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12557U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12557U
CN203312557U CN201320398366XU CN201320398366U CN203312557U CN 203312557 U CN203312557 U CN 203312557U CN 201320398366X U CN201320398366X U CN 201320398366XU CN 201320398366 U CN201320398366 U CN 201320398366U CN 203312557 U CN203312557 U CN 203312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ductor
receiving room
housing
engag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983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英央
岩下浩司
筒井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12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125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H),其具备加工电线(100)和电连接器(200),所述加工电线(100)具有扩张部(101),所述电连接器(200)与所述加工电线(100)的终端连接。并且,同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102)与所述电连接器(200)的触头(210)的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1)相比,所述电连接器(200)的壳体(220)的形成第1收纳室(221)的内壁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225)与所述壳体的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2)较长。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的技术领域,涉及具备电线和与该电线的终端连接的电连接器的线束。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6-344490号公报公开了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具备:中心接触件,其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外部接触件,其配置在中心接触件的外侧,且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连接;内部壳体,其介于中心接触件与外部接触件之间,用于对中心接触件进行保持;以及外部壳体,其用于对外部接触件进行保持,中心接触件具备销状的接触部和经由阶梯部与接触部连续的扩径箍筒部,中心接触件被插入至接触件插入孔,该接触件插入孔在内部壳体的后端侧开口,且在该接触件插入孔的内周部形成有阶梯状的止挡部,在阶梯部被止挡部止挡的配置中,中心接触件被固定于内部壳体。在对所述现有的同轴连接器进行组装的情况下,将所述中心接触件与所述中心导体连接,将连接套筒固定于所述外部导体,并将像这样加工成的同轴电缆插入内部外壳(シェル)内,在所述内部外壳的前端部预先保持有所述内部壳体。此时,所述中心接触件被倒角部引导而插入所述接触件插入孔中。
在所述现有的同轴连接器的情况下,将所述中心接触件插入所述接触件插入孔中,并对所述内部外壳的预定的位置进行紧箍,由此将所述中心接触件保持于所述内部壳体内。也可以考虑下述方法来代替上述方法:通过使所述中心接触件卡定于所述内部壳体来将所述中心接触件保持于所述内部壳体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进行所述卡定的对策,可以考虑下述方法:在所述中心接触件和所述内部壳体中的一方设置挠性片,在另一方设置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另外,可以考虑将所述中心接触件压入所述内部壳体。可是,在将所述中心接触件插入所述内部壳体时,当例如所述中心接触件从本来的插入轨道偏离或从所述本来的插入轨道倾斜从而以撬起的方式插入等时,存在引起下述这样的不良情况的担忧:所述中心接触件例如比本来的卡挂方式更强力地卡挂或钩挂至设于所述内部壳体的例如挠性片、凸部、凹部、压入部或其他的卡定部等,使得所述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中心导体中的与所述中心接触件连接的连接部分,从而使所述连接部分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述这样的线束:在电线的从绝缘包覆件露出的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置扩张部,在触头与在壳体的深处侧的内壁设置的卡定部接触之前,将所述扩张部收纳于所述壳体的近前侧的收纳室,通过用于形成所述收纳室的内壁对所述扩张部进行引导,以使所述触头沿本来的插入轨道前进,由此,避免了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导体的与所述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分,从而不容易引起所述连接部分断裂这样的不良情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为具备电线和与所述电线的终端连接的电连接器的线束,所述电线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所述线束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具备:加工电线,其由所述电线加工而成,在其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置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和电连接器,其与所述加工电线的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具备:触头,其具有紧箍于所述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的箍筒、和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向从所述导体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从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的外缘的内侧;和壳体,其以在内部朝向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第2收纳室以及连通孔的方式设置成筒状,所述第1收纳室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能够通过的形状,用于收纳所述扩张部,所述第2收纳室形成为与所述触头对应的形状,以供所述触头嵌合,所述连通孔将所述第2收纳室与所述第1收纳室侧的相反侧的外部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内壁和所述触头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定的卡定部,同所述加工电线的所述扩张部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与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相比,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的内壁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较长。
在将与所述导体连接的所述触头插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1收纳室时,所述触头收纳于所述第2收纳室,所述壳体与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彼此卡定。另外,所述扩张部收纳于所述第1收纳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所述两个距离的关系,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开始彼此卡定之前,即,在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的所述接触开始点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的所述接触开始点接触而使得所述触头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受到力之前,所述扩张部开始进入所述壳体的所述第1收纳室,此后,所述扩张部一边被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的所述内壁引导一边前进。