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83694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83694U
CN201583694U CN2009203121303U CN200920312130U CN201583694U CN 201583694 U CN201583694 U CN 201583694U CN 2009203121303 U CN2009203121303 U CN 2009203121303U CN 200920312130 U CN200920312130 U CN 200920312130U CN 201583694 U CN201583694 U CN 201583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pedestal
optical fiber
accep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3121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家勇
郑启升
廖启男
林宪助
颜毓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3121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83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83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836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下表面前侧凹陷的收容槽及自下表面凹设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凹槽,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在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并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光纤,所述基座上设有与光纤光耦合的透镜,所述光纤设有位于基座内透镜后侧的耦合部、自耦合部向后延伸并定位于细长凹槽内的定位部及与定位部相连的连接部。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传输光信号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先后发布了1.0,1.1,2.0及3.0等版本,而USB的传输速率也在逐渐地得到提高。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人们仍然在不断努力地提高USB的传输速率,目前已经有一种可传输光学信号以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的USB连接器,该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学传输的光纤装置。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槽,该光纤装置可以在该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使得该USB连接器与同样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时该光纤装置可以在收容槽内向后滑动,当该USB连接器未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光纤装置向前滑动以恢复原状从而方便再次对接,然而,光纤装置在收容槽内滑动后难免会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上产生歪斜,从而不利于该光纤装置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相对接。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保证光纤装置对接可靠的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下表面前侧凹陷的收容槽及自下表面凹设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凹槽,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在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并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的光纤,所述基座上设有与光纤光耦合的透镜,所述光纤设有固定于基座内透镜后侧的耦合部、自耦合部向后延伸并定位于细长凹槽内的定位部及与定位部相连的连接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凹槽将每一光纤后侧定位于其中,使得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与带有光纤装置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或未对接时,光纤后侧均不会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移动而歪斜,从而可有效牵制基座,防止基座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过度移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对接时可沿前后方向相互对准,从而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可靠对接。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将遮蔽壳体分解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将遮蔽壳体分解后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后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的最佳实施方式为一光电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2、设在绝缘本体1上的光纤装置3、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光纤装置3之间的弹簧4、固持在绝缘本体1上的座体5、与座体5相配合的定位块6、包覆绝缘本体1的遮蔽壳体7、围绕在遮蔽壳体7外围的外绝缘层8以及与导电端子2及光纤装置3连接的线缆9。所述线缆9包括电缆及光缆。
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绝缘本体1设有上表面11及下表面12,并包括有主体部13以及自主体部13的前端向前延伸的舌板14。绝缘本体1下表面12后端形成有若干端子收容槽131,主体部13的上方设有自上表面11凹设的收容腔132,所述座体5固定在收容腔132内。所述绝缘本体1舌板14的下方设有自下表面12前侧凹陷的收容槽141及位于收容槽141的后方并与收容槽141沿前后方向相贯通的开槽142。所述绝缘本体1上自下表面12还凹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凹槽143,所述细长凹槽143沿前后方向贯穿绝缘本体1并与收容槽141相连通。绝缘本体1在开槽142内设有向收容槽141方向凸伸的定位柱1421,弹簧4后端收容在开槽142内并固定在定位柱1421上,弹簧4可抵持于开槽142两侧以限制弹簧4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过度摆动。所述舌板14在收容槽141的后侧向下凹设形成一与收容槽141相贯通的凹口149,该凹口149正好位于弹簧4的前端下方从而为弹簧4的前端提供一上下摆动的空间。
