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6058B -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6058B
CN101636058B CN2008101281721A CN200810128172A CN101636058B CN 101636058 B CN101636058 B CN 101636058B CN 2008101281721 A CN2008101281721 A CN 2008101281721A CN 200810128172 A CN200810128172 A CN 200810128172A CN 101636058 B CN101636058 B CN 1016360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ain body
bracing
slideway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81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6058A (zh
Inventor
许馨卉
黄宝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Newe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281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60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6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60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60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60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主体、杆体与旋转部。其中,主体包括滑道与开口;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以及旋转部可在滑道内滑动,并且旋转部与杆体连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旋转部可由开口伸出主体之外。通过上述结构,当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旋转部伸出于主体之外时,杆体可对主体相对旋转。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作为触控笔与支撑脚架的支撑装置及具有支撑装置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触控式荧幕,因此其壳体常具有可收纳触控笔的容置槽及触控笔。另外,某些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支撑脚架,以供其立于桌面。
然而,在背景技术中,无论是触控笔或支撑脚架,其仅具单一用途。若可携式电子装置须同时具有触控笔与支撑脚架的功能时,其须分别设置触控笔与支撑脚架。如此不仅会提高生产制造成本,而且触控笔、支撑脚架分别与电子装置的连结也会影响产品外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将触控笔与支撑脚架设计为单一共用结构,以改善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其可兼具触控笔与脚架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具有支撑装置,可兼具触控笔与脚架的功能。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包括主体、杆体与旋转部。其中,主体包括滑道与开口;杆体可作为触控笔或支架之用,且可在该滑道内滑动;以及旋转部可在滑道内滑动,并且旋转部与杆体连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旋转部可由开口伸出主体之外。通过上述结构,当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旋转部伸出于主体之外时,杆体可对主体相对旋转。
为达成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主体、杆体与旋转部。其中,主体包括滑道与开口;杆体可作为触控笔或支架之用,且可在该滑道内滑动;以及旋转部可在滑道内滑动,并且旋转部与杆体连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旋转部可由开口伸出主体之外。通过上述结构,当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旋转部伸出于主体之外时,杆体可对主体相对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部与杆体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部连接杆体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杆体伸出主体外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杆体作为脚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体与杆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主体作为触控笔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杆体伸出主体外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杆体作为脚架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第二杆体对第一杆体相对旋转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触控笔伸出主体外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于触控笔作为脚架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支撑装置1、1a、1b  主体10、10a、10b
滑道12、12a、12b   第一定位部122b
第二定位部124b     开口14、14a、14b
定位部16a  抵挡部18
扳动部19a  旋转部20、20a
第一旋转单元22、22a  外缘222
第二旋转单元24、24a  夹持部242
枢接部位26、26a  杆体60、60a
定位部62  扳动部64a
触控笔70  第一杆体72
凹槽722   第二杆体74
滑道742   枢接部位76
支架82    覆盖件84
电子装置壳体90 滑槽92
夹持部922
可携式电子装置100、100a、100b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先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部与杆体的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旋转部连接杆体的立体图。
