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6133B - 电动车动力总成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动力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6133B
CN102616133B CN201210089868.4A CN201210089868A CN102616133B CN 102616133 B CN102616133 B CN 102616133B CN 201210089868 A CN201210089868 A CN 201210089868A CN 102616133 B CN102616133 B CN 102616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tooth
external tooth
external
r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98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6133A (zh
Inventor
陈晓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898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61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6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6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6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6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电动车动力总成,包括变速箱体,在变速箱体内轴承连接有差速装置,差速装置接两个半轴,在变速箱箱体上接有电机,电机的转子轴呈管状并套在半轴外侧,转子轴的端头加工有转子轴内齿,第一外齿套套装在半轴外侧,且一端与转子轴内齿啮合,第一外齿套中部外侧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套装有内齿连接套,内齿连接套与变速箱箱体侧盖之间有第二轴承,第一外齿套的另一端与驱动齿轮相啮合,驱动齿轮的内孔有内齿并通过过盈方式套装在第二外齿套的一端,第二外齿套套装在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一端与变速箱的侧盖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外齿套的另一端与内齿圈一侧的右内齿相啮合,内齿圈的另一侧与差速器壳体相连接。精度高,易装配,运行平稳,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电动车动力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总成,特别是一种电动车用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110327154.8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动力总成,其结构如下:包括变速箱箱体,在变速箱箱体内通过轴承连接有差速器壳体,即差速器壳体在变速箱的箱体内可相对于变速箱转动,在差速器壳体内安装有差速部件,差速部件连接有向左侧伸出的左半轴和向右伸出的右半轴。在变速箱箱体的侧盖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子轴呈管状并套在该侧的半轴外侧。在转子轴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的结构为:转子轴的端头外侧加工有花键,外齿套的内孔加工有花键,通过该花键将外齿套套装在转子轴上,外齿套外圆周上的齿与大齿轮相啮合,大齿轮套装在支撑轴上,支撑轴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的侧盖上,小齿轮与大齿轮为一体结构形成塔轮状,小齿轮与内齿圈相啮合,内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花键连接。其中支撑轴和塔轮为三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安装时将变速器箱体固定连接在车底盘的后桥和(或)前桥上的安装槽内,两个半轴端头与车轮相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差速器壳体转动,同时带动了两个半轴转动,达到车辆运行的目的,转向或路面不平时,两侧的车轮可通过差速器进行自行调整。这种结构的电动车动力总成有如下缺点:传动机构中的塔轮为一体结构,各传动件即各组齿轮和各组花键必须采用插齿方式进行加工,这主要是其结构所致,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并且因结构设计约束渗碳淬火后再无法进行磨齿加工,齿轮变形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精度低,最好只能控制在8-9级精度,最大的缺点是三对塔轮的大小齿轮角度无法保证统一性,导致装配困难,甚至无法装配,装配后各组塔轮与内齿圈的啮合相互不协调,产生应力,运转时不但噪声大,而且振动厉害,因角度不一致,三个塔轮小齿和内齿圈无法保证全部啮合,投入使用运转时很容易断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各传动部件可采用热后即渗碳淬火后磨齿方式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精度、装配容易、装配后各传动部件相互之间不产生应力、运行平稳、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包括变速箱箱体,在变速箱箱体内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有差速器壳体,在差速器壳体内安装有差速部件,差速部件连接有向左侧伸出的左半轴和向右伸出的右半轴,在变速箱箱体的侧盖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子轴呈管状并套在右半轴的外侧,在转子轴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的结构为:转子轴的端头加工有转子轴内齿,第一外齿套套装在右半轴外侧,第一外齿套的一端与所述的转子轴内齿相啮合,第一外齿套的中部外侧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套装有内齿连接套,内齿连接套与变速箱箱体侧盖之间设有第二轴承,第一外齿套的另一端与驱动齿轮外圆周上的齿相啮合,驱动齿轮的内孔有内齿并配合套装在第二外齿套的一端,第二外齿套套装在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一端与变速箱的侧盖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外齿套的另一端与内齿圈一侧的右内齿相啮合,内齿圈的另一侧与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相连接。
本发明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其中所述的内齿圈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差速器壳体上加工有外齿轮,内齿圈上加工有与该外齿轮相配的左内齿,内齿圈通过左内齿套装在差速器壳体上的外齿轮上,左内齿和该外齿轮的齿数相等。