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一位于收容槽141后方并自下表面12凹陷的凹陷部144,所述凹陷部144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延伸的深度小于收容槽141。所述连接器100包括有一盖板10收容于凹陷部144内。所述凹陷部144下方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圆孔1441,所述盖板10上设有一对固持柱101可分别固持于圆孔1441内。此外,所述盖板10上还设有一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与开槽142相对应设置的开口102,使得弹簧4安装于定位柱1421上时可沿上下方向摆动。所述凹陷部144与收容槽141沿前后方向相连通、与细长凹槽143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相连通。所述收容槽141内舌板14的前端中间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前宽后窄大致呈V形的挡止块145,舌板14在挡止块145的左右两侧各形成一向上凸伸的凸块147。舌板14的上方后侧形成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端子槽148。
所述导电端子2的排布符合USB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21以及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1上,并设有位于舌板14上端子槽148前方的平板状第一接触部211、位于绝缘本体1后端端子收容槽131内以与线缆9电性连接的第一尾部212。所述第二端子22固持于座体5内并包括延伸入舌板14上的端子槽148内的弹性第二接触部221、与线缆10电性连接的第二尾部223以及连接第二接触部221与第二尾部223的第二固持部222。所述第一接触部211与第二接触部221共同位于舌板12的上方并形成前后间隔排布的两排。所述光纤装置3与第一接触部211及第二接触部221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座体5成矩形块体设计并设有若干沿前后方向贯穿座体5的端子收容孔51。所述第二固持部222固持在座体5的端子收容孔51内。所述定位块6突伸入端子收容孔51后端以将第二端子22稳固地固定在绝缘本体1内。该第二端子22也可先镶埋成型在座体5上后再与座体5一同组装至绝缘本体1上。
请参照图2至图6所示,光纤装置3可在绝缘本体1上沿前后方向滑动,其包括在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41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30以及安装在基座30上的光纤35。所述基座30前端中间位置设有与挡止块145相配合且前宽后窄的V形槽31。基座30在V形槽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透镜32。所述基座30在每一透镜32的正后方形成有一收容孔33。所述细长凹槽143与收容孔33沿前后方向一一对应。所述基座30在每一对透镜32的外侧设有定位孔34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上的柱体相对接,从而使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中心线完全对齐,确保光信号传输的品质。基座30的后端设有一向后突伸的凸柱36,弹簧4的前端固定在凸柱36上,所述凸柱36与定位柱1421相向延伸以将弹簧4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基座30之间以向前抵持基座30。
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包括有四根所述光纤35。每一光纤35设有固定在透镜32后端的收容孔33内以与透镜32光耦合的耦合部351、自耦合部351向后延伸并收容于细长凹槽143内的定位部352、及自定位部352延伸出绝缘本体1以连接线缆9的连接部353。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中将每一光纤35前侧的耦合部351分别固定于基座30上与透镜33一一对应耦合以提供高速光学信号传输,而定位部352分别收容于细长凹槽143内且不会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移动,从而可有效牵制基座30,防止基座30沿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过度移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未图示)对接时可沿前后方向相互对准,确保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对接可靠。此外,当光纤35安装到绝缘本体1上后,将所述盖板10固定于凹陷部144内以将光纤35抵压限制于凹槽143内,可有效防止光纤35沿前后方向移动时向下翘起,进而牵制基座30,防止基座30沿绝缘本体1上下方向过度移动,使本实用新型连接器100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接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可靠对接。
遮蔽壳体7包括相互结合的上壳71及下壳72以将绝缘本体1包覆于其中以起到很好地屏蔽效果。上壳71包覆在舌板14周围且包括抵压在舌板14下表面的底壁711、与底壁711相对的顶壁712以及连接底壁711与顶壁712的两侧壁713。底壁711的前端向上一体冲压形成一抵持在光纤装置3下方的凸起75。
当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插入带有相应光纤装置的对接插座连接器时,插头连接器100的光纤装置3上的定位孔34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相配合,当定位孔34的长短尺寸与柱体不一致时,该插头连接器100的光纤装置3可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沿前后方向滑动来调整,使插头连接器100上的光纤装置3与对应的插座连接器上的光纤装置配合灵活、可靠,并且光纤35收容于细长凹槽143内并在细长凹槽143内沿前后方向移动,使得光纤35在初始位置及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均可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光纤装置3整体的移动,而不会过度偏移。另外,该光纤装置3向后滑动时,基座30向后压缩弹簧4的前端,由于弹簧4的后端固定在绝缘本体1的定位柱1421上,弹簧4的前端可在凹口149内及下方上下摆动,后端可在开口102内及上方上下摆动,从而使基座30向后滑动时可上下摆动,因此,当插头连接器100的光纤装置3上的定位孔34与对应的对接插座连接器的光纤装置上的柱体在初始位置未对准时,可通过基座30向后滑动时上下或左右摆动来调整;当基座30上下或左右摆动时,因光纤35后侧定位于细长凹槽143内且受盖体10抵压而不会上下及左右移动,从而可有效牵制光纤装置3,防止光纤装置3过度摆动而不能与对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可靠连接。
当插头连接器100拔出后,基座30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前滑动,此时,挡止块144抵持在基座30前端的V形槽31内,一方面,该挡止块144位于光纤装置3前端可防止光纤装置3向前滑出收容槽141,另一方面,该挡止块144与光纤装置3上的V形槽31相配合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3在绝缘本体1横向方向上的晃动。基座30的前端下方抵持在上壳71前端所设的凸起75上,基座30的前端下方抵持在舌板14前端所设的凸块147上,因此,抵持在基座30上的凸块147与凸起75均可防止基座30在上下方向的晃动,综上所述,挡止块144、凸块147及凸起75均可形成抵持在光纤装置3的抵持构件从而可防止光纤装置3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上晃动,将光纤装置3更好地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方便插头连接器再次插入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在未插接时,光纤装置3受意外震动时,也可通过光纤35后侧定位于细长凹槽143内进行牵制基座30,防止光纤装置3过度摆动而影响与对接连接器的光纤装置的可靠对接。