支撑装置1是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0。支撑装置1主要包括主体10、杆体60与旋转部20。在本实施例中,杆体60为触控笔,主体10为电子装置壳体。
主体10包括滑道12与开口14。滑道12为由主体10的开口14沿着壳体向内延伸的细长形容置槽,其切截面呈圆形。
杆体60具有两种不同用途,其一为触控笔,其二是作为脚架之用。在不使用时,杆体60可从开口14滑入滑道12,使杆体60收纳于滑道12中。杆体60的触控笔笔头部位包括定位部62,其用于将杆体60固定于滑道12之中。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62呈环状凸部,但定位部62的形状不限于此。
旋转部20可在滑道12内滑动,并且旋转部20的夹持部242可与杆体60的定位部62以卡固方式连接。旋转部20略呈圆柱状,其包括第一旋转单元22与第二旋转单元24,第一旋转单元22与第二旋转单元24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同自由度的旋转。
其中,第一旋转单元22的外缘222与滑道12的内径相配合,使得第一旋转单元22可在滑道12内滑动与旋转。第二旋转单元24可相对于第一旋转单元22旋转,使得第二旋转单元24与第一旋转单元22之间形成一夹角。第二旋转单元24包括夹持部242,夹持部242与定位部62为相互配合的凸凹结构(如图2所示),使得夹持部242可拆卸地夹持于定位部62。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242呈环状凹部。
由于第二旋转单元24所连接的杆体60可伸出以作为支架使用,为了增加支架支撑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单元22与第二旋转单元24之间为紧配合,使得连接第二旋转单元24的杆体60容易定位于所需支撑位置。
但须注意的是,旋转部20除了上述结构之外,也可使用万向接头或球接头以达任意角度旋转的目的。
以下说明本发明支撑装置1的使用方式。请参考图4与图5,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杆体伸出主体外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杆体作为脚架的立体图。
当使用者欲将杆体60作为触控笔使用时,是将杆体60的定位部62与旋转部20的夹持部242分离。进一步来说,使用者先将杆体60由滑道12内滑出,直到第一旋转单元22的外缘222被抵挡部18阻挡,使第一旋转单元22仍位于滑道12内,而杆体60则可以抽拔方式脱离第二旋转单元24,杆体60及可抽出以作为触控笔之用。
当使用者欲将杆体60作为脚架使用时,首先将杆体60连同旋转部20从开口14延着滑道12向外滑动(如图4所示)。当杆体60与部分的旋转部20由开口14伸出主体10之外时,由于旋转部20的枢接部位26伸出主体10之外,此时杆体60便不受滑道12的拘束而可对主体10相对旋转,使得杆体60与第一旋转单元22之间可呈一夹角(如图5所示)。由于此时第一旋转单元22与第二旋转单元24可分别朝不同方向旋转,因此使用者便可调整杆体60至所需位置,使主体10立于桌面,并且可调整杆体60以使主体10呈不同倾斜角度。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6与图7。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体与杆体的立体图。
支撑装置1a是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0a。支撑装置1a主要包括电子装置壳体90、主体10a、杆体60a与旋转部20a。在本实施例中,杆体60a于主体10a的滑道12a内滑动的原理与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杆体60于主体10的滑道12内滑动,惟各构件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杆体60a为支架,主体10a为触控笔。
电子装置壳体90包括滑槽92,主体10a可在滑槽92内滑动,滑槽92包括夹持部922。
主体10a内部包括滑道12a与开口14,主体10a外部包括定位部16a,滑槽92的夹持部922可拆卸地夹持于定位部16a,以固定主体10a。
杆体60a与旋转部20a可在滑道12a内滑动,旋转部20a与杆体60a枢接,两者之间无法分离。杆体60a在主体10a内滑动,杆体60a与至少一部分旋转部20a可由开口14a伸出主体10a之外。
旋转部20a包括第一旋转单元22a与第二旋转单元24a,其中第一旋转单元22a可在滑道12a内滑动,第二旋转单元24a可相对于第一旋转单元22a旋转,杆体60a可相对于第二旋转单元24a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单元24a与杆体60a之间为紧配合。惟须注意的是,旋转部20a也可改以万向接头或球接头以达任意角度旋转的目的。
以下说明本发明支撑装置1a的使用方式。请一并参考图8至图10。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主体作为触控笔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杆体伸出主体外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于杆体作为脚架的立体图。
当欲将主体10a作为触控笔之用时,使用者对于主体10a的扳动部19a向外施力,使主体10a的定位部16a脱离滑槽92的夹持部922的拘束,主体10a即可完全取出(如图8所示)。此时,杆体60a容置于主体10a内部的滑道12a内。当欲将杆体60a作为脚架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对杆体60a的扳动部64a向外施力,仅将扳动部64a向外扳开,而主体10a的定位部16a仍固定于夹持部922。
接着,杆体60a连同旋转部20a从开口14a延着滑道12a向外滑动(如图9所示)。当全部的杆体60a与部分的旋转部20a由开口14a伸出主体10a之外时,由于旋转部20a的枢接部位26a伸出主体10之外,此时杆体60a便不受滑道12a的拘束而可对主体10a相对旋转。
此时,使用者便可调整杆体60a至任意位置(如图10所示),使得第二旋转单元24a与杆体60a之间可呈一夹角,以便支撑于平面。
请一并参考图11至图13。图11是本发明的支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第二杆体对第一杆体相对旋转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触控笔的笔杆位置进行旋转。
支撑装置1b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0b。支撑装置1b包括主体10b与触控笔70。其中,主体10b包括滑道12b与开口14b,滑道12b包括第一定位部122b与第二定位部124b,用以将触控笔70定位于不同的使用状态。
如图12所示。触控笔70包括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由于触控笔70的第二杆体74另可当脚架使用,因此第二杆体74的长度大于第一杆体72的长度。其中,第一杆体72的头端包括凹槽722,第一杆体72可在滑道12b内滑动,并且第一杆体72可通过凹槽722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22b或第二定位部124b。第二杆体74可在滑道12b内滑动,并且第二杆体74枢接于第一杆体72。
