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24716U -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24716U
CN203224716U CN 201320293455 CN201320293455U CN203224716U CN 203224716 U CN203224716 U CN 203224716U CN 201320293455 CN201320293455 CN 201320293455 CN 201320293455 U CN201320293455 U CN 201320293455U CN 203224716 U CN203224716 U CN 203224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group
roller
transmission shaft
driven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934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汝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etto Digital Imaging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etto Digital Imaging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etto Digital Imaging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Imetto Digital Imaging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9345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24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24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247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冲印设备纸箱,包括设有箱盖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待印相纸的放纸装置,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导纸机构,导纸机构包括第一辊组及第二辊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分离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第一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第二辊组包括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及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均能形成间隙,且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及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小于或等于待印相纸的自然厚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第一、二辊组的转动,实现了进退纸的可控操作,提高纸箱进退纸的稳定性,完全可以避免相纸脱离导纸机构造成过退纸现象,操作容易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印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印设备纸箱,属于冲印设备纸箱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纸箱部件主要作为成像介质感光相纸的存放和输出设备,要求有良好的密光性、送纸的稳定性和顺畅性;目前国内外数字扩印设备纸箱,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自动送纸和手动送纸两种。自动纸箱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且成本也高,手动纸箱结构简单成本低,两种纸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更换相纸时都要到暗室操作和手动装相纸操作。
手动纸箱只起存放和导入相纸作用,实际的拉纸操作是由主要机器设备进纸机构执行和控制的。目前国内手动纸箱结构均采用单辊结构,图1所示,其缺点是中途更换纸箱或设备故障维护时,相纸退回纸箱的过程不易控制,易产生相纸脱离送纸辊而直接退到脱离压纸状态的现象(过退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要重新到暗室装纸调试,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装纸频率。
以前的解决方法:通过计数旋钮圈数来控制,这样会产生基准点选取和操作计数不准的问题,造成过退纸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避免过退纸现象的冲印设备纸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冲印设备纸箱,包括设有箱盖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待印相纸的放纸装置,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导纸机构,导纸机构包括第一辊组及第二辊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分离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第一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第二辊组包括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及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均能形成使放置在放纸装置上的待印相纸穿过的间隙,且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及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均小于或等于待印相纸的厚度。
上述方案中,第一辊组用于控制进纸,第二辊组用于控制退纸,进、退纸控制彼此分开,退纸时,通过转动第二辊组,相纸的前端会退到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之间,如果需要进纸,通过转动第一辊组,相纸的前端又能从第二辊组穿过,不需要把纸箱搬到暗室装纸调试,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减少装纸频率。
为了方便辊组转动,上述导纸机构还设有能驱动第一辊组转动的第一传动结构及能驱动第二辊组转动的第二传动结构;为了便于进纸时,相纸能顺利进入到第二辊组的驱动辊与第二辊组的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上述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之间形成的间隙与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和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之间形成的间隙平行。
上述导纸机构还包括有支架,支架固定在箱体内,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的两端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传动轴能与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能与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传动连接。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可以先安装在支架上,然后整体通过支架固定在箱体内,提高了转配效率,也可以保证转配精度,通过转动传动轴而带动驱动辊转动,实现进退纸操作。
为了便于从放纸装置拉出的相纸能较顺利的从第一辊组穿过,上述箱体内还设有导纸板,导纸机构置于导纸板下方,导纸板上设有导纸间隙,导纸板所设的导纸间隙与第一辊组对正。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上,第一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一主动齿轮能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上,第二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二主动齿轮能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进纸操作需要转动第一辊组,只需要把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然后通过把手转动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会带动第一辊组的驱动辊转动,第一辊组的从动辊在摩擦力作用也转动,实现进纸操作,进纸完成后要使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主动齿轮分离。退纸操作需要转动第二辊组,只需要把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然后通过把手转动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会带动第二辊组的驱动辊转动,第二辊组的从动辊在摩擦力作用也转动,实现退纸操作,进纸完成后要使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分离。
