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736B - 托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托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7736B CN101927736B CN200910148899A CN200910148899A CN101927736B CN 101927736 B CN101927736 B CN 101927736B CN 200910148899 A CN200910148899 A CN 200910148899A CN 200910148899 A CN200910148899 A CN 200910148899A CN 101927736 B CN101927736 B CN 1019277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ortable computer
- holding
- backing device
- holding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于车内结构的车用的托持装置,包含第一托持单元及第二托持单元。第一托持单元具有第一固定元件及至少一个第一托持元件,第一固定元件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第一托持元件的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元件,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第二托持单元具有第二固定元件及至少一个第二托持元件,第二固定元件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并与第一固定元件对应设置,第二托持元件的一端枢接于第二固定元件,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其中,可携式电脑利用第一托持单元及第二托持单元相对于车内结构为可动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托持装置,特别关于一种车用的托持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由于其便利性,已逐渐成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其中,笔记本电脑由于其相对于桌上型电脑的易携性,普及率更是逐年大幅地提高。
然而,当使用者位于汽车的驾驶座欲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由于传统汽车驾驶座并无笔记本电脑的托持装置,且笔记本电脑的体积较大,使用者通常必须将笔记本电脑置放于副驾驶席或者置放于大腿上,方能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但,如此也造成使用者不易操作使用,且笔记本电脑可能因置放平面不平而滑动,进而因不慎掉落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车用并可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的托持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车用的托持装置,连接于车内结构,此托持装置包含第一托持单元及第二托持单元。第一托持单元具有第一固定元件及至少一个第一托持元件,第一固定元件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第一托持元件的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元件,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并托持可携式电脑。第二托持单元具有第二固定元件及至少一个第二托持元件,第二固定元件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并与第一固定元件对应设置,第二托持元件的一端枢接于第二固定元件,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并托持可携式电脑。
其中,可携式电脑利用第一托持单元及第二托持单元相对于车内结构为可动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托持元件包含枢轴用以枢接于第一固定元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托持元件包含枢轴用以枢接于第二固定元件。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车内结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于车内结构。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托持元件及第二托持元件的另一端分别包含插销,上述可携式电脑具有对应的多个插孔以容置上述这些插销,使第一托持元件及第二托持元件结合于可携式电脑。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述这些插销分别具有推杆,用以推动插销于插孔内移动,插销容置于插孔时,推杆露出于上述可携式电脑。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述这些插销分别具有卡槽,可携式电脑具有闩锁卡合于卡槽,用以推动插销于插孔内移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托持元件及第二托持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可携式电脑。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内结构为方向盘。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车用的托持装置可利用其中的第一托持单元及第二托持单元的第一固定元件及第二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内结构(例如:方向盘),同时利用其中的第一托持元件及第二托持元件设置于可携式电脑,以对可携式电脑产生托持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所揭露的车用的托持装置可作为可携式电脑与车内结构之间的连接构件,俾使可携式电脑能够稳固地固定在车内结构上,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托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的托持装置的应用方式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3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托持装置另一变化态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车用的托持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加以说明。
如图1所示,其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托持装置的示意图。托持装置1可拆卸地连接于车内结构9之上,并设置可携式电脑8,以对可携式电脑8产生托持的功能。托持装置1包含第一托持单元2及第二托持单元3。
首先叙明的是,为使实施态样更明确化,暂以方向盘为例以代表车内结构9,并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以代表可携式电脑8,然以下叙述仍仅为本发明的一种态样,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托持单元2具有第一固定元件21及至少一个第一托持元件22,在此以二个第一托持元件22为例说明,且第一固定元件21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9与第一托持元件22之间,而第一托持元件22则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元件21,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8并托持可携式电脑8,由此可对可携式电脑8产生托持的功能。其中,第一固定元件21可例如为具有弹性的结构体,且根据车内结构9(方向盘)的外观型态,本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第一固定元件21的剖面形状实质上呈U型或C型,亦即第一固定元件21实质上为具有开口的结构体,因而使第一固定元件21能够可拆卸地夹置或卡合于圆管状的车内结构9(方向盘),换言之,在不使用托持装置1之际,可将第一固定元件元21自车内结构9中取下或移除,待欲使用托持装置1时,再将第一固定元件21重新组装于车内结构9上即可。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元件21与第一托持元件22的连接态样以枢接关系为例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元件21与第一托持元件22之间利用枢轴211以彼此连接,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中,枢轴211例如可为无段式枢轴或分段扭力式枢轴,于此不予以限制。
