显示模块结合触控面板的设计已成为笔记本型计算机新兴的发展趋势。然而,上述的显示模块结合触控面板的设计导致整体重量增加,因此当显示模块旋转展开于主机模块上时,公知的枢轴组件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支撑配置有触控面板的显示模块,而使得当使用者触碰结合于显示模块的触控面板时,可能会产生机身摇晃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固定彼此枢接的两模块在旋转展开时的相对位置的支撑机构及其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该第一模块经由一枢轴组件枢接于该第二模块,该支撑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具有一滑动端部,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模块上;该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构件,该第二构件具有一枢接端部,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当该第一模块沿一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第一模块上沿靠近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一方向滑动,藉以带动该第一构件沿远离该第二构件的一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其中该第一构件在沿该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时与该第二构件间产生一摩擦力,藉以固定该第一模块与该第二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模块上的一滑槽内,当该第一模块沿该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滑槽内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而抵接于该滑槽的一第一端部,以使该滑槽的该第一端部拉动该第一构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二构件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当该第一模块沿相反于该展开方向的一收合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收合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滑槽内沿远离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三方向滑动而抵接该滑槽的一第二端部,使得该第二端部推动该第一构件沿靠近该第二构件的一第四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第一止挡端部,该第二构件还具有一第二止挡端部,且该支撑机构还包含有一第一止挡结构以及一第二止挡结构,该第一止挡结构设置于该第一构件的该第一止挡端部,该第二止挡结构设置于该第二构件的该第二止挡端部。当该第一模块沿该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至一展开位置时,该第一构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二构件滑动至一止挡位置,以使该第二止挡结构止挡该第一止挡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支撑机构还包含有一滑动卡榫机构,其连接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以使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模块上的一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滑动卡榫机构包含有一滑动底座以及一滑动件,该滑动底座连接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模块的该滑槽内。该滑动件具有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该连接部的一卡合部,该连接部用来连接于该滑动底座,且该卡合部用来卡合于该滑槽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滑动底座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为一体成型,该滑动件为一螺丝,该滑动件的该连接部为该螺丝的一螺纹部,且该滑动件的该卡合部为该螺丝的一螺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支撑机构还包含有一枢接卡榫机构,其连接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以使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上的一枢接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枢接卡榫机构包含有一枢接底座以及一枢接件,该枢接底座连接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该枢接件枢接于该第二模块的该枢接孔内。该枢接件具有一桥接部以及连接于该桥接部的一卡制部,该桥接部用来桥接于该枢接底座,且该卡制部用来卡合于该枢接孔的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枢接底座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为一体成型,该枢接件为一螺丝,该枢接件的该桥接部为该螺丝的一螺纹部,且该枢接件的该卡制部为该螺丝的一螺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模块、一第二模块、一枢轴组件以及一支撑机构;该枢轴组件用来枢接该第一模块与该第二模块;该支撑机构用来支撑该第一模块于该第二模块上,该支撑机构包括一第一构件以及一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具有一滑动端部,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模块上;该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构件,该第二构件具有一枢接端部,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当该第一模块沿一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第一模块上沿靠近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一方向滑动,藉以带动该第一构件沿远离该第二构件的一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其中该第一构件在沿该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时与该第二构件间产生一摩擦力,藉以固定该第一模块与该第二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为一杆件,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另一为一套筒,该套筒可滑动地套接于该杆件,该第一模块为一显示模块与一主机模块的其中之一,且该第二模块为该显示模块与该主机模块的其中另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分别连接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且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构件。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藉由枢轴组件相对旋转展开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可随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转动而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对滑动,且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间可产生摩擦力以支撑并固定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因此,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模块上配置有额外的模块(例如触控面板)时,本实用新型除了可获得来自枢轴组件的支撑力外,还可获得来自支撑机构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因摩擦力所产生的支撑力,藉以将配置有额外模块的第一模块支撑并固定于第二模块上。如此一来,配置有额外模块的第一模块便可在使用时不发生摇晃。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收合状态的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第一抵接状态的组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机构处于止挡状态的组件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第二抵接状态的组件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30        电子装置        32        第一模块
