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2873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42873U
CN203242873U CN 201320188690 CN201320188690U CN203242873U CN 203242873 U CN203242873 U CN 203242873U CN 201320188690 CN201320188690 CN 201320188690 CN 201320188690 U CN201320188690 U CN 201320188690U CN 203242873 U CN203242873 U CN 203242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e
terminal
location
terminal group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886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丽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886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42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42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428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本体上具有供第一端子组定位的基座,基座一侧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的底板两侧壁相对内侧设有纵向导轨,第一端子组一侧设有导电部,导电部设有焊接部,对接座上定位有第二端子组,对接座一侧设有对接部,对接部另一侧设有嵌入于定位部两侧壁与底板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嵌合部,并于嵌合部两侧处纵向设有可供导轨嵌入的轨槽,第二端子组一侧处设有位于对接部的对接空间内的接触部,且相对于接触部的另一侧处设有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对应的导电部上形成电连接的连接部,此种对接座可以嵌合卡固的方式简易组装于本体上,并呈现出垂直与水平方向相互嵌卡的定位状态,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组装容易且定位牢靠的功效。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本体上为具有可供第一端子组定位的基座,并于基座一侧处设有定位部,而对接座上为定位有第二端子组,且对接座相对于对接部另一侧处设有嵌合部,即可将对接座的嵌合部利用嵌合卡固方式组装于本体的定位部上,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组装容易且定位牢靠的功效。 
背景技术
现今多元化资讯时代的来临,使各式各样电子产品充斥在生活环境周遭,随着科技不断的创新与进步,电子产品亦朝向多功能、用途及附加更多硬体设备迈进,而许多电子产品皆会以电脑来控制其动作或执行功能,因此电脑使用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然而,正因目前电脑设计愈来愈趋向于微型化,使电脑内部可供置放电子装置(如硬盘、光碟机等)的空间亦趋于窄小,造成主机板上的电子元件及连接器皆需配合予以改变,才能够充分应用电脑内部有限的空间,故,为了考虑这些周边设备的共通性及可支援设备数量,并提升传输速率与增进整体系统效能,便发展出各种具有不同传输接口规格的电连接器。 
再者,目前市面上的电连接器包括有插头及插座,并于插头与插座内所穿设的端子组利用缆线相互连接,即可将缆线一端的插头插接于硬盘上,且缆线另一端的插座直接与电脑上的电路板连接,然而该现有的电连接器既有的传输频宽与速度上已达到一定的瓶颈,不能满足高速大容量传输的需求,且因现有的电连接器插头内的端子组因应不同传输接口规格皆具有不同的端子数量、脚位定义以及功能上的差异,所以现有的电连接器各自具有不相容的结构,并于制造上即需要开设不同模具,造成模具设置数量变多、制造成本提高且连带增加库存备料等问题产生,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故,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现有电连接器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电连接器实用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本体上具有可供第一端子组定位的基座,并于基座一侧处设有定位部,且定位部的底板两侧壁相对内侧处皆设有纵向导轨,而对接座上定位有第二端子组,其对接座一侧处设有对接部,且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设有嵌入于定位部两侧壁与底板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的嵌合部,并于嵌合部两侧处皆纵向设有可供导轨嵌入于其内的轨槽,另第二端子组一侧处为设有位于对接部内的接触部,且相对于接触部的另一侧处设有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对应的导电部上形成电连接的连接部,此种对接座可以嵌合卡固的方式简易组装于本体上,并呈现出垂直与水平方向相互嵌卡的定位状态,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组装容易且定位牢靠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当存取装置的电路板为插接于绝缘座体的对接部内,并与第二端子组上下间隔排列的各连接端子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一端子组的各导电端子的脚位定义功能对应于不同的传输接口皆有所不同,即可通过第二端子组电性接触于第一端子组上,使电连接器单一结构具有多感测信号输出的功能,以有效节省不同结构各别制造所需的成本,并可妥善安排整体空间配置且更为小型化。