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1324B -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1324B
CN104421324B CN201310414105.7A CN201310414105A CN104421324B CN 104421324 B CN104421324 B CN 104421324B CN 201310414105 A CN201310414105 A CN 201310414105A CN 104421324 B CN104421324 B CN 1044213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using
rotating shaft
flexible connecting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4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1324A (zh
Inventor
赖季宏
林仁丰
罗三洋
吴欣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21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1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13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7/00Hinges or pivots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changing, e.g. reversing, the face orientation of the screen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e.g. for folding into tablet PC like position or orienting towards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user to show to a second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该枢轴机构包含有一转轴、一第一支架以及一第二支架,该转轴包含有一第一杆部及一第二杆部,该第一支架包含有一第一旋转部及一第一可挠连接部,该第一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该第一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一旋转部,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支架用来驱动该转轴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以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进而使该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

Description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面板产业以及作业系统的发展,将触控面板结合显示模块的笔记型电脑已逐渐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于使用时,上述的笔记型电脑除了可提供使用者如传统笔记型电脑般的操作模式外,还可将显示模块的触控面板朝向使用者而折叠于笔记型电脑的主机模块上,以提供使用者在触控面板上进行操作的平板电脑操作模式。
上述的笔记型电脑的显示模块的壳体上形成有缺口结构,当笔记型电脑处于平板电脑操作模式时,笔记型电脑处的枢轴机构的连接构件便可被容置于缺口结构内而使得显示模块的背侧可完全地承靠在主机模块上,以供使用者平稳地以平板电脑操作模式操作笔记型电脑。然而,上述的缺口结构会造成笔记型电脑的外观问题,进而降低笔记型电脑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其包含有:转轴、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其中:
该转轴包含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支架包含有第一旋转部及第一可挠连接部,该第一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该第一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一旋转部,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支架用来驱动该转轴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以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进而使该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第二支架包含有一第二旋转部及一第二可挠连接部,该第二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二旋转部,当该第二支架相对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第二可挠连接部被带动而伸长并挠曲。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第一支架另包含有一第一固定部,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挠连接部且用以固定于一第一壳体,该第二支架另包含有一第二固定部,其连接于该第二可挠连接部且用以固定于一第二壳体,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时,该第二壳体带动该第二支架驱动该转轴,以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而使该第二支架相对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第二固定部带动该第二可挠连接部伸长并挠曲。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第一固定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其用来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且该第二固定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其用来固定于该第二壳体。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枢轴机构另包含有一轴套,其套设置于该转轴,该轴套的两侧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支架的该第一旋转部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旋转部。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第一旋转部上形成有一第一枢孔,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且该第二旋转部上形成有一第二枢孔,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及该第二可挠连接部实质上分别为一波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实质上为一波形结构。
根据本发明其中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
连接构件,其包含有第一壳体;
第一模块,其枢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一侧边部;
第二模块,其包含有第二壳体;以及
枢轴机构,其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相对该第一侧边部的一第二侧边部且用来枢接该连接构件与该第二模块,该枢轴机构包含有:转轴、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其中:
该转轴包含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支架固设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支架包含有第一旋转部及第一可挠连接部,该第一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该第一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一旋转部,该第二支架固设于该第二壳体且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支架用来驱动该转轴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以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进而使该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