因此,减小了例如所述触头从本来的插入轨道偏离或从所述本来的插入轨道倾斜而以撬起的方式插入等的担忧,并且减小了下述这样的担忧:所述触头例如比本来的卡挂方式更强力地卡挂或钩挂于在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内壁设置的例如挠性片、凸部或凹部等卡定部,从而不容易引起下述不良情况:所述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导体的与所述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分从而导致所述连接部分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能够提供这样的线束:在所述电线的从所述绝缘包覆件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所述末端相反侧设置所述扩张部,在所述触头与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内壁上设置的所述卡定部接触之前,将所述扩张部收纳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1收纳室,通过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的内壁对所述扩张部进行引导,以使所述触头沿本来的插入轨道前进,因此,避免了所述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导体的与所述触头连接的所述连接部分,从而不容易引起所述连接部分断裂这样的不良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屏蔽电缆:内部电线(110),其具有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所述内部导体(111)为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为所述绝缘包覆件,所述加工电线(100)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在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所述露出部紧箍有筒体(140),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以及所述筒体(14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一方设置有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通过所述挠性片和所述凸部或凹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
在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随着所述触头(210)的插入而互相作用接触力,通过这些压入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中的加工电线、筒体以及触头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加工电线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触头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触头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壳体的纵剖视图。
图8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壳体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壳体的后视图。
图10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中的所述壳体的仰视图。
图11是示出欲将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插入到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12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从所述图11的状态前进而向所述壳体中插入至一半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13是将所述图12中的卡定部的附近放大后示出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从所述图12的状态前进而完全插入到所述壳体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15是将所述图14中的卡定部的附近放大后示出的放大图。
图16是示出欲将所述加工电线和所述触头插入到第2实施方式的所述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17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和所述触头从所述图16的状态前进而向所述壳体插入至一半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18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和所述触头从所述图17的状态前进而完全插入到所述壳体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19是示出欲将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套筒以及所述触头插入到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所述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20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所述套筒以及所述触头从所述图19的状态前进而向所述壳体插入至一半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21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所述套筒以及所述触头从所述图20的状态前进而完全插入到所述壳体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22是示出欲将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插入到所述第4实施方式的所述壳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23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从所述图22的状态前进而向所述壳体中插入至一半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24是将所述图23中的卡定部的附近放大后示出的放大图。
图25是示出使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从所述图23的状态前进而完全插入到所述壳体时的情况的侧视图。对所述壳体进行了纵向剖切。
图26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的变形例中的加工电线、筒体以及触头的侧视图。
图27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的所述变形例中的所述加工电线、所述筒体以及所述触头的俯视图。
图28是示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所述线束的所述变形例中的壳体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第1实施方式。该线束H具备:加工电线100;和电连接器200,其与所述加工电线100的一个终端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加工电线100由具备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除了所述导体和所述绝缘包覆件外,所述电线还可以具备其他的构件。并且,在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扩张部101,该扩张部101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101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电线为屏蔽电缆。该屏蔽电缆具备:内部电线110,其具有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以下,将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作为进深方向,将与该进深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将与所述进深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厚度方向。并且,将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作为深处侧,将其相反侧作为近前侧。将两根以上的所述内部电线放入所述外部导体中而构成的屏蔽电缆也作为所述电线而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应用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内部导体111相当于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相当于所述绝缘包覆件。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成为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并且,如图4所示,所述加工电线100为加工屏蔽电缆。