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8676U -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8676U
CN203258676U CN 201320196474 CN201320196474U CN203258676U CN 203258676 U CN203258676 U CN 203258676U CN 201320196474 CN201320196474 CN 201320196474 CN 201320196474 U CN201320196474 U CN 201320196474U CN 203258676 U CN203258676 U CN 203258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upling
straight
bar
secondary air
straigh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9647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晓伟
孙树翁
刘欣
崔星源
张玉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Longyu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964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8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8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86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ustion Of Fluid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第一联轴器(24)设置在第一直杆(21)和第二直杆(22)之间,第二联轴器(25)设置在第二直杆(22)和第三直杆(23)之间;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24)连接;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25)连接;第一直杆(21)的另一端与拉环(20)铰接,并且,拉环(20)固定连接在燃烧器二次风门上;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手柄(26)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能够在煤质及锅炉负荷发生改变时及时的对二次风量及旋流强度进行调整,解决了调节装置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或者由于生产精度、安装同轴度差等原因导致在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涩而无法调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锅炉在燃烧煤粉时需要充足的氧量来完成,这个过程主要通过燃烧器将煤粉和空气送入炉膛。燃烧器由内向外依次分为一次风、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三个流通通道,二次风主要为煤粉燃烧提供足够的氧量(空气),使得煤粉充分燃尽。目前,低NOx燃烧器为了实现空气分级,合理组织二次风与一次风合理的混合时机,二次风分为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主要为煤粉燃烧在不同时机补充燃烧所需氧量,同时组织燃烧器出口合理的气流流场,保证煤粉的燃烧性能和燃烬特性。
为了实现不同时机、不同风量的混合情况,二次风的风量和气流的旋流强度一般由二次风门的调节机构来完成,二次风的进风量和旋流强度通过调节机构的不同开度和旋转角度来实现,调节机构通过拉杆或其他装置在二次风箱内实现调节。燃烧器常规的二次风门或叶片调整拉杆如图1A和1B所示,由拉环1、直杆2、手柄3组成,或由拉环1、直杆2、手柄3、联轴器4组成。在实际调整中通过手柄3,将拉力或推力或扭矩通过直杆(和联轴器)传递到拉环1连接的燃烧器的二次风门或旋流叶片。风量的调节通过常规拉杆带动风门、或旋流叶片实现。
上述二次风调整装置的布置方式的缺点为:在燃烧器运行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根据煤种的变化及锅炉负荷的改变、进行调整燃烧器的二次风的风量及旋流强度。燃烧器在燃烧状态发生改变时不能及时的进行调整,会导致锅炉的燃烧不稳。叶片可调的燃烧器一般采用常规采用的调节拉杆,如图1A和1B所示所示:图1A的调节拉杆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热应力的作用使拉杆发生弯曲,弯曲的拉杆与燃烧器本体或风箱面板发生接触,使拉杆无法进行调节。另外由于安装精度难以保证较好的同轴度,在使用初期就会存在卡涩的现象。
或者,图1B的调节拉杆虽然在图1A的调节拉杆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直杆2设置为两段,并在之间布置了一个联轴器。这种方式在同轴度方面会有所改善,但是一个联轴器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对应力变形进行补偿,在另一个方向变形仍会发生卡涩。通过这种常规的拉杆调节故障率比较高,对于锅炉工况的变化无法及时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采用两个联轴器用于连接直杆。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包括:拉环20、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第三直杆23、第一联轴器24、第二联轴器25和手柄26;所述第一联轴器24设置在所述第一直杆21和所述第二直杆22之间,所述第二联轴器25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杆22和所述第三直杆23之间;所述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4连接;所述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连接;
所述第一直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环20铰接,并且,所述拉环20固定连接在固定连接在燃烧器的二次风门或旋流叶片上;所述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6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联轴器24和所述第二联轴器25都包括:第一轴接头31、第二轴接头32、第一锁销33和第二锁销34;其中,在所述第一锁销33的头部设置挡块,在所述第一锁销33的尾部设置通孔;在所述第一轴接头31的第一端面上设置凸筋,并在所述凸筋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接头32的第一端面上设置通槽,并设置贯穿所述通槽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凸筋与所述通槽相配合;通过所述第一锁销33的尾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锁销34穿过所述第一锁销33尾部的通孔,连接所述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