另一方案,上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三传动轴、第三从动齿轮及第三主动齿轮,其中第三传动轴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上,第一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一主动齿轮能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三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第三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三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三主动齿轮与套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三从动齿轮啮合,第三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上,第二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二主动齿轮能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本方案可以保证置于箱体外的两个把手所处在同一高度位置,也缩小两个把手之间的距离,便于操作。 
为了使得进或退纸操作完成后,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可以自动分开,以致减小第一、二辊组对相纸运动的影响,上述第第一传动轴上还套装有能使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后自动分离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还套装有能使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后自动分离的第二复位弹簧。
为了防止辊组转配时,出现驱动辊与从动辊的配合不准确现象,上述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与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可变化,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和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可变化。
进一步地,其中一方案,上述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弹簧,第三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三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上述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调节弹簧,第四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四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另一方案,上述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弹簧,第三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三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上述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调节弹簧,第四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四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上述两种方案中,可以保证每个辊组的驱动辊与从动辊的侧壁在未有相纸通过时处于弹性接触,而且驱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压力,从而通过驱动辊和从动辊与相纸之间的摩擦力来推动相纸前进和后退。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第一、二辊组,分别用于进、退纸操作,如果中途更换纸箱或设备故障维护时,需要把相纸退回纸箱,退纸时,通过旋转第二传动结构上的把手带动第二辊组的驱动辊转动,使得相纸在摩擦力作用往纸箱内退回,待相纸退到与第二辊组分开时,相纸不再后退,此时相纸会处于第一、二辊组之间,避免相纸完全退到脱离导纸机构;如果需要把相纸往纸箱外拉(进纸),只需通过旋转第一传动结构上的把手带动第一辊组的驱动辊转动,使得相纸在摩擦力作用前进,进入到第二辊组,此时纸箱可以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进退纸的可控操作,提高纸箱进退纸的稳定性,完全可以避免过退纸现象,通过不同把手操作控制,操作容易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辊组纸箱的退纸过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冲印设备纸箱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冲印设备纸箱的分解图(箱盖未画出)。
图4为实施例1的冲印设备纸箱的剖视图(箱盖未画出)。
图5为实施例1中相纸穿过导纸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导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从动辊未画出)。
图7为实施例1的导纸机构的后视图(从动辊未画出)。
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
图9为图7中B-B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导纸机构的左视图(从动辊未画出)。
图11为调节弹簧安装在驱动辊一侧的导纸机构示意图。
图12为调节弹簧安装在从动辊一侧的导纸机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进纸和退纸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下列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冲印设备纸箱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设有箱盖11,箱体1内设有放纸装置2和导纸机构3,导纸机构3上设有导纸板8,导纸板8上设有导纸间隙81,导纸板8所述的导纸间隙81与导纸机构3相通。
上述导纸机构的结构如附图3至11所示,导纸机构3包括第一辊组31、第二辊组32、第一传动结构33、第二传动结构34及支架35,支架35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第一辊组31包括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第二辊组32包括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架35上,且第一驱动辊311与第一从动辊312平行,支架35在对应第一驱动辊311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351,滑槽351内设有滑块4,第一驱动辊311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351内,滑块4的一端与第一辊组31的第一驱动辊311的端部接触,滑块4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弹簧9,第三调节弹簧9的一端与滑块4接触,第三调节弹簧9的另一端与滑槽351的槽壁接触,第三调节弹簧9处于被压缩状态,在没有相纸通过第一辊组31时,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的侧壁是线接触,在第三调节弹簧9的作用下,第一驱动辊311与第一从动辊312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上述结构中,不仅可以保证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的侧壁是线接触,也可以保证第一驱动辊311与第一从动辊312之间存在一定压力,从而保证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与相纸的摩擦力,为相纸滑动提供动力。上述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架35上,且第二驱动辊321与第二从动辊322平行,支架35在对应第二驱动辊321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351,滑槽351内设有滑块4,第二辊组32的第二驱动辊321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351内,滑块4的一端与第二辊组32的第二驱动辊321的端部接触,滑块4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调节弹簧10,第四调节弹簧10的一端与滑块4接触,第四调节弹簧10的另一端与滑槽351的槽壁接触,第四调节弹簧10处于被压缩状态,在没有相纸通过第二辊组32时,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的侧壁是线接触,且第二驱动辊321与第二从动辊322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上述结构中,不仅可以保证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的侧壁是线接触,也可以保证第二驱动辊321与第二从动辊322之间存在一定压力,从而保证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与相纸的摩擦力,为相纸滑动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第二辊组32位于第一辊组31的正下方,且第二辊组32与第一辊组31是相互分离的,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之间的接触线与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之间接触线平行,当相纸从第一辊组31和第二辊组32通过时,第一辊组31的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之间及第二辊组32的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之间会形成间隙,相纸被夹在间隙中,间隙的宽度由相纸的厚度决定。