在该加工屏蔽电缆的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通过按压力而将筒体140紧箍(かしめる)于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所述露出部,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以及所述筒体14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所述筒体14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但也可以由绝缘性材料形成。所述筒体140原本为四边形的平板,将该四边形的平板、或者在从所述进深方向观察时使该四边形的平板呈U字状缓缓地弯曲而成的部件沿着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所述露出部进行配置,将所述平板弯曲加工成圆弧状,由此将所述平板按压并紧箍成卷绕于所述露出部,由此,使得所述筒体140形成为具有沿所述外部导体120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穿过的狭缝141的、截面为C形的圆筒形。也可以使所述筒体形成为没有所述狭缝的、外周连续的圆筒形,以代替上述方案。此时,将所述筒体嵌套在所述外部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然后进行按压并紧箍。作为所述加工电线100的变形例,存在例如在所述加工电线100中进一步将所述露出的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末端剥掉而使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露出的加工电线等,采用这样的加工电线100也能够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线束。
所述电连接器200具备:触头210;和壳体220,所述触头210嵌入所述壳体220,且所述扩张部101收纳于所述壳体220。所述触头21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所述触头210具备:箍筒(バレル)211,其通过按压力而紧箍于作为所述导体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和接触部212,其沿着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朝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箍筒211设于所述触头210的一端,在沿所述进深方向观察时,所述箍筒211形成为紧箍片从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立起的U字形。所述箍筒211对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的紧箍以下述方式进行:将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放置于所述紧箍片之间,使所述紧箍片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内侧呈圆弧状弯折,从而将所述紧箍片按压成卷绕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所述紧箍片也可以仅为单侧。所述箍筒具有一个以上的紧箍片即可,所述紧箍片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的形状。如图1至图3、图5以及图6所示,所述接触部212沿所述进深方向延伸。在所述接触部212的内部形成有向所述进深方向深处侧开口的收纳孔,将配对侧的触头的针状的柱收纳于该收纳孔。相反,也可以使所述接触部形成为针状的柱,并将其插入到配对侧的触头的与所述收纳孔相同的收纳孔。并且,在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观察时,所述触头210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外缘的内侧。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观察时,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外缘的全部进入了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外缘的内侧。因此,在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观察时,所述触头210完全包含于所述扩张部101。可是,只要在从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所述触头的所述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的所述外缘的内侧即可。在图26和图27中,将在从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时所述触头的所述外缘的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的所述外缘的内侧的所述触头210的一个示例作为变形例示出。在该变形例中,设有横片212a,该横片212a从所述触头210的所述接触部212中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中间的部位向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分别突出,直至在所述宽度方向上超过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外缘。在这种情况下,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外缘的一部分、即除去所述横片212a之外的部分的所述外缘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外缘的内侧,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外缘的剩余部分、即所述横片212a的末端伸出至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外缘的外侧。作为其他的示例,还存在所述横片向所述厚度方向或其他方向突出的其他变形例,此时,所述横片在该方向上突出直至超过所述扩张部的所述外缘。
所述壳体220由绝缘性材料形成。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壳体220以下述方式设置成筒状:在内部朝向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即从所述进深方向的近前侧向深处侧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221、第2收纳室222以及连通孔223。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能够通过的形状,且所述第1收纳室221构成为当所述扩张部101被插入时收纳所述扩张部101。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外缘的全部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外缘的内侧,因此,所述第1收纳室221通过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而自动地形成为所述触头210能够通过的形状。与此相对,当从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的所述外缘的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的所述外缘的内侧时,反过来说,从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的所述外缘的剩余部分伸出至所述扩张部的所述外缘的外侧。因此,所述第1收纳室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对应的形状,进而扩展为包括从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剩余部分对应的形状,由此所述第1收纳室形成为所述触头能够通过的形状。在图28中,将与具备所述横片212a的所述触头210的变形例相对应的所述壳体220的一个示例作为变形例示出。在该变形例中,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端部朝向深处侧连续地设有横槽221a,该横槽221a从所述壳体220中的所述第1收纳室221和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中间的部位向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个外侧凹陷。该横槽221a设置成在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接触部212的所述横片212a对应的形状,但优选的是,将该横槽221a设置成与所述横片212a相比在所述厚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上具有充足的裕量的稍大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进而扩展为包括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剩余部分即所述横片212a对应的形状,由此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所述触头能够通过的形状。在所述横片向所述厚度方向或其他方向突出的所述其他变形例的情况下,使所述横槽也向与此相对应的方向凹陷。另外,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相对于与所述扩张部101一致的形状具有裕量,当将所述扩张部101插入到所述第1收纳室221时,在所述扩张部101的外周面与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可是,也可以构成为,使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相对于与所述扩张部101一致的形状几乎不存在裕量,从而以进一步填满将所述扩张部101插入到所述第1收纳室221时的所述间隙的方式使所述扩张部101嵌合于所述第1收纳室221。所述第2收纳室222形成为与所述触头210对应的形状,并且构成为在所述触头210被插入时与所述触头210嵌合。所述连通孔223形成为将所述第2收纳室222向所述第1收纳室221侧的相反侧、即向所述进深方向的深处侧的外部连通。