综上所述,在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枢轴机构的第一可挠连接部及第二可挠连接部可被伸长并挠曲,使得枢轴机构的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至第一壳体的一侧,进而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而叠合在第一壳体上,亦即本发明的枢轴机构可使转轴在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而移动,以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而叠合在第一壳体上。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枢轴机构可改变转轴的轴心位置,使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不发生干涉。如此一来,第二壳体便无需设置避位用的缺口结构。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枢轴机构可改善电子装置的外观问题,进而增加电子装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处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枢轴机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枢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9至图1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于不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30 电子装置
32 第一模块
34 第二模块
341 显示面板
36 连接构件
38 第一壳体
381 第一侧边部
383 第二侧边部
40 第二壳体
42 枢轴机构
44 转轴
441 第一杆部
443 第二杆部
46 第一支架
461 第一旋转部
463 第一可挠连接部
465 第一枢孔
467 第一固定部
469 第一穿孔
48 第二支架
481 第二旋转部
483 第二可挠连接部
485 第二枢孔
487 第二固定部
489 第二穿孔
50 轴套
52 盖板
X1 第一方向
X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电子装置30处于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一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30于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装置30包含有一第一模块32、一第二模块34以及一连接构件36,连接构件36包含有一第一壳体38,第二模块34包含有一第二壳体40。第一模块32枢接于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的一第一侧边部381。
进一步地,电子装置30另包含有两枢轴机构42,其安装于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相对第一侧边部381的一第二侧边部383,且两枢轴机构42可分别用来枢接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的第二侧边部383与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于此实施例中,该两枢轴机构42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38的第二侧边部383的两侧,而枢轴机构42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电子装置30也可仅包含有一个枢轴机构42,其可设置于第一壳体38的第二侧边部383中间的位置。也就是说,只要是电子装置30包含有至少一枢轴机构42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内。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当使用者欲操作电子装置30时,可将第二模块34由如图2所示的一收合位置沿一第一方向X1旋转,由于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利用枢轴机构42枢接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的第二侧边部383,且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的第一侧边部381枢接于第一模块32,因此第二模块34可与连接构件36共同由如图2所示的该收合位置沿第一方向X1旋转至如图1所示的一展开位置,以供使用者使用。另一方面,当使用者不再操作电子装置30时,可将第二模块34由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一第二方向X2旋转,第二模块34便可与连接构件36共同由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沿第二方向X2旋转至如图2所示的该收合位置,以供使用者收纳或携带。
在此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可为一笔记型电脑,第一模块32可为该笔记型电脑的一主机模块,且第二模块34可为该笔记型电脑的一显示模块。承上所述,当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相对第一模块32(即该主机模块)旋转至该展开位置时,使用者可操作第一模块32(即该主机模块)以执行其所欲的动作,例如输入文字或编辑程式等,而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可用来显示一操作画面,以显示第一模块32(即该主机模块)正在执行的动作。也就是说,当电子装置30处于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状态时,电子装置30可提供使用者笔记型电脑的操作模式。
在此实施例中,该显示模块(即第二模块34)可另配置有一触控模块,亦即该显示模块(即第二模块34)的一显示面板341可为一触控面板。因此使用者也可在该显示模块(即第二模块34)上利用该触控面板(即显示面板341)执行一触控操作指令,例如滑移游标、放大或缩小等,亦即电子装置30(即该笔记型电脑)也可提供使用者在该显示模块(即第二模块34)的该触控面板(即显示面板341)上进行触控操作的平板电脑操作模式。
请参阅图1以及图4至图6,图4至图6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30处于不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4至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利用电子装置30(即该笔记型电脑)执行该平板电脑操作模式时,可将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由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继续沿第一方向X1转动,而当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位于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时,第一模块32(即该主机模块)可止挡连接构件36,以使连接构件36无法继续沿第一方向X1转动,此时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可通过枢轴机构42进一步沿第一方向X1相对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的第二侧边部383转动。如此一来,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便可由如图1所示的该展开位置经由如图4所示的一位置转动至如图5所示的一位置。
接着,再将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以及连接构件36沿第二方向X2由如图5所示的该位置转动至如图6所示的一位置,此时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叠合在第一模块32(即该主机模块)上,且第二模块34(即该显示模块)的该触控面板(即显示面板341)面向使用者。由此,使用者便可在该显示模块(即第二模块34)的该触控面板(即显示面板341)上进行触控操作。综上所述,本发明电子装置30(即该笔记型电脑)除了可提供使用者笔记型电脑的操作模式外,其另可提供使用者平板电脑的操作模式,以增加电子装置30(即该笔记型电脑)的使用弹性。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枢轴机构42的应用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本发明的枢轴机构42也可应用于一名片盒,亦即枢轴机构42可用来枢接该名片盒的上盖与下盖。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3、图7以及图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枢轴机构42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枢轴机构42的分解示意图。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枢轴机构42包含有一转轴44、一第一支架46以及一第二支架48,进一步地,转轴44包含有一第一杆部441及一第二杆部443,第一支架46包含有一第一旋转部461及一第一可挠连接部463,且第二支架48包含有一第二旋转部481及一第二可挠连接部483,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枢接于转轴44的第一杆部441,且第一可挠连接部463突伸于第一旋转部461;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枢接于转轴44的第二杆部443,且第二可挠连接部483突伸于第二旋转部481。