所述第一轴接头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轴接头3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杆22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的材质都为金属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的材质不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在将所述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4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连接后,沿所述第一联轴器24中所述第二轴接头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沿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中所述第二轴接头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6焊接或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和第三直杆23的材质都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能够在煤质及锅炉负荷发生改变时及时的对二次风量及旋流强度进行调整,解决了调节装置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或者由于生产精度、安装同轴度差等原因导致在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涩而无法调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为现有技术中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联轴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
示意图。如图所示: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包括:拉环20、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第三直杆23、第一联轴器24、第二联轴器25和手柄
26。
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24连接。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25连接。
第一直杆21的另一端与拉环20铰接,并且,拉环20固定连接在燃烧器二次风门上。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手柄26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联轴器24和第二联轴器2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联轴器,例如,滑块联轴器、弹性联轴器、
万向联轴器等等,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能够在煤质及锅炉负荷发生改变时及时的对二次风量及旋流强度进行调整,解决了拉杆在二次风箱中受到热应力的作用或者由于生产精度、安装同轴度差等原因导致调节拉杆或装置在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涩而无法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同轴度差及热应力、灰尘影响导致的拉杆卡涩或者无法调整问题,可以应用于所有二次风风量和旋流强度需要调节的装置或燃烧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采用两个联轴器,由于联轴器具有一定的偏移量,所以两个联轴器的布置采用使偏移量在不同的方向交错布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向同一方向偏移导致无法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通过手柄26进行调节二次风风门或旋流叶片的角度,调节二次风量及旋流强度。进行调整拉动或扭转手柄26,将作用力控制二次风风门或旋流叶片到达需要调节的位置。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联轴器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联轴器24和第二联轴器25都包括:第一轴接头31、第二轴接头32、第一锁销33和第二锁销34。
在第一锁销33的头部设置挡块,在第一锁销33的尾部设置通孔。在第一轴接头31的第一端面上设置凸筋,并在凸筋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二轴接头32的第一端面上设置通槽,并设置贯穿通槽的第二通孔。
凸筋与通槽相配合,通过第一锁销33的尾部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且,第二锁销34穿过第一锁销33尾部的通孔,联接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
第一轴接头31的第二端和第二轴接头3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第二直杆22的一端、或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第三直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的材质都为金属材料,并且,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的材质不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将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24连接,并将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25连接后,沿第一联轴器24中第二轴接头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沿第二联轴器25中第二轴接头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两个联轴器偏移方向采用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偏移,例如,一个可以实现上下偏移,另外一个实现左右偏移。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当拉杆受到热应力之后,两个联轴器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进行补偿,能够保证拉杆不会因为拉杆弯曲而与燃烧器本体和风箱面板发生碰撞而卡涩。
联轴器安装的位置不同会使补偿程度不同,联轴器的具体安装位置应该根据拉杆的长度进行合理布置。联轴器的连接部分应该采用不同的材料,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发生金属黏合而失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手柄26焊接或螺纹连接。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和第三直杆23的材质都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解决了调节装置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或者由于生产精度、安装同轴度差等原因导致在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涩而无法调整的问题,可以应用于的所有的一次风、二次风(风量、旋流强度)需要调节的装置或燃烧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环(20)、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第三直杆(23)、第一联轴器(24)、第二联轴器(25)和手柄(26);
所述第一联轴器(24)设置在所述第一直杆(21)和所述第二直杆(22)之间,所述第二联轴器(25)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杆(22)和所述第三直杆(23)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4)连接;所述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连接;