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设有卡定部224,并且在所述触头210设有卡定部213,从而构成为卡定部224和卡定部213互相卡定。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图10以及图11至图15所示,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设有挠性片,该挠性片沿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通过该挠性片构成了所述卡定部224。在所述挠性片的末端,以沿所述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2收纳室222突出的方式设有突起224a。如图1、图3、图5以及图11至图15所示,在所述触头210上,在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且当所述触头210插入到所述第2收纳室222时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对置的部位设有凸部,该凸部供由所述挠性片构成的所述卡定部224卡挂,通过该凸部构成了所述卡定部213。从而,在将所述触头210插入到所述第2收纳室222时,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从所述进深方向的近前侧向深处侧越过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所述突起224a,从而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所述突起224a卡挂在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所述进深方向近前侧,此时构成为所述卡定部224、213互相卡定。也可以设置凹部来代替所述凸部,在这样进行设置时,通过使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所述突起224a嵌入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由此构成为使所述卡定部224、213互相卡定。另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在所述触头设置挠性片作为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内部导体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同时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所述内壁设置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作为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
并且,如图11和图13所示,同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露出导体侧即所述进深方向深处侧的端面102与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1相比,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所述内壁上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即所述进深方向近前侧的端部225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2较长。在此,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和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是指,在将所述触头210插入到所述壳体220的所述第1收纳室221和所述第2收纳室222时所述两个卡定部213、224上的最初接触的部位。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形成在构成所述卡定部213的所述凸部的所述进深方向深处侧,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形成在所述卡定部224的所述突起224a的所述进深方向近前侧。
因此,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1、图12、图14依次所示,在将与所述内部导体111连接的所述触头210插入到所述壳体220的所述第1收纳室221时,所述触头210收纳于所述第2收纳室222,所述壳体220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24、213彼此卡定。另外,所述扩张部101收纳于所述第1收纳室22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所述距离L2比所述距离L1长,因此,在所述壳体220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24、213开始彼此卡定之前,即,在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所述接触开始点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所述接触开始点接触而使得所述触头210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受到力之前,所述扩张部101开始进入所述壳体220的所述第1收纳室221,此后,所述扩张部101一边被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所述内壁引导一边前进。因此,减小了例如所述触头210从本来的插入轨道偏离或从所述本来的插入轨道倾斜而以撬起的方式插入等的担忧,并且减小了下述这样的担忧:所述触头210例如比本来的卡挂方式更强力地卡挂或钩挂于在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设置的例如挠性片、凸部或凹部等卡定部224,从而不容易引起下述不良情况:所述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与所述触头210连接的连接部分111a从而导致所述连接部分111a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所述加工电线包括所有的下述这样的加工电线:其由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在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除了所述导体和所述绝缘包覆件外,所述电线还可以具备其他的构件。在这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H,使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所述屏蔽电缆:所述内部电线110,其具有所述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所述内部导体111为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为所述绝缘包覆件,使所述加工电线100形成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将所述筒体140紧箍于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所述露出部,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以及所述筒体14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这样,对于具备紧箍有所述筒体140的屏蔽电缆的线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包括所有发挥卡定功能的机构。在这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对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H,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一方设置所述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另一方设置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通过它们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这样,对于具备所述电连接器的线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设有挠性片、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作为所述卡定部224、213。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于这些其他实施方式的线束,直接引用所述第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线束的结构,并对与第1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结构不同的结构进行追加说明。并且,在这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直接使用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中采用的标号进行说明。
