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9542U - 恒温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恒温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9542U
CN205279542U CN201521145349.0U CN201521145349U CN205279542U CN 205279542 U CN205279542 U CN 205279542U CN 201521145349 U CN201521145349 U CN 201521145349U CN 205279542 U CN205279542 U CN 2052795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heat
cooling
eliminating medium
recycl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453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越增
屈直
汪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IC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453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95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95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95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恒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还连接一压缩机旁路管道;供冷循环系统包括由供水管和回水管构成的供冷循环管道,供冷循环系统的回水管上设有介质存储箱,冷却介质经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与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当冷却介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压缩机旁路管道开通,制冷剂气体直接进入蒸发器,对冷却介质进行预热,供水管与介质存储箱之间还设有冷却介质旁路管道,当冷却介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部分冷却介质直接进入介质存储箱;通过压缩机旁路管道和冷却介质旁路管道确保压缩机工作平稳,也确保恒温制冷系统输出的制冷量稳定。

Description

恒温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恒温制冷系统精度的控制都不高,当制冷系统在满足设定温度时系统就会停止运行,当环境温度超出了制冷系统所设定的界限时,制冷系统第二次系统启动,制冷系统内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已经发生严重的超温运行,无法满足用户对温度精度要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制冷系统通过提供具有制冷旁路的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使得恒温制冷系统输出的制冷量稳定,且提高压缩机制冷系统工作平稳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压缩机、翅片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翅片冷凝器还包括冷凝风机;供冷循环系统包括由供水管和回水管构成的供冷循环管道,供冷循环管道内流动冷却介质,供冷循环管道上还串接有驱动泵,驱动泵驱动冷却介质在供冷循环管道内循环流动;其中,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还连接一压缩机旁路管道,压缩机旁路管道上设有压缩机旁通阀,压缩机旁通阀控制压缩机旁路管道的连通和断开;供冷循环系统的回水管上设有介质存储箱,回流的冷却介质流入介质存储箱,再经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与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进入所述供水管供外部冷却使用;当冷却介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压缩机旁路管道被压缩机旁通阀开启,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的部分制冷剂气体直接进入蒸发器,对冷却介质进行预热,同时防止压缩机因冷却介质超过低温界限而停止工作,确保压缩机工作平稳,也确保恒温制冷系统输出的制冷量稳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供水管与介质存储箱之间还设有冷却介质旁路管道,冷却介质旁路管道上还设有冷却介质旁通阀,当冷却介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或冷却介质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冷却介质旁通阀开启,部分冷却介质直接进入介质存储箱,与介质存储箱中的冷却介质相混合冷却,以降低由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介质相对流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泵设置在供冷循环系统的介质存储箱至蒸发器的回水管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器与节流阀的连接路径中还设有视镜,以观察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填充量及其水分的比重。
上述技术方案中,恒温制冷系统还包括智能PID温度控制器,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的温度参数传输给智能PID温度控制器,智能PID温度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旁通阀和冷却介质旁通阀的工作,确保输出的冷量精确地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设置连接压缩机与蒸发器的压缩机旁路管道,可以对温度低于设定值得冷却介质进行预热,同时防止压缩机因冷却介质超过低温界限而停止工作,确保压缩机工作平稳,也确保恒温制冷系统输出的制冷量稳定;通过在供冷循环系统的出水管和介质存储箱之间设置冷却介质旁路管道,在冷却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可以利用介质存储箱中冷却介质作为缓冲,以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也降低由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设置智能PID温度控制器,确保输出的冷量精确地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冷凝风机;3-翅片冷凝器;4-储液器;5-干燥过滤器;6-视镜;7-节流阀;8-蒸发器;9-驱动泵;10-冷却介质旁通阀;11-介质存储箱;12-压缩机旁通阀;13-气液分离器;14-供水管;15-回水管;16-压缩机旁路管道;17-却介质旁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恒温制冷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压缩机1、翅片冷凝器3、储液器4、干燥过滤器5、节流阀7、蒸发器8和气液分离器13;翅片冷凝器3还包括冷凝风机2;供冷循环系统包括由供水管14和回水管15构成的供冷循环管道,供冷循环管道内流动冷却介质,供冷循环管道上还串接有驱动泵9,驱动泵9驱动冷却介质在供冷循环管道内循环流动;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1与蒸发器8之间还连接一压缩机旁路管道16,压缩机旁路管道16上设有压缩机旁通阀12,压缩机旁通阀12控制压缩机旁路管道16的连通和断开;供冷循环系统的回水管15上设有介质存储箱11,回流的冷却介质流入介质存储箱11,再经介质存储箱11流入蒸发器8与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进入所述供水管14供外部冷却使用;当冷却介质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压缩机旁路管道16被压缩机旁通阀12开启,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气体直接进入蒸发器,对冷却介质进行预热,同时防止压缩机因冷却介质超过低温界限而停止工作,确保压缩机工作平稳,也确保恒温制冷系统输出的制冷量稳定。
进一步如图1所示,供水管14与介质存储箱11之间还设有冷却介质旁路管道17,冷却介质旁路管道17上还设有冷却介质旁通阀10,当冷却介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或冷却介质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冷却介质旁通阀10开启,部分冷却介质直接进入介质存储箱,与介质存储箱中的冷却介质相混合冷却,以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和由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进一步如图1所示,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介质相对流动,确保热交换的充分。
进一步如图1所示,驱动泵9设置在供冷循环系统的介质存储箱11至蒸发器8的回水管上。
进一步如图1所示,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器5与节流阀7的连接路径中还设有视镜6,以观察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剂填充量及其水分的比重。
进一步如图1所示,恒温制冷系统还包括智能PID温度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的温度参数传输给智能PID温度控制器,智能PID温度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旁通阀12和冷却介质旁通阀10的工作,确保输出的冷量精确地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设置连接压缩机与蒸发器的压缩机旁路管道,可以对温度低于设定值得冷却介质进行预热,同时防止压缩机因冷却介质超过低温界限而停止工作,确保压缩机工作平稳,也确保恒温制冷系统输出的制冷量稳定;通过在供冷循环系统的出水管和介质存储箱之间设置冷却介质旁路管道,在冷却介质温度高于设定值可以利用介质存储箱中冷却介质作为缓冲,以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也降低由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通过设置智能PID温度控制器,确保输出的冷量精确地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6)