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本体、第一端子组、对接座及第二端子组,其中: 
该本体所具有的基座一侧处设有定位部,并于定位部的底板两侧处形成有侧壁,该侧壁相对内侧处设有纵向导轨,且两侧壁与底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 
该第一端子组具有至少两组定位于本体的基座上的多个导电端子,并于导电端子一侧处设有导电部,且该导电端子相对于导电部的另一侧处设有穿出于本体外部与预设电路板形成电连接的焊接部; 
该对接座一侧处设有具对接空间的对接部,并于该对接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设有嵌入于本体定位部的容置空间内的嵌合部,且嵌合部两侧处纵向设有供定位部的导轨嵌入于该嵌合部内的轨槽; 
该第二端子组具有至少两组定位于对接座上的多个连接端子,并于连接端子一侧处设有位于对接部的对接空间内的接触部,且该连接端子相对于接触部的另一侧处设有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的导电部上形成电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本体的基座上形成有贯通至后方的多个端子槽,并于该基座相对于定位部的另一侧后方处设有供端子座结合的定位空间,而第一端子组的各导电端子定位于端子槽内,并由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穿出端子座而露出于本体外部。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本体的定位空间两侧壁面处设有相对的阻挡部,再朝外形成有向内转折的卡持块,而端子座两侧处则设有抵持于阻挡部上的抵持部,并于抵持部外侧处形成有供卡持块抵持于该抵持部上的定位槽。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座上具有多个通孔,并于通孔后方处剖设有多个限位槽,而第二端子组具有至少两组上下间隔排列的多个导电端子,并由上排导电端子的各焊接部定位于限位槽内,且下排导电端子的各焊接部分别向下穿出端子座上对应的通孔而露出于本体底部。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本体的基座两侧及后方底部形成有阶面状的凹部,并于基座上位于定位空间两侧处设有相对的卡持槽,且卡持槽内穿设有固定件。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端子组导电端子的各导电部上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弯弧状弹臂,而第二端子组连接端子的各连接部上具有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的弹臂上形成电连接的平整状抵持面。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对接座的对接部位于对接空间上下两侧壁面处形成有贯通至后方处的多个端子槽,而第二端子组则具有至少两组上下间隔排列的多个导电端子,并由上下排的各导电端子定位于端子槽内,该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上设有弯弧状的弹臂,且连接部上具有平整状的抵持面。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对接座侧边处设有内凹状的缺槽,并于缺槽内壁面处纵向设有定位凸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种对接座可以嵌合卡固的方式简易组装于本体上,并呈现出垂直与水平方向相互嵌卡的定位状态,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组装容易且定位牢靠的功效;使电连接器单一结构具有多感测信号输出的功能,以有效节省不同结构各别制造所需的成本,并可妥善安排整体空间配置且更为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前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后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后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0-定位空间;101-阻挡部;102-卡持块;11-基座;111-端子槽;112-卡持槽;12-定位部;120-容置空间;121-底板;122-侧壁;123-导轨;13-端子座;131-通孔;132-限位槽;133-抵持部;134-定位槽;14-凹部;141-靠合面;15-固定件;151-焊接脚;2-第一端子组;21-导电端子;211-导电部;2111-弹臂;212-焊接部;3-对接座;31-对接部;310-对接空间;311