图16至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情况下,在所述加工电线100中的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所述露出部121紧箍有所述筒体140。与此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情况下,没有设置所述筒体。即,所述加工电线100为加工屏蔽电缆,在该加工屏蔽电缆的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和所述外部导体12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作为所述加工电线100的变形例,存在例如在所述加工电线100中进一步将所述露出的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末端剥掉而使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露出的加工电线等,采用这样的加工电线100也能够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因此,所述壳体220的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和所述外部导体120形成的所述扩张部101相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210能够通过的形状,并且所述壳体220的所述第1收纳室221构成为当所述扩张部101被插入时收纳所述扩张部101。因此,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主要结构如下。即,线束H具备:加工电线100,其由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在其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和电连接器200,其与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电连接器200具备:所述触头210,其具有紧箍于所述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的所述箍筒211和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向从所述导体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212,从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210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外缘的内侧;和壳体220,其以在内部朝向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221、第2收纳室222以及连通孔223的方式设置成筒状,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210能够通过的形状,用于收纳所述扩张部101,所述第2收纳室222形成为与所述触头210对应的形状,以供所述触头210嵌合,所述连通孔223将所述第2收纳室222与所述第1收纳室侧的相反侧的外部连通,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定的卡定部224、213,同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与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1相比,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内壁上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2较长。另外,在所述线束H中,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所述屏蔽电缆:所述内部电线110,其具有所述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所述内部导体111为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为所述绝缘包覆件,所述加工电线100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和所述外部导体12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另外,在所述的任意一种线束H中,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一方设置有所述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通过它们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其他详细的结构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线束H相同。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作用及效果与通过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线束H获得的作用及效果相同。
图19至图2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第3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情况下,将所述触头210的所述箍筒211紧箍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与此相对,在第3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情况下,以预定的接触力使筒状的套筒150嵌套在所述箍筒211的外侧,所述箍筒211被紧箍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所述套筒150形成为外周连续的圆筒形。可是,也可以为,通过对四边形的平板进行弯曲加工来将其按压并紧箍成卷绕于所述箍筒211,由此,使所述套筒形成为具有沿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即所述进深方向穿过的狭缝的、截面为C形的圆筒形。通过这样设置套筒,能够提高所述箍筒211的强度和从所述箍筒211向所述进深方向近前侧引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对抗弯折的强度。所述套筒150是构成所述触头210的部件中的一个。因此,所述第2收纳室222形成为与包括所述套筒150的所述触头210相对应的形状。因此,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主要结构如下。即,线束H具备:加工电线100,其由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在其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和电连接器200,其与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电连接器200具备:所述触头210,其具有紧箍于所述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的所述箍筒211和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向从所述导体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212,从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210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外缘的内侧;和壳体220,其以在内部朝向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221、第2收纳室222以及连通孔223的方式设置成筒状,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210能够通过的形状,用于收纳所述扩张部101,所述第2收纳室222形成为与所述触头210对应的形状,以供所述触头210嵌合,所述连通孔223将所述第2收纳室222与所述第1收纳室侧的相反侧的外部连通,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定的卡定部224、213,同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与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1相比,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内壁上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2较长。