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1519U - 三差速遥控车 - Google Patents

三差速遥控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1519U
CN203291519U CN2013202880219U CN201320288021U CN203291519U CN 203291519 U CN203291519 U CN 203291519U CN 2013202880219 U CN2013202880219 U CN 2013202880219U CN 201320288021 U CN201320288021 U CN 201320288021U CN 203291519 U CN203291519 U CN 203291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gear
shaft
pinion
reduction g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880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D RAC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SD RAC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D RAC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SD RAC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880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1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1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15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车,提供一种三差速遥控车,包括底盘、与底盘前端连接的前驱动以及与底盘后端连接的后驱动,前驱动以及后驱动均设有第一差速箱,底盘上设有动力装置以及由动力装置驱使转动的传动轴,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底盘上还设有与动力装置啮合的离合器组件,还包括与离合器组件配合的第二差速箱,传动轴包括前传动轴以及后传动轴,前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差速箱及其中一第一差速箱配合,后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差速箱以及另一第一差速箱配合。本实用新型在传动轴上设一个第二差速箱,可以自动控制前传动轴以及后传动轴的转速,结合两第一差速箱,这样四车轮就可以自动调节,控制更加方便,行驶时更加平稳。

Description

三差速遥控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三差速的遥控车。
背景技术
遥控车作为真实汽车的缩小版本,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一部真实跑车的缩影。一般地由于遥控车的车速比较快,但是总体质量又略轻,为了便于转弯,在其前驱动以及后驱动均设有差速箱,用于调节内侧车轮与外侧车轮的转速,但这种遥控车特别是四轮驱动在行驶的过程中同侧的车轮转速一致,贴地性能不佳,特别是在湿滑路面,操作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控制的四轮全时驱动遥控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差速遥控车,包括底盘、与所述底盘前端连接的前驱动以及与所述底盘后端连接的后驱动,所述前驱动以及所述后驱动均设有第一差速箱,所述底盘上设有动力装置以及由所述动力装置驱使转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所述底盘上还设有与所述动力装置啮合的离合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离合器组件配合的第二差速箱,所述传动轴包括前传动轴以及后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差速箱以及其中一所述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所述后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差速箱以及另一所述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差速箱包括箱罩以及与所述离合器组件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箱罩内设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两端均套设有第二差速小齿轮,所述前传动轴以及所述后传动轴的一端部均套设有第二差速大齿轮,两所述第二差速大齿轮均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两所述差速小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罩内的所述第二齿轮轴设为两个且两者呈垂直设置,两所述第二齿轮轴的各端部均套设有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各相邻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两所述第二差速大齿轮与各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均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各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连接。
具体地,两所述第一差速箱均包括箱体,两所述箱体内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前传动轴或所述后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所述箱体内还均分别设有第一齿轮轴以及两个第一差速大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两端均套设有第一差速小齿轮,且两所述第一差速大齿轮均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以及其中一所述第一差速大齿轮均设于所述前驱动或者所述后驱动的同侧驱动轴上,所述另一第一差速大齿轮则设于所述前驱动或者所述后驱动的另一侧驱动轴上,且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第一齿轮轴均设为两个,两者呈垂直设置,且两所述第一齿轮轴两端均套设有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相邻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两所述第一差速大齿轮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啮合,且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连接。