34        第二模块        36        枢轴组件
38        支撑机构        40        第一构件
42        滑动端部        44        滑槽
441       第一端部        443       第二端部
46        第二构件        48        枢接端部
50        枢接孔          52        第一止挡端部
54        第二止挡端部    56        第一止挡结构
58        第二止挡结构    60        滑动卡榫机构
601       滑动底座        603       滑动件
605       连接部          607       卡合部
62        枢接卡榫机构    621       枢接底座
623       枢接件          625       桥接部
627       卡制部          X1        第一方向
X2        第二方向        X3        第三方向
X4        第四方向        R1        展开方向
R2        收合方向        D1        第一旋转方向
D2        第二旋转方向    θ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一收合状态的组件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一展开状态的组件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子装置30包含有一第一模块32、一第二模块34以及一枢轴组件36,枢轴组件36用来枢接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以使第一模块32经由枢轴组件36枢接于第二模块34,藉此第一模块32便可相对第二模块34沿一展开方向R1旋转而展开于第二模块34上(如图2所示),以供使用者操作电子装置30;或者是第一模块32亦可相对第二模块34沿相反于展开方向R1的一收合方向R2旋转而收合于第二模块34上(如图1所示),以便使用者收纳或携带电子装置30。
此外,电子装置30还包含有一支撑机构38,当第一模块32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展开时,支撑机构38可用来支撑第一模块32于第二模块34上。进一步地,支撑机构38包含有一第一构件40,第一构件40具有一滑动端部42,第一模块32上形成有一滑槽44,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模块32上的滑槽44内,藉此滑动端部42便可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模块32上。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该展开状态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支撑机构38还包含有一第二构件46,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构件40,第二构件46具有一枢接端部48,第二模块34上形成有一枢接孔50,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模块34上的枢接孔50内,藉此枢接端部48便可以可转动的方式枢接于第二模块34。
除此之外,第一构件40还具有一第一止挡端部52,且第二构件46还具有一第二止挡端部54,支撑机构38还包含有一第一止挡结构56以及一第二止挡结构58,第一止挡结构56设置于第一构件40的第一止挡端部52,且第二止挡结构58设置于第二构件46的第二止挡端部54。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止挡结构56可为一环形肋结构,其由第一构件40的第一止挡端部52向外突出,且该环形突肋(即第一止挡结构56)可与第一止挡端部52为一体成型;第二止挡结构58亦可为一环形肋结构,其由第二构件46的第二止挡端部54向内突出,且该环形突肋(即第二止挡结构58)可与第二止挡端部54为一体成型。而第一止挡结构56与第二止挡结构58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例如第一止挡结构56亦可为一卡钩,第二止挡结构58亦可为一卡槽。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此外,支撑机构38还包含有一滑动卡榫机构60,其连接于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进一步地,滑动卡榫机构60包含有一滑动底座601以及一滑动件603,滑动底座601连接于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滑动件603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模块32的滑槽44内。藉此,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便可利用上述的滑动卡榫机构60而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模块32的滑槽44内。在此实施例中,滑动卡榫机构60的滑动底座601与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可为一体成型,但不受此限,例如滑动卡榫机构60的滑动底座601与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亦可为独立的两构件,且滑动底座601可以卡合或螺固的方式结合于滑动端部42上。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在此实施例中,滑动件603可具有一连接部605以及连接于连接部605的一卡合部607。在组装时,在滑动件603的连接部605穿过滑槽44后,滑动件603的连接部605可用来连接于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的滑动底座601,此时滑动件603的卡合部607卡合于滑槽44的侧壁。如此一来,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便可利用滑动卡榫机构60而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模块32上。在实务上,滑动件603可为一螺丝,而滑动件603的连接部605可为该螺丝的一螺纹部,且滑动件603的卡合部607可为该螺丝的一螺帽部。至于滑动件603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除此之外,支撑机构38还包含有一枢接卡榫机构62,其连接于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进一步地,枢接卡榫机构62包含有一枢接底座621以及一枢接件623,枢接底座621连接于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枢接件623枢接于第二模块34的枢接孔50内。藉此,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便可利用上述的枢接卡榫机构62而枢接于第二模块34的枢接孔50内。在此实施例中,枢接卡榫机构62的枢接底座621与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可为一体成型,但不受此限,例如枢接卡榫机构62的枢接底座621与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亦可为独立的两构件,且枢接底座621可以卡合或螺固的方式结合于枢接端部48上。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在此实施例中,枢接件623可具有一桥接部625以及连接于桥接部625的一卡制部627。