再者,于本实施例中,虽以第一托持元件22枢接于第一固定元件21的两端为例,然在实际的应用上,可依不同需求而有不同的设计方式,端以能增加第一托持单元2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8的稳定度为优先考虑,例如第一托持单元2亦可具有二个以上的第一托持元件22,除设置于第一固定元件21的两端外,第一固定元件21两端之间亦可设置第一托持元件22(等间距设置或不等间距设置皆可),也当然,本实施例虽以单一结构的第一固定元件21为例说明,然在实际的应用上,只要在合理且合乎力学平衡的前提下,第一固定元件21亦可为一个以上,且第一固定元件21与第一托持元件22之间的连接关系亦可根据不同要求而有不同的设计,例如多个第一固定元件21连接于单一个或多个第一托持元件22的结构设计。
第二托持单元3具有第二固定元件31及至少一个第二托持元件32,于此以二个第二托持元件32为例说明,且第二固定元件31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9与第二托持元件32之间,而第二托持元件32则一端枢接于第二固定元件31,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8并托持可携式电脑8,由此可对可携式电脑8产生托持的功能。其中,第二固定元件31可例如为具有弹性的结构体,且根据车内结构9的外观型态,本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第二固定元件31的剖面形状实质上呈U型或C型,亦即第二固定元件31实质上为具有开口的结构体,因而使第二固定元件31能够可拆卸地夹置或卡合于圆管状的车内结构9。另,第二固定元件31与第二托持元件32的连接态样以枢接关系为例说明,换言之,第二固定元件31与第二托持元件32之间利用枢轴311以彼此连接,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中,枢轴311例如可为无段式枢轴或分段扭力式枢轴,于此不予以限制。
再者,于本实施例中,虽以第二托持元件32枢接于第二固定元件31的两端为例,其非限制性,依不同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端以能增加第二托持单元3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8的稳定度为优先考虑,例如第二托持单元3亦可具有二个以上的第二托持元件32,除设置于第二固定元件31的两端外,第二固定元件31两端之间亦可设置第二托持元件32(等间距设置或不等间距设置皆可),也当然,本实施例虽以单一结构的第二固定元件31为例说明,然在实际的应用上,只要在合理且合乎力学平衡的前提下,第二固定元件31亦可为一个以上,且第二固定元件31与第二托持元件32之间的连接关系亦可根据不同要求而有不同的设计,例如多个第二固定元件31连接于单一个或多个第二托持元件32的结构设计。
其中,上述的枢轴211、311在每一次调整时,其转动的角度可为任意的角度,亦或是特定的角度。综上所述,第一托持单元2及第二托持单元3对应于可携式电脑8的一端,可以例如卡接、螺锁或夹持等方式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8。于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托持单元2及第二托持单元3利用卡接方式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8为例。
于此,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对应于可携式电脑8的一端可分别包含插销221、321,可携式电脑8可具有多个插孔81,设置于可携式电脑8的一底表面82分别对应于这些插销221、321,且插销221、321可容置于可携式电脑8底表面82上的插孔81,使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结合于可携式电脑8。
其中,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的插销221、321可具有推杆S,用以推动插销221、321于插孔81内移动,插销221、321容置于插孔81时,推杆S露出于可携式电脑8。再者,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的插销221、321亦可具有卡槽(图中未显示),可携式电脑8具有闩锁811卡合于卡槽,用以推动插销221、321于插孔81内移动。于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托持元件22的插销221具有卡槽,而可携式电脑8具有闩锁811对应卡槽,第二托持元件32的插销321则具有推杆S做说明。
另外,于此虽以设置于底表面82的插孔81为例说明,当然在不同的要求下,插孔81亦可设置在可携式电脑8的其它表面,例如可携式电脑8的侧表面。且,插销221、321亦可直接设置于可携式电脑8内,而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上仅设置开孔以与设置于可携式电脑8内的插销221、321对应连接。
因此,如图1及图2所示,图2为如图1的托持装置的应用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可携式电脑8中的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相对于第一固定元件21及第二固定元件31来说,可利用枢轴211、311的转动以调整角度,当插销221、321与插孔81的连接关系为可动的态样时(例如:枢接),则亦可利用转动插销221、321与插孔81以调整第一托持元件22及第二托持元件32的角度。由此,可携式电脑8利用第一托持单元2及第二托持单元3相对于车内结构9为可动的,可进一步让使用者更有效地将可携式电脑8调整至合适的操作角度。
如图3所示,其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托持装置另一变化态样的示意图。于此,以第一托持单元2a及第二托持单元3a夹持方式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8为例。于此,第一托持元件22a对应于可携式电脑8的一端包含两个第一夹持件221a,这些第一夹持件221a分别夹持于可携式电脑8的两侧边83,使第一托持元件22a可结合于可携式电脑8。类似地,第二托持元件32a对应于可携式电脑8的一端包含两个第二夹持件321a,这些第二夹持件321a夹持于可携式电脑8的一底边84,使第二托持元件32a结合于可携式电脑8。
因此,利用第一托持单元2a夹持于可携式电脑8的两侧边83,第二托持单元3a夹持于可携式电脑8的底边84,托持装置1a同样可稳定地托持固定可携式电脑8。然,虽上述的第一托持元件22a与第二托持元件32a均分别以具有两个夹持件221a、321a的态样为例说明,不过实际上,第一托持元件22a与第二托持元件32a的态样可依据不同的要求而设置不同数量、型态的夹持件221a、321a。
除此之外,为避免被托持的可携式电脑8与所述的托持装置1、1a发生摩擦而导致可携式电脑8的损坏,所述的托持装置1、1a中的第一托持元件22、22a及第二托持元件32、32a的至少其中之一者的至少局部表面上可覆盖有至少一个缓冲元件(图未显示),利用缓冲元件的设计可降低可携式电脑8与托持装置1、1a之间的摩擦力,用以保持可携式电脑8外观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车用的托持装置可利用其中的第一托持单元及第二托持单元的第一固定元件及第二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车内结构(例如:方向盘),同时利用其中的第一托持元件及第二托持元件设置于可携式电脑,以对可携式电脑产生托持的功能。因此,本发明所揭露的车用的托持装置可做为可携式电脑与车内结构之间的连接构件,俾使可携式电脑能够稳固地固定在车内结构上,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14)
1.一种车用的托持装置,连接于车内结构,上述车内结构为方向盘,其特征是,上述托持装置包含:
