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2079U - 一种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2079U
CN203322079U CN2013202928862U CN201320292886U CN203322079U CN 203322079 U CN203322079 U CN 203322079U CN 2013202928862 U CN2013202928862 U CN 2013202928862U CN 201320292886 U CN201320292886 U CN 201320292886U CN 203322079 U CN203322079 U CN 203322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splines
internal spline
slave block
piec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928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春有
唐学东
丁玲
杨华兴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2928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2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2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20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轴器,其包括主动块、从动块以及用于连接主动块和从动块的连接部,所述主动块与连接部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与从动块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块与电机输出轴之间,以及从动块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轴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联轴器结构安装方便,可拆卸,容易操作;由于使用新型材料,重量较轻,解决了传统结构联轴器换向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减低了制造和装配成本,实用性较强;主动块和从动块结构相同且制造工艺简单,模具一次可以注塑成型,无需额外的机器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
电动转向管柱普遍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组成的助力机构,助力电机与蜗轮蜗杆减速机采用联轴器连接。
图1示出了目前常用的连接助力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以及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轴的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联轴器由三个部分组成:主动块1’、减振垫片2’和从动块3’组成。其中,主动块1’加工有四个爪块,采用花键压装的方式与助力电机的电机输出轴连接;减振垫片2’采用橡胶材料,有八个矩形齿,与主动块1’的爪块及从动块3’的爪块交错配合,具有减振和抵消轴向和径向间隙的作用;从动块3’加工有四个爪块,采用过盈压装的方式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轴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缺陷在于:
(1)由于主动块1’和从动块3’均采用过盈配合的压装方式与对应的轴连接,无法拆装;
(2)主动块1’和从动块3’的制造需采用专用工装和夹具,制造工艺和装配工艺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3)主动块1’和从动块3’均采用钢制材料,转动惯量较大,对联轴器换向响应速度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联轴器,其有效降低了转动惯量,提高了联轴器换向响应速度,并且拆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联轴器,包括主动块、从动块以及用于连接主动块和从动块的连接部,其特点是,所述主动块与连接部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与从动块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块与电机输出轴之间,以及从动块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轴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连接部具有的第一圆形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花键,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均为圆柱形结构,在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主动块外花键和从动块外花键,所述主动块外花键和从动块外花键均与所述第一内花键相匹配;并且,
所述主动块具有主动块外花键的部分以及所述从动块具有从动块外花键的部分分别从两端伸至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并对应地通过主动块外花键与第一内花键的配合、以及从动块外花键与第一内花键的配合与所述连接部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分别沿各自的轴线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和第三圆形通孔,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花键,在所述第三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内花键;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端部的外壁上加工有第二外花键,在所述蜗杆轴的外壁上加工有第三外花键;并且,
所述第二内花键和第二外花键之中的一个的齿形为直齿,另一个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在所述第二内花键的键齿和第二外花键的键齿的齿侧配合处形成第一过盈区,所述第一过盈区的过盈量为0.04~0.08;并且,所述第三内花键和第三外花键之中的一个的齿形为直齿,另一个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在所述第三内花键的键齿和第三外花键的键齿的齿侧配合处形成第二过盈区,所述第二过盈区的过盈量为0.04~0.08。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过盈量为0.05;所述第二过盈量为0.05。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花键与主动块外花键之间、所述第一内花键与从动块外花键之间、所述第二内花键与第二外花键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内花键与第三外花键之间填充有少量粘结剂。
优选的是,所述主动块具有主动块外花键的部分,与所述从动块具有从动块外花键的部分的长度相同,均为所述连接部的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内花键、第二外花键、第三内花键和第三外花键均具有6个键齿。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花键、主动块外花键和从动块外花键均具有12个键齿。
优选的是,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均由尼龙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部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玻璃纤维、氢化丁腈橡胶、聚酰胺6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安装方便,可拆卸,容易操作;
(2)由于使用新型材料,重量较轻,解决了传统结构联轴器换向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减低了制造和装配成本,实用性较强;
(3)主动块和从动块结构相同且制造工艺简单,模具一次可以注塑成型,无需额外的机器加工。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联轴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联轴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联轴器,以及该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和蜗杆轴相配合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主动块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过盈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所述联轴器,包括主动块1、从动块3以及用于连接主动块1和从动块3的连接部2。所述主动块1和从动块3均由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的尼龙材料制成。所述连接部2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玻璃纤维、氢化丁腈橡胶、聚酰胺66。由于使用新型材料,重量较轻,解决了传统结构联轴器换向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减低了制造和装配成本,实用性较强。
所述主动块1与连接部2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2与从动块3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块1与电机输出轴5之间,以及从动块3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轴4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具体地:
