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60832U - 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60832U CN203260832U CN 201320138267 CN201320138267U CN203260832U CN 203260832 U CN203260832 U CN 203260832U CN 201320138267 CN201320138267 CN 201320138267 CN 201320138267 U CN201320138267 U CN 201320138267U CN 203260832 U CN203260832 U CN 2032608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conductor
- signal transmission
- difference signal
- ground connection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绝缘胶体、一与该绝缘胶体卡掣结合之屏蔽壳体及一设于该绝缘胶体上之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电源传输导体、一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第二讯号传输导体及一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当中之电源传输导体之形成一电源耦合部,而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藉由上述之结构,于资料传输时,该电源耦合部及该第二接地耦合部将大幅降地降低无线电干扰,藉此达成高速传输之实用进步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高速传输的高速传输之USB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的运用非常广泛,所及包含USB等等的连接器,而在于USB3.0连接器方面则是不断的改良、进步,并同时增加了其传输速度。
市面上的USB端子结构,于隔绝干扰时,皆于壳体上加以变化,透过复杂计算及反覆测试,将结果于壳体上变化,藉此达成改善干扰的目的。
然上述之习用USB隔绝干扰技术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须透过复杂计算及测试,将成果运用于改变壳体上,亦或额外增设抗干扰的结构,导致成本提升。
二、因壳体加工及增加抗干扰结构,于组装制造时,导致制作上的困难。
三、如皆不进行上述的改善动作,或改善动作无完善达成,将会失去抗干扰的效果,导致传输速度下降的结果。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透过于电源传输导体上形成的电源耦合部及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上形成的第二接地耦合部,降低外界之干扰,藉此达成资料高速传输之目的,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USB抗干扰所存在之额外加工导致成本提升、制作困难及传输速度不佳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高速传输的实用进步性。
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接地接触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一讯号接触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电源接触部,且该电源传输导体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讯号接触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接地接触部,且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
一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且该电源焊接部系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与该电源传输导体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且该第二接地焊接部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相连结。
一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一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包含有一电源基部,该电源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电源接触部,另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且该电源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电源耦合部,该电源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跨越该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上方,与该电源焊接部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系包含一第二接地基部,该第二接地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且该第二接地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该第二接地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跨越该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上方,与该第二接地焊接部相连结。
一绝缘胶体;
一与该绝缘胶体卡掣结合的屏蔽壳体;及
一设于该绝缘胶体上的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包含有一电源基部,该电源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接触部,另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且该电源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电源耦合部,该电源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与该电源焊接部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系包含一第二接地基部,该第二接地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且该第二接地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该第二接地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与该第二接地焊接部相连结。
有益效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的新型专利者。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新型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主要包括一绝缘胶体、一与该绝缘胶体卡掣结合的屏蔽壳体及一设于该绝缘胶体上的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电源传输导体、一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第二讯号传输导体及一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当中的电源传输导体的形成一电源耦合部,而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且该电源耦合部包围环绕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而该第二接地耦合部包围环绕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
透过上述的结构,于传输动作时,该电源耦合部及该第二接地耦合部将会有效降低外部的无线电干扰,因外部干扰降低,将可有效提升传输时的速度,达成更高的传输速度,达成高速传输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一)。
图3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二)。
图4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端子组立体图。
图5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端子组侧视图。
图6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端子组示意图(一)。
图7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端子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利弊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一)、分解图(二)、传输端子组立体图、传输端子组侧视图、传输端子组示意图(一)、传输端子组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绝缘胶体2;
一与该绝缘胶体2卡掣结合的屏蔽壳体3;及
一传输端子组1,该传输端子组1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111,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112;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121,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122;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13,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13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接地接触部131,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132;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13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14,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14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之第一讯号接触部141,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142;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11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14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15,该电源传输导体15包含有一电源基部153,该电源基部153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电源接触部151,另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152,且该电源基部153系延伸形成一电源耦合部154,该电源耦合部154系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并跨越该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111上方,与该电源焊接部152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13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16,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16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讯号接触部161,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162;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16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17,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17系包含一第二接地基部173,该第二接地基部173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接地接触部171,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172,且该第二接地基部173系延伸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174,该第二接地耦合部174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并跨越该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121上方,与该第二接地焊接部172相连结。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端子组示意图(一)及传输端子组示意图(二)。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的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于使用时,由接触部的端处与连接埠相连接,进行传输动作,于传输过程中,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1、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111及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112将藉由电源耦合部154的环绕包围,降低无线电干扰,而另一侧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12、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121及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122,也因第二接地耦合部174的环绕包围,同理降低无线电干扰,透过电源耦合部154及第二接地耦合部174的环绕包围设计,降低传输时的干扰,大幅改善传输速度,达成本新型高速传输的优点。