当第一杆体72的凹槽722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22b时(如图11所示),触控笔70完全容置于滑道12b中,是属触控笔70的收纳状态。
当欲将第二杆体74作为脚架使用时,将第一杆体72的凹槽722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124b时(如图14所示),触控笔70的第二杆体74与枢接部位76是由开口14b伸出在主体10b之外,此时第二杆体74可对第一杆体72相对旋转,使得第二杆体74可任意旋转至所需位置。
当欲将触控笔70单纯作为触控笔使用时,需向外施力于触控笔70,使得触控笔70的凹槽722脱离第二定位部124b,触控笔70即可取出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杆体74的尾部更包括支架82,支架82可伸缩地连接第二杆体74内部滑道742中,其可弥补第二杆体74长度上的不足。
为了避免使用触控笔70时,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之间相对旋转,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外套设覆盖件84(如图12所示),其可在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外滑动。当覆盖件84移至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的衔接区域时,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之间受到覆盖件84的限制,即无法相对转动。另外,为了提升支撑效果,第一杆体72与第二杆体74之间为紧配合。
综上所陈,本发明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惟须注意,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上述的权利要求所述。

Claims (20)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
主体,该主体包括一滑道与一开口;
杆体,可作为触控笔或支架之用,该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以及
旋转部,该旋转部可在该滑道内滑动,并且该旋转部与该杆体连接,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该旋转部可由该开口伸出该主体之外;
通过上述结构,当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该旋转部伸出于该主体之外时,该杆体可对该主体相对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当该杆体作为一触控笔之用时,该主体为一电子装置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杆体还包括一定位部,该旋转部还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拆卸地夹持于该定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旋转部包括一第一旋转单元与一第二旋转单元,其中该第一旋转单元可在该滑道内旋转,该第二旋转单元可相对于该第一旋转单元旋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一旋转单元与该第二旋转单元之间为紧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当该杆体作为一支架之用时,该主体为一触控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支撑装置还包括一电子装置壳体,该电子装置壳体包括一滑槽,该主体可于该滑槽内滑动,其中该主体还包括一定位部,该滑槽还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拆卸地夹持于该定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旋转部包括一第一旋转单元与一第二旋转单元,其中该第一旋转单元可在该滑道内旋转,该第二旋转单元可相对于该第一旋转单元旋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二旋转单元与该杆体之间为紧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支撑装置,其中该旋转部包括一万向接头或一球接头。
11.一种支撑装置,包括:
主体,该主体包括一滑道与一开口,该滑道包括一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二定位部;以及
触控笔,包括:
第一杆体,该第一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并且该第一杆体可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以及
第二杆体,该第二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并且该第二杆体枢接于该第一杆体,当该第一杆体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时,该第二杆体由该开口伸出于该主体之外,并且该第二杆体可对该第一杆体相对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还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可伸缩地连接该第二杆体。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还包括一覆盖件,该覆盖件可在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外滑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一杆体与该第二杆体之间为紧配合。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该第一杆体还包括一凹槽,该第一杆体可通过该凹槽以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
16.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
主体,该主体包括一滑道与一开口;
杆体,可作为触控笔或支架之用,该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以及
旋转部,该旋转部可在该滑道内滑动,并且该旋转部与该杆体连接,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该旋转部可由该开口伸出该主体之外;