1.恒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压缩机、翅片冷凝器、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节流阀、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翅片冷凝器还包括冷凝风机;供冷循环系统包括由供水管和回水管构成的供冷循环管道,供冷循环管道内流动冷却介质,供冷循环管道上还串接有驱动泵,驱动泵驱动冷却介质在供冷循环管道内循环流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还连接一压缩机旁路管道,压缩机旁路管道上设有压缩机旁通阀,压缩机旁通阀控制压缩机旁路管道的连通和断开;供冷循环系统的回水管上设有介质存储箱,回流的冷却介质流入介质存储箱,再经介质存储箱流入蒸发器与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后的冷却介质进入所述供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与介质存储箱之间还设有冷却介质旁路管道,冷却介质旁路管道上还设有冷却介质旁通阀,当冷却介质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或冷却介质压力高于设定值时,冷却介质旁通阀开启,部分冷却介质直接进入介质存储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冷却介质相对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设置在供冷循环系统的介质存储箱至蒸发器的回水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干燥过滤器与节流阀的连接路径中还设有视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恒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制冷系统还包括智能PID温度控制器,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和供冷循环系统的温度参数传输给智能PID温度控制器,智能PID温度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旁通阀和冷却介质旁通阀的工作。
CN201521145349.0U 2015-12-31 2015-12-31 恒温制冷系统 Active CN2052795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5349.0U CN205279542U (zh) 2015-12-31 2015-12-31 恒温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5349.0U CN205279542U (zh) 2015-12-31 2015-12-31 恒温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9542U true CN205279542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64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45349.0U Active CN205279542U (zh) 2015-12-31 2015-12-31 恒温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95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0282A (zh) * 2017-09-15 201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068175A (zh) * 2018-01-24 2019-07-30 温岭市三泉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发热设备的冷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0282A (zh) * 2017-09-15 2018-01-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560282B (zh) * 2017-09-15 2019-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068175A (zh) * 2018-01-24 2019-07-30 温岭市三泉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发热设备的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98807U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的集中式多工况热管理系统
CN102927715B (zh) 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及控制多联机热泵空调系统的方法
CN203964454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纯电动汽车
CN106482376A (zh) 制冷或热泵系统及其冷媒循环量调节方法
CN202581628U (zh) 双动力热管循环机组
CN104315739B (zh) 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CN103575006A (zh) 一种低温制冷型风冷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39809C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系统及补气控制方法
CN102393052A (zh) 无动力一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及制冷方法
CN202371919U (zh) 空调器
CN102425831A (zh) 无动力分体式热管空调组合机组及制冷方法
CN101776315B (zh) 具有制冷、热交换、蓄冷复合功能的制冷装置
CN207598512U (zh) 螺杆空气压缩机用冷却系统
CN105180304A (zh) 空调室外机、多功能空调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2607122A (zh) 双动力热管循环机组
CN1529376A (zh) 两路循环控制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5279542U (zh) 恒温制冷系统
CN203385257U (zh) 一种泵的启动控制系统及一种制冷系统
CN100465537C (zh) 空调装置
CN104613667A (zh) 组合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03879U (zh) 直热、循环型热泵热水机组
CN104251581A (zh) 一种泵的启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制冷系统
CN205026783U (zh) 一种强热型暖气片供热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7289653A (zh) 冷凝压力调节装置、压缩冷凝机组、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3335038U (zh) 热泵机组及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