具体地,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为两啮合的锥形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动力装置啮合传动的第一减速齿轮,所述转轴上还设有防止所述转轴过快转动的过载保护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
具体地,所述过载保护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分别贴设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两侧的两摩擦片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顶压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外侧摩擦片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过载保护结构还包括可配合所述外螺纹且用于压紧所述弹簧的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前传动轴与后传动轴之间夹设有一个第二差速箱,并且与离合器配合连接,也就是动力装置的动力经离合器组件传递至第二差速箱,再由第二差速箱分别传递至前传动轴以及后传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第一差速箱可以自动调节前驱动以及后驱动两侧的车轮转速,两侧车轮出现差速,而通过第二差速箱则能够自动调节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的转速,也就是使得前驱动以及后驱动之间形成差速,这样结合第一差速箱以及第二差速箱,遥控车的四轮转速都可以自动控制,形成全时驱动,四轮独立推动遥控车行驶,车轮抓地性能好,容易控制,行驶时遥控车整体比较平稳,特别是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即使一个车轮出现打滑的情况,另外的车轮在这差速箱的作用下,改变各自车轮转速,遥控车继续向前移动,从而消除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差速箱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差速箱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合器组件部分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差速遥控车,包括底盘1、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底盘1的两端分别连接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在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上都连接有一个第一差速箱4,而在底盘1上设有动力装置5以及传动轴6,动力装置5能够驱使传动轴6转动,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差速箱4配合连接,底盘1上还设有与动力装置5啮合的离合器组件7以及与离合器组件7啮合的第二差速箱8,进一步地传动轴6包括前传动轴61以及后传动轴62,前传动轴61的两端分别与前驱动2上设置的第一差速箱4以及第二差速箱8配合连接,而后传动轴62的两端分别与后驱动3上的第一差速箱4以及第二差速箱8配合连接,这样动力装置5的动力经离合器组件7传递至第二差速箱8,再由前传动轴61以及后传动轴62传递至两个第一差速箱4,最后实现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上的各车轮9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差速箱4可以实现对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左右两侧的车轮9转速自动控制,在两侧之间形成差速,而第二差速箱8则可以实现对前传动轴61以及后传动轴62转速的自动控制,在这两者之间也形成差速,这样结合两个第一差速箱4以及第二差速箱8,遥控车各车轮9均可以根据行驶条件自动控制转速,实现全时驱动,各车轮9抓地性能较佳,高速转向更易控制,行驶平稳,特别是在平滑路面,不易出现打滑现象,更具有操控优势。
参见图2和图3,具体地,第二差速箱8包括箱罩81以及第二减速齿轮82,第二减速齿轮82与离合器组件7啮合,在箱罩81内设有第二齿轮轴811以及两个第二差速大齿轮812,这两个第二差速大齿轮812均分别套设在前传动轴61以及后传动轴62的一个端部,而在第二齿轮轴81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并且两个第二差速大齿轮812均分别与这两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啮合,第二减速齿轮82与两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连接。在正常行驶时,前传动轴61以及后传动轴62的转速相同且转速与第二减速齿轮82的转速相同,两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均随第二减速齿轮82转动,但是自身没有转动,而当前驱动2的一个车轮9出现打滑的情况时,前传动轴61与后传动轴62的转速不一致,这时两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在随第二减速齿轮82转动时,其还要绕各自轴线转动,且此时前传动轴61的转速低于第二减速齿轮82,后传动轴62的转速高于第二减速齿轮82,同时两者与第二减速齿轮82之间的速度差相同,这样也导致后驱动3的车轮9转速加快,从而推动遥控车继续向前行驶,消除打滑影响,平稳行驶。
进一步地第二差速箱8的另一优化方案,还可以在箱罩81内设有两个第二齿轮轴811,且这两齿轮轴呈垂直设置,在这两第二齿轮轴811的各端都套设有第二差速小齿轮813,那么这四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其相邻的齿轮之间都处于啮合状态,也就是说其中一个第二齿轮轴811上的两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均分别与另外一个第二齿轮轴811上的两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啮合,但是这两齿轮之间没有啮合,当然在箱罩81内的两个第二差速大齿轮812均分别与这四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啮合。在正常行驶时,这四个第二差速小齿轮813均随第二减速齿轮82一起转动,而在出现车轮9打滑时,这四齿轮在随第二减速齿轮82一起转动的同时,还均绕各自的轴线转动,从而对两个第二差速大齿轮812的转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车轮9打滑一侧的第二差速大齿轮812的转动减慢,而另一侧的第二差速大齿轮812的转动开始转快。这种差速箱不但可以消除打滑的情况,而且遥控车的稳定性更强。