如图8所示,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上形成有一第一枢孔465,且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上形成有一第二枢孔485,第一枢孔465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44的第一杆部441,以使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枢接于转轴44的第一杆部441;第二枢孔485可转动地套设于转轴44的第二杆部443,以使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枢接于转轴44的第二杆部443。由于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枢接于转轴44的第一杆部441,故第一支架46可相对转轴44转动,且由于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枢接于转轴44的第二杆部443,故第二支架48可相对转轴44转动。承上所述,由于第一支架46与第二支架48分别枢接于转轴44,故第一支架46可相对第二支架48转动。
此外,枢轴机构42另包含有一轴套50,其套设置于转轴44,且轴套50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与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轴套50可用来隔开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与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因此,当第一支架46相对第二支架48转动时,轴套50可防止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与第二支架48的第二旋转部481产生摩擦,以避免第一旋转部461与第二旋转部481摩损,进而增加枢轴机构42的使用寿命。
如图3、图7以及图8所示,枢轴机构42的第一支架46另包含有一第一固定部467,其连接于第一可挠连接部463,且第一固定部467用以固定于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由此第一支架46便可固设于第一壳体38上。此外,枢轴机构42的第二支架48另包含有一第二固定部487,其连接于第二可挠连接部483,且第二固定部487用以固定于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由此第二支架48便可固设于第二壳体40上。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67上可形成有两个第一穿孔469,且第二固定部487上可形成有两个第二穿孔489,第一穿孔469与第二穿孔489可供螺丝穿过。如此一来,螺丝便可于穿过第一穿孔469与穿过第二穿孔489后分别锁附于第一壳体38与第二壳体40,以使第一固定部467与第二固定部487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38与第二壳体40上。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穿孔469与第二穿孔489的数量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附图所绘示,例如第一固定部467上也可仅形成有一个第一穿孔469,且第二固定部487上也可仅形成有一个第二穿孔489,也就是说只要是第一固定部467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469以及第二固定部487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489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内。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467与第二固定部487以螺固的方式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38与第二壳体40上,而第一固定部467与第二固定部487的固定方式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例如第一固定部467与第二固定部487也可以卡固的方式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38与第二壳体40上。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其端视实际需求而定。
以下针对本发明枢轴机构42的作用原理作详细说明,请参阅图9至图14,图9至图1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装置30于不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如图9至图14所示,当使用者欲以平板电脑的操作模式操作电子装置30时,可将第二模块34沿第一方向X1由如图9所示的该展开位置转动。承上所述,在上述的旋转过程中,连接构件36会被第一模块32止挡而无法继续沿第一方向X1转动,此时第二模块34及其第二壳体40另可通过枢轴机构42相对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沿第一方向X1转动。
进一步地,在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相对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沿第一方向X1由如图9所示的该展开位置转动至如图10所示的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壳体40可带动第二支架48驱动转轴44,进而带动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产生位移,由于第一支架46的第一可挠连接部463连接于第一旋转部461,因此被转轴44带动而产生位移的第一旋转部461可伸长并挠曲第一可挠连接部463(如图10所示)。换句话说,在第二壳体40相对第一壳体38沿第一方向X1由如图9所示的该位置转动至于如图10所示的该位置的过程中,第二支架48可驱动转轴44带动第一支架46的第一旋转部461,以伸长并挠曲第一支架46的第一可挠连接部463,由此枢轴机构42的转轴44便可产生位移而移动。
进一步地,在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相对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继续沿第一方向X1由如图10所示的该位置转动至如图11所示的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二壳体40相对第一壳体38转动的角度逐渐加大,因此固设于第二壳体40的第二支架48便开始相对固设于第一壳体38的第一支架46转动,此时第二支架48的第二固定部487便可进一步地带动第二可挠连接部483伸长并挠曲,以使枢轴机构42的转轴44进一步地产生位移而移动。由此,转轴44便可经由上述过程中所产生的位移而移动至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的一侧(如图11所示)。
如此一来,当第二模块34相对连接构件36继续沿第一方向X1转动时,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便可相对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由如图11所示的该位置经由如图12所示的一位置转动至如图13所示的一位置,由于转轴44在上述的转动过程中位于第一壳体38的该侧(如图11所示),因此当枢轴机构42处于如图13所示的状态时,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便可叠合在连接构件36的第一壳体38上(如图13所示)。换句话说,在第二壳体40相对第一壳体38沿第一方向X1转动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枢轴机构42的第一可挠连接部463及第二可挠连接部483可被伸长并挠曲,使得枢轴机构42的转轴44产生位移而移动至第一壳体38的该侧。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可挠连接部463及第二可挠连接部483可分别为一波形结构,其可受外力作用而拉长及挠曲,以改变转轴44的轴心位置。
如此一来,第二壳体40便可相对第一壳体38转动而叠合在第一壳体38上,亦即本发明的枢轴机构42的转轴44在第二壳体40相对第一壳体38转动的过程中可产生位移而移动,以使第二壳体40相对第一壳体38转动而叠合在第一壳体38上。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枢轴机构42可利用第一可挠连接部463及第二可挠连接部483的伸长及挠曲以改变转轴44的轴心位置,使得第二壳体40在相对第一壳体38转动至的如图13所示的该位置的过程中不发生干涉,亦即第二壳体40无需设置避位用的缺口结构,其可改善电子装置30的外观问题,进而增加电子装置30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模块34的第二壳体40可包含有一盖板52,其用来遮盖枢轴机构42的第二支架48,由此在第一模块32与第二模块34于上述的转动过程中,枢轴机构42便不会外露而保持第二模块34外观的完整。于此实施例中,盖板52可以卡合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壳体40上,而盖板52与第二壳体40的结构设计可不局限于此实施例所述,例如盖板52与第二壳体40也可为一体成型。至于采用上述何者设计,端视实际需求而定。最后,可将第二模块34与连接构件36相对第一模块32沿第二方向X2由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如图14所示的一位置,由此第二模块34便可叠合在第一模块32上(如图6以及图14所示)。如此一来,使用者便可在第二模块34的显示面板341上进行触控操作。