所以,本新型的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为可改善习用技术关键在于:
一、透过电源耦合部154及第二接地耦合部174环绕包围设计,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已达成4Gbps之高速传输。
二、同样因电源耦合部154及第二接地耦合部174的设计,不需于壳体上大动修改,让制作及组装上的成本及工法有所改善。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新型的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为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实用新型,以保障申请人的辛苦发明,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申请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公便。
Claims (4)
1.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接地接触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一讯号接触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电源接触部,且该电源传输导体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讯号接触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接地接触部,且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
2.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且该电源焊接部系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与该电源传输导体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且该第二接地焊接部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相连结。
3.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平板状的第一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一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包含有一电源基部,该电源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电源接触部,另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且该电源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电源耦合部,该电源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跨越该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上方,与该电源焊接部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系包含一第二接地基部,该第二接地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呈弹性弯曲状的第二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且该第二接地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该第二接地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并跨越该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上方,与该第二接地焊接部相连结。
4.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
一绝缘胶体;
一与该绝缘胶体卡掣结合的屏蔽壳体;及
一设于该绝缘胶体上的传输端子组,该传输端子组包括:
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侧处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接触部组,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差分讯号焊接部组;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接地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一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一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一讯号焊接部;
一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一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电源传输导体,该电源传输导体系包含有一电源基部,该电源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接触部,另一端处系形成一电源焊接部,且该电源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电源耦合部,该电源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与该电源焊接部相连结;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及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之间的第二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讯号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讯号焊接部;及
一位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背离该第二讯号传输导体一侧处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系包含一第二接地基部,该第二接地基部一端处系形成一第二接地接触部,另一端系形成一第二接地焊接部,且该第二接地基部系延伸形成一第二接地耦合部,该第二接地耦合部环绕包围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组,与该第二接地焊接部相连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8267 CN203260832U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8267 CN203260832U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60832U true CN203260832U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947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382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60832U (zh) | 2013-03-25 | 2013-03-25 | 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6083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2686A (zh) * | 2014-05-27 | 2014-08-06 | 苏州雷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型usb端子 |
CN106856283A (zh) * | 2016-04-26 | 2017-06-16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06992409A (zh) * | 2016-01-20 | 2017-07-28 |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转接的结构 |
CN113224588A (zh) * | 2020-01-21 | 2021-08-06 | 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sb-a母座连接器 |
CN114094396A (zh) * | 2020-08-07 | 2022-02-25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
2013
- 2013-03-25 CN CN 201320138267 patent/CN20326083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72686A (zh) * | 2014-05-27 | 2014-08-06 | 苏州雷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型usb端子 |
CN106992409A (zh) * | 2016-01-20 | 2017-07-28 | 广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连接器转接的结构 |
CN106856283A (zh) * | 2016-04-26 | 2017-06-16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3224588A (zh) * | 2020-01-21 | 2021-08-06 | 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Usb-a母座连接器 |
CN114094396A (zh) * | 2020-08-07 | 2022-02-25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4094396B (zh) * | 2020-08-07 | 2024-07-09 |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60832U (zh) | 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 |
WO2014018533A3 (en) | Electrical harness connector system with differential pair connection link | |
CN202585857U (zh) | 高速连接器 | |
CN103247908A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205070058U (zh) | 具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 | |
CN202817398U (zh) | 一种usb 3.0插座连接器 | |
CN204441618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02454834U (zh) | 简易防串扰电连接器 | |
CN203277845U (zh) | Usb3.0连接器改良结构 | |
CN203026202U (zh) | 扁平线缆 | |
CN206098807U (zh) | 高速连接器的结构 | |
CN20328890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585908U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电连接器 | |
CN20645192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104260U (zh) | 一种usb线缆 | |
CN204517042U (zh) | 防干扰插头电连接器 | |
CN203503931U (zh) | 滑移式多合一连接器的结构 | |
CN204243364U (zh) | 接地结构强化的插头连接器 | |
CN203119211U (zh) | 一种高频网口连接器模组 | |
CN210628684U (zh) | 对绞抗干扰usb数据线 | |
CN203351790U (zh) | 一种基于柔板金手指结构的网络信息模块 | |
CN213184782U (zh) | 一种方便接线的医疗连接器接头 | |
CN220066148U (zh) | 一种usb母座 | |
CN202373758U (zh) | 插头连接器 | |
CN205194905U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