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部2具有的第一圆形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花键21,所述主动块1和从动块3均为圆柱形结构,在所述主动块1和从动块3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主动块外花键11和从动块外花键31,所述主动块外花键11和从动块外花键31均与所述第一内花键21相匹配。所述主动块1具有主动块外花键11的部分以及所述从动块3具有从动块外花键31的部分分别从两端伸至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并对应地通过主动块外花键11与第一内花键21的配合、以及从动块外花键31与第一内花键21的配合与所述连接部2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动块1、从动块3与连接部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实现减振、降低噪音和传递扭矩的作用,同时可以消除由于输入与输出轴不同轴而产生的间隙和失效问题。
特别地,主动块1具有主动块外花键11、从动块3具有的从动块外花键31、以及连接部2的第一内花键21的宽度尺寸主要由实际工作载荷和可靠性确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块1具有主动块外花键11的部分的长度为7cm,所述从动块3具有从动块外花键31的部分的长度也为7cm,所述连接部2的长度为14cm,所述主动块1具有主动块外花键11的部分和所述从动块3具有从动块外花键31的部分共同占据了整个第一圆形通孔的空间,从而获得了可靠的结合力。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块1和从动块3分别沿各自的轴线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和第三圆形通孔,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花键12,在所述第三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内花键32;在所述电机输出轴5的端部的外壁上加工有第二外花键51,在所述蜗杆轴4的外壁上加工有第三外花键41。
参照图5,所述第二内花键12和第二外花键51之中的一个的齿形为直齿,另一个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在所述第二内花键12的键齿121和第二外花键51的键齿511的齿侧配合处形成第一过盈区100,所述第一过盈区100的过盈量为0.04~0.08优选为0.05。并且,所述第三内花键32和第三外花键41之间的配合与第二内花键12和第二外花键51之间的配合相同:所述第三内花键32和第三外花键41之中的一个的齿形为直齿,另一个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在所述第三内花键32的键齿和第三外花键41的键齿的齿侧配合处形成第二过盈区(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过盈区的过盈量为0.04~0.08优选为0.05。上述主动块1与电机输出轴5之间,以及从动块3与蜗杆轴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保证良好的扭矩传递,同时,由于第一过盈区100和第二过盈区的过盈量较小,因此还可实现第二内花键12与第二外花键51之间、以及第三内花键32与第三外花键4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花键之间出现轴向脱落,所述第一内花键21与主动块外花键11之间、所述第一内花键21与从动块外花键31之间、所述第二内花键12与第二外花键51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内花键32与第三外花键41之间填充有少量粘结剂。这里,由于仅使用少量粘结剂,因此不影响上述的可拆卸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花键12、第二外花键51、第三内花键32和第三外花键41均具有6个键齿;所述第一内花键21、主动块外花键11和从动块外花键31均具有12个键齿。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作长期处于交变工况下的,需要降低振动,低噪音的轴系连接部件。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联轴器,包括主动块、从动块以及用于连接主动块和从动块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块与连接部之间,以及所述连接部与从动块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块与电机输出轴之间,以及从动块与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蜗杆轴之间均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部具有的第一圆形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花键,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均为圆柱形结构,在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的圆周面上分别设有主动块外花键和从动块外花键,所述主动块外花键和从动块外花键均与所述第一内花键相匹配;并且,
所述主动块具有主动块外花键的部分以及所述从动块具有从动块外花键的部分分别从两端伸至所述第一圆形通孔内,并对应地通过主动块外花键与第一内花键的配合、以及从动块外花键与第一内花键的配合与所述连接部以限制彼此运动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分别沿各自的轴线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和第三圆形通孔,在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花键,在所述第三圆形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内花键;在所述电机输出轴的端部的外壁上加工有第二外花键,在所述蜗杆轴的外壁上加工有第三外花键;并且,
所述第二内花键和第二外花键之中的一个的齿形为直齿,另一个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在所述第二内花键的键齿和第二外花键的键齿的齿侧配合处形成第一过盈区,所述第一过盈区的过盈量为0.04~0.08;并且,所述第三内花键和第三外花键之中的一个的齿形为直齿,另一个的齿形为渐开线齿,在所述第三内花键的键齿和第三外花键的键齿的齿侧配合处形成第二过盈区,所述第二过盈区的过盈量为0.04~0.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盈量为0.05;所述第二过盈量为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花键与主动块外花键之间、所述第一内花键与从动块外花键之间、所述第二内花键与第二外花键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内花键与第三外花键之间填充有少量粘结剂。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块具有主动块外花键的部分,与所述从动块具有从动块外花键的部分的长度相同,均为所述连接部的长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花键、第二外花键、第三内花键和第三外花键均具有6个键齿。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花键、主动块外花键和从动块外花键均具有12个键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块和从动块均由尼龙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玻璃纤维、氢化丁腈橡胶、聚酰胺66。
CN2013202928862U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联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2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928862U CN203322079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928862U CN203322079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2079U true CN203322079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928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2079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20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6315A (zh) * 2013-05-24 2013-08-2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6315A (zh) * 2013-05-24 2013-08-2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6315A (zh) 一种联轴器
CN107107730B (zh) 车辆的旋转轴的支承结构
CN102445341B (zh) 新型限滑差速器实验台
CN107031710A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减速器
CN203082130U (zh) 机动车的后置三挡减速器
CA2759533C (en) Clutch device
CN102616133B (zh) 电动车动力总成
CN203322079U (zh) 一种联轴器
CN202579693U (zh) 用于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联轴器
CN102650322B (zh) 复合鼓形齿联轴器
CN102966675A (zh) 汽车牵引专用渐开线花键配合的联轴器结构
CN103660926B (zh) 电动汽车传动系统
CN201362185Y (zh) 一种重型汽车取力器
CN109804183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
CN205225448U (zh) 发动机的双向取力的传动装置
CN204186961U (zh) 一种耐用型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
CN204164273U (zh) 多输出轴的齿轮箱
CN207648062U (zh) 一种发动机分动箱
CN203258033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齿轮定位结构
CN104047997B (zh) 工程机械用多方向分动箱
CN203294176U (zh) 四轮机动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202266663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副箱
CN205605781U (zh) 一种重载减速箱的输出端结构
CN201396377Y (zh) 固定端等速万向节
CN202579830U (zh) 一种行星轮边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