在枢接件623的桥接部625穿过枢接孔50后,枢接件623的桥接部625可用来桥接于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的枢接底座621,此时枢接件623的卡制部627卡合于枢接孔50的侧壁。如此一来,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便可利用枢接卡榫机构62而枢接于第二模块34。在实务上,枢接件623可为一螺丝,而枢接件623的桥接部625可为该螺丝的一螺纹部,且枢接件623的卡制部627可为该螺丝的一螺帽部。至于枢接件623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1、图2、图4以及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一第一抵接状态的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机构38处于一止挡状态的组件剖面示意图。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当使用者欲操作电子装置30时,需将第一模块32由如图1所示的一收合位置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此时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可在第二模块34的枢接孔50内转动,且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可在滑槽44内沿靠近枢轴组件36的一第一方向X1滑动。藉由上述枢接端部48在枢接孔50内的转动设计以及滑动端部42在滑槽44内的滑动设计,支撑机构38的第一构件40以及第二构件46便可在第一模块3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展开的过程中沿一第一旋转方向D1转动(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方向D1相同于展开方向R1。
进一步地,当第一模块32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展开至如图4所示的一第一抵接位置时,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在滑槽44内沿第一方向X1滑动而抵接于滑槽44的一第一端部441。接着,在将第一模块32由如图4所示的该第一抵接位置继续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时,第一构件40以及第二构件46继续沿第一旋转方向D1转动,且第一模块32的滑槽44的第一端部441便会带动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藉以拉动第一构件40沿远离第二构件46的一第二方向X2相对于第二构件46滑动,亦即当第一模块32由如图4所示的该第一抵接位置继续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时,第一构件40会受第一模块32的滑槽44的第一端部441拉动而相对第二构件46伸长。
进一步地,当第一模块32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而由如图4所示的该第一抵接位置展开至如图2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时,第一构件40沿第二方向X2相对于第二构件46滑动至如图5所示的一止挡位置,此时设置于第二构件46的第二止挡端部54上的第二止挡结构58便会止挡于设置于第一构件40的第一止挡端部52上的第一止挡结构56。如此一来,第一模块32便可相对第二模块34而固定于如图2所示的该展开位置,以供使用者操作电子装置30。值得一提的是,当第一构件40沿第二方向X2相对于第二构件46滑动时,亦即当第一模块32沿展开方向R1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而由如图4所示的该第一抵接位置展开至如图2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时,第一构件40与第二构件46可藉由结构配合(例如紧配合的方式),使得第一构件40与第二构件46间产生一摩擦力,而该摩擦力可在第一模块32相对第二模块34展开的过程中,用来固定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于如图4所示的该第一抵接位置与如图2所示的该展开位置间的任一位置上。也就是说,藉由第一构件40与第二构件46由结构配合所产生的该摩擦力,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可被固定于介于该第一抵接位置与该展开位置间的任一位置上,藉以增加电子装置30在使用时的弹性。
在此实施例中,当第一模块32相对第二模块34固定于如图2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时,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间所夹的角度θ可为120度,而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间所夹的角度θ在电子装置30处于该展开状态时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举例来说,就设计的角度而言,当第一构件40的长度与第二构件46的长度增加时,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间在电子装置30处于该展开状态时所夹的角度θ便可大于120度,而当第一构件40的长度与第二构件46的长度减少时,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间在电子装置30处于该展开状态时所夹的角度θ便可小于120度,亦即藉由改变第一构件40的长度与第二构件46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可调整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间在电子装置30处于该展开状态时所夹的角度θ,以增加电子装置30处于该展开状态时的使用弹性。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一第二抵接状态的组件示意图。如图1、图2以及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收合电子装置30时,需将第一模块32由如图2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沿相反于展开方向R1的一收合方向R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此时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可在第二模块34的枢接孔50内转动,且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可在滑槽44内沿远离枢轴组件36的一第三方向X3滑动。藉由上述枢接端部48在枢接孔50内的转动设计以及滑动端部42在滑槽44内的滑动设计,支撑机构38的第一构件40以及第二构件46便可在第一模块3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收合的过程中沿一第二旋转方向D2转动(如图2以及图6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方向D2相同于收合方向R2。
进一步地,当第一模块32沿收合方向R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收合至如图6所示的一第二抵接位置时,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在滑槽44内沿第三方向X3滑动而抵接于滑槽44的一第二端部443。接着,在将第一模块32由如图6所示的该第二抵接位置继续沿收合方向R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时,第一构件40以及第二构件46继续沿第二旋转方向D2转动,且第一模块32的滑槽44的第二端部443便会带动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藉以推动第一构件40沿靠近第二构件46的一第四方向X4相对于第二构件46滑动,亦即当第一模块32由如图6所示的该第二抵接位置继续沿收合方向R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时,第一构件40会受第一模块32的滑槽44的第二端部443推动而相对第二构件46缩短。进一步地,当第一模块32继续沿收合方向R2相对第二模块34旋转而由如图6所示的该第二抵接位置收合至如图1所示的该收合位置时,第一模块32便可收合于第二模块34上,以便使用者收纳或携带电子装置30。