第一托持单元,具有第一固定元件及至少一个第一托持元件,上述第一固定元件可移除地固定于上述车内结构,上述第一托持元件的一端枢接于上述第一固定元件,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可携式电脑并托持上述可携式电脑;以及
第二托持单元,具有第二固定元件及至少一个第二托持元件,上述第二固定元件可移除地固定于上述车内结构,上述第二托持元件的一端枢接于上述第二固定元件,另一端可枢转地结合于上述可携式电脑并托持上述可携式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托持元件及上述第二托持元件的另一端分别包含插销,上述可携式电脑具有对应的多个插孔以容置上述这些插销,使上述第一托持元件及上述第二托持元件结合于上述可携式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插销分别具有推杆,用以推动上述这些插销于上述这些插孔内移动,上述这些插销容置于上述这些插孔时,上述推杆露出于上述可携式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插销分别具有卡槽,上述可携式电脑具有闩锁卡合于上述这些卡槽,用以推动上述这些插销于上述这些插孔内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托持元件包含枢轴用以枢接于上述第一固定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枢轴为无段式枢轴或分段扭力式枢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托持元件包含枢轴用以枢接于上述第二固定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枢轴为无段式枢轴或分段扭力式枢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于上述车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固定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于上述车内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托持元件的另一端包含第一夹持件用以夹持上述可携式电脑,使上述第一托持元件结合于上述可携式电脑。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托持元件的另一端包含第二夹持件用以夹持上述可携式电脑,使上述第二托持元件结合于上述可携式电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托持元件及上述第二托持元件的至少其一至少局部地覆盖有至少一个缓冲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持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托持元件及上述第二托持元件可拆卸地设置于上述可携式电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8899A CN101927736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托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148899A CN101927736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托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736A CN101927736A (zh) | 2010-12-29 |
CN101927736B true CN101927736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336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88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736B (zh) | 2009-06-19 | 2009-06-19 | 托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277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16216B (en) * | 2013-06-04 | 2016-01-06 | Honda Motor Co Ltd | Fixture of tilt detector |
WO2023165156A1 (zh) * | 2022-03-04 | 2023-09-07 | 王昊 | 一种方向盘电脑支架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15190A (en) * | 1988-02-18 | 1989-09-20 | George Cain | Collapsible platform for clerical tasks for attachment to vehicle steering wheel |
-
2009
- 2009-06-19 CN CN200910148899A patent/CN10192773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15190A (en) * | 1988-02-18 | 1989-09-20 | George Cain | Collapsible platform for clerical tasks for attachment to vehicle steering wheel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1-246974A 2001.09.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736A (zh) | 2010-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071607A1 (en) | Case and keyboard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2512479U (zh) | 支撑装置及电子装置 | |
US9565928B2 (en) | Desktop organization and display stand system | |
US9151439B2 (en) | Support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 |
US6882524B2 (en) | Combined modular keyboard and tablet PC protective cover | |
US20060250767A1 (en) | Docking station | |
US20120293942A1 (en) | Reconfigurable Computer | |
US20090261216A1 (en) | Support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4421325A (zh) | 枢轴结构 | |
CN103246323A (zh) | 电子装置 | |
US902532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927736B (zh) | 托持装置 | |
CN213361571U (zh) | 电子设备支撑架 | |
CN211399111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平板支架 | |
CN103649866B (zh) | 计算系统的闩锁和面板 | |
WO1997039402A1 (fr) | Ustensile de support pour clavier et clavier pourvu de cet ustensile de support | |
CN1979393A (zh) | 可携式装置及其触控笔 | |
KR101565334B1 (ko) | 입력장치를 구비한 독서대 | |
CN214222485U (zh) | 可升降和折叠的支架 | |
CN209977637U (zh) | 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撑架及显示装置 | |
CN2849794Y (zh) | 笔记型电脑手持机构 | |
CN201797670U (zh) | 电子装置的支撑结构 | |
CN208232635U (zh) | 教学管理文件夹 | |
CN206441057U (zh) | 一种多角度支撑装置 | |
CN208658154U (zh) | 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