-端子槽;312-缺槽;313-定位凸肋;32-嵌合部;321-轨槽;322-固定槽;4-第二端子组;41-连接端子;411-接触部;4111-弹臂;412-连接部;4121-抵持面;5-电路板;50-破孔;51-接点;52-穿孔;53-导电铜箔;6-存取装置;61-电路板;62-插接部;621-接点;622-剖沟;62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本体1、第一端子组2、对接座3、第二端子组4及电路板5,故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该本体1具有一基座11,并于基座11一侧前方处设有定位部12,而定位部12具有底板121,并于底板121左右两侧处形成有侧壁122,其侧壁122相对内侧处设有纵向导轨123,且两侧壁122与底板121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120,另基座11上位于容置空间120内侧处为形成有贯通至后方处的多个端子槽111,并于基座11相对于定位部12的另一侧后方处设有可供端子座13结合定位的定 位空间10,且位于定位空间10两侧壁面下方处设有相对的阻挡部101,再朝外形成有一向内转折的卡持块102。 
然而,端子座13上具有纵向的多个通孔131,并于通孔131后方处剖设有多个限位槽132,而端子座13两侧处则设有抵持于阻挡部101上的抵持部133,且位于抵持部133外侧处形成有可供卡持块102抵持于其上的定位槽134。 
再者,本体1的基座11两侧及后方底部向内形成有具靠合面141的阶面状凹部14,并于基座11上位于定位空间10两侧处设有相对的卡持槽112,且卡持槽112连通于凹部14处,而基座11的卡持槽112内皆穿设有一固定件15,其固定件15下方处设有向外弯折的焊接脚151,且固定件15的焊接脚151穿出于卡持槽112处并与靠合面141形成一共平面。 
该第一端子组2具有至少两组上下错位间隔排列的多个导电端子21,并于导电端子21一侧处皆向上弯折延伸设有具弯弧状弹臂2111的导电部211,而上排的各导电端子21相对于导电部211的另一侧处则设有向下弯折形成一共平面的SMT式焊接部212,且位于下排的各导电端子21相对于导电部211的另一侧处设有向下弯折的插入式焊接部212。 
该对接座3一侧前方处设有具对接空间310的对接部31,且位于对接空间310上下两侧壁面处形成有贯通至对接座3后方处的多个端子槽311,而对接座3相对于对接部31的另一侧后方处则设有嵌合部32,并于嵌合部32左右两侧处皆纵向设有相对向内的轨槽321,且相邻于轨槽321的另一侧后方处纵向剖设有位于端子槽311上下两侧处的多个固定槽322;此外,对接座3上相邻于对接部31的侧边处设有内凹状的缺槽312,并于缺槽312内壁面处纵向设有定位凸肋313。 
该第二端子组4具有至少两组上下错位间隔排列的多个连接端子41,并于连接端子41一侧处设有具弯弧状弹臂4111的接触部411,且各上下排连接端子41相对于接触部411的另一侧处相对向外设有具平整状抵持面4121的连接部412。 
该电路板5前缘处向内剖设有破孔50,并于破孔50后方处设有多个接点51及位于破孔50与接点51间的多个穿孔52,且位于破孔50两侧处设有导电铜箔53。 
请搭配参阅图4、图5、图6、图7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前的立体分解图、组装时的立体分解图、组装后的立体外观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 清楚看出,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先将第一端子组2的各导电端子21以导电部211朝本体1后方横向插入于基座11上对应的端子槽111内,并使导电部211的弹臂2111伸入且位于定位部12的容置空间120内呈悬空状态,而上排导电端子21的各SMT式焊接部212则越过端子座13顶部,再向下定位于限位槽132内,且下排导电端子21的各插入式焊接部212分别向下穿出端子座13上对应的通孔131而露出于本体1底部。 
然而,第二端子组4的各连接端子41以接触部411朝对接座3后方处横向插入于对接部31上对应的端子槽311内,并使接触部411的弹臂4111伸入且位于对接部31的对接空间310内呈悬空状态,而上下排连接端子41的各连接部412则分别穿出于端子槽311后方处,再定位于嵌合部32上位于端子槽311上下两侧处的固定槽322内形成垂直状态。 
而后便可将已组装有第一端子组2的本体1呈破板式定位于电路板5的破孔50内,或者是可先将已组装有第二端子组4的对接座3组装于本体1上后,再定位于电路板5的破孔50内,若是以本体1先定位于电路板5上为例时,可先将本体1阶面状的凹部14卡持于电路板5的破孔50内缘处,并使第一端子组2上排导电端子21的各SMT式焊接部212分别抵贴于电路板5上对应的接点51处形成一共平面,且下排导电端子21的各插入式焊接部212分别向下插入于电路板5上对应的穿孔52中,同时亦使固定件15的焊接脚151抵贴于电路板5的导电铜箔53处形成预置定位,再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MT)或插入(Though Hole)焊接的方式形成电连接,并具有简化制造程序、便于量产及品质容易控管的效用,不仅组装对位容易,且于焊接后也可有效防止第一端子组2与电路板5上的焊料结构受到破坏或剥离,使整体的结构更为稳固。 
续将对接座3的嵌合部32与本体1的定位部12呈相对应嵌合卡固,其定位部12上的两侧壁122便可以导轨123纵向嵌入于嵌合部32上对应的轨槽321内,并利用导轨123的导引与限位作用,使嵌合部32可顺利嵌入于定位部12的容置空间120内,且待对接座3嵌入至定位,便可将嵌合部32抵持于定位部12的底板121上呈定位,此种对接座3的嵌合部32可以嵌合卡固的方式简易组装于本体1上,并呈现出垂直与水平方向相互嵌卡的定位状态,亦可通过对接座3结合于本体1上固定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4,以防止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4可能产生向后退出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组装容易且定位牢靠的功效。 