上述第一传动结构33包括第一传动轴331、第一从动齿轮332、第一主动齿轮333、第一把手71、第一复位弹簧5、第三传动轴334、第三从动齿轮335及第三主动齿轮336;其中第一传动轴331和第三传动轴334安装在支架35上,第一传动轴331的轴心和第三传动轴334的轴心平行,第一从动齿轮332套装在第一辊组31的第一驱动辊311上,第一主动齿轮333套装在第一传动轴331的其中一端,第一主动齿轮333能与第一从动齿轮332啮合,第三从动齿轮335套装在第一传动轴331的另一端,第三主动齿轮336套装在第三传动轴334的靠近支架35的一端,第三传动轴334的另一端置于箱体1外,第一把手71设在第三传动轴334置于箱体1外的一端,第三主动齿轮336与套装在第一传动轴331上的第三从动齿轮335啮合,第一复位弹簧5套在第一传动轴331上,且第一复位弹簧5被压缩在支架35和第三从动齿轮335之间,在没有外力作用,第一主动齿轮333与第一从动齿轮332是分离状态,当用户用力压下第一把手71,此时第一主动齿轮333会与第一从动齿轮332啮合,用户旋转第一把手71时,能带动第一驱动辊311转动,撤走作用在第一把手71上的外力,在第一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第一主动齿轮333会与第一从动齿轮332分离,此时可以减小齿轮副对第一辊组31转动产生的阻力。
上述第二传动结构34包括第二传动轴341、第二从动齿轮342、第二主动齿轮343、第二把手72及第二复位弹簧6,其中第二传动轴341安装在支架35上,第二从动齿轮342套装在第二辊组32的第二驱动辊321上,第二主动齿轮343套装在第二传动轴341的其中一端,第二主动齿轮343能与第二从动齿轮342啮合,第二传动轴341的另一端置于箱体1外,第二把手72设在第二传动轴341置于箱体1外的一端,第二复位弹簧6套在在第二传动轴341上,且第二复位弹簧6被压缩在支架35和第二把手72之间。在没有外力作用,第二从动齿轮342与第二主动齿轮343是分离状态,当用户用力压下第二把手72,此时第二从动齿轮342会与第二主动齿轮343啮合,用户旋转第二把手72时,能带动第二驱动辊321转动,撤走作用在第二把手72上的外力,在第二复位弹簧6的弹力作用,第二从动齿轮342会与第二主动齿轮343分离,此时可以减小齿轮副对第二辊组32转动产生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从动齿轮332和第一主动齿轮333为能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第一驱动辊311与第一传动轴331垂直;第二从动齿轮342和第二主动齿轮343也为能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第二驱动辊321与第二传动轴341垂直,第一、二把手71、72均位于箱体1的前侧。
本实施例冲印设备纸箱工作原理:正常工作时,冲印设备拉动相纸,相纸从放纸装置2出来经过第一、二第二辊组31、32,由于相纸分别与第一驱动辊311、第一从动辊312、第二驱动辊321、第二从动辊322存在摩擦力,因此第一驱动辊311、第一从动辊312、第二驱动辊321、第二从动辊322均会自动转动;当需要中途更换纸箱或设备故障维护时,需要把相纸退回到箱体1内,此时需要执行退纸操作,首先把第二把手72压下,第二传动轴341往纸箱内方向移动,使得第二从动齿轮342和第二主动齿轮343啮合,然后旋转第二把手72致使第二驱动辊321顺时针转动,相纸在第二驱动辊321的带动下往箱体内滑进,待相纸的前端脱离第二辊组32后,相纸不再滑动,并停留在第一辊组31和第二辊组32之间,完成退纸操作,松开第二把手72上的力,在第二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第二传动轴341带动第二主动齿轮343分离第二从动齿轮342;如果需要把相纸再次推出纸箱外,需要先执行进纸操作,首先把第一把手71压下,第三传动轴334推动第一传动轴331一起往纸箱内方向移动,使得第一从动齿轮332和第一主动齿轮333啮合,然后旋转第一把手71致使第一驱动辊311逆时针转动,相纸在第一驱动辊311的带动下再次进入到第二辊组32的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之间,本实施例的纸箱,可以避免相纸完全脱离导纸机构3,完全可以避免过退纸现象,如附图1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冲印设备纸箱的结构与实施例1类似,其一区别:第一传动结构33的结构相对实施1的结构做了简化。上述第一传动结构33包括第一传动轴331、第一从动齿轮332、第一主动齿轮333、第一把手71、第一复位弹簧5;其中第一传动轴331安装在支架35上,第一从动齿轮332套装在第一辊组31的第一驱动辊311上,第一主动齿轮333套装在第一传动轴331的其中一端,第一传动轴331的另一端置于箱体1外,第一把手71设在第三传动轴334置于箱体1外的一端,第一主动齿轮333能与第一从动齿轮332啮合,第一复位弹簧5套在第一传动轴331上,且第一复位弹簧5被压缩在支架35和第一把手71之间,在没有外力作用,第一主动齿轮333与第一从动齿轮332是分离状态,当用户用力压下第一把手71,此时第一主动齿轮333会与第一从动齿轮332啮合,用户旋转第一把手71时,能带动第一驱动辊311转动,撤走作用在第一把手71上的外力,在第一复位弹簧5的弹力作用,第一主动齿轮333会与第一从动齿轮332分离,此时可以减小齿轮副对第一辊组31转动产生的阻力,第一把手71直接控制第一传动轴331滑动和转动。本实施例的第二传动结构34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第二传动结构34结构相同。
其二区别:如图12所示,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架35上,支架35在对应第一辊组31的第一从动辊312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351,滑槽351内设有滑块4,第一辊组31的第一从动辊312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351内,滑块4的一端与第一辊组31的第一从动辊312的端部接触,滑块4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弹簧9,第三调节弹簧9的一端与滑块4接触,第三调节弹簧9的另一端与滑槽351的槽壁接触,第三调节弹簧9处于被压缩状态,在没有相纸通过第一辊组31时,第一驱动辊311和第一从动辊312的侧壁是线接触,在第三调节弹簧9的作用下,第一驱动辊311与第一从动辊312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本结构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相同。
上述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支架35上,支架35在对应第二辊组32的第二从动辊322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351,滑槽351内设有滑块4,第二辊组32的第二从动辊322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351内,滑块4的一端与第二辊组32的第二从动辊322的端部接触,滑块4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调节弹簧10,第四调节弹簧10的一端与滑块4接触,第四调节弹簧10的另一端与滑槽351的槽壁接触,第四调节弹簧10处于被压缩状态,在没有相纸通过第二辊组32时,第二驱动辊321和第二从动辊322的侧壁是线接触,且第二驱动辊321与第二从动辊322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本结构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冲印设备纸箱,包括设有箱盖的箱体,箱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待印相纸的放纸装置及用于导向待印相纸的导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纸机构包括第一辊组及第二辊组,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分离安装在箱体内,所述第一辊组包括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第二辊组包括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及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均能形成使放置在放纸装置上的待印相纸穿过的间