另外,在所述线束H中,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所述屏蔽电缆:所述内部电线110,其具有所述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所述内部导体111为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为所述绝缘包覆件,所述加工电线100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和所述外部导体12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另外,在所述的任意一种线束H中,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一方设置有所述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通过它们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并且,筒状的套筒150嵌套在所述箍筒211的外侧,所述箍筒211被紧箍于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其他详细的结构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线束H相同。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作用及效果与通过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线束H获得的作用及效果相同。
图22至图2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第4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情况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触头中的一方设置所述挠性片,在另一方设置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通过它们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与此相对,在第4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情况下,没有设置所述挠性片、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分别设置压入部,所述压入部随着所述触头的插入而互相作用接触力,通过这些压入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即,在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形成有凸部,该凸部在进入所述第2收纳室222时被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沿所述厚度方向推压,由此进行所述触头210相对于所述壳体220的压入。从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凸部构成了所述卡定部213,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构成了所述卡定部224。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形成在构成所述卡定部213的所述凸部的所述进深方向深处侧,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形成在所述卡定部224的所述进深方向近前侧的端部。因此,所述第4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主要结构如下。即,线束H具备:加工电线100,其由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在其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和电连接器200,其与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电连接器200具备:所述触头210,其具有紧箍于所述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的所述箍筒211和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向从所述导体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212,从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210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外缘的内侧;和壳体220,其以在内部朝向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221、第2收纳室222以及连通孔223的方式设置成筒状,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210能够通过的形状,用于收纳所述扩张部101,所述第2收纳室222形成为与所述触头210对应的形状,以供所述触头210嵌合,所述连通孔223将所述第2收纳室222与所述第1收纳室侧的相反侧的外部连通,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定的卡定部224、213,同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与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1相比,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内壁上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2较长。另外,在所述线束H中,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所述屏蔽电缆:所述内部电线110,其具有所述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所述内部导体111为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为所述绝缘包覆件,所述加工电线100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和所述外部导体12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另外,在所述的任意一种线束H中,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随着所述触头210的插入而互相作用接触力,通过这些压入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所述第4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其他详细的结构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线束H相同。所述第4实施方式的线束H的作用及效果与通过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线束H获得的作用及效果相同。
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线束的所述加工电线包括所有的下述这样的加工电线:其由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在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除了所述导体和所述绝缘包覆件外,所述电线还可以具备其他的构件。因此,作为比较简单的结构的所述加工电线,例如存在这样的加工电线:其由具备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绝缘包覆件的电线加工而成,在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通过所述绝缘包覆件,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外周比所述导体粗的扩张部,这样的加工电线也能够在所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线束的所述加工电线中使用,这样的加工电线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电线。另外,所述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包括所有发挥卡定功能的机构。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