所述第一直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环(20)铰接,并且,所述拉环(20)固定连接在燃烧器的二次风门或旋流叶片上;所述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6)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联轴器(24)和所述第二联轴器(25)都包括:第一轴接头(31)、第二轴接头(32)、第一锁销(33)和第二锁销(34);其中,在所述第一锁销(33)的头部设置挡块,在所述第一锁销(33)的尾部设置通孔;
在所述第一轴接头(31)的第一端面上设置凸筋,并在所述凸筋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轴接头(32)的第一端面上设置通槽,并设置贯穿所述通槽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凸筋与所述通槽相配合;通过所述第一锁销(33)的尾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锁销(34)穿过所述第一锁销(33)尾部的通孔,连接所述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
所述第一轴接头(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轴接头(3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杆(22)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的材质都为金属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轴接头(31)和第二轴接头(32)的材质不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一直杆(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杆(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24)连接,并将所述第二直杆(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杆(2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25)连接后,沿所述第一联轴器(24)中所述第二轴接头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沿所述第二联轴器(25)中所述第二轴接头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直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6)焊接或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杆(21)、第二直杆(22)和第三直杆(23)的材质都为不锈钢。
CN 201320196474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58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6474 CN203258676U (zh)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6474 CN203258676U (zh)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8676U true CN203258676U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7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9647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58676U (zh)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86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8165A (zh) * 2015-11-09 2016-02-17 中北大学 一种挤压铸造机压射机构的同轴度调节方法
CN111795381A (zh) * 2020-07-23 2020-10-20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煤粉燃烧器用旋流叶片可调式旋流器
CN113154442A (zh) * 2021-03-10 2021-07-2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直流燃烧器二次风智能精准调节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8165A (zh) * 2015-11-09 2016-02-17 中北大学 一种挤压铸造机压射机构的同轴度调节方法
CN105328165B (zh) * 2015-11-09 2017-11-28 中北大学 一种挤压铸造机压射机构的同轴度调节方法
CN111795381A (zh) * 2020-07-23 2020-10-20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煤粉燃烧器用旋流叶片可调式旋流器
CN111795381B (zh) * 2020-07-23 2022-07-19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煤粉燃烧器用旋流叶片可调式旋流器
CN113154442A (zh) * 2021-03-10 2021-07-2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直流燃烧器二次风智能精准调节系统
CN113154442B (zh) * 2021-03-10 2024-02-27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直流燃烧器二次风智能精准调节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58676U (zh) 一种燃烧器二次风的调节装置
JP2013108731A (ja) 微粉炭バーナ
CN103206699B (zh) 一种亚临界燃贫煤煤粉锅炉
CN204786420U (zh) 套筒石灰窑燃烧器
CN203336630U (zh) 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的整体风箱及四角切圆燃煤锅炉
CN208871609U (zh) 一种适用于对冲旋流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箱
CN200940835Y (zh) 煤气调焰燃烧器
CN203718826U (zh) 一种旋流燃烧器的二次风调节装置及旋流燃烧器
CN214581041U (zh) 一种火煤粉预热式燃烧器用喷枪
CN211650213U (zh) 一种旋流煤粉燃烧器中可调节二次风扩锥装置
CN201582804U (zh) 工业煤粉锅炉切线圆漩涡燃烧设备
CN205807400U (zh) 一种四角切圆式燃烧器
CN101900325A (zh) 煤粉锅炉墙式布置摆动式低NOx燃尽风装置
CN205227378U (zh) 一种环形二次风装置
CN105299638A (zh) 一种中储仓制粉系统低NOx燃烧器布置方式及结构
CN201407652Y (zh) 燃烧器用可调节喷嘴
CN2800073Y (zh) 煤粉梯度场可调的低NOx左右摆动式直流煤粉燃烧器
CN203147769U (zh) 回转窑用燃烧器
CN205937865U (zh) 双翅型煤粉节流梳子及装置
CN201836876U (zh) 一种煤粉锅炉墙式布置摆动式低NOx燃尽风装置
CN101446470B (zh) 铬盐无钙焙烧煤粉燃烧方法
CN201964399U (zh) 万向可调式干法水泥窑预分解炉燃烧器喷嘴
CN206234371U (zh) 单翅型煤粉节流梳子及装置
JPH0420702A (ja) 微粉炭バーナ
CN105737153A (zh) 燃气灶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