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可为一笔记本型计算机,第一模块32可为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一显示模块,第二模块34可为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一主机模块,第一构件40可为一杆件,第二构件46可为一套筒,且该套筒(即第二构件46)可滑动地套接于该杆件(即第一构件40)。承上所述,该杆件(即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可滑动地安装于该显示模块(即第一模块32),且该套筒(即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枢接于该主机模块(即第二模块34)。而本实用新型的该杆件(即第一构件40)、该套筒(即第二构件46)、该显示模块与该主机模块的连接关系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例如该杆件(即第一构件40)的滑动端部42亦可滑动地安装于该主机模块,且该套筒(即第二构件46)的枢接端部48亦可枢接于该显示模块,亦即第一模块32亦可为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该主机模块,第二模块34亦可为该笔记本型计算机的该显示模块。换句话说,只要是第一构件40与第二构件46的其中之一为该杆件,第一构件40与第二构件46的其中另一为该套筒的机构设计以及第一模块32为该显示模块与该主机模块的其中之一,且第二模块34为该显示模块与该主机模块的其中另一的机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内。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视实际需求而定。
相比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分别连接于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且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构件。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藉由枢轴组件相对旋转展开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可随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转动而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对滑动,且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间可产生摩擦力以支撑并固定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因此,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模块上配置有额外的模块(例如触控面板)时,本实用新型除了可获得来自枢轴组件的支撑力外,还可获得来自支撑机构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因摩擦力所产生的支撑力,藉以将配置有额外模块的第一模块支撑并固定于第二模块。如此一来,配置有额外模块的第一模块便可在使用时不发生摇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该第一模块经由一枢轴组件枢接于该第二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包括:
一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具有一滑动端部,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模块上;以及
一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构件,该第二构件具有一枢接端部,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当该第一模块沿一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第一模块上沿靠近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一方向滑动,藉以带动该第一构件沿远离该第二构件的一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其中该第一构件在沿该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时与该第二构件间产生一摩擦力,藉以固定该第一模块与该第二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模块上的一滑槽内,当该第一模块沿该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滑槽内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而抵接于该滑槽的一第一端部,以使该滑槽的该第一端部拉动该第一构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二构件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模块沿相反于该展开方向的一收合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收合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滑槽内沿远离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三方向滑动而抵接该滑槽的一第二端部,使得该第二端部推动该第一构件沿靠近该第二构件的一第四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第一止挡端部,该第二构件还具有一第二止挡端部,且该支撑机构还包括:
一第一止挡结构,该第一止挡结构设置于该第一构件的该第一止挡端部;以及
一第二止挡结构,该第二止挡结构设置于该第二构件的该第二止挡端部,当该第一模块沿该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至一展开位置时,该第一构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二构件滑动至一止挡位置,以使该第二止挡结构止挡该第一止挡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还包括一滑动卡榫机构,该滑动卡榫机构连接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以使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模块上的一滑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卡榫机构包括:
一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连接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以及
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模块的该滑槽内,该滑动件具有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该连接部的一卡合部,该连接部用来连接于该滑动底座,且该卡合部用来卡合于该滑槽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底座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为一体成型的部件,该滑动件为一螺丝,该滑动件的该连接部为该螺丝的一螺纹部,且该滑动件的该卡合部为该螺丝的一螺帽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还包括一枢接卡榫机构,该枢接卡榫机构连接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以使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上的一枢接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卡榫机构包括:
一枢接底座,该枢接底座连接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以及
一枢接件,该枢接件枢接于该第二模块的该枢接孔内,该枢接件具有一桥接部以及连接于该桥接部的一卡制部,该桥接部用来桥接于该枢接底座,且该卡制部用来卡合于该枢接孔的侧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底座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为一体成型的部件,该枢接件为一螺丝,该枢接件的该桥接部为该螺丝的一螺纹部,且该枢接件的该卡制部为该螺丝的一螺帽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为一杆件,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另一为一套筒,且该套筒可滑动地套接于该杆件。