而对接座3于嵌入的过程中,可利用嵌合部32配合本体1的定位部12的导引与限位作用,并使第一端子组2的各导电端子21上的导电部211受到第二端子组4的连接端子41推顶作用后向外呈弹性变形,且待对接座3嵌入至定位后,便可将第二端子组4的各连接端子41连接部412为以平整状抵持面4121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2的导电端子21上对应的弹臂2111形成电连接。 
当同时参阅图8、图9、图10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接前的立体分解图、对接后的俯视图及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应用于硬盘、固态硬盘、行动硬盘或其它存取装置6上,并于存取装置6内部设有电路板61,而存取装置6的电路板61一侧处则设有露出于存取装置6角落处的插接部62,并于插接部62上下两侧处皆具有多个接点621,其插接部62侧缘处向内剖设有剖沟622,且位于剖沟622内壁面处凹设有卡槽623。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先将对接座3的对接部31对正于存取装置6电路板61的插接部62处,再横向推动于对接座3,其插接部62便会插入于对接部31的对接空间310内,并使第二端子组4的各连接端子41接触部411上的弹臂4111受到插接部62推顶作用后向外呈弹性变形,且待插接部62插入至定位,便可将对接部31侧边处缺槽312的定位凸肋313扣持于插接部62侧缘处剖沟622的卡槽623内,并具有防呆的效果,而第二端子组4的各连接端子41接触部411的弹臂4111则抵持接触于插接部62上对应的接点621形成电连接,再进行信号输入与输出以及供应电源使用,并具有信号传输良好的效果。 
再者,本实用新型本体1的基座11上定位有第一端子组2上下间隔排列共二十根的多个导电端子21,并于对接座3的对接部31内定位有第二端子组4上下间隔排列共二十根的多个连接端子41,且各连接端子41抵持接触于导电端子21上形成电连接,而第一端子组2的各导电端子21的脚位定义功能对应于不同的传输接口皆有所不同,由此可提供存取装置6的电路板61插接于对接座3的对接部31内,并与第二端子组4抵持接触形成电连接后,即可通过第一端子组2使电连接器单一结构具有多感测信号输出的功能,以有效节省不同结构各别制造所需的成本,并可妥善安排第一端子组2与第二端子组4整体空间配置使电连接器宽度缩短且更为小型化。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然而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 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连接器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实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实用新型,以保障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的辛苦创作,倘若钧局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第一端子组、对接座及第二端子组,其中: 
该本体所具有的基座一侧处设有定位部,并于定位部的底板两侧处形成有侧壁,该侧壁相对内侧处设有纵向导轨,且两侧壁与底板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 
该第一端子组具有至少两组定位于本体的基座上的多个导电端子,并于导电端子一侧处设有导电部,且该导电端子相对于导电部的另一侧处设有穿出于本体外部与预设电路板形成电连接的焊接部; 
该对接座一侧处设有具对接空间的对接部,并于该对接座相对于对接部的另一侧处设有嵌入于本体定位部的容置空间内的嵌合部,且嵌合部两侧处纵向设有供定位部的导轨嵌入于该嵌合部内的轨槽; 
该第二端子组具有至少两组定位于对接座上的多个连接端子,并于连接端子一侧处设有位于对接部的对接空间内的接触部,且该连接端子相对于接触部的另一侧处设有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的导电部上形成电连接的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基座上形成有贯通至后方的多个端子槽,并于该基座相对于定位部的另一侧后方处设有供端子座结合的定位空间,而第一端子组的各导电端子定位于端子槽内,并由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穿出端子座而露出于本体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定位空间两侧壁面处设有相对的阻挡部,再朝外形成有向内转折的卡持块,而端子座两侧处则设有抵持于阻挡部上的抵持部,并于抵持部外侧处形成有供卡持块抵持于该抵持部上的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座上具有多个通孔,并于通孔后方处剖设有多个限位槽,而第二端子组具有至少两组上下间隔排列的多个导电端子,并由上排导电端子的各焊接部定位于限位槽内,且下排导电端子的各焊接部分别向下穿出端子座上对应的通孔而露出于本体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的基座两侧及后方底部形成有阶面状的凹部,并于基座上位于定位空间两侧处设有相对的卡持槽,且卡持槽内穿设有固定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导电端子的 