本发明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其中所述的支撑轴的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支撑板与差速器外壳之间设有第三轴承。
本发明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其中所述的第二外齿套与支撑轴之间设有滚针轴承。
本发明的电动车动力总成,由于采用了二个外齿套的动力传递方式,取消了塔轮传动件和花键结构,使全部传动部件均可采用磨齿方式进行加工,即每个外齿都可以渗碳淬火后精准定位磨削成型,不存在圆周上角度不一致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更容易装配,装配后各部件之间无应力产生,齿轮的啮合相互协调一致,运行平稳,无振动,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外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第二外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变速箱箱体包括变速箱外壳2,变速箱外壳2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变速箱左盖28,右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变速箱右盖11。
27为差速器左壳体,4为差速器右壳体,差速器左壳体27和差速器右壳体4之间通过连接螺栓24固定连接。在变速箱外壳2内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套1,在支撑套1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轴承23,并在支撑套1的侧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挡环3,用于对第一轴承23外圈的轴向限位。在差速器左壳体27与变速箱左盖28之间设有第六轴承25。在差速器壳体内设有差速部件,差速部件连接有向左侧伸出的左半轴26和向右伸出的右半轴17。
电机外壳14的右端与电机后盖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外壳14的左端与电机前盖2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驱动电机的壳体,驱动电机的转子轴15通过第四轴承18和第五轴承19安装在电机前盖20和电机后盖16中心孔处。电机前盖20与变速箱右盖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子轴15呈管状套装在右半轴17外侧。
在转子轴15与差速器壳体之间有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转子轴15的左端加工有内孔,在内孔的侧壁上加工有转子轴内齿13。12为第一外齿套,其外表面轴向加工有通长的外齿,左部外径大于中部和右部的外径,形成台阶状(参看图2、3),第一外齿套12套装在右半轴17外侧,第一外齿套12的右部与转子轴内齿13相啮合,即第一外齿套12的右部插入转子轴内齿13内,齿数相等。
第一外齿套12的中部外侧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套装有内齿连接套10,即内齿连接套10的内孔加工有与第一外齿套12相配的内齿且齿数相等,内齿与外齿为齿侧隙过盈配合,套装后形成固定连接。内齿连接套10与变速箱右盖11之间设有第二轴承21。
第一外齿套12左部的外齿与驱动齿轮9外圆周上的齿相啮合,驱动齿轮9的内孔加工有内齿并通过过渡配合方式或过盈配合方式套装在第二外齿套7的右部,第二外齿套7的外表面轴向加工有通长的外齿,左部外径大于右部的外径,形成台阶状(参看图5、6),驱动轮9内孔的内齿与第二外齿套7外侧的外齿为齿侧隙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套装后形成无间隙连接。驱动轮9内孔的内齿与第二外齿套7外侧的外齿齿数相同。第二外齿套7套装在支撑轴8上,第二外齿套7与支撑轴8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支撑轴8的右端与变速箱右盖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轴8的左端与支撑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5与差速器右壳4之间设有第四轴承22。第二外齿套7的左部与内齿圈6右侧的右内齿30相啮合,内齿圈6的左侧加工有左内齿29,在差速器右壳4上加工有外齿轮,左内齿29与差速器右壳4上的外齿轮相互插入连接,左内齿29和该外齿轮的齿数相等。
支撑轴8、第二外齿套7、驱动齿轮9为三组,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在变速箱右盖11与支撑板5之间还连接有三个用于支撑的连接轴,均匀分布在支撑轴8之间,连接方式与支撑轴8相同。
驱动电机工作时,转子轴15带动第一外齿套12转动,第一外齿套12依次带动驱动齿轮9、第二外齿套7、内齿圈6、差速器右壳体4转动,使差速器壳体在变速箱体内转动,两个半轴随之转动,达到电动车行进的目的。
由于传动机构中采用了两个外齿套的动力传递方式,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塔轮传动件和花键结构,使全部传动部件均可采用热后高精度磨齿方式进行加工,消除热后变形的缺陷,不存在各齿轮组圆周上角度不一致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更容易装配,装配后各部件之间无应力产生,各组齿轮的啮合相互协调一致,运行平稳,无振动,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中的第一外齿套12设计长短齿一体方式,渗碳淬火后可以磨齿,第一外齿套12左端与驱动齿轮9啮合。中间部位加上内齿连接套10,加热后装入,即过盈配合后以第一外齿套12的内孔为定位基准磨内齿连接套10的外侧轴承台和油封外径。右端和电机的转子轴15左端的内齿13插入式间隙配合,可以消除电机转子轴内齿的径跳误差,高转速时也无振动。
第二外齿套7也设计为长短齿一体方式,驱动齿轮9和第二外齿套7短外齿插入啮合,为精密过渡配合,外齿均为精准定位磨削加工而成,组装后可以保证三组驱动齿轮角度一致,误差可保证在0.002mm。
内齿圈6两端的内齿(差速器插入啮合端、三个第二外齿套转动啮合端)设计采用相同参数的模数和齿数,加工可以一次装卡同时完成,有效地消除了两端内齿的径跳误差,两齿相互径跳误差可保证为0.001mm以内。
差速器右壳体4的外齿可以磨齿加工,综合精度提高,与内齿圈插入配合后无传动震摆。

Claims (4)

1.一种电动车动力总成,包括变速箱箱体,在变速箱箱体内通过第一轴承(23)连接有差速器壳体,在差速器壳体内安装有差速部件,差速部件连接有向左侧伸出的左半轴(26)和向右伸出的右半轴(17),在变速箱箱体的侧盖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子轴(15)呈管状并套在右半轴(17)的外侧,在转子轴(15)与差速器壳体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的结构为:转子轴(15)的端头加工有转子轴内齿(13),第一外齿套(12)套装在右半轴(17)外侧,第一外齿套(12)的一端与所述的转子轴内齿(13)相啮合,第一外齿套(12)的中部外侧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套装有内齿连接套(10),内齿连接套(10)与变速箱箱体侧盖之间设有第二轴承(21),第一外齿套(12)的另一端与驱动齿轮(9)外圆周上的齿相啮合,驱动齿轮(9)的内孔有内齿并配合套装在第二外齿套(7)的一端,第二外齿套(7)套装在支撑轴(8)上,支撑轴(8)的一端与变速箱的侧盖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外齿套(7)的另一端与内齿圈(6)一侧的右内齿(30)相啮合,内齿圈(6)的另一侧与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齿圈(6)与差速器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差速器壳体上加工有外齿轮,内齿圈(6)上加工有与该外齿轮相配的左内齿(29),内齿圈(6)通过左内齿(29)套装在差速器壳体上的外齿轮上,左内齿(29)和该外齿轮的齿数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轴(8)的另一端与支撑板(5)固定连接,支撑板(5)与差速器外壳之间设有第三轴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外齿套(7)与支撑轴(8)之间设有滚针轴承。
