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8526U -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8526U
CN203298526U CN2013202676433U CN201320267643U CN203298526U CN 203298526 U CN203298526 U CN 203298526U CN 2013202676433 U CN2013202676433 U CN 2013202676433U CN 201320267643 U CN201320267643 U CN 201320267643U CN 203298526 U CN203298526 U CN 203298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inlet
heat exchanger
oil return
refrige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6764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胡易木
陈建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MMOTH (ZHEJIANG) AIR CONDITION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MMOTH (ZHEJIANG) AIR CONDITION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MMOTH (ZHEJIANG) AIR CONDITIONING Ltd filed Critical MAMMOTH (ZHEJIANG) AIR CONDITION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6764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8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8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852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包括油罐、具有油进口、油出口、制冷剂进口及制冷剂出口的换热器,所述油进口通过油进口管路和所述油罐连通,所述油出口通过油出口管路和压缩机连通,所述制冷剂进口通过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和蒸发器回油口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和将压缩机和蒸发器连通的吸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回油装置和油冷装置合并为一个装置,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同时提高油冷和回油效果,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证油冷效果和系统稳定回油。

Description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冷机组或类似的制冷机组中,需要向压缩机注入润滑油,达到润滑、冷却和密封的作用,从而提高压缩机效率和可靠性,进入压缩机的这些润滑油绝大部分被喷成雾状并且在压力作用下随着制冷剂进入排气管道,然后进入制冷系统。在热泵工况,由于压比大排气温度高,油温也会随之升高,粘度降低,这时油需要被冷却,同时进入系统的少量油也需要回到压缩机,否则长时间运行也会导致失油。而目前油冷和回油是分别通过独立的装置实现的,油冷通常采用一个换热器利用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冷却,系统回油通常有三种方法:引射回油,直接吸气回油和气泵回油,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96980Y、授权公告日为2010.2月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具有引射回油回路的满液式机组。
但是,现有的制冷机组中的油冷装置和系统回油装置,成本比较高,效率比较低,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适应性比较差,系统回油效率及油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成本比较低,效率比较高,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适应性强,系统回油效率及油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包括油罐、具有油进口、油出口、制冷剂进口及制冷剂出口的换热器,所述油进口通过油进口管路和所述油罐连通,所述油出口通过油出口管路和压缩机连通,所述制冷剂进口通过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和蒸发器回油口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和将压缩机和蒸发器连通的吸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装置,将油冷装置和回油装置集成到一个装置内,大大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及故障率,同时,大大提高了油冷效果和回油效果,使得回油通畅,即使在复杂工况下,整个装置也能够很好的完成冷却及回油,稳定性佳,可靠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冷剂液体进口管路上设有保证从所述蒸发器回油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只能单向流入所述制冷剂进口的单向阀。 
单向阀能够防止从所述蒸发器回油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倒流,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稳定及高效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油出口管路和所述油罐之间设有第一旁通阀。
该第一旁通阀的设置,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油罐和油出口管路直接连通,而不经过换热器,提高油冷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旁通阀为电磁阀。
采用电磁阀,便于自动化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和所述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之间设有第二旁通阀。
采用第二旁通阀,可以根据需要将从蒸发器回油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直接进入吸气管,不经过换热器,保证回油顺畅,节省能源。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旁通阀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制冷剂进口通过连接电磁阀和冷凝器液管连通。
可以在整个系统油温比较高的时候,打开连接电磁阀,起到提高冷却效果和速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壳式换热器。
作为优选,当从蒸发器回油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低于预定温度时,所述第二旁通阀自动开启,使得所述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不经过所述换热器而通过所述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进入吸气管。
当油温低到一定程度,已经不需要经过换热器进行冷却,这个时候第二旁通阀的自动开启,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换热器的使用说明,也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及可靠。
作为优选,当所述制冷机组的油温低于预定温度时,所述第一旁通阀自动开启,使得所述油罐内的油液不经过所述换热器而通过油出口管路进入压缩机。
当系统油温比较低的时候,就不需要经过换热器进行冷却,油罐内的油直接进入压缩机,提高效率,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回油装置和油冷装置合并为一个装置,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同时提高油冷和回油效果,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证油冷效果和系统稳定回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
图中:
1-蒸发器;
2-蒸发器回油口;
3-驱动电机;
4-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
5-换热器;
6-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
7-油进口管路;
8-油出口管路;
9-冷凝器液管;
10-压缩机;
11-第一旁通阀;
12-油罐;
13-吸气管;
14-连接电磁阀;