隙,且第一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及第二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均小于或等于待印相纸的自然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纸机构还设有能驱动第一辊组转动的第一传动结构及能驱动第二辊组转动的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和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之间形成的间隙与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和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之间形成的间隙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纸机构还包括有支架,支架固定在箱体内,第一辊组和第二辊组的两端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分别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传动轴能与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能与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导纸板,导纸机构置于导纸板下方,导纸板上设有导纸间隙,导纸板所设的导纸间隙与第一辊组对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上,第一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一主动齿轮能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上,第二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二主动齿轮能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三传动轴、第三从动齿轮及第三主动齿轮,其中第三传动轴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上,第一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一主动齿轮能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第三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第三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三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三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三主动齿轮与套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三从动齿轮啮合,第三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套装在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上,第二主动齿轮套装在第二传动轴的其中一端,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置于箱体外,第二主动齿轮能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置于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套装有能使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后自动分离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还套装有能使第二从动齿轮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后自动分离的第二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与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可变化,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和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可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弹簧,第三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三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
所述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调节弹簧,第四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四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印设备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组的第一驱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一辊组的第一从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调节弹簧,第三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三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
所述第二辊组的第二驱动辊的两端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在对应第二辊组(32)的第二从动辊两端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的两端分别置于滑槽内,滑块的一端与第二辊组的第二从动辊的端部接触,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调节弹簧,第四调节弹簧的一端与滑块接触,第四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槽壁接触。
CN 201320293455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4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93455 CN203224716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93455 CN203224716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24716U true CN203224716U (zh) 2013-10-02

Family

ID=4925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9345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24716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24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2976C1 (ru) Поворот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бумажных денег
DE2265459C2 (de) Arbeitsweise eines elektrofotografischen Geräts
DE202011110662U1 (de) Kartusche und bilderzeugende Vorrichtung
US2213552A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JP2002241043A (ja) 書類綴じ装置の紙送り機構
US2066305A (en) Record feeding device
CN203224716U (zh) 一种冲印设备纸箱
JP3177002U (ja) カードディスペンサー
CN207129745U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
CN203084817U (zh) 一种纸钞存储装置
CN114619781B (zh) 会计装订粘贴装置
CN208584908U (zh) 印刷后的纸张对比装置
CN217034824U (zh) 带有易撕线彩票使用的出票模块
US2331336A (en) Autographic register
CN215325827U (zh) 一种四色印刷机的进料机构
CN218452555U (zh) 一种新型纽扣铆接机
CN109159567A (zh) 一种带穿孔机构的手动装订机
CN219906403U (zh) 一种平压平模切机收纸机构
US3301477A (en) Punching system
CN220129757U (zh) 一种便于更换印刷模具的印刷机
CN220147026U (zh) 一种可打印不同尺寸纸张的打印机
CN209868796U (zh) 一种平压压痕切线机
CN216310530U (zh) 一种低耗材粉仓结构
CN112932308B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纸巾机
CN208305908U (zh) 小型前缘送纸机构用间歇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4