CN201210089868.4A 2012-03-30 2012-03-30 电动车动力总成 Active CN102616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868.4A CN102616133B (zh) 2012-03-30 2012-03-30 电动车动力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89868.4A CN102616133B (zh) 2012-03-30 2012-03-30 电动车动力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6133A CN102616133A (zh) 2012-08-01
CN102616133B true CN102616133B (zh) 2016-03-16

Family

ID=4655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9868.4A Active CN102616133B (zh) 2012-03-30 2012-03-30 电动车动力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61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3231B (zh) * 2012-05-16 2015-10-28 大连金华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 电动轿车动力总成
WO2015039610A1 (zh) * 2013-09-22 2015-03-26 格源动力有限公司 带一级变速的同轴电机
CN103448540B (zh) * 2013-09-22 2016-04-20 格源动力有限公司 同轴电机变矩差速器总成
CN105790500A (zh) * 2016-04-23 2016-07-20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集成式驱动装置
CN112032275B (zh) * 2019-06-03 2021-07-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机械式四轴差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5703A1 (de) * 1986-02-19 1987-08-20 Licentia Gmbh Antrieb fuer elektrische triebfahrzeuge mit querliegendem fahrmotor
JP2001121981A (ja) * 1999-10-29 2001-05-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2641902Y (zh) * 2003-07-25 2004-09-15 淮安捷达低速电机有限公司 超低速电机
CN101692591A (zh) * 2009-09-30 2010-04-07 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涡轮增压减速器差速电驱动机
CN102328585A (zh) * 2011-10-25 2012-01-25 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用动力机总成
CN202608560U (zh) * 2012-03-30 2012-12-19 陈晓金 电动车动力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5703A1 (de) * 1986-02-19 1987-08-20 Licentia Gmbh Antrieb fuer elektrische triebfahrzeuge mit querliegendem fahrmotor
JP2001121981A (ja) * 1999-10-29 2001-05-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CN2641902Y (zh) * 2003-07-25 2004-09-15 淮安捷达低速电机有限公司 超低速电机
CN101692591A (zh) * 2009-09-30 2010-04-07 上海中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涡轮增压减速器差速电驱动机
CN102328585A (zh) * 2011-10-25 2012-01-25 烟台舒驰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电动车用动力机总成
CN202608560U (zh) * 2012-03-30 2012-12-19 陈晓金 电动车动力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6133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3231B (zh) 电动轿车动力总成
CN102616133B (zh) 电动车动力总成
CN106015468A (zh) 一种具有交叉滚子轴承的rv减速器
CN106195137B (zh) 一种中空型齿轮传动减速装置
CN103620264A (zh) 马达驱动力传递装置
CN103206494A (zh) 减速机构以及具备该减速机构的马达旋转力传递装置
CN205331352U (zh) 直齿圆柱齿轮差速器
CN106143132A (zh) 强力支撑型电驱动减速器
CN206478174U (zh) 一种行星减速器
CN103542042A (zh) 减速机构以及具备该减速机构的马达旋转力传递装置
CN102840314A (zh) 减速机构以及具备减速机构的马达旋转力传递装置
JP6160478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3457406A (zh) 电动车传动电机
CN205118145U (zh) 一种精密减速传动机构
CN206067493U (zh) 强力支撑型电驱动减速器
CN103968009A (zh) 一种少齿差传动机构及其减速机
CN205047748U (zh) Rv减速机
CN110315953A (zh) 一种带取力器的双速比纯电动卡车驱动桥
CN202608560U (zh) 电动车动力总成
CN202753776U (zh) 电动轿车动力总成
CN114396461A (zh) 工业机器人中空摆线减速一体机
CN207921163U (zh) 三轴空间并联离合器总成
CN209776172U (zh) 动力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5539134B (zh) 装配维修方便的车桥减速器
CN205292284U (zh) 装配维修方便的车桥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