12.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模块;
一第二模块;
一枢轴组件,该枢轴组件用来枢接该第一模块与该第二模块;以及
一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机构用来支撑该第一模块于该第二模块上,该支撑机构包括:
一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具有一滑动端部,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第一模块上;以及
一第二构件,该第二构件以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构件,该第二构件具有一枢接端部,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当该第一模块沿一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第一模块上沿靠近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一方向滑动,藉以带动该第一构件沿远离该第二构件的一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其中该第一构件在沿该第二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时与该第二构件间产生一摩擦力,藉以固定该第一模块与该第二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块上形成有一滑槽,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安装于该滑槽内,当该第一模块沿该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展开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滑槽内沿该第一方向滑动而抵接于该滑槽的一第一端部,以使该滑槽的该第一端部拉动该第一构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二构件滑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模块沿相反于该展开方向的一收合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收合时,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在该滑槽内沿远离该枢轴组件的一第三方向滑动而抵接于该滑槽的一第二端部,以使该第二端部推动该第一构件沿靠近该第二构件的一第四方向相对于该第二构件滑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还具有一第一止挡端部,该第二构件还具有一第二止挡端部,且该支撑机构还包括:
一第一止挡结构,该第一止挡结构设置于该第一构件的该第一止挡端部;以及
一第二止挡结构,该第二止挡结构设置于该第二构件的该第二止挡端部,当该第一模块沿该展开方向相对该第二模块旋转至一展开位置时,该第一构件沿该第二方向相对该第二构件滑动至一止挡位置,以使该第二止挡结构止挡该第一止挡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块上形成有一滑槽,且该支撑机构还包括:
一滑动卡榫机构,该滑动卡榫机构连接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以使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滑槽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卡榫机构包括:
一滑动底座,该滑动底座连接于该第一构件的该滑动端部;以及
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模块的该滑槽内,该滑动件具有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该连接部的一卡合部,该连接部用来连接于该滑动底座,且该卡合部用来卡合于该滑槽的侧壁。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块上形成有一枢接孔,且该支撑机构还包括:
一枢接卡榫机构,该枢接卡榫机构连接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以使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模块的该枢接孔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接卡榫机构包括:
一枢接底座,该枢接底座连接于该第二构件的该枢接端部;以及
一枢接件,该枢接件枢接于该第二模块的该枢接孔内,该枢接件具有一桥接部以及连接于该桥接部的一卡制部,该桥接部用来桥接于该枢接底座,且该卡制部用来卡合于该枢接孔的侧壁。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之一为一杆件,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其中另一为一套筒,该套筒可滑动地套接于该杆件,该第一模块为一显示模块与一主机模块的其中之一,且该第二模块为该显示模块与该主机模块的其中另一。
CN2013204007392U 2013-06-19 2013-07-05 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82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1435U TWM470483U (zh) 2013-06-19 2013-06-19 用來支撐第一模組於第二模組上之支撐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TW102211435 2013-06-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8213U true CN203338213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6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00739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8213U (zh) 2013-06-19 2013-07-05 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54667B2 (zh)
CN (1) CN203338213U (zh)
TW (1) TWM4704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6434A (zh) * 2014-08-25 2016-03-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号传输背板可旋转的四连杆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7532637A (zh) * 2015-04-20 2018-01-02 Nec平台株式会社 铰链单元及限制铰链单元的旋转角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22780B (zh) * 2013-11-06 2016-02-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87777B (zh) * 2016-05-13 2017-06-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撐機構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0362706B2 (en) * 2017-04-19 2019-07-2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erver systems with hinge mechanisms
TWI638256B (zh) * 2017-06-14 2018-10-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連動組件及電子裝置
USD869457S1 (en) * 2018-05-03 2019-12-10 Compal Electronics, Inc. Notebook computer with camera module