以上附图所揭示的连接器100均为插头连接器,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器100也可为插座连接器。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以及用以进行光信号传输的光纤装置,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上表面及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自下表面前侧凹陷的收容槽及自下表面凹设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细长凹槽,所述光纤装置包括在收容槽内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基座以及设在基座上并沿前后方向向后延伸的光纤,所述基座上设有与光纤光耦合的透镜,所述光纤设有位于基座内透镜后侧的耦合部、自耦合部向后延伸并定位于细长凹槽内的定位部及与定位部相连的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凹槽沿前后方向贯穿绝缘本体并与收容槽相连通,所述光纤的定位部收容于细长凹槽内并可在凹槽内沿前后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位于透镜后方以固定每一光纤的收容孔,所述细长凹槽与收容孔沿前后方向一一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一位于收容槽后方并向收容槽方向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基座上设有一与定位柱相向延伸的凸柱,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夹持在基座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定位柱上,另一端套在凸柱上并抵持于基座的后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收容槽的后方设有与收容槽相贯通的开槽,所述定位柱向前突伸入开槽内,所述弹簧一端收容在开槽内以限制弹簧沿绝缘本体横向方向过度摆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前端设有前宽后窄的V形槽,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向下延伸有前宽后窄的V形挡止块,所述挡止块向后并沿左右方向抵持在V形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收容槽自舌板的下方凹陷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一位于收容槽后方并自下表面凹陷的凹陷部,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有一盖板,所述盖板收容于凹陷部内并抵压于光纤的下方以防止光纤向下翘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排布符合USB3.0传输标准,其包括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舌板上方的平板状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于舌板上方且位于第一接触部后方的弹性第二接触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插头连接器,其还包括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包覆遮蔽壳体后端的外绝缘层以及与导电端子及光纤连接的线缆。
CN2009203121303U 2009-10-09 2009-10-09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3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21303U CN201583694U (zh) 2009-10-09 2009-10-09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3121303U CN201583694U (zh) 2009-10-09 2009-10-09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83694U true CN201583694U (zh) 2010-09-15

Family

ID=4272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3121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83694U (zh) 2009-10-09 2009-10-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836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651A (zh) * 2011-01-15 2012-07-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3651A (zh) * 2011-01-15 2012-07-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753020B2 (en) 2011-01-15 2014-06-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ybrid assembly hav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lenses sandwiched therebetween
CN102593651B (zh) * 2011-01-15 2014-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3205B (zh) 连接器
CN102043204B (zh) 连接器
CN101876731B (zh) 连接器
CN201478499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438224U (zh) 连接器
CN201548721U (zh) 连接器
CN101825747A (zh) 连接器
CN102195223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1557059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97689B (zh) 线缆连接器
CN201497817U (zh) 连接器
CN201773197U (zh) 连接器
CN201438225U (zh) 连接器
CN201204298Y (zh) 电连接器
CN201583694U (zh) 连接器
CN1021578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KR20210054449A (ko) 기판 커넥터
CN201666962U (zh) 连接器
CN102043202B (zh) 连接器
CN102043203B (zh) 连接器
CN201796160U (zh) 连接器
CN203242873U (zh) 电连接器
CN101907748B (zh) 连接器
CN202041679U (zh) 连接器
CN201828687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1410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