1)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的第1形态的线束具备电线和与所述电线的终端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线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所述线束的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具备:加工电线,其由所述电线加工而成,在其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置有扩张部,该扩张部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且该扩张部的外周比所述导体粗;和电连接器,其与所述加工电线的所述终端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具备:触头,其具有紧箍于所述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的箍筒、和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向从所述导体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从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的外缘的内侧;和壳体,其以在内部朝向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第2收纳室以及连通孔的方式设置成筒状,所述第1收纳室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能够通过的形状,用于收纳所述扩张部,所述第2收纳室形成为与所述触头对应的形状,以供所述触头嵌合,所述连通孔将所述第2收纳室与所述第1收纳室侧的相反侧的外部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内壁和所述触头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定的卡定部,同所述加工电线的所述扩张部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与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相比,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的内壁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较长。
在将与所述导体连接的所述触头插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1收纳室时,所述触头收纳于所述第2收纳室,所述壳体与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彼此卡定。另外,所述扩张部收纳于所述第1收纳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所述两个距离的关系,在所述壳体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开始彼此卡定之前,即,在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的所述接触开始点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的所述接触开始点接触而使得所述触头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受到力之前,所述扩张部开始进入所述壳体的所述第1收纳室,此后,所述扩张部一边被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的所述内壁引导一边前进。因此,减小了例如所述触头从本来的插入轨道偏离或从所述本来的插入轨道倾斜而以撬起的方式插入等的担忧,并且减小了下述这样的担忧:所述触头例如比本来的卡挂方式更强力地卡挂或钩挂于在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内壁设置的例如挠性片、凸部或凹部等卡定部,从而不容易引起下述不良情况:所述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导体的与所述触头连接的连接部分从而导致所述连接部分断裂。
所述第1形态的线束能够提供这样的线束:在所述电线的从所述绝缘包覆件露出的所述导体的所述末端相反侧设置所述扩张部,在所述触头与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内壁上设置的所述卡定部接触之前,将所述扩张部收纳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1收纳室,通过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的内壁对所述扩张部进行引导,以使所述触头沿本来的插入轨道前进,因此,避免了所述插入力集中作用于所述导体的与所述触头连接的所述连接部分,从而不容易引起所述连接部分断裂这样的不良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的第2形态的线束为,在所述第1形态的线束中,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屏蔽电缆:内部电线,其具有内部导体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的内部绝缘包覆件;外部导体,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的编织线构成;以及外部绝缘包覆件,其覆盖该外部导体,所述内部导体为所述导体,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为所述绝缘包覆件,所述加工电线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露出,在所述外部导体的所述露出部紧箍有筒体,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所述外部导体以及所述筒体,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
这样,对于具备紧箍有所述筒体的屏蔽电缆的线束,可以应用本实用新型。
所述第2形态的线束能够在具备紧箍有所述筒体的屏蔽电缆的线束中获得所述第1线束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的第3形态的线束为,在所述第1或所述第2形态的线束中,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中的一方设置有所述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导体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通过所述挠性片和所述凸部或凹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
这样,对于具备所述电连接器的线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设有挠性片、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作为所述卡定部。
所述第3形态的线束能够在具备所述电连接器的线束中获得所述第1或所述第2线束的效果,所述电连接器设有挠性片、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作为所述卡定部。
4)本实用新型的线束中的第4形态的线束为,在所述第1或所述第2形态的线束中,在所述壳体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分别设置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随着所述触头的插入而互相作用接触力,通过这些压入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的所述卡定部和所述触头的所述卡定部。
这样,对于具备所述电连接器的线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压入部作为所述卡定部。
所述第4形态的线束能够在具备所述电连接器的线束中获得所述第1或所述第2线束的效果,所述电连接器设有压入部作为所述卡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包括将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特征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只不过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束的几个示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记载的限定解释。

Claims (6)

1.一种线束(H),所述线束(H)具备电线和与所述电线的终端连接的电连接器,所述电线具有导体和覆盖所述导体的绝缘包覆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H)具备:
加工电线(100),其由所述电线加工而成,在其一个终端,将所述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导体(111)露出,在该露出的所述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置有扩张部(101),该扩张部(101)包括所述绝缘包覆件(112),且该扩张部(101)的外周比所述导体(111)粗;和
电连接器(200),其与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终端连接,
所述电连接器(200)具备:
触头(210),其具有紧箍于所述导体(111)的所述露出部的箍筒(211)、和沿所述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向从所述导体(111)的端面离开的方向延伸的接触部(212),从所述导体(111)的延伸方向观察,所述触头(210)的外缘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扩张部(101)的外缘的内侧;和
壳体(220),其以在内部朝向所述导体(111)的延伸方向依次形成第1收纳室(221)、第2收纳室(222)以及连通孔(223)的方式设置成筒状,所述第1收纳室(221)形成为与所述扩张部(101)对应的形状且形成为所述触头(210)能够通过的形状,用于收纳所述扩张部(101),所述第2收纳室(222)形成为与所述触头(210)对应的形状,以供所述触头(210)嵌合,所述连通孔(223)将所述第2收纳室(222)与所述第1收纳室侧的相反侧的外部连通,
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互相卡定的卡定部(224、213),
同所述加工电线(100)的所述扩张部(101)的所述露出导体侧的端面(102)与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1)相比,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1收纳室(221)的内壁的第2收纳室相反侧的端部(225)与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的接触开始点之间的距离(L2)较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H),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为具有下述部分的屏蔽电缆:内部电线(110),其具有内部导体(111)和覆盖所述内部导体(111)的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外部导体(120),其由覆盖该内部电线(110)的编织线构成;以及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其覆盖该外部导体(120),
所述内部导体(111)为所述导体,
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为所述绝缘包覆件,
所述加工电线(100)为这样的加工屏蔽电缆:在所述终端,将所述外部绝缘包覆件(130)剥掉而使所述外部导体(120)露出,在比此处靠所述内部导体(111)的端面侧的位置将所述外部导体(120)和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剥掉而使得所述内部导体(111)露出,在所述外部导体(120)的所述露出部紧箍有筒体(140),通过所述内部绝缘包覆件(112)、所述外部导体(120)以及所述筒体(140),在所述露出的所述内部导体(111)的末端相反侧设有所述扩张部(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H),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一方设置有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通过所述挠性片和所述凸部或凹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H),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一方设置有挠性片,所述挠性片沿所述导体(111)的延伸方向延伸且具有挠性,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供所述挠性片卡挂的凸部或凹部,通过所述挠性片和所述凸部或凹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H),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随着所述触头(210)的插入而互相作用接触力,通过这些压入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H),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220)的形成所述第2收纳室(222)的所述内壁和所述触头(210)分别设置有压入部,所述压入部随着所述触头(210)的插入而互相作用接触力,通过这些压入部分别构成了所述壳体(220)的所述卡定部(224)和所述触头(210)的所述卡定部(213)。
CN201320398366XU 2012-07-06 2013-07-05 线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1255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3135A JP5976428B2 (ja) 2012-07-06 2012-07-06 ハーネス
JP2012-153135 2012-07-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12557U true CN203312557U (zh) 2013-11-27

Family

ID=4961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98366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12557U (zh) 2012-07-06 2013-07-05 线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76428B2 (zh)
CN (1) CN2033125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001A (zh) * 2015-02-25 2017-10-17 泰连公司 具有导电颗粒的电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9510B2 (ja) * 2017-08-16 2021-01-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066596B2 (ja) * 2018-11-16 2022-05-1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24804B2 (ja) * 1998-05-20 2003-07-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線の端末処理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8001A (zh) * 2015-02-25 2017-10-17 泰连公司 具有导电颗粒的电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17101A (ja) 2014-01-30
JP5976428B2 (ja) 201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3739U (ja) プラグ
CN102017308B (zh) 压接端子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1252232A (zh) 端子接头、连接器和形成方法
CN203312557U (zh) 线束
CN105518947A (zh) 同轴连接器以及连接部
EP3584890A1 (en) Connector
CN101383469B (zh) 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
CN105637706A (zh) 压接连接结构体、线束、压接连接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压接连接结构体的制造装置
EP2151894A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 wire connected with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20149233A1 (en) Termin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CN105009384A (zh) 电线压接装置和电线压接方法
CN203312563U (zh) 屏蔽线束
US810417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ries of electric terminals
JP2007123015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203377403U (zh) 防水连接器模块
CN102904084A (zh) 导电端子和具有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8226259U (zh) 一种挂接线束用的连通器
CN106207544A (zh) 外筒端子及具有该外筒端子的连接器
CN101872928B (zh) 带外部导体保持器的电连接器以及屏蔽电缆束
CN203312512U (zh) Hdmi连接器
CN204257871U (zh) 汽车收音转接线
CN206022686U (zh) 线缆连接器
CN106450865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19627043U (zh) 一种屏蔽件、屏蔽组件及母端连接器
CN204167550U (zh) 线束插头及具有该线束插头的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