15-第二旁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1,见附图1,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包括油罐12和换热器5,油罐12是个容器,用来盛放油液,具有足够的体积,换热器5具有油进口、油出口、制冷剂进口及制冷剂出口,所述换热器5为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壳式换热器,所述油进口通过油进口管路7和所述油罐1连通,所述油出口通过油出口管路8和压缩机10连通,所述制冷剂进口通过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和蒸发器回油口2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6和将压缩机10和蒸发器1连通的吸气管13连通,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通过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进入换热器5和高温油换热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制冷剂气体出口管路6进入吸气管13。高温的油从油罐 12通过油进口管路7进入换热器5被制冷剂液体冷却,然后通过油出口管路8进入压缩机10,所述油出口管路8和所述油罐12之间设有第一旁通阀11,当油温较低时无需油冷时,打开第一旁通阀11让油从第一旁通阀11旁通。冷凝器出液管9也通过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与换热器5相连,在所述制冷剂进口和冷凝器液管9之间设置连接电磁阀14,当油温过高时,打开连接电磁阀14可以提高油冷效果。一般的,所述第一旁通阀11、连接电磁阀14均为电磁阀,较佳的,当所述制冷机组的油温低于预定温度时,所述第一旁通阀11自动开启,使得所述油罐12内的油液不经过所述换热器5而通过油出口管路8进入压缩机10,所述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上设有单向阀3,保证从所述蒸发器回油口2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只能单向流入所述制冷剂进口,防止倒流。 
实施例2,见附图2,所述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6和所述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之间设有第二旁通阀15,当油温偏低时,可以打开第二旁通阀15,让制冷剂液体和油的混合物从第二旁通阀15旁通,在油温偏低时仍可以保证系统回油,一般的,所述第二旁通阀15为电磁阀,其中,较佳的,当从蒸发器回油口2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低于预定温度时,所述第二旁通阀15自动开启,使得所述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不经过所述换热器5而通过所述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6进入吸气管13,以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化,并提高效率,节省能源。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罐(12)、具有油进口、油出口、制冷剂进口及制冷剂出口的换热器(5),所述油进口通过油进口管路(7)和所述油罐(1)连通,所述油出口通过油出口管路(8)和压缩机(10)连通,所述制冷剂进口通过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和蒸发器回油口(2)连通,所述制冷剂出口通过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6)和将压缩机(10)和蒸发器(1)连通的吸气管(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上设有保证从所述蒸发器回油口(2)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只能单向流入所述制冷剂进口的单向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出口管路(8)和所述油罐(12)之间设有第一旁通阀(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通阀(11)为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6)和所述制冷剂液体进口管路(4)之间设有第二旁通阀(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通阀(15)为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进口通过连接电磁阀(14)和冷凝器液管(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为板式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或板壳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从蒸发器回油口(2)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低于预定温度时,所述第二旁通阀(15)自动开启,使得所述制冷剂液体和油混合物不经过所述换热器(5)而通过所述制冷剂液体出口管路(6)进入吸气管(1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制冷机组的油温低于预定温度时,所述第一旁通阀(11)自动开启,使得所述油罐(12)内的油液不经过所述换热器(5)而通过油出口管路(8)进入压缩机(10)。
CN2013202676433U 2013-05-16 2013-05-16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8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676433U CN203298526U (zh) 2013-05-16 2013-05-16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676433U CN203298526U (zh) 2013-05-16 2013-05-16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8526U true CN203298526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7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6764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8526U (zh) 2013-05-16 2013-05-16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85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624A (zh) * 2015-11-19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却系统、制冷系统及制冷机组
CN112923605A (zh) * 2021-03-12 2021-06-08 一冷豪申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引射热虹吸多功能回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3624A (zh) * 2015-11-19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冷却系统、制冷系统及制冷机组
CN112923605A (zh) * 2021-03-12 2021-06-08 一冷豪申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引射热虹吸多功能回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0777U (zh) 一种双制冷循环节能空调机组
CN103696855B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进气加热与冷却的集成系统
CN203396155U (zh) 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
CN203964427U (zh) 一种复叠式高温热泵的智能保护系统
CN203310162U (zh) 降膜式水源热泵机组
CN100439809C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及补气控制方法
CN103267325B (zh) 基于综合利用的一体化热源塔热泵装置
CN202835949U (zh) 新型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03298526U (zh) 用于制冷机组的回油及冷却两用装置
CN201897350U (zh) 一种新型管壳式换热器
CN208705049U (zh) 一种发动机分解法摩擦功试验专用水恒温系统
CN204478610U (zh) 自动加药装置及能源塔热泵系统
CN2849548Y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
CN202792469U (zh) 空调系统
CN202133170U (zh) 一种满液式制冷机组的液位控制系统
CN104251581A (zh) 一种泵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制冷系统
CN201945110U (zh) 冷媒量控制装置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空调机组
CN205279542U (zh) 恒温制冷系统
CN209672634U (zh) 管板式热泵系统
CN210638329U (zh) 引射系统及冷水机组的回油系统、冷水机组
CN203880994U (zh) 恒温恒湿独立控制的热泵机组
CN103471298B (zh) 多联机空调控油系统及控油方法
CN209027150U (zh) 一种自动回油燃气热泵系统
CN201488381U (zh) 一种双级配打制冷系统
CN209027149U (zh) 一种快速注油燃气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