参见图2和图4,具体地,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上的两个第一差速箱4的结构相同,对此以前驱动2上的第一差速箱4的结构为例。前驱动2包括前左驱动轴21以及前右驱动轴22,第一差速箱4包括了一个箱体41,箱体41内设有主动齿轮411以及从动齿轮412,主动齿轮411套设于前传动轴61上并且与从动齿轮412啮合,箱体41内还设有第一齿轮轴413以及两个第一差速大齿轮414,其中一个第一差速大齿轮414以及从动齿轮412均套设在前左驱动轴21上,而另一个第一差速大齿轮414则套设在前右驱动轴22上,在第一齿轮轴413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差速小齿轮415,两个第一差速大齿轮414均分别与这两个第一差速小齿轮415啮合,当然从动齿轮412分别与这两个第一差速小齿轮415连接。同理后驱动3也包括了后左驱动轴31以及后右驱动轴32,且后左驱动轴31上套设有从动齿轮412以及其中一个第一差速大齿轮414,后右驱动轴32则套设有另一第一差速大齿轮414,而其他结构则与前驱动2的结构一致,在此就不用赘述。当遥控车正常行驶时,各第一差速小齿轮414均随从动齿轮412一起转动,而在遥控车需要拐弯时,各第一差速小齿轮414在随从动齿轮412转动的同时,还会沿各自的转轴转动,从而导致其中一侧的第一差速大齿轮414转速较慢,而另一侧的第一差速大齿轮414转动较快,且两者与从动齿轮412之间的转速差相同,这样就使得遥控车向转动较慢的一侧转向,也就完成了拐弯过程。当然对于从动齿轮412的还可以将其套设于前驱动2以及右驱动3的右侧,其拐弯效果也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差速箱4的优化方案。在箱体41内设置两个第一齿轮轴413,且这两第一齿轮轴413呈垂直设置,在这两齿轮轴的各端均套设有第一差速小齿轮415,相邻的第一差速小齿轮415之间处于啮合状态,两个第一差速大齿轮414与这四个第一差速小齿轮415之间均处于啮合状态,并且从动齿轮412与这四个第一差速小齿轮415连接,也就是说这四个齿轮均会随着从动齿轮412一起转动,而在需要拐弯时,通过这四个第一差速小齿轮415的自转,从而改变两侧车轮9的转速已达到拐弯的目的,而这种结构的第一差速箱4在转动时因为各第一差速小齿轮415之间的啮合,使得整体转动比较平稳。当然一般地,第一差速箱4内的从动齿轮412以及主动齿轮411均为锥形齿轮,因为两者之间相互垂直,而锥形齿轮可以方便两者之间的啮合。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5,离合器组件7还包括转轴71以及第一减速齿轮72,第一减速齿轮72与动力装置5啮合且套设在转轴71上,进一步地在转轴71上还设有一个过载保护结构73,该过载保护结构73用于防止该转轴71过快地转动。在本遥控车中,动力装置5产生的动力经第一减速齿轮72传递至转轴71,离合器组件7开始转动,最后由离合器组件7中的传动轴6带动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工作进而完成遥控车的启动,而且在转轴71上还设有一个过载保护结构73,在动力装置5提供动力过大时,第一减速齿轮72也快速转动,但是在该过载保护结构73的作用下,转轴71并没有与第一减速齿轮72同步转动,也就是说该过大的动力并没有传递至前驱动2以及后驱动3等,从而保证了动力装置5没有过载,也有效地保证了遥控车的安全行驶。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3,过载保护结构73包括均套设在转轴71上两摩擦片731以及弹簧732,两摩擦片731分别贴设在第一减速齿轮72的两侧。一般地,在第一减速齿轮72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座733,摩擦片731刚好夹设于安装座733以及第一减速齿轮72之间,而弹簧732可以抵顶位于第一减速齿轮72外侧的安装座733,也就是抵顶第一减速齿轮72外侧的摩擦片731,这样在第一减速齿轮72转动时,其产生的传动扭力带动安装座733转动。当第一减速齿轮72在正常范围内转动时,传动扭力小于摩擦力,带动安装座733转动,进而带动转轴71转动,而当动力装置5的动力过大时,第一减速齿轮72的转速也较快,且在第一减速齿轮72传动的扭力大于摩擦片731的摩擦力,第一减速齿轮72处于打滑状态,从而保护动力装置5不过载。进一步地,在转轴71的端部设有外螺纹711,而过载保护结构73还包括一个调节螺母734,该调节螺母734与外螺纹711配合并且抵顶弹簧732。由于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当调节螺母734向内旋转时,弹簧732压缩,从而增大了弹簧732对摩擦片731的抵顶力,也就是可以得到更大的扭力范围,提高遥控车的最大车速,同理在调节螺母734向外旋转时,弹簧732伸展抵顶力减小,可以降低遥控车的最大车速。通过该调节螺母734,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合适的最大车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三差速遥控车,包括底盘、与所述底盘前端连接的前驱动以及与所述底盘后端连接的后驱动,所述前驱动以及所述后驱动均设有第一差速箱,所述底盘上设有动力装置以及由所述动力装置驱使转动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所述底盘上还设有与所述动力装置啮合的离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离合器组件配合的第二差速箱,所述传动轴包括前传动轴以及后传动轴,所述前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差速箱以及其中一所述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所述后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差速箱以及另一所述第一差速箱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差速箱包括箱罩以及与所述离合器组件啮合的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箱罩内设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两端均套设有第二差速小齿轮,所述前传动轴以及所述后传动轴的一端部均套设有第二差速大齿轮,两所述第二差速大齿轮均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两所述差速小齿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罩内的所述第二齿轮轴设为两个且两者呈垂直设置,两所述第二齿轮轴的各端部均套设有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各相邻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之间均相互啮合,两所述第二差速大齿轮与各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均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各所述第二差速小齿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