各导电部上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弯弧状弹臂,而第二端子组连接端子的各连接部上具有抵持接触于第一端子组的弹臂上形成电连接的平整状抵持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的对接部位于对接空间上下两侧壁面处形成有贯通至后方处的多个端子槽,而第二端子组则具有至少两组上下间隔排列的多个导电端子,并由上下排的各导电端子定位于端子槽内,该连接端子的接触部上设有弯弧状的弹臂,且连接部上具有平整状的抵持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座侧边处设有内凹状的缺槽,并于缺槽内壁面处纵向设有定位凸肋。 
CN 201320188690 2013-04-15 2013-04-15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2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8690 CN203242873U (zh) 2013-04-15 2013-04-1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8690 CN203242873U (zh) 2013-04-15 2013-04-1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42873U true CN203242873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20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886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2873U (zh) 2013-04-15 2013-04-1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428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0717A (zh) * 2015-02-12 2016-10-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制造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039155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0717A (zh) * 2015-02-12 2016-10-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制造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10391558A (zh) * 2018-04-17 2019-10-29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CN110391558B (zh) * 2018-04-17 2024-05-17 昆山宏致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3365U (zh) 电连接器
CN101364694B (zh) 电连接器
CN104064909B (zh) 电连接器
CN101212090B (zh) 电连接器
CN2689512Y (zh) 电连接器
CN201069837Y (zh) 电连接器
CN101369693B (zh) 电连接器
CN102043204B (zh) 连接器
CN200959379Y (zh) 电连接器
CN103579795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1497817U (zh) 连接器
CN203242873U (zh) 电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KR20210054449A (ko) 기판 커넥터
US9461408B1 (en) Adaptor and storage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1383569Y (zh) 电连接器
CN101399407A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模块
CN102324642B (zh) 电连接器
CN201699176U (zh) 转换标准连接器插入方向的结构
CN104577388B (zh) 电连接器
CN203242782U (zh) 电连接器、对接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3242827U (zh) 电连接器
CN201323338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030036U (zh) 一种线对板电连接器及其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
CN201583694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