相比较于先前技术,在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本发明的枢轴机构的第一可挠连接部及第二可挠连接部可被伸长并挠曲,使得枢轴机构的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至第一壳体的一侧,进而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而叠合在第一壳体上,亦即本发明的枢轴机构可使转轴在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位移而移动,以使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而叠合在第一壳体上。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枢轴机构可改变转轴的轴心位置,使得第二壳体相对第一壳体转动的过程中不发生干涉。如此一来,第二壳体便无需设置避位用的缺口结构。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枢轴机构可改善电子装置的外观问题,进而增加电子装置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其包含有:转轴、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
该转轴包含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支架包含有第一旋转部及第一可挠连接部,该第一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该第一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一旋转部,该第二支架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支架用来驱动该转轴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以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进而使该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中该第二支架包含有第二旋转部及第二可挠连接部,该第二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二旋转部,当该第二支架相对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第二可挠连接部被带动而伸长并挠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机构,其中该第一支架另包含有第一固定部,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挠连接部且用以固定于第一壳体,该第二支架另包含有第二固定部,其连接于该第二可挠连接部且用以固定于一第二壳体,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时,该第二壳体带动该第二支架驱动该转轴,以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而使该第二支架相对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第二固定部带动该第二可挠连接部伸长并挠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轴机构,其中该第一固定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其用来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且该第二固定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其用来固定于该第二壳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机构,其另包含有:
轴套,其套设于该转轴,该轴套的两侧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支架的该第一旋转部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旋转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机构,其中该第一旋转部上形成有第一枢孔,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且该第二旋转部上形成有第二枢孔,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轴机构,其中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及该第二可挠连接部实质上分别为一波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机构,其中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实质上为一波形结构。
9.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有:
连接构件,其包含有第一壳体;
第一模块,其枢接于该第一壳体的一第一侧边部;
第二模块,其包含有第二壳体;以及
枢轴机构,其安装于该第一壳体相对该第一侧边部的一第二侧边部且用来枢接该连接构件与该第二模块,该枢轴机构包含有:转轴、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
该转轴包含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支架固设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一支架包含有第一旋转部及第一可挠连接部,该第一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该第一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一旋转部,该第二支架固设于该第二壳体且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支架用来驱动该转轴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以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进而使该转轴产生位移而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支架包含有第二旋转部及第二可挠连接部,该第二旋转部枢接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该第二可挠连接部突伸于该第二旋转部,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而使该第二支架相对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第二可挠连接部被带动而伸长并挠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支架另包含有第一固定部,其连接于该第一可挠连接部且用以固定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二支架另包含有第二固定部,其连接于该第二可挠连接部且用以固定于该第二壳体,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时,该第二壳体带动该第二支架驱动该转轴,以带动该第一旋转部伸长并挠曲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当该第二壳体相对该第一壳体转动而使该第二支架相对该第一支架转动时,该第二固定部带动该第二可挠连接部伸长并挠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固定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穿孔,其用来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且该第二固定部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二穿孔,其用来固定于该第二壳体。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枢轴机构另包含有:
轴套,其套设于该转轴,该轴套的两侧分别抵接于该第一支架的该第一旋转部与该第二支架的该第二旋转部。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旋转部上形成有一第一枢孔,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该第一杆部,且该第二旋转部上形成有一第二枢孔,其可转动地套设于该转轴的该第二杆部。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及该第二可挠连接部实质上分别为一波形结构。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可挠连接部实质上为一波形结构。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模块为一主机模块,且该第二模块为一显示模块。
CN201310414105.7A 2013-08-19 2013-09-12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Active CN1044213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9699 2013-08-19
TW102129699A TWI520675B (zh) 2013-08-19 2013-08-19 可改變軸心位置之樞軸機構及其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1324A CN104421324A (zh) 2015-03-18
CN104421324B true CN104421324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46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4105.7A Active CN104421324B (zh) 2013-08-19 2013-09-12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57213B2 (zh)
CN (1) CN104421324B (zh)