通过上述结构,当该杆体与至少一部分的该旋转部伸出于该主体之外时,该杆体可对该主体相对旋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杆体作为一触控笔之用时,该主体为一电子装置壳体;该杆体还包括一定位部,该旋转部还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拆卸地夹持于该定位部;该旋转部包括一第一旋转单元与一第二旋转单元,其中该第一旋转单元可在该滑道内旋转,该第二旋转单元可相对于该第一旋转单元旋转。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杆体作为一支架之用时,该主体为一触控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子装置壳体,该电子装置壳体包括一滑槽,该主体可在该滑槽内滑动,其中该主体还包括一定位部,该滑槽还包括一夹持部,该夹持部可拆卸地夹持于该定位部。
19.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
主体,该主体包括一滑道与一开口,该滑道包括一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二定位部;以及
触控笔,包括:
第一杆体,该第一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并且该第一杆体可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以及
第二杆体,该第二杆体可在该滑道内滑动,并且该第二杆体枢接于该第一杆体,当该第一杆体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时,该第二杆体由该开口伸出于该主体之外,并且该第二杆体可对该第一杆体相对旋转。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杆体还包括一凹槽,该第一杆体可通过该凹槽以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
CN2008101281721A 2008-07-21 2008-07-21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1016360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81721A CN101636058B (zh) 2008-07-21 2008-07-21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81721A CN101636058B (zh) 2008-07-21 2008-07-21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6058A CN101636058A (zh) 2010-01-27
CN101636058B true CN101636058B (zh) 2011-02-09

Family

ID=4159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81721A Active CN101636058B (zh) 2008-07-21 2008-07-21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6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1199B (zh) * 2013-07-01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控制支架的方法、支架及电子设备
CN103425292A (zh) * 2013-07-26 2013-12-04 张晶 触控笔
TWI587777B (zh) * 2016-05-13 2017-06-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撐機構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7172249B (zh) * 2017-06-02 2019-09-10 淮阴工学院 多功能手机套
CN107343063B (zh) * 2017-06-02 2019-11-12 淮阴工学院 一种方便携带充电宝的手机套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7718Y (zh) * 2003-01-28 2004-03-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固持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7718Y (zh) * 2003-01-28 2004-03-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固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6058A (zh) 2010-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6058B (zh) 支撑装置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KR100941512B1 (ko) 스타일러스 펜
JP3974904B2 (ja) ポータブルコンピュータの支持装置
US8201687B2 (en) Tablet PC cover with stowable input device
CN102042467A (zh) 多角度定位支架
CN101609954B (zh) 一种双转轴旋转无线网卡
CN103970207A (zh) 用于信息装置的倾斜机构
CN103809685B (zh) 具有枢接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5302233B (zh) 基座装置及电子系统
CN101995919A (zh) 便携式电脑
CN103576765A (zh) 电子装置及支撑座
CN205881398U (zh) 一种艺术设计用展示板
CN203231038U (zh) 用于摄影摄像器材的可折叠支架
US2013025049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871322B (zh) 显示器
CN102595967A (zh) 一种电脑桌的伸缩臂
CN20842168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铰链结构
CN103792993A (zh) 具有隐藏式转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927736B (zh) 托持装置
CN206442630U (zh) 转动模组及柔性显示设备
CN201982901U (zh) 平板电脑支架
CN207249547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输入装置
CN201206591Y (zh) 枢纽器
CN204790734U (zh) 一种平板电脑支撑座
CN201326991Y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枢接装置及设有该枢接装置的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