差速箱均包括箱体,两所述箱体内均设有套设于所述前传动轴或所述后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所述箱体内还均分别设有第一齿轮轴以及两个第一差速大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轴两端均套设有第一差速小齿轮,且两所述第一差速大齿轮均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以及其中一所述第一差速大齿轮均设于所述前驱动或者所述后驱动的同侧驱动轴上,所述另一第一差速大齿轮则设于所述前驱动或者所述后驱动的另一侧驱动轴上,且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箱体内的所述第一齿轮轴均设为两个,两者呈垂直设置,且两所述第一齿轮轴两端均套设有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相邻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两所述第一差速大齿轮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啮合,且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各所述第一差速小齿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为两啮合的锥形齿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组件包括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动力装置啮合传动的第一减速齿轮,所述转轴上还设有防止所述转轴过快转动的过载保护结构以及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分别贴设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两侧的两摩擦片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用于顶压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外侧摩擦片的弹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差速遥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过载保护结构还包括可配合所述外螺纹且用于压紧所述弹簧的调节螺母。
CN2013202880219U 2013-05-23 2013-05-23 三差速遥控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91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80219U CN203291519U (zh) 2013-05-23 2013-05-23 三差速遥控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80219U CN203291519U (zh) 2013-05-23 2013-05-23 三差速遥控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1519U true CN203291519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67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88021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91519U (zh) 2013-05-23 2013-05-23 三差速遥控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15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9252A (zh) * 2017-07-05 2018-04-13 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四轮独立驱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9252A (zh) * 2017-07-05 2018-04-13 深圳市比赛得科技有限公司 四轮独立驱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968B2 (en) Drive unit, particularly rear drive unit, for an all-wheel drive of a motor vehicle
CN204452026U (zh) 一种具备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电动主动正齿轮差速器
CN104175873A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8146073A (ja) 駆動力調整装置
CN103963638B (zh) 多轴车辆轮边电机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CN104670010B (zh) 一种具备转矩定向分配功能的电动主动正齿轮差速器
CN111152650A (zh) 具有扭矩矢量控制的混合动力车桥驱动
CN203995682U (zh)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
CN105711336B (zh) 一种带无级变速车轮且宽度可调的电动汽车后桥
CN101900195A (zh) 差速器和使用该差速器的传动装置和汽车
JP7381239B2 (ja) 四輪駆動車の駆動装置
CN203291519U (zh) 三差速遥控车
CN104088979B (zh) 行星齿轮式四轮驱动车辆用轴间差速器
JP2012236579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JP7035385B2 (ja) 駆動力調整装置
CN201342945Y (zh) 一种多轮驱动行走装置
CN206054667U (zh) 一种无极变速型差速器
CN105216864A (zh) 飞行汽车翻转式转向节总成
CN103072479A (zh) 四驱车差速机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CN209987731U (zh)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8253111A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的减速差速器
TWI615295B (zh) 電動車車輪驅動分配系統
CN112046201A (zh) 一种实现扭矩分配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桥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17487U (zh) 电动汽车传动系统
US2071537A (en) Automotive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