USD869458S1 (en) * 2018-05-03 2019-12-10 Compal Electronics, Inc. Notebook computer with camera module
US20210064096A1 (en) * 2019-08-28 2021-03-04 Intel Corporation Infinite Holding Pivot Mechanisms for Dual Scree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34981A (en) * 1983-08-01 1988-04-12 Gunpei Yoko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FR2570427B1 (fr) * 1984-09-14 1986-12-05 Morano Francois Dispositif permettant d'assurer la fermeture automatique de portes pivotantes ainsi que leur maintien en position ouverte
US5103376A (en) * 1991-02-19 1992-04-07 At&T Bell Laboratories Dual position computer arrangement
US5276589A (en) * 1992-11-09 1994-01-04 Ncr Corporation Notebook computer having flip screen which pivots and slides within a frame
AU6496594A (en) * 1993-03-26 1994-10-24 Khalil S. Zaidan Hing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5548478A (en) * 1994-07-25 1996-08-20 Khybe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n adjustable hinge
US6532147B1 (en) * 1999-09-24 2003-03-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exible monitor/display on mobile device
FI116345B (fi) * 2000-12-19 2005-10-31 Nokia Corp Kannettavat elektroniset laitteet
JP4357900B2 (ja) * 2003-08-18 2009-11-0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小型情報端末用スライドヒンジ
US20060139862A1 (en) * 2004-12-23 2006-06-29 Yajun Wang Hinge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inged screen
US20060256512A1 (en) * 2005-05-11 2006-11-16 Esther Kang Mi J Display panel mount for a notebook or tablet computer
US8089750B2 (en) * 2005-10-18 2012-01-03 Computer Ergotech, Llc Multi-sectioned ar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7974084B2 (en) * 2005-10-18 2011-07-05 Computer Ergotech, Llc Multi-sectioned arm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7599181B2 (en) * 2006-01-23 2009-10-06 Ht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727138A (zh) * 2008-10-29 2010-06-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8108970B2 (en) * 2009-07-28 2012-02-07 Shin Zu Shing Co., Ltd. Hinge mechanism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US8843183B2 (en) * 2010-01-15 2014-09-23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overlapping first and second body members
JP5599226B2 (ja) * 2010-05-17 2014-10-01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CN103037655B (zh) * 2011-09-30 2016-12-0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971033B2 (en) * 2013-01-31 2015-03-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lamshell device with anti-wobble holding mechanis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6434A (zh) * 2014-08-25 2016-03-30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号传输背板可旋转的四连杆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5446434B (zh) * 2014-08-25 2018-10-1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信号传输背板可旋转的四连杆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N107532637A (zh) * 2015-04-20 2018-01-02 Nec平台株式会社 铰链单元及限制铰链单元的旋转角度的方法
CN107532637B (zh) * 2015-04-20 2019-08-13 Nec平台株式会社 铰链单元及限制铰链单元的旋转角度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0483U (zh) 2014-01-11
US9354667B2 (en) 2016-05-31
US20140376168A1 (en) 2014-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8213U (zh) 用来支撑第一模块于第二模块上的支撑机构及电子装置
CN201851851U (zh) 支撑机构及其可携式电子模组
CN104373457B (zh) 具有分段旋转功能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US8201687B2 (en) Tablet PC cover with stowable input device
CN104421324B (zh)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CN203224815U (zh) 带有隐藏式键盘的电子设备
CN102788233A (zh) 支撑结构、支撑机构及其电脑设备
TWI519934B (zh) 基座裝置及其電子系統
CN103573795B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1872211B (zh) 可旋转式摄像头
US8857846B1 (en) Frame structure of a baby carriage
CN102508520A (zh) 手持电子装置
CN101636058B (zh)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8715465U (zh) 一种自动收放无人机机臂折叠件
CN100465855C (zh) 侧墙可展开及收合的电脑机壳结构
CN104635856A (zh) 电子装置
CN20332490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5793794A (zh) 用于计算装置的能缩回结构
CN202093474U (zh) 折叠式键盘组合及其可携式电子模组
CN207417126U (zh) 一种舵片展开机构
CN204196974U (zh) 用于儿童推车的锁定机构及儿童推车
CN101063898B (zh) 上下盖可展开及收合的计算机机壳结构
CN107933887A (zh) 一种舵片展开机构
CN102791096B (zh) 电子装置外壳及连接组件
CN203149451U (zh) 翻转式笔记本计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