TW (1) TWI520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5952B2 (ja) * 2013-03-26 2017-07-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553255B (zh) * 2015-10-02 2016-10-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電子裝置
TWI594685B (zh) * 2016-04-29 2017-08-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94109B (zh) * 2016-10-14 2017-08-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防止螢幕傾倒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36266B (zh) * 2019-05-20 2021-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電子裝置
CN112814992B (zh) * 2019-11-18 2022-04-26 昆山纬绩资通有限公司 双轴式枢轴机构与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TWI726696B (zh) * 2020-04-24 2021-05-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結構
JP7457091B1 (ja) 2022-12-07 2024-03-2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0861E (en) * 1967-12-11 1982-02-09 Westhem Corporation Limited Biased hinges
CN201004197Y (zh) * 2006-12-07 2008-01-0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451573A (zh) * 2007-12-06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CN201391535Y (zh) * 2009-04-09 2010-01-27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挠性扭力调节臂的枢轴结构
CN202394149U (zh) * 2011-11-08 2012-08-2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掀盖式电子装置
CN103207645A (zh) * 2012-01-13 2013-07-1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枢轴组件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759430A1 (de) * 1968-04-30 1972-03-09 Lenox Werk Emil Liebke & Co Einteiliges scharnierartiges Gelenk aus Kunststoff
US4057165A (en) * 1977-04-21 1977-11-08 Kardell Kurt J Reusable folding container
DE8015568U1 (de) * 1980-06-12 1980-09-18 Top - Element Bauelemente Fuer Innenausbau + Raumgestaltung Gmbh & Co Kg, 4700 Hamm Tuerscharnier
US4727862A (en) * 1986-12-01 1988-03-01 Waddell Thomas P Floating center splint or hinge
IT1236352B (it) * 1989-12-21 1993-02-25 Struttura di cerniera, particolarmente per montature di occhiali
US5257708A (en) * 1991-02-12 1993-11-02 Createchnic Ag Plastic snap hinge closure
AT500217B1 (de) * 2004-05-14 2006-01-15 Redtenbacher Praez Steile Ges Federscharnier für eine brille
WO2008080432A1 (en) * 2006-12-28 2008-07-10 Nokia Corporation Hinge apparatus for a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186781B2 (en) * 2009-05-07 2012-05-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Articulated hinges using non-circular gears
US20120110784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Chia-Hao Hsu Portable device and hinge with a flexible tube
US20120137471A1 (en) * 2010-12-03 2012-06-07 Nokia Corporation Hinge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813448B1 (en) * 2013-08-09 2014-08-26 Karen Ann Rensi Adjustable rigid corner bea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30861E (en) * 1967-12-11 1982-02-09 Westhem Corporation Limited Biased hinges
CN201004197Y (zh) * 2006-12-07 2008-01-0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451573A (zh) * 2007-12-06 2009-06-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结构
CN201391535Y (zh) * 2009-04-09 2010-01-27 元镫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挠性扭力调节臂的枢轴结构
CN202394149U (zh) * 2011-11-08 2012-08-2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掀盖式电子装置
CN103207645A (zh) * 2012-01-13 2013-07-1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枢轴组件和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9280A (zh) 2015-03-01
US9057213B2 (en) 2015-06-16
CN104421324A (zh) 2015-03-18
TWI520675B (zh) 2016-02-01
US20150049427A1 (en) 2015-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1324B (zh) 可改变轴心位置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CN104373457B (zh) 具有分段旋转功能的枢轴机构及其电子装置
US11281261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37229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93016B (zh) 可携式电脑
CN103148088A (zh) 枢转机构及可折迭电子装置
US1113203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148087A (zh) 铰链装置和具有铰链装置的折叠设备
CN103423292B (zh) 转轴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US11761476B2 (en) Torque hinge module
CN202649866U (zh) 信息处理设备
US115313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573795A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TW201600954A (zh) 基座裝置及其電子系統
CN101550963A (zh) 电脑机箱及其铰链结构
CN103543789B (zh) 折叠式电子设备
KR20160136174A (ko) 복수 화면을 가지는 화면확장형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4121275A (zh) 转轴组件与电子装置
US63077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hysical management of a portfolio computer and reducing the footprint thereof during operation
CN104635856B (zh) 电子装置
CN103970194B (zh) 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
JP731790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737784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202362721U (zh) 容置软排线的理线结构与其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226